文档详情

基础和声总ppt课件

M****1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3.80MB
约89页
文档ID:606755797
基础和声总ppt课件_第1页
1/89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2020/5/31,,‹#›,(优选)基础和声总课件,,(优选)基础和声总课件,1,绪论,(一)理论界定,(二)基本问题,(三)学习方法,绪论(一)理论界定,2,(一)理论界定,,和声概念,,(,P1,),Harmony,a.,同时鸣响,——,“合”;“谐和”(古代),,b.,序进(连续进行),,,,,,,“音乐是流动的建筑”,(一)理论界定 和声概念 (P1)“音乐是流动的建筑”,3,概念,释义,音响,谱面,研究,“同时发响”,规律地叠置,空间,纵向,纵向结构,“连续进行”,序进,时间,横向,先后关系,概念释义音响谱面研究“同时发响”规律地叠置空间纵向纵向结构“,4,和音,:,几个,不同的音的,同时,结合(,P1,),,,“同时”,是在未纳入织体等因素时而言,,e.g.0-16(P8),,和弦,:按照一定,规律,纵向结合起来的音,群(,P1,),,是,和声,的材料、基本单位(不是音程);,,大,小调和声中,和弦以三度关系叠置,(非三度结构,,P7,),,和声,:,和弦,的连续,序,进,,和音:几个不同的音的同时结合(P1),5,维度——“流动的建筑”(时间,、,空间);,,“立”起来,“素描”,,历史——西方音乐发展,的产物(纵向发展),:,9c,,奥尔加农,;,圣咏声部的限制,/,让,-,菲利普·拉莫(,Jean-Philippe Rameau;1683-1764,),,1722,《论和声》,/,共性写作时期,,,风格——“语言”,,近现代的三大和声,体系:勋伯格(调性和声理论)、兴德米特(物理)、梅西安(人工),,维度——“流动的建筑”(时间、空间);,6,调性和声(功能和声)的应用:,,西方严肃音乐(共性写作时期;现、当代音乐),,爵士音乐,,应用性音乐,……,调性和声(功能和声)的应用:,7,(二)基本问题,1,,乐理基础,,调性调式,、,音阶各音级的名称,、和弦种类,&,构成(,P2,)、和弦各音名称(,P3,)、原位,&,转位(,P3,),,泛音列,、,协和程度,、和弦外音(,P5-7,,,245-331,),,2,,四声部写作,(二)基本问题1,乐理基础,8,调性、调式基础:,音阶各级名称:,调性、调式基础:音阶各级名称:,9,泛音列与和弦的生成:,泛音列与和弦的生成:,10,协和音程:,a.,完全协和:同度、八度、纯五度,b.,不完全协和:大小三度、大小六度,不协和音程:大小二度、大小七度、增减音程,,协和和弦:大三和弦、小三和弦,不协和和弦:增三和弦、减三和弦,,协和程度是相对而言的。

张弛关系,,协和音程:a.完全协和:同度、八度、纯五度,11,2,,四声部写作,名称:高音声部(,Soprano,)、中音声部,Alto,(女低音声部)、次中音声部,Tenor,(男高音声部)、低音声部(,Bass,),乐音的省略与重复,(,P10-11,),排列法,&,旋律位置(,P11,),,2,四声部写作,12,技术处理:,a.,一般上方三声部,≤ 8,度,b.,下方两个声部,≤,两个,8,度,c.,密集排列,——,音响浓密,,开放排列,——,声部清晰,d.,根音旋律位置,——,稳定,结束音,,三音、五音旋律位置,——,开放终止,e.,避免声部交叉,,技术处理:,13,(三)学习方法,阅读、思考、讨论;,具体作品,分析;,实践,——,弹、听、写,,,,(三)学习方法阅读、思考、讨论;,14,Homework:,仔细阅读绪论、第一章(文字,&,谱例),认真预习第二到第六章(文字,&,谱例),写出,24,个大小调的音阶,及,I,、,IV,、,V,上的三和弦,,,Homework:仔细阅读绪论、第一章(文字&谱例),15,第二,讲(第,2~6,章),理论部分,第二讲(第2~6章)理论部分,16,一、正三和弦的功能体系,稳定音级:,I,、,III,、,V,,,不稳定音级:,II,、,IV,、,VI,、,VII,,稳定吸引不稳定,不稳定倾向稳定,,和声功能:,,,主功能:稳定,,,下属功能:不稳定,,,属功能:不稳定,,一、正三和弦的功能体系稳定音级:I、III、V,17,基础和声总ppt课件,18,开放性和声进行,——,发展,,,收龙行和声进行,——,恢复稳定,,正格进行,——,最基本、最自然;,——,明确调性,,,变格进行,——,功能性弱、色彩性;,,——,补充终止,,,半成进行,——IV-V,;用于内部,or,停顿,半终止,,,完全进行,——,三种功能;色彩,肯定有力,,,阻碍进行,——V-VI,;特殊和声风格,,开放性和声进行——发展,19,,和声进行放在结束处,终止类型(,P38-42,):,正格终止:,V-I,变格,终止:,IV-I,半,终止:,V,阻碍,终止:,V-VI,(用下属功能组替代,I,),完全终止:,IV-V-I,,,终止效果:,完满终止:正格终止、原位,I,强拍,根音旋律位置,不,完满终止:上述条件三缺一,和声进行放在结束处,终止类型(P38-42):,20,二、原位三和弦的连接,同向进行,——,声部独立性较小,层次感少,——,四声部写作一般不使用,,——,同向转换(三声部):,反向进行,——,声部独立性较强,,——,反向转换(三声部):,斜,向进行,——,一个声部不动;易形成长短、动静,,,对比,,——,斜向转换(三声部):,二、原位三和弦的连接同向进行——声部独立性较小,层次感少,21,根音度数差异,四五度关系,三度关系,二度关系,关系,平衡关系,融合关系,对比关系,和声力度,&,色彩,强进行:,,4,,5,弱进行:,,5,,4,色彩性,特殊强进行,和声连接法,——,共同音保持;,,——,就近原则,,旋律连接法,——,没有共同音,,两种连接法交替使用,根音度数差异四五度关系三度关系二度关系关系平衡关系融合关系对,22,忌讳的进行(牢记的原则),,避免两个声部平行、反向、隐伏的五度、八度(纯、增、减)进行,避免四声部同向进行,避免横向进行出现增音程,避免声部超越,,忌讳的进行(牢记的原则),23,三、写作步骤,(,1,)确定调性、分句,标出终止式,(,2,)选择和弦,(,3,)写出低音,(,4,)写出内声部,三、写作步骤(1)确定调性、分句,标出终止式,24,常用的原则,外声部流动,内声部平稳,注意和声节奏,——,密度,——,强弱,变换连接法、排练法使音乐流动起来,灵活选取重复音,&,省略音,,,,常用的原则外声部流动,内声部平稳,25,Homework:,阅读、复习,&,归纳,第五章、第六章的高音题,&,低音题(每组一道高音题一道低音题,写作、讨论,堂上汇报,&,弹奏),*** 预习第,7-13,章,,Homework:阅读、复习&归纳,26,基础和声总ppt课件,27,基础和声总ppt课件,28,基础和声总ppt课件,29,基础和声总ppt课件,30,基础和声总ppt课件,31,基础和声总ppt课件,32,第三讲(,7~13,章),理论部分,第三讲(7~13章)理论部分,33,第七章 三音跳进,定义:,,四、五度关系,的三和弦在连接时,,高声部,和,次中声部,可以由前一个和弦的,三音跳进,进行到下一个和弦的三音,这种向上,or,向下的跳进。

特点:,排练法变化,,注意:,(,1,)跳进后反向进行;,,(,2,)减音程代替增音程第七章 三音跳进定义:,34,基础和声总ppt课件,35,第八章 终止、乐段、乐句,概念,(略)请见,P38-42,第八章 终止、乐段、乐句概念(略)请见P38-42,36,基础和声总ppt课件,37,正三和弦的转位,和弦的转位:不以根音而用和弦中的其他音作为低音,三和弦的转位类型:六和弦、四六和弦,效果:,,正三和弦的转位和弦的转位:不以根音而用和弦中的其他音作为低音,38,正三和弦的六和弦,,(第十,-,十二章),重复音:一般重复根音、五音,偶尔重复三音,不省音;,连接:尽量和声连接、平稳进行,可跳进(后用反向);,不出现平行(反向)五度、八度,和外声部带跳进的隐伏五、八度;用减音程代替增音程;,使用:在结构内与原位和弦交替正三和弦的六和弦 (第十-十二章)重复音:一般重复根音、五,39,1,,三音重复的特例:,1,三音重复的特例:,40,基础和声总ppt课件,41,2,,连接:注意二度关系的连接,2,连接:注意二度关系的连接,42,基础和声总ppt课件,43,基础和声总ppt课件,44,正三和弦的四六和弦,重复五音,不省音;,特性,:(,1,)缺乏独立性;(,2,)不稳定。

类型:,a.,终止四六和弦(句末);,b.,经过四六和弦;,c.,辅助四六和弦;,,d.,倚音四六和弦,*,;,e.,留音四六和弦,*,,正三和弦的四六和弦重复五音,不省音;,45,终止四六和弦,终止时,,V,前的,I,第二转位;,复功能,低音,V,功能,上方,I,功能,但不具备,I,的稳定性;,作用:推迟,I,的出现,增加紧张度;,节拍条件:比,V,强,预备:,IV,或者,I,转换:低音不动,or,八度跳进,其他声部变换排列法,or,旋律位置,,终止四六和弦终止时,V前的I第二转位;,46,基础和声总ppt课件,47,经过四六和弦,低音顺序级进时构成的四六和弦;,节拍位置:弱拍,or,弱位,功能:过渡性质,不具备独立功能,声部进行:两个声部反向进行,一个共同音声部保持,一个辅助进行,I,、,V,长音可考虑使用,,经过四六和弦低音顺序级进时构成的四六和弦;,48,基础和声总ppt课件,49,辅助四六和弦,同一个和弦重复上方声部做辅助式级进进行构成的四六和弦,节拍位置:弱拍,or,弱位,功能:明显的装饰性质,不具备独立功能,常用和弦:,I,、,IV,声部进行:共同音保持,低音保持,五音、三音级进,辅助四六和弦同一个和弦重复上方声部做辅助式级进进行构成的四六,50,基础和声总ppt课件,51,Homework:,P68-1,(高音题),,P73-2,(低音题),预习第十四、十五、十六、二十三、二十四章,,(属七和弦的原位、转位,&,较少使用的和弦),,Homework:P68-1(高音题),P73-2(低音题),52,第五讲 属功能组的和弦,一、属七和弦的原位,&,转位,,(第十四章、第十五、十六章),二、其他属和弦,,(第二十三章),第五讲 属功能组的和弦一、属七和弦的原位&转位,53,一、原位的属七和弦,建立在,V,级音上的七和弦;大三和弦,+,小七度,自然大调,&,和声小调的,V,7,相同,完全,&,不完全(省略五音),七音旋律位置的属七和弦少用,复功能:,f,音(下属功能),三种转位,&,张度对比:,,原位,<,转位,<,第二转位,<,第三转位,一、原位的属七和弦建立在V级音上的七和弦;大三和弦+小七度,54,预备:,I,、,IV,、,V,解决:七音下行(,both,原位,&,转位),D,2,I,6,;,,*,IV,34,I,6,(避免重复三音,七音上行),,*不完全的,D7I,,反行,or,平八(,P91,),转位:七音保持不动,应用:交替使用,预备:I、IV、V,55,二、其他属和弦,1,,属九和弦,原位,省五音,无重复音,九音需预备,&,解决(,7,,9,);九音下行解决,2,,加六音的属(七)和弦,原位,五音被六度替代,,V,似,III6,和弦,六音只在高声部,解决到五音,二、其他属和弦1,属九和弦,56,Homework:,分析书上的例子,&,整理笔记,P92- 1.&2.,预习第十七、十八、二十一章,Homework:分析书上的例子&整理笔记,57,第六讲 副三和弦,一、概述,二、副三和弦的特性与作用,三、应用方法,第六讲 副三和弦一、概述,58,一、概述,1,,定义:,在每一个正三和弦的上方三度和下方三度音上构成的和弦是其副三和弦。

2,,,T,功能组的特点:,III,、,IV,具有双重功能,根据附近的和弦环境判断性质,P95,*注:和声小调的,III,增三和弦,只有,D,功能,一、概述1,定义:,59,基础和声总ppt课件,60,3,,副三和弦的结构形式:,大三和弦,——,和声小调,VI,小三和弦,——,大调,II,、,III,、,VI,增三和弦,——,和声小调,III,减三和弦,——,大调,VII,;和声小调,II,、,VII,3,副三和弦的结构形式:,61,二、副三和弦的特性与作用,1,,对比、丰富,2,,延长、推动,二、副三和弦的特性与作用1,对比、丰富,62,三、副三和弦的应用方法,1,,用在同功能组的正三和弦后,造成不稳定性的增长;,2,,代替正三和弦在和声功能序列中独立运用;,3,,***发展不同根音关系的和声进行,为自然音体系的和声模进提供条件;,4,,***副三和弦根音四度上行的和声进行形成交替功能三、副三和弦的应用方法1,用在同功能组的正三和弦后,造成不稳,63,基础和声总ppt课件,64,基础和声总ppt课件,65,S,功能组的副三和弦,一、,II,级三和弦与六和弦,二、,VI,级三和弦,S功能组的副三和弦一、II级三和弦与六和弦,66,一、,II,级三和弦与六和弦,1,,特性:,a.,比,IV,和弦更不稳定;,b.,比,IV,和弦用得更多;,c.,在大调中为小三和弦,小调中为减三和弦;,d.II6,和弦是,S,功能组最常用的代表和弦,,和声大调与和声小调几乎只用,II6.,一、II级三和弦与六和弦1,特性:,67,2,,音的重复与和弦的连接,a.,因为,II,的三音是调性中的下属音,故,一般重复三音,,特别是在,第一转位,;,b.,原位三和弦或第一转位也可以重复根音;,c.,大调,II,级的五音在需要时可以重复,小调中因为五音与根音关系为减五度,故较少重复。

2,音的重复与和弦的连接,68,3,,运用(,II,前面的准备),a.,接在,IV,或,VI,后面,形成下属功能组和声中不稳定性的逐步增长,再进入属和弦,;,*注意:,II,的不稳定性更高,故,II,的节拍位置不能比,IV,强即,,IV-II,一定是从强拍到弱拍3,运用(II前面的准备),69,b.,代替,IV,,用在,I,的后面,直接进入,V,和弦,或放在终止中,常用第一转位(取代,IV,):,*注意:,I-II6,、,I6-II6,一般用,旋律连接法,,注意避免平行五度b.代替IV,用在I的后面,直接进入V和弦,或放在终止中,常,70,c.,作为变格进行与变格终止的和弦运用:,d,.,作为,辅助、经过或换音,和弦运用:,c.作为变格进行与变格终止的和弦运用:d.作为辅助、经过或换,71,e,.,*,II,四六和弦较少使用,偶尔作为经过行、辅助性和弦可能用到:,e.*II四六和弦较少使用,偶尔作为经过行、辅助性和弦可能用,72,4,,,II-V,功能组和弦的连接(,II,后面的进行),a.II6-V,,虽然两个和弦之间有共同音,但一般仍然用旋律连接法,如同,IV-V,的连接一样(,P55,);,b.II6-V6,,则旋律连接法或和声连接法都可;,c.II6-V7,及各转位时,和声连接法,共同音保持,七音是有准备的七音。

4,II-V功能组和弦的连接(II后面的进行),73,基础和声总ppt课件,74,II,原位三和弦,一般只用在大调;,放,IV,、,I6,后面;,II,后面用,V,,连接方法同,II6,到,V,三和弦多用旋律连接法,到,V7,用和声连接法,七音为有准备的七音;,K46,前一般用,II6,,但在大调中叶可以用,II,原位;,II-II6,之间有时可用重复的,I6,作为经过和弦;,IV-II6,之间用,I,作为经过和弦II原位三和弦一般只用在大调;,75,基础和声总ppt课件,76,Homework:,P106-1,试分析,《,月亮代表我的心,》,的和声,Homework:P106-1,77,VI,三和弦,1,,特性,2,,重复音与排列,3,,运用,VI三和弦1,特性,78,1,,特性:,a.,功能上,与,I,、,IV,分别有两个共同音,具有双重功能,但由于其根音为下中音,不算稳定,因此它比,T,功能较弱,偏重于,S,功能;,b.,结构上,大调为小三和弦,小调为大三和弦;与主和弦形成色彩对比1,特性:,79,2,,重复音与排列,a.,最常用重复三音因为:,①加强主功能,,V7,的七音解决到主的倾向,明确代表I的功能意义;,②有效避免平行五、八度;,③避免增音程;,b.,常把根音放外声部;最常用原位,若用第一转位,则根音常在旋律声部。

2,重复音与排列,80,基础和声总ppt课件,81,基础和声总ppt课件,82,基础和声总ppt课件,83,3,,运用,a.,阻碍进行,——,代替,I,,放在,V7,之后;,,阻碍终止,——,这样的进行放在终止式;,,扩充乐段;古典、浪漫时期作品常见;,,关键:从原位到原位,,***,当代流行音乐中,,V7-IV,的阻碍进行广泛使用,,,*扩充乐段的方法:,,乐段结尾用三音、五音旋律位置,or,弱拍;,V2,I6,3,运用,84,基础和声总ppt课件,85,b.,代替,IV,1,),I—VI—V7—,(,I,),2,),I—VI—I,3,)终止式代替,IV,,b.代替IV,86,C.,作为中间环节(三度连接:,I—VI—IV,),,连续下三度进行,逐步向,S,功能延伸,C.作为中间环节(三度连接:I—VI—IV),87,基础和声总ppt课件,88,d.,经过、倚音、辅助性进行:,e.,发展交替关系(四五度关系:,VI—II—V—I,),d.经过、倚音、辅助性进行:e.发展交替关系(四五度关系:V,89,。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