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观看!,第九章 科学中的权威结构及其他,一 、科学中的权威结构,(一)科学分层和权威 1.科尔兄弟的《科学中的社会分层》是对科学中的不平等现象做出的全面的说明 对科学中的不平等现象做了全面的说明,科学界存在“富有者”和“一无所有者”一 、科学中的权威结构,2.早期的科学分层研究,只是比较广义的考察 (1)斯特洛姆的《科学共同体》 没有把科学交代清楚科学中的分层与人的社会分层的关系,但是提出了科学分层的问题 (2)普赖斯的《小科学、大科学》 从科学家的论文产生率的高低把科学家分为高产者、低产者、贡献大者、贡献小者一 、科学中的权威结构,(4)朱克曼的《科学界的精英》 1、通过讨论诺贝尔奖的获得者的精英地位,描述了科学中的分层现象 2、运用帕累托原则鉴别精英的方法描绘美国科学界的金字塔结构 3、勾画出了科学中的现象和权威结构的轮廓一 、科学中的权威结构,(5)科尔兄弟的《科学中的社会分层》,从不同方面对分层现象进行研究 1、个人的等级: a一小批科学巨人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b一批杰出科学家,构成了科学中的精英阶层 c人数众多的非精英科学家,包括学术性岗位和一般科学家一 、科学中的权威结构,2、生产率的多少: 也是普赖斯的研究工作,少数高产者的科学家和多数很少发表研究成果的科学家。
3、非学术性等级: 存在于国家管理的科学事业和工业企业的科学实验室中,分层以“质量”和“威信”为转移一 、科学中的权威结构,强调了分层的社会内容 1.科学家由于占有或者所得的多寡而显现出来的地位上的差别 a本质上:民主的体制的科学内部存在着不平等的现象 b知识上:成就的大小不一样 c管理上:掌握的权限不一样 d工业及政府机构任职的科学家,不同学科不同国家工作的,在社会地位上都有差别一 、科学中的权威结构,(二)科学权威的基础与类型 1.分层结构的特性:科学中的分层现象是一种不太严格的的地位区分,不能直接等同于各种等级制度 2.科学权威的基础:起作用的根本内容是知识 3.科学家以知识权威的身份跻身于管理专家与政府官员的行列,其作为知识权威的威信一落千丈一 、科学中的权威结构,4.科学家所作出的贡献和他因为贡献所得到的承认加在一起,才是权威结构的内在机制 5.科学家现公布成果,得到科学共同体和公众的承认,然后才能树立起自己的科学权威,即科学是一种“信息—承认”的交流系统一 、科学中的权威结构,(三)权威的作用 1.科学在本质上是民主的,是普遍主义的,但是,科学又是有社会结构的,有不平等的分层与权威的存在。
2.科尔兄弟认为:科学中的意见和标准统一的形成和维持,是由于科学权威的作用 3.齐曼认为:权威原则是科学评价系统的核心,这是科学的特点和传统一 、科学中的权威结构,4.波拉尼认为:权威建立了科学的标准和传统,通过角色任务维持科学共同体的存在,保证科学创新的确立与传播,保证科学传统的延续,实现科学的社会功能 体现在两个方面: (1)科学的社会化与社会控制过程之中 (2)维持科学共同体的自主功能上一 、科学中的权威结构,消极作用:权威属于某一范式的科学权威,不能承认另外一种范式的发现与发明,因而阻碍新发现、新思想的传播 5.反权威论者 (1)阿加西:提倡一种天才平等理论代替天才精英理论 (2)费耶阿本德:提倡无政府主义,反对权威主义二、科学中年龄结构,(一)科学是年轻人的事业 1.科学的迅速增长使科学家队伍的年龄结构具有自己的特点,科学家的年龄较之其他传统专门职业业还要年轻 2.美国科学家的特点 a科学是一个蓬勃发展的领域 b科学工作人员的受教育时间要长 C.科学工作是一个有吸引力的领域,很少转行 d.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平均年龄是37.6,二、科学中年龄结构,(二)科学家角色与年龄 1.默顿划分四种科学家角色: 研究、教学、行政管理、坚定与评审。
2.研究:是最重要的任务,是年轻人的事业 3.行政管理:老年人居多,科学家一般到后期才从科学研究工作前沿转入管理 4.条理化:涉及经验性的知识凝聚为有条理的,互相依赖的的理论公式的状况二、科学中年龄结构,5.条理化与经验主义程度是相对应的,某一专业条理化程度高,它的经验主义程度就低 6.从学科交叉与科学家在学科间转移的角度 (1)科学家很少离开科学事业但常常内部转移 (2)科学家在学科之间的流动,大量发生在条理化程度相同的学科之间,条理化程度相差太多的学科之间则很少发生流动三、科学中的性别问题,1.从整个科学发展的历史来看,从事科学活动的几乎没有妇女到了20世纪,妇女从事科学活动的还是很少,精英更少 2.妇女所处的地位与男性不完全一样,在科学界,女性不仅人数少,而且所得到的承认或奖励也少三、科学中的性别问题,3.地位不平等原因: (1)女科学家处境与她们论文生产率有关,由于婚姻、家务及孩子的原因,女科学家的论文发表少与男性 (2)女科学家的所在单位多为一般学院,那里的科研基金较少,很难与优秀科学家共事三、科学中的性别问题,4.女性科学家地位制约因素 (1)自我选择性,流动性小,随丈夫迁居。
(2)论文生产率低,很少有女性攻读博士 (3)性别歧视,优秀大学首先考虑男性 5.霍思金的“合作关系”角度研究 (1)亲子型:亲属关系,学术父亲 (2)父女型:影响女学生科学成长和独立性三、科学中的性别问题,(3)母子型:女科学家很少到达接触研究生的水平 (4)联姻型:女科学家长期与异性科学家合作形成的亲密关系 (5)准科学型:一般合作关系的主从关系三、科学中的性别问题,5.对默顿及其学派的批判 (1)默顿的科学社会学是没有科学知识的科学社会学,是科学行为和组织的社会学,是科学家的社会学而不是科学的社会学 (2)作者认为:默顿学说,在社会条件对一般知识的影响已不能继续深入时,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即科学家行为规范的经验性研究,是对科学现象认识的一大进步三、科学中的性别问题,6.本-戴维的《科学知识社会学》观点 (1)社会基础与知识结构之间相关变化的经验证据不能确立起来 (2)科学家的理性原则足以确立科学理论的接受,无需社会的作用 (3)科学社会学对知识社会学是一种批判和继承,即扬弃三、科学中的性别问题,7.对默顿的“科学家行为规范学说”争论 一些学者的批判,只是站在不同的社会学派别和学说的角度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