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9/24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2024/9/24一、大气的受热过程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能量来源:能量来源: 2..大气受热过程大气受热过程(1)太阳短波辐射太阳短波辐射(图中图中A)穿过大气过程中,部分被大气穿过大气过程中,部分被大气 ,大,大部分到达地面,并被地面吸收和反射部分到达地面,并被地面吸收和反射2)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能增温,又以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能增温,又以 辐射辐射(图中图中B)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大气,使大气增温,因此给大气,使大气增温,因此 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3) (图中图中C)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3..意义意义:影响着大气的:影响着大气的 、温度分布和变化,制约着大气的运动、温度分布和变化,制约着大气的运动状况太阳辐射能太阳辐射能吸收或反射吸收或反射长波长波地面地面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热状况热状况2024/9/24二、热力环流二、热力环流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度间的 差异。
差异2..热力环流的形成热力环流的形成:地区间:地区间 不均不均→空气空气 运动运动→同一水平面上同一水平面上 差异差异→大气的大气的 运动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提示【提示】】 太阳辐射能太阳辐射能温度温度冷热冷热垂直垂直气压气压水平水平2024/9/24三、大气的水平运动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风(1)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2)风向风向(以北半球为例以北半球为例)2024/9/24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受热过程 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太阳辐射是根本来源,大气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太阳辐射是根本来源,大气的受热过程具体图解如下:的受热过程具体图解如下:2024/9/24由图可知大气受热的过程:由图可知大气受热的过程:1..“太阳暖大地太阳暖大地”:太阳辐射能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虽然需:太阳辐射能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虽然需要穿过厚厚的大气,但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很少,只有臭氧和要穿过厚厚的大气,但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很少,只有臭氧和氧原子吸收一部分波长较短的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波长较长的氧原子吸收一部分波长较短的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线,而能量最强的可见光被吸收的很少,绝大部分透过大气射到地红外线,而能量最强的可见光被吸收的很少,绝大部分透过大气射到地面,地面因吸收太阳辐射能而增温。
面,地面因吸收太阳辐射能而增温2..“大地暖大气大地暖大气”:地面增温的同时向外辐射热量相对于太阳短波:地面增温的同时向外辐射热量相对于太阳短波辐射,地面辐射是长波辐射,除少数透过大气返回宇宙空间外,绝大部辐射,地面辐射是长波辐射,除少数透过大气返回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被近地面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使大气增温分被近地面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使大气增温3..“大气返大地大气返大地”: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既向上辐: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既向上辐射,也向下辐射,其中大部分朝向地面,称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射,也向下辐射,其中大部分朝向地面,称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把热量还给地面,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到了保温作用2024/9/242024/9/24 火山喷发时产生的火山灰云团,削弱了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火山喷发时产生的火山灰云团,削弱了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反映在反映在“大气热量平衡示意图大气热量平衡示意图”中相应的数字编号是中相应的数字编号是________、、_______;增强了射向近地面的大气逆辐射,图中相应的数字编号是;增强了射向近地面的大气逆辐射,图中相应的数字编号是________。
从理论上说,空中火山灰云团使得当地昼夜温差变从理论上说,空中火山灰云团使得当地昼夜温差变________大气热量平衡示意图大气热量平衡示意图2024/9/24(教师用书独具教师用书独具)【信息提取【信息提取】】 根据图示 根据图示①①表示表示 ;;②②表示吸收或散射;表示吸收或散射;③③表示大表示大气气 ;;④④表示地面辐射表示地面辐射解析【解析】】 火山灰云团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主要表现为反射、吸收、 火山灰云团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主要表现为反射、吸收、散射;大气增温的同时,向外放出红外线辐射,其中大部分朝向地面,被散射;大气增温的同时,向外放出红外线辐射,其中大部分朝向地面,被称为大气逆辐射;空中火山灰云团会使大气逆辐射增强,对太阳辐射有削称为大气逆辐射;空中火山灰云团会使大气逆辐射增强,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故当地昼夜温差变小弱作用,故当地昼夜温差变小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①① ②② ③③ 小 小反射反射逆辐射逆辐射2024/9/242024/9/24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图中A表示表示________,,B表示表示________,,C表示表示________。
2)该图主要表示大气的热力作用是该图主要表示大气的热力作用是________3)当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增多时,图中字母当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增多时,图中字母C将发生变化,其趋势将发生变化,其趋势是是________,结果是,结果是________,造成的危害是,造成的危害是_________2024/9/24【解析【解析】】 从图中地理事物的名称和箭头指向可判断从图中地理事物的名称和箭头指向可判断A表示太阳辐射,表示太阳辐射,B表示地面辐射,表示地面辐射,C表示大气逆辐射;图中体现大气热量还给地面,因此表示大气逆辐射;图中体现大气热量还给地面,因此应为大气的保温作用当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时,保温作用会增强,应为大气的保温作用当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时,保温作用会增强,可导致全球变暖可导致全球变暖答案【答案】】 (1)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2)保温作用 保温作用 (3)增增强 全球变暖 强 全球变暖 ①①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地区;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地区;②②影响全球降水及干湿影响全球降水及干湿状况变化状况变化2024/9/24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及应用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及应用 1.形成过程:形成过程: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具体如下图所示: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具体如下图所示:2024/9/242..等压面的形态变化及大气运动方向等压面的形态变化及大气运动方向2024/9/243..常见的热力环流常见的热力环流热力环流是一种最简单的大气运动形式。
海陆热力性质不同,山谷、热力环流是一种最简单的大气运动形式海陆热力性质不同,山谷、山坡冷热不均,人类活动等都有可能导致热力环流的形成山坡冷热不均,人类活动等都有可能导致热力环流的形成具体分析如下图所示:具体分析如下图所示:(1)海陆风海陆风2024/9/24(2)山谷风山谷风(3)城市热岛环流城市热岛环流2024/9/242024/9/2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一 《《文汇报文汇报》》2009年年8月月6日消息 风能是炙手可热的绿色能源,日消息 风能是炙手可热的绿色能源,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全球变暖可能正一点一点地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全球变暖可能正一点一点地“侵蚀侵蚀”着这个能着这个能源源“新星新星”国家气候中心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近国家气候中心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近50年来,我国大部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也就是说,风变小了也就是说,风变小了材料二材料二 某海岸附近的等压面示意图 某海岸附近的等压面示意图2024/9/24(1)“近近5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也就是说,风变小也就是说,风变小了了”,若材料二图示为我国现在某地区的等压面示意图,则图中,若材料二图示为我国现在某地区的等压面示意图,则图中a、、b间间等压面的弯曲程度应该比等压面的弯曲程度应该比50年前年前________(变大或变小变大或变小)。
2)试在材料二图中画出此时的热力环流方向试在材料二图中画出此时的热力环流方向3)右图为材料二图示地区的水平气压分布图,图中箭头表示所处位置右图为材料二图示地区的水平气压分布图,图中箭头表示所处位置的最终风向的最终风向①①该图所示地区位于该图所示地区位于( )A.北半球 .北半球 B.南半球.南半球C.东北球 .东北球 D.西半球.西半球②②在上图中箭头处画出风所受的力,用在上图中箭头处画出风所受的力,用f1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f2表示表示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f3表示摩擦力表示摩擦力2024/9/24(教师用书独具教师用书独具)【信息提取【信息提取】】 (1)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 气候区,近气候区,近50年来风年来风(季风季风)变变小了,说明海陆之间小了,说明海陆之间 差变小,水平气压梯度力变小差变小,水平气压梯度力变小2)材料二图示材料二图示a处处等压面向下弯曲,说明等压面向下弯曲,说明a处气压处气压 ,,b处等压面向上弯曲,说明处等压面向上弯曲,说明b处气压处气压 解析【解析】】 第 第(1)题,分析海陆之间气压差变小,是风题,分析海陆之间气压差变小,是风(季风季风)变小的原因,变小的原因,反映在材料二的图示中即反映在材料二的图示中即a、、b之间气压差变小,故等压面的弯曲程度变小。
之间气压差变小,故等压面的弯曲程度变小第第(2)题,材料二图示题,材料二图示a处气压低,处气压低,b处气压高,即可画出热力环流第处气压高,即可画出热力环流第(3)题,题,根据第根据第(2)题分析题分析知知Pb>>Pa,可确定气压梯度力由,可确定气压梯度力由b指向指向a,图示风向为水平气压梯度力右,图示风向为水平气压梯度力右偏形成,故在北半球,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摩擦力与风向相反偏形成,故在北半球,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摩擦力与风向相反季风季风气压气压低低高高2024/9/24【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变小 变小 (2)如图如图(3)①①A ②②如图如图2024/9/242..读北半球某地的气压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读北半球某地的气压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1)甲、乙、丙、丁四地气压的大小关系为甲、乙、丙、丁四地气压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2)在图中用箭头标出环流模式在图中用箭头标出环流模式3)图中,甲、乙两地之间的风向为图中,甲、乙两地之间的风向为________4)假若图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表示郊区的是假若图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表示郊区的是________地。
地5)在图中画出高空的气压分布状况在图中画出高空的气压分布状况2024/9/24【解析【解析】】 第第(1)题,根据甲处等压面上凸,乙处等压面下凹,题,根据甲处等压面上凸,乙处等压面下凹,P甲甲>>P乙乙,,与之相对应的丁、丙两处气压与之相对应的丁、丙两处气压P丁丁<<P丙丙,故四地气压大小是:甲>乙>丙,故四地气压大小是:甲>乙>丙>丁第(2)题,根据气压高低可判断环流模式第题,根据气压高低可判断环流模式第(3)题,由于题,由于P甲甲>>P乙乙又位于北半球,甲、乙之间风向为西南风第又位于北半球,甲、乙之间风向为西南风第(4)题,郊区绿地面积大,题,郊区绿地面积大,人为热排放少,气压高第人为热排放少,气压高第(5)题,高空中等压面与近地面相反题,高空中等压面与近地面相反答案【答案】】 (1)甲>乙>丙>丁 甲>乙>丙>丁 (2)如下图如下图(3)西南 西南 (4)甲 甲 (5)见图见图2024/9/241..(2010·江苏高考江苏高考)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关注增多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下图为地球热量平衡示意图。
的热点问题下图为地球热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读图,回答下题双选双选)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增强下列数字所示环节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增强下列数字所示环节与大气保温作用直接相关的有与大气保温作用直接相关的有( )A..①① B..②② C..③③ D..④④【解析【解析】】 大气保温作用是通过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并以大气逆辐大气保温作用是通过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并以大气逆辐射的方式还给地面而实现的;图示中射的方式还给地面而实现的;图示中①①为大气吸收环节,为大气吸收环节,②②为地面辐射为地面辐射环节,环节,③③为大气逆辐射,为大气逆辐射,④④为太阳辐射为太阳辐射答案【答案】】 AC2024/9/24(2010·全国卷全国卷ⅠⅠ)自某城市市中心向南、向北分别设若干站点,监测城市自某城市市中心向南、向北分别设若干站点,监测城市气温的时空分布监测时间为气温的时空分布监测时间为8日日(多云多云)9时到时到9日日(晴晴)18时监测结果如图时监测结果如图所示据此完成据此完成2~~3题2.监测时段被监测区域气温.监测时段被监测区域气温( )A.最高值多云天高于晴天.最高值多云天高于晴天B.白天变化晴天比多云天剧烈.白天变化晴天比多云天剧烈C.从正午到午夜逐渐降低.从正午到午夜逐渐降低D.白天变化比夜间变化平缓.白天变化比夜间变化平缓3.下列时间中热岛效应最强的是.下列时间中热岛效应最强的是( )A..8日日15时左右 时左右 B..8日日22时左右时左右C..9日日15时左右时左右 D..9日日18时左右时左右2024/9/24【解析【解析】】 第第2题,读图知,题,读图知,9日最高值达日最高值达21 ℃℃以上,高于以上,高于8日气温最高日气温最高值,值,A错;错;9日日9时到时到18时比时比8日等温线更密集,说明白天气温变化晴天比多日等温线更密集,说明白天气温变化晴天比多云天剧烈,选云天剧烈,选B;一天中,;一天中,14点前后温度达到最高,故从正午点前后温度达到最高,故从正午(12点点)到午到午夜夜(0点点)温度不是逐渐降低的,温度不是逐渐降低的,C错;白天等温线比夜晚密集,说明白天气错;白天等温线比夜晚密集,说明白天气温变化更快,温变化更快,D错。
第错第3题,首先明确城市热岛效应是指由于城市废热排放题,首先明确城市热岛效应是指由于城市废热排放,使城市温度明显高于郊区的现象,所以热岛效应最强时段应是城郊温差,使城市温度明显高于郊区的现象,所以热岛效应最强时段应是城郊温差较大时段,选项中较大时段,选项中8日日22时左右符合要求时左右符合要求答案【答案】】 2.B 3.B2024/9/24(2010·山东高考山东高考)右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右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5次观测到的近地面气温次观测到的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当日天气晴朗,日出时间为垂直分布示意图当日天气晴朗,日出时间为5时读图,回答读图,回答4~~5题4.当地该日.当地该日( )A.日落时间为.日落时间为17时时B.与海口相比白昼较长.与海口相比白昼较长C.正午地物影子年内最长.正午地物影子年内最长D.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方向.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方向5.由图中信息可分析出.由图中信息可分析出( )A..5时、时、20时大气较稳定时大气较稳定B..12时、时、15时出现逆温现象时出现逆温现象C.大气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大气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D.气温日较差自下而上增大.气温日较差自下而上增大2024/9/24【解析【解析】】 第第4题,据题干当地为北半球中纬度且题,据题干当地为北半球中纬度且5时日出可分析出:时日出可分析出:日落时间为日落时间为19时,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与时,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正午地物影子不是年内最长,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向。
北回归线之间,正午地物影子不是年内最长,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向故本题选故本题选B第5题,图中信息显示,该地题,图中信息显示,该地5时、时、20时近地面气温随海拔升时近地面气温随海拔升高而升高,出高而升高,出现逆温现象,大气较稳定现逆温现象,大气较稳定12时、时、15时近地面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时近地面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无逆温现象故本题选无逆温现象故本题选A答案【答案】】 4.B 5.A2024/9/246..(2010·天津高考天津高考)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随着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多充分利用太阳随着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多充分利用太阳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是工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是工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大棚农业生产景观图 北方太阳能发电站示意图大棚农业生产景观图 北方太阳能发电站示意图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增多,是如何加强大气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增多,是如何加强大气“温室温室效应效应”的?的?【解析【解析】】 二氧化碳作为温室气体能够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大气温度 二氧化碳作为温室气体能够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大气温度升高,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升高,增强了大气逆辐射答案【答案】】 更多地吸收了地面长波辐射,提高了大气温度;增加了大气 更多地吸收了地面长波辐射,提高了大气温度;增加了大气逆辐射,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逆辐射,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2024/9/24(教师用书独具教师用书独具)(2010·盐城模拟盐城模拟)图图ⅠⅠ示意某沿海地区海陆风形成的热力环流剖面图,示意某沿海地区海陆风形成的热力环流剖面图,图图ⅡⅡ为该地区近地面与为该地区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差的分布状况,米高空垂直气压差的分布状况,读图回答读图回答7~~8题7.有关气压分布状况的叙述,.有关气压分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正确的是( )A..①①地气压低于地气压低于②②地地B..③③地气压高于地气压高于④④地地C.近地面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近地面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①①地比地比②②地低地低D.高空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高空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④④地比地比③③地更高地更高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的风向为东南风的风向为东南风 B..b为上升气流为上升气流C..c的风向为西南风的风向为西南风 D..d为上升气流为上升气流2024/9/24【解析【解析】】 考查热力环流的形成。
第 考查热力环流的形成第7题,由图题,由图ⅡⅡ知近地面和高空的气知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差甲地大于乙地,近地面气压应高于高空气压,结合热力环流中高空、压差甲地大于乙地,近地面气压应高于高空气压,结合热力环流中高空、地面气压对应关系知甲地近地面是高压,高空是低压,乙地近地面是低压,地面气压对应关系知甲地近地面是高压,高空是低压,乙地近地面是低压,高空是高压第高空是高压第8题,根据甲、乙两地气压甲高于乙分析,题,根据甲、乙两地气压甲高于乙分析,b为下沉气流,为下沉气流,d为上升气流,由于南北半球无法确定,为上升气流,由于南北半球无法确定,a、、c两处风向可能左偏也可能右两处风向可能左偏也可能右偏答案【答案】】 7.B 8.D2024/9/24本小节结束请按ESC键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