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太原话语音特点举例2 概说:中国山西省太原市区的城市居民所通用的方言,是 20 世纪后逐渐形成的,在太原本 地土话的基础上受到外来移民及普通话推广等因素影响而形成的一种新方言相较并州片 其他地区,太原话与普通话的差异要小许多,外地人容易听懂 太原话为晋语区的代表方言,有入声,平声不分阴阳,老派中文白异读现象较多,古 全浊声母字今白读不论平仄全不送气,有较多的连读变调现象,与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官话 方言有较大不同,反倒与南方地区有很多相似之处 太原话,其调值接近西北方言中的关中话,这种调值分布在晋中(如太原、平遥) 、晋 东北(如大同) 、察哈尔(如张家口)和绥远东部(如归绥,现呼和浩特) 3 入声 入声是古代汉语的一种声调,属仄声,指一个音节以破音/-p/、/-t/、/-k/作结,发出短而急 促的子音入声已经在现代标准汉语(即普通话)不复存在而在汉语的一些其他方言以 及汉藏语系的一些其他语言则仍能找到入声的踪迹太原话的入声并没有以/-p/、/-t/、/-k/尾作结尾,而是将古时这三个尾的字统统归入了/-ʔ/尾, 这个国际音标符号表示的是气流突然阻塞而造成的发音中止,在这个音叫作“喉塞音”。
因为太原话中入声字发音时喉塞音尾的存在,入声字在晋语中的发音就比其他非入声字的 发音要显得短促了许多可以尝试用太原话读一读以下几字,就可以判断你的母语是否有入声了: 一,七,八,十,黑,白,吃,喝,不4 下面一首唐诗,如果用普通话读,是不押韵的,但是用太原话读,就是押运的《哀江头》 作者:杜甫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景物生颜色 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 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箭正坠双飞翼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5 声调 声母目前太原话有声母 21 个(包含零声母)韵母太原话有基本韵母 36 个 古上声全浊今归为去声,古上声全清及次浊仍读上声,古入声全清及次浊今归为阴入, 古入声全浊归为阳入近年来阳入调有并入阴入调的趋势,且入声字有按照普通话归派入 其他声调的趋势太原话在连续变调时产生一个新的声调:阴阳入 45 普通话的声调: 55 35 214 51 太原话的声调: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声调: 11 53 45 2 54例字:工 人 走 是 告 具 七 十 6 连续变调、太原话有较复杂的连读变调规律: 平声 + 平声:叠字:11+35 (平声+上声) 例:星星→星姓,箱箱→箱象 平声 + 平声:非叠字:原调 例:歌词上声 + 上声:叠字:53+11(上声+平声) 例:婶婶→婶申,小小→小消 上声 + 上声:非叠字:11+53(平声+上声) 例:表演→标演,有瘾→优瘾 上声 + 阳入:11+54(平声+阳入) 去声 + 去声:叠字:35+53(去声+上声) 去声 + 去声:非叠字:11+35(平声+去声) 阴入 + 平声:54+11(阳入+平声) 阴入 + 上声:35+53(阴阳入+上声) 阴入 + 阴入:叠字:21+35(阴入+阴阳入) 阴入 + 阴入:非叠字:(偏正、动宾)54+21(阳入+阴入) 阴入 + 阳入:35+54(阴阳入+阳入) 阳入 + 上声:35+53(阴阳入+上声) 阳入 + 阳入:叠字:54+21(阳入+阴入) 阳入 + 阳入:非叠字:35+54(阴阳入+阳入)太原话词语重叠式的类型 【大 中 小】 【投稿】 【收藏】 【分享】 1 名词的重叠式1.1 AA 式 刀刀 碟碟 头头 AA 式有“小称”的意思,如“刀刀”指小刀子, “碟碟”指小碟子。
还有专指的意思, 如“头头”专指头目 1.2 ABB 式 笑窝窝 酒盅盅 洋码码 ABB 式也有小称和专指的意思,如“酒盅盅”指小酒杯, “洋码码”专指阿拉伯数字1.3 AAB 式 金金纸 悠悠伞 AAB 式有专指的意思,如“金金纸”专指锡箔纸, “悠悠伞”专指蒲公英 1.4 AABB 式 瓶瓶罐罐 虫虫牛牛 AABB 式总称某类事物,如“瓶瓶罐罐”是器皿的总称, “虫虫牛牛”是昆虫的总称 1.5 ABBC 式 路边边起(路边) 肉泡泡眼(鼓眼泡) 单皮皮眼(单眼皮) 2 动词的重叠式2.1 AA 式 淋淋 盖盖 动词可以通过 AA 式转化成名词,如“淋淋”是漏斗, “盖盖”是盖子 2.2 ABAB 式 圪坐圪坐 圪转圪转 “圪 A 圪 A”式表示动作短暂,如“圪坐圪坐”表示稍微坐一坐, “圪转圪转”表示 稍微转一转 3 形容词重叠3.1 AA 式 红红 尖尖 形容词也可以通过 AA 式转化成名词,如“红红”是胭脂, “尖尖”是尖儿 3.2 AA 底的 高高底的 长长底的 3.3 ABB 式 黑铁铁(面色阴暗无生气) 黑踏踏(光线极暗且无声) 肉墩墩(形容人身材矮胖而结实) 肥踏踏(食用肉肥得使人满意) 3.4 AABB 式 皮皮撮撮(形容碎屑) 毛毛泛泛(形容纺织物磨损) 扰扰闹闹(形容纷乱) 悄悄秘秘(形容悄悄的) 3.5 ABAC 式 猴手猴脚(做事看上去麻利,但粗心马虎) 忽提忽撩(形容人举止轻浮) 不吭不哈(形容 人不爱说话) 圪地圪弯(非常弯曲) 4 量词重叠4.1 AA 式 丝丝(用于像丝一样极细的东西) 抓抓(用于一手抓起的数量) 钵钵 枝枝(用于带枝子的花朵) 4.2 ABAB 式 会儿会儿(表示动作或事情经过的时间很短) 5 象声词重叠5.1 AA 式 嘀嘀 呱呱 嘎嘎 咔咔(象带掌鞋跟踏地的声音) 5.2 ABAC 式 兀里兀啦(说话的声音)太太 原原 话话0808 对外汉语一班对外汉语一班 张雅琦张雅琦一、一、 语音语音太原语音主要特点在于承袭了古音太原语音主要特点在于承袭了古音————入声。
所谓入声就是以塞音收尾并不发声入声是古代汉语的入声所谓入声就是以塞音收尾并不发声入声是古代汉语的一种声调,属仄声,指一个音节以破音一种声调,属仄声,指一个音节以破音/-p//-p/、、/-t//-t/、、/-k//-k/作结,发出短而急促的子音入声已经在现代标作结,发出短而急促的子音入声已经在现代标准汉语(即普通话)不复存在而在汉语的一些其他方言以及汉藏语系的一些其他语言则仍能找到入声的准汉语(即普通话)不复存在而在汉语的一些其他方言以及汉藏语系的一些其他语言则仍能找到入声的踪迹 太原话是有入声的,但是太原话的入声并没有以太原话是有入声的,但是太原话的入声并没有以/-p//-p/、、/-t//-t/、、/-k//-k/尾作结尾,而是将古时这三个尾作结尾,而是将古时这三个尾的字统统归入了尾的字统统归入了/-/-ʔ/ /尾,这个国际音标符号表示的是气流突然阻塞而造成的发音中止,这个音叫作尾,这个国际音标符号表示的是气流突然阻塞而造成的发音中止,这个音叫作““喉喉塞音塞音”” 下面一首唐诗,如果用普通话读,是不押韵的,但是用太原话读,就是押韵的下面一首唐诗,如果用普通话读,是不押韵的,但是用太原话读,就是押韵的。
《《哀江头哀江头》》 作者:杜甫作者:杜甫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景物生颜色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景物生颜色 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 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箭正坠双飞翼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箭正坠双飞翼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 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太原话中除了有入声,也有一些太原话中除了有入声,也有一些其他的语音特点其他的语音特点,比如:,比如:zhzh、、chch、、shsh 全部由舌尖后音读成舌尖前音全部由舌尖后音读成舌尖前音z z、、c c、、s s ,,zhizhi 音读音读 zi,“zi,“不知道不知道””就读成就读成““不资道不资道”” ,, ““这这”zhe”zhe 读读 zeze,, ““真的真的”zhen”zhen 读读 zenzen,炒鸡蛋,炒鸡蛋chaochao 读读 caocao,山西,山西 shanshan 读读 sansan;又如数词;又如数词““两个两个””中的中的““两两””不读不读 liangliang,而读,而读 lialia,省略了韵尾,硬,省略了韵尾,硬yingying 读读 ningning;;““我我””念念/e//e/ ;;““没有没有”mei”mei 读读 mo,“mo,“发展发展”fa”fa 读读 fefe。
声调:平分阴阳,而太原话中阴阳平调值均为声调:平分阴阳,而太原话中阴阳平调值均为 1111,如,如““金瓶梅金瓶梅””后两字均为二声,而在太原话中都后两字均为二声,而在太原话中都念一声;念一声;““到了到了””中的到,本来是念四声,而在太原话中念二声中的到,本来是念四声,而在太原话中念二声二、二、 词汇和短语词汇和短语在太原话中,有很多词语是特有的,各种词类中都有体现在太原话中,有很多词语是特有的,各种词类中都有体现名词:一些个名词表示人,比如:名词:一些个名词表示人,比如:““的老的老””是头部,是头部,““大割接大割接””用于形容膀大腰圆的人,用用于形容膀大腰圆的人,用““后生后生””表示年轻力壮,身材高大的男子,表示年轻力壮,身材高大的男子,““眯束眯束””和眯眼和眯眼””都指外貌,都指外貌,““奔儿喽奔儿喽””指指““脑门儿脑门儿””,,““个膝盖个膝盖””指指““膝盖膝盖”” 孩拔子孩拔子————鞋鞋,,““球势球势””的意思德性(多为贬义),的意思德性(多为贬义),““拉黑牛的拉黑牛的””是指托儿,是指托儿,““煽你个逼兜煽你个逼兜””里的里的““逼兜逼兜””是指耳光,是指耳光,““把细把细””的意思是的意思是““之类之类””,,““年丘年丘””形容一个人很傻,形容一个人很傻,““二敢子二敢子””用于形容做用于形容做事鲁莽、事鲁莽、头脑不清醒的人,头脑不清醒的人, ““货货””对人的蔑称,对人的蔑称, ““你这货真不够意思!你这货真不够意思!”” ““二股筋二股筋””是一种背心;是一种背心;咯捞捞咯捞捞————角落、犄角旮旯;角落、犄角旮旯;而众所周知的是山西面食是非常有名的,而作为山西省会太原有着自己的特色面食,而众所周知的是山西面食是非常有名的,而作为山西省会太原有着自己的特色面食,比如比如““灌肠灌肠””,一种由荞麦面制成的伴卤的风味小吃,一种由荞麦面制成的伴卤的风味小吃 ,又如,又如““河捞河捞””、、““贴尖儿贴尖儿””。
动词:动词: 一个没本事的人很爱显摆炫耀自己,我们批评他时会警告他不要一个没本事的人很爱显摆炫耀自己,我们批评他时会警告他不要““五万五万””,,““瞥B瞥B””的意思的意思是是““吹牛吹牛””,而,而““撇撇””在太原话中特定指在太原话中特定指““说说””,这是一种比较,这是一种比较““无厘头无厘头””的表达,的表达,““把东西扔了把东西扔了””也可也可以说成以说成““把东西冒了把东西冒了””或是或是““砍了砍了””,,““伙撩伙撩””的意思为引逗、撩拨,比如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