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摇件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教育部2012年2月14日公布摇 摇为促进中学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中学教师队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特制定《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中学教师是履行中学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中学教师的基本专业要求,是中学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中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一、基本理念(一)学生为本尊重中学生权益,以中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中学生的主动性;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中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二)师德为先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中学生,尊重中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中学生,做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三)能力为重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372力;研究中学生,遵循中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四)终身学习学习先进中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中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二、基本内容维度领域基本要求专业理念与师德(一)职业理解与认识1郾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2郾理解中学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3郾认同中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4郾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5郾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二)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6郾关爱中学生,重视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护中学生生命安全7郾尊重中学生独立人格,维护中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中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中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中学生8郾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中学生的不同需要9郾信任中学生,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中学生的自主发展三)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10郾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中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中学生的全面发展11郾尊重教育规律和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个中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12郾激发中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中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营造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氛围。
13郾引导中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适应社会的能力472摇 摇续表:维度领域基本要求专业理念与师德(四)个人修养与行为14郾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15郾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16郾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17郾勤于学习,不断进取18郾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专业知识(五)教育知识19郾掌握中学教育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20郾掌握班集体建设与班级管理的策略与方法21郾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点22郾了解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及其教育方法23郾了解中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发展的过程与特点24郾了解中学生群体文化特点与行为方式六)学科知识25郾理解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26郾掌握所教学科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与技能27郾了解所教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28郾了解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的联系七)学科教学知识29郾掌握所教学科课程标准30郾掌握所教学科课程资源开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31郾了解中学生在学习具体学科内容时的认知特点32郾掌握针对具体学科内容进行教学的方法与策略八)通识性知识33郾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34郾了解中国教育基本情况35郾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36郾具有适应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知识572摇 摇续表:维度领域基本要求专业能力(九)教学设计37郾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38郾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和方法设计教学过程39郾引导和帮助中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十)教学实施40郾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激发与保护中学生的学习兴趣41郾通过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多种方式,有效实施教学42郾有效调控教学过程43郾引发中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发展学生创新能力44郾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渗透应用到教学中十一)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45郾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中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46郾注重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育人活动47郾根据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德育活动48郾针对中学生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有益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活动49郾指导学生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发展50郾有效管理和开展班级活动51郾妥善应对突发事件十二)教育教学评价52郾利用评价工具,掌握多元评价方法,多视角、全过程评价学生发展53郾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54郾自我评价教育教学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672摇 摇续表:维度领域基本要求专业能力(十三)沟通与合作55郾了解中学生,平等地与中学生进行沟通交流56郾与同事合作交流,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发展57郾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合作,共同促进中学生发展58郾协助中学与社区建立合作互助的良好关系十四)反思与发展59郾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不断进行反思,改进教育教学工作60郾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61郾制定专业发展规划,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三、实施建议(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专业标准》作为中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依据根据中学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专业标准》引领和导向作用,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建立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提高中学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制定中学教师准入标准,严把中学教师入口关;制定中学教师聘任(聘用)、考核、退出等管理制度,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形成科学有效的中学教师队伍管理和督导机制二)开展中学教师教育的院校要将《专业标准》作为中学教师培养培训的主要依据重视中学教师职业特点,加强中学教育学科和专业建设完善中学教师培养培训方案,科学设置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方式;重视中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重视社会实践和教育实习;加强从事中学教师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制度。
三)中学要将《专业标准》作为教师管理的重要依据制定中学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注重教师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师育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开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完善教师岗位772职责和考核评价制度,健全中学绩效管理机制中等职业学校参照执行四)中学教师要将《专业标准》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基本依据制定自我专业发展规划,爱岗敬业,增强专业发展自觉性;大胆开展教育教学实践,不断创新;积极进行自我评价,主动参加教师培训和自主研修,逐步提升专业发展水平872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教育部2011年10月12日公布摇 摇为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深化教师教育改革,规范和引导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特制定《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教师教育课程广义上包括教师教育机构为培养和培训幼儿园、小学和中学教师所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类课程本课程标准专指教育类课程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体现国家对教师教育机构设置教师教育课程的基本要求,是制定教师教育课程方案、开发教材与课程资源、开展教学与评价,以及认定教师资格的重要依据一、基本理念(一)育人为本教师是幼儿、中小学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在研究和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发展。
教师教育课程应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收研究新成果,体现社会进步对幼儿、中小学学生发展的新要求教师教育课程应引导未来教师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学生观、教师观与教育观,掌握必备的教育知识与能力,参与教育实践,丰富专业体验;引导未来教师因材施教,关心和帮助每个幼儿、中小学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实践取向教师是反思性实践者,在研究自身经验和改进教育教学行为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发展教师教育课程应强化实践意识,关注现实问题,体现教育改革与发展对教师的新要求教师教育课程应引导未来教师参972与和研究基础教育改革,主动建构教育知识,发展实践能力;引导未来教师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和实践智慧三)终身学习教师是终身学习者,在持续学习和不断完善自身素质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发展教师教育课程应实现职前教育与在职教育的一体化,增强适应性和开放性,体现学习型社会对个体的新要求教师教育课程应引导未来教师树立正确的专业理想,掌握必备的知识与技能,养成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习惯;引导教师加深专业理解,更新知识结构,形成终身学习和应对挑战的能力。
二、教师教育课程目标与课程设置(一)幼儿园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目标与课程设置幼儿园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要帮助未来教师充分认识幼儿阶段的特性和价值,理解“保教结合冶的重要性,学会按幼儿的成长特点进行科学的保育和教育;理解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学习方式,学会把教育寓于幼儿的生活和游戏中,创设适宜的教育环境,保护与发展幼儿探究、创造的兴趣,让幼儿在愉快的幼儿园生活中健康地成长1.课程目标目标领域目标基本要求1.教育信念与责任1. 1具有正确的儿童观和相应的行为1. 1. 1理解幼儿阶段在人生发展中的独特地位和价值,认识健康愉快的幼儿园生活对幼儿发展的意义1. 1. 2尊重和维护幼儿的人格和权利,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自信心1. 1. 3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相信幼儿具有发展的潜力,乐于为幼儿创造发展的条件和机会082摇 摇续表:目标领域目标基本要求1.教育信念与责任1. 2具有正确的教师观和相应的行为1. 2. 1理解教师是幼儿学习的引导者和支持者,相信教师工作的意义在于帮助幼儿健康成长1. 2. 2了解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特点和专业要求,自觉提高自身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形成终身学习的意愿1. 2. 3了解教师的权利和责任,遵守教师职业道德。
1. 3具有正确的教育观和相应的行为1. 3. 1理解教育对幼儿成长、教师自身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相信教育充满了创造的乐趣,愿意从事幼儿教育事业1. 3. 2了解幼儿教育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认同素质教育理念,理解并参与教育改革1. 3. 3形成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对与幼儿教育相关的现象进行专业思考与判断2.教育知识与能力2. 1具有理解幼儿的知识和能力2. 1. 1了解儿童发展的主要理论和儿童研究的最新成果2. 1. 2了解儿童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影响因素,熟悉幼儿年龄阶段特征和个体发展的差异性2. 1. 3了解幼儿认知发展、学习方式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熟悉幼儿建构知识、获得技能的过程2. 1. 4了解幼儿情感、社会性发展的特点,熟悉幼儿品德和行为习惯形成的过程和规律2. 1. 5掌握观察、谈话、倾听、作品分析等基本方法,理解幼儿发展的需要2. 1. 6了解幼儿期常见疾病、发展障碍、学习障碍的基础知识和应对方法2. 1. 7了解我国教育的政策法规,熟悉关于儿童权利的内容以及维护儿童合法权益的途径182摇 摇续表:目标领域目标基本要求2.教育知识与能力2. 2具有教育幼儿的知识和能力2. 2. 1了解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和任务,熟悉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各领域的教育目标,学会以此指导自己的学习和实践。
2. 2. 2了解幼儿教育的基本原理,理解整合各领域的内容、综合地实施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学会设计和实施幼儿教育活动2. 2. 3了解幼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