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学以致用_学习社会心理学的根本宗旨_社会心理学_评介

E****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86.69KB
约2页
文档ID:107026058
学以致用_学习社会心理学的根本宗旨_社会心理学_评介_第1页
1/2

2006年第11期 (总第322期) EDUCATIONAL RESEARCH No. 11 ,2006 General ,No. 322 · 书评 · 学以致用:学习社会心理学的根本宗旨 — — — 《社会心理学》 评介 金东贤 心理学史家墨菲指出:心理学的历史开拓要 受不同文化环境下社会变革因素的影响,社会心 理学的一只脚站在实验科学的基础上,另一只脚 处于社会变革的波涛起伏之中唯其如此,社会 心理学的根本任务在于,根据现实社会生活构建 知识体系,运用这些概念和理论很好地理解、 预测 和控制个体的社会行为,同时,将社会心理学的研 究成果应用于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 各个领域,为 社会进步与发展提供咨询和服务因此,可以说: 社会心理学是人类认识自己,理解他人和群体,融 入社会生活的启蒙版 “教科书” 这也正是社会心 理学从曾经的边缘地位进入现代心理学核心的主 要原因 中国人民大学俞国良教授的新著 《社会心理 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是教育部普 通高等教育 “十一五” 国家级规划教材和新世纪高 等学校心理学基础课教材,是作者通过20年来的 教学和科研工作积累下来的学术成果,同时,也是 读者认识自己、 认识他人、 融入社会的 “教科书” 。

全书共十五章,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第 一章至第三章)是全书的导论,介绍社会心理学的 研究对象、 学科性质、 研究任务、 国内外发展历史 和目前的进展,以及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研究 方法和具体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第四章至第七 章)阐述个体社会化的内容、 社会角色的认知,社 会动机、 人格和自我知觉,社会态度的形成、 发展 和改变,以及社会情绪和言语交际策略,旨在说明 作为社会个体的心理特点和规律;第三部分(第八 章至第十一章)讨论社会认知、 图式、 归因和印象 的形成,人际关系的形成、 发展与测量,人际喜欢 与吸引现象,以及人际间的相互作用,目的是使读 者了解人际交往过程的社会心理本质;第四部分 (第十二章至第十四章)论述亲社会行为的概念、 发展和影响因素,攻击行为的理论、 发展和影响因 素及其干预,群体的合作与内聚力,群体中的社会 比较,以及群体对个体的影响,文化对个体的影 响,试图从群体过程来更好地解释社会心理现象; 第五部分(第十五章)论及社会心理学的理论、 知 识和方法在政治、 经济、 军事、 法律、 教育、 环境等 领域中的应用 作为一部教材,该书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 象出发,以人际交往过程中的个体心理与行为为 明线,以人际交往过程中存在的文化与社会环境 为暗线,按照个体过程、 人际过程、 群体过程逐步 展开的逻辑思路,来建构社会心理学的教材体系, 凸显出教材应有的科学性、 系统性特点。

同时,该 书注重基本概念、 基本理论的阐述,重视基本知 识、 基本实验和研究成果的介绍,各章前都有该章 的 “教学目标” 、“学习重点” 和 “重要术语”,以帮助 教师和学生做好授课和学习准备;每章后面的 “本 章概要” 、“参考资料” 和 “思考题”,便于学生学习、 总结和提高 作为一项学术成果,作者通过梳理已有的研 究成果,清晰地界定: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特定社会 文化情境中个体与他人、 群体和社会的相互作用, 及其心理活动发生、 发展和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对于任何一个学科的定义,都与时代和社会发展、 科学技术的进步有关,与研究者、 定义者的认知和 经验以及社会文化环境有关对 “社会心理学” 的 这一定义集中表达了作者的这样一种学术思想和 —49—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观点:重视个体心理活动的发生、 发展和变化规 律,强调个体与他人、 群体和社会的相互作用,关 注特定文化环境和社会生活条件的影响这也与 作者的学术背景有密切的关系诚如作者在书中 所言:他在1986年为大学生讲授社会心理学课程 时就有了编写教材的冲动。

20年来,他始终把研 究范围框定在 “儿童青少年个性、 社会性发展研 究” 方面,在儿童社会性发展领域进行了长期的研 究该书的出版,不仅容纳了作者和课题组的大 量实证研究结果,而且也直接建立在其已出版的 学术著作基础上例如,书中有关人际关系和人 际吸引的章节以其所著 《人际关系心理学》 为基 础,关于社会化和社会行为的章节以其所著 《社会 性发展心理学》 为基础,他独著或与人合著的 《环 境心理学》 、《青年社会心理学》 等著作也都为这部 教材的撰写打下了基础可见,学术性和时代性 是该书的又一显著特点 作为一本学以致用的 “教科书”,该书又具有 本土化和实用性的特点该书不仅在内容上注重 选择贴近生活的概念和理论,并且对于一些基本 的概念和理论也尽量结合社会生活和社会文化加 以诠释诚如作者所言:社会心理学的作用主要 表现在由生活的常识向生活的理论过渡,由通俗 的社会心理学家向科学的社会心理学家的转化 上在社会心理学的教学与学习的过程中,要特 别重视结合中国人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培养 问题意识和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 力,以便能够在中国的社会、 文化和历史条件下, 不断形成阐释、 干预或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方案 与对策,并为理解和解决日常生活中出现的社会 心理问题提供帮助。

透过这本 《社会心理学》,读者不仅可以看到 社会心理学的整体面貌,也可以看到心理学学科 前沿的脉动,还可以更清楚地看到自己、 他人和社 会 (上接第93页) “燎原计划” 包括课题培训、 专题培训、 一年期 系列培训、 研究生课程班培训、 在职研究生班学 习、 离岗攻读硕士学位等 “燎原计划” 里还推出 一种非同凡响的 “超常规培训” — — — “访学” 2006 年年初,我们组织了一批教育科研骨干到上海、 苏 州、 南京 “访学”,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2006年 10月,我们还组织科研骨干到北京等地 “访学”, 让宁波市的教育科研骨干更多地结识中国当代教 育理论界的一流大师和著名专家学者,了解他们 的研究成果与最新进展,学习他们的严谨学风与 治学方法,领略他们的理论睿智和学术风范,较快 地发展和成熟起来 The Ways of Connotation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Yu L isen Abstract : The connotation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means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team who take up the intelligence work , the development of people ’s concept and quality ,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eople’s abili2 ty , working efficiency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oretical achievement. The ways of connotation development of educa2 tional research include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to reform the cognitive concept is the fundamental premise to realize connotation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to clarify the working train of thought is the key factor to realize conno2 tation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to strengthen team construction is the concrete guarantee to realize connota2 tion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Key words : educational research , connotation development , development ways Author : Yu Lisen , President and professor at Ningbo Municipal Educ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Zhejiang Province (Ningbo 315000) [责任编辑:张 平] —59—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