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圆的沙粒》基于学科核心问题的深度参与教学设计设计者:林晓芳学科:语文年级:三年级课题:《圆圆的沙粒——省略号探源》前端分析教材分析三读读内容类别:《圆圆的沙粒》是北师大版教材第五册第十单元一篇美丽的海边童话故事文章采用生动的对话形式叙述了一颗圆圆的沙粒不被同伴们的嘲笑、议论所动摇,钻进蚌壳里几十年后变成了一颗闪闪发亮的珍珠本文除了语言美、意境美,还蕴藏着深刻的道理课文中对话多且各有特色,是指导学生朗读的好文章课文中有2个省略号留给学生充分的遐想空间,值得引导学生去想像更值得引导学生去领悟的是课文中几处对比:沙粒与珍珠的对比;圆圆的沙粒与同伴语言及态度的对比;同伴前后语言的对比等读纵向联系:本篇课文本册的在整个小学阶第8单元《海底世界》中第二篇,承接第7单元《幻想和想象》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能够根据上文加以合理的想象,更深刻的领悟文本的力量读核心能力:合理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学情分析三知知知识储备点:对联想和想象有一定的感知,对海底世界有初步的接触知思维触发点:省略号的使用知情感触发点:议论纷纷、沙粒变珍珠的过程教学目标1、明确文中两处省略号的作用2、“还原”省略号省略的内容,知道取舍得当、合理想象。
3、从沙粒变珍珠的过程,领悟目标、行动和成功的关系教学重点1、根据文本进行合理的联想和想象,“还原”省略号省略的内容,从沙粒变珍珠的过程,掌握取舍得当、合理想象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1、根据文本进行合理的联想和想象,补白圆圆的沙粒是怎样读过几十年的预设学科核心问题及层次性子问题设计结构图:核心问题:那颗圆圆的沙粒为什么能够变成珍珠?子问题:1、 沙粒们是怎么议论纷纷的?2、 圆圆的沙粒是怎么度过几十年的?学科核心问题及层次性子问题生成及提出策略:补白沙粒们的各种议论,从而产生多重对比的效果;通过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在多重对比中体验圆圆的沙粒变成珍珠历经的艰难困苦,从而领悟成功的必要条件新技术的运用及预期作用:一体机中使用PPT提高效率,使用站台直观展示学生现场生成的作品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教学活动设计(问题驱动)入课新授巩固运用拓展一、 温故1、复习词语2、概括童话主要内容:(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里)二、探新1、题目探源(1)圆圆的沙粒(改编)、珍珠(原著),为什么?(2)两者的最显著的特点,用一个词语表示2、 质疑(1) 沙粒们想知道什么呢?(2) 归纳问题圆圆的沙粒为什么能变成珍珠?圆圆的沙粒这几十年是怎样度过的?三、解密1、 引读1-2自然段2、学习第一个省略号(1)出示第4自然段。
小组合作读,其他同学评价2)换一种表达(3)对比选择判断省略号的作用,感知有无省略号的不同意思4)补白:完成题单一归纳:议论纷纷(5)为什么吴广孝先生不把所有沙粒的议论都写出来呢?结论1:取舍得当3、学习第二个省略号(1)引读:6-10自然段,为什么你们读得那么缓慢,那么低沉呢?过渡语:吴广孝先生却只用了一个……省略号(2)补白:完成题单二 (3)分享结论2:合理想象总结写法:取舍得当、合理想象三、 拓展1、 出示,读一读铁杵磨成针丑小鸭变天鹅化茧成蝶脱胎换骨浴火重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2、 选一句送给圆圆的沙粒吧四、 习作1、出示:? …… !2、选择决定命运:目睹了沙粒变珍珠,再过几十年后,你仍是沙粒还是已成珍珠,现在就是选择的时刻!3、用你的笔写你的童话自拟题目作业设计完成习作板书设计 有用之材(结果) 珍珠 ……经历:合理想象(行动) 圆圆的沙粒 沙粒们异想天开(目标) ……语言:取舍得当 各式各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