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红豆杉资源培育与可持续发展探讨

wt****50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184.12KB
约4页
文档ID:45508727
红豆杉资源培育与可持续发展探讨_第1页
1/4

红豆杉资源培育与可持续发展探讨杨勇春1, 吴林森1, 叶? 飞2, 陈亚平3, 唐训元2(1.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丽水 323000; 2. 浙江省庆元县林业局; 3. 浙江省庆元县林场)摘 ? 要:红豆杉是提取抗癌药物紫杉醇的主要原料, 但红豆杉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 导致资源日益匮 乏,供求矛盾十分突出用人工方法进行种苗的繁育, 扩大资源总量, 是解决紫杉醇原料的重要途径, 同 时也是加强对红豆杉资源的保护及开发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在总结概括红豆杉苗人工繁殖及栽 培技术的基础上,对红豆杉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利用对策作出探讨 关键词:红豆杉; 种苗培育; 可持续利用; 对策? ? 红豆杉属( Taxus Linn) 植物是优质的高级工业与雕刻用材, 优美的城乡园林绿化树种, 优良的生物农药 制剂原料, 可以茎、 枝、 叶、 根入药, 主要成分含紫杉醇、 紫杉碱、 双萜类化合物以及金松黄铜、 挥发油等, 号称 黄金树、 植物大熊猫红豆杉因其次生代谢产物紫杉醇具有奇特的抗癌效果而倍受关注, 是提取这一抗癌药物成分的主要原料, 但红豆杉是第四纪冰川孑遗下来的古老树种之 一, 已濒临灭绝,为国家一级保护树种, 不能采伐, 国外 资源也在急剧减少, 而且近几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 导致资源日益匮乏, 供求矛盾十分突出。

用人工方法进行种苗的繁育, 扩大资源总量,被认为是解决紫杉醇2? 章浩白, 吴厚扬, 郑清芳等. 福建森林[ M] . 中国林业出版 社, 1993.3? 广东省林业科技处等. 林业实用技术丛书之九: 黧蒴栲 [ M] . 4? 张凌宏, 邱斌. 黧蒴栲树种的优良特性及栽培技术[ J] . 湖南林业科技, 2003, 12( 4) : 95~ 96. 5? 黄寿先, 李耀斌, 周传明等. 广西苍梧县大叶栎生长变异 规律的初步研究[J]. 广西林业科学, 2001, 30(6): 41~ 44.6? 广西林业局. 广西苍梧县大叶栎短周期工业原料林经营 技术研究. 7? 张清, 周东雄, 陈建华. 闽粤栲在紫色土林地生长的调查 研究[J]. 福建林业科技, 2000, 27( 2) : 79~ 81.8? 阮秀春, 丁丽惠, 金崇华. 嫩枝扦插试验初报. 速生菇木树 种?? ? 黧蒴栲[M] . 2001, 21( 2) : 14~ 16. 9? 张忠义, 张凌宏, 颜立红. 黧蒴栲引种调查初报[ J]. 湖南林业科技, 2002, 29( 1) : 73~ 74. 10? 郑兰英, 史玉虎, 石鹏皋等. 湖北省闽粤栲引种试验初报 [ J]. 湖北林业科技, 2003, (2) : 19~ 21. 11? 黄寿先, 李耀斌, 周传明等. 广西苍梧县大叶栎生长变异规律的初步研究[J]. 广西林业科学, 2001, 30(6): 41~ 44. 12? 廖涵宗, 张春能, 刘春华等. 黧蒴栲人工林生长量的研究 [ J]. 林业科技通讯, 1994, (5) : 15~ 17.13? 管大跃, 黄国泉. 闽粤栲天然林生物量及预测模型研究 [ J]. 福建林业科技, 2000, (27)2: 34~ 36. 14? 黄清麟, 李元红. 一代与二代人促闽粤栲林分特征对比评价[J]. 福建林业科技, 1999, (3) : 224~ 227. 15? 雷泽兴. 不同封山育林阶段闽粤栲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 [ J]. 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3, 23( 2) : 164~ 167. 16? 苏小青. 不同演替阶段中黧蒴栲种群的大小结构与分布格局[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0, 6( 6) : 499~ 504.17? 吴起明. 闽粤栲群落凋落物持水量及其与群落结构的相 关性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4, 12(1): 152~ 154.18? 曹子休, 吴淑芳, 杨俊清等. 闽粤栲群落凋落物持水量与 其结构的定量分析[J]. 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3, 23( 4): 356~ 359.19? 郑成才. 闽粤栲迹地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效果研究[ J] . 林 业科技开发, 2002, 16( 6) : 22~ 23. 20? 潘标志. 闽粤栲马尾松混交林造林施肥试验简报[ J] . 浙江林业科技, 2002, 22( 3) : 92~ 93, 99. 21? 李泊, 林绍辉. 黧蒴直播幼林施肥试验[ J] . 广东林业科 技, 2004, 17( 2) : 33~ 35. 22? 易观路, 许方宏, 罗建华等. 壳斗科七种树种育苗及造林效果初步观测[J]. 贵州林业科技, 2004, 32(1): 31~ 34. 23? 林金国, 翁闲, 张兴正等. 不同更新方式闽粤栲材质的比 较研究[J]. 设计与研究, 2003. : 19~ 21, 30.24? 周志春, 李建民, 陈炳星等. 几种亚热带速生乡土阔叶树 种的制浆特性评价[J]. 原料开发, 2003, 22(2): 8~ 12. 25? 詹怀宇, 岳保珍, 张旭坊等. 黧蒴栲纤维形态及制浆漂白 性能的研究[J]. 广东造纸, 1998, (2): 1~ 4.26? 谢涛. 黧蒴栲克棕色素的性能研究[ J] . 食品与机械, 2002, (5): 16~ 17. 27? 陈礼先, 郑郁善. 闽粤栲种子和离体胚超低温保存效果研究[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0, 22(4) : 571~ 575. 28? 广西区林业局推广种植大叶栎丰产林[ N] . 梧州日报, 2006- 08- 15.作者简介: 宋微微( 1978- ) , 女, 内蒙古人, 在读植物学 硕士, 现主要从事药用植物研究( E?mail: swwhong @ 163. com)。

通讯作者: 刘玉军 本文得到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基金资助80第2 期( 总第 87)中 国 林 副 特 产No?2( GSNO?87) 2007 年 4 月Forest By?Product and Speciality in ChinaApr?2007原料的重要途径, 同时也是加强对红豆杉资源的保护 及开发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在总结概括红豆杉苗人工繁殖及栽培技术的基础上, 对红豆杉资源的可 持续发展利用对策作出探讨 1 ? 红豆杉的生物习性及药用特性 1.1 ? 生物习性红豆杉属植物为常绿乔木或灌木, 为典型的阴性 树种, 是雌雄异株、 异花授粉植物其球花小, 单生于 叶腋内, 早春开放, 雄球花为具柄、 基部有鳞片的头状花序; 种子坚果状, 球形, 着生于红色肉质杯状假种皮 中, 当年成熟常处于林冠下乔木第 2、 3 层, 散生, 基 本无纯林存在; 在排水良好的酸性灰棕壤、 黄壤、 黄棕 壤上生长良好; 苗喜萌、 忌晒对环境要求较严, 天然更新能力弱 1.2 ? 药用特性 红豆杉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其提取物中有紫杉烷 二萜化合物 221 种, 最重要的是紫杉醇紫杉醇具有独特的抗癌机理, 能与微管蛋白结合, 并促进其聚合, 抑制癌细胞的增殖, 它对卵巢癌、 乳腺癌、 肺癌的治疗 有较好的效果。

在红豆杉木材及枝、 叶、 根中可提取紫杉素, 对治疗糖尿病、 白血病、 心脏病有特殊疗效有 润肺止咳, 通经利尿功能 2 ? 红豆杉资源及其产品开发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2.1 ? 红豆杉资源及其产品开发现状2.1. 1 ? 资源现状 红豆杉属植物全世界共 11 种, 我国红豆杉属植物 资源有 4 种和 1 个变种, 即东北红豆杉、 西藏红豆杉、云南红豆杉、 红豆杉和南方红豆杉( 变种) , 分布于全国 大部分地区, 较集中的产区为东北、 西南及华南地区 近年我国又从国外引进一种紫杉醇含量较高的曼地亚 红豆杉红豆杉属植物自然资源情况不容乐观, 资源储量 很有限, 以散生为主, 一般近、 成、 过熟林资源比例较 大; 另据全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显示, 近年来, 幼龄红豆杉野生资源因市场需求量大导致资源过 度利用, 造成数量减少、 分布区域缩小、 生境破坏等 估计东北三省东北红 豆杉总蕴藏量( 鲜重) 不超 过 300t, 年净生长量很低而在我国华南、 西南地区, 其中红豆杉和南方红豆杉分布较为广泛, 在整个南方地 区均有分布; 而西藏红豆杉主要分布于西藏南部海拔 2500~ 3030m 山地及云南部分地区, 云南红豆杉主要 分布于云南西北部及西部(镇康、 景东) 、 四川西南部与西藏东南部海拔 2000~ 3500m 的山地。

在红豆杉属植物天然资源分布区中, 云南省居主 导地位主要树种为云南红豆杉据调查估算, 在滇西横断山区约有红豆杉 135 万株根据 2000 年国家 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结果 , 浙江省各地都发 现南方红豆杉的天然分布, 全省野生南方红豆杉资源总数为 3. 16 l04 株, 其中幼树 2 l04 株, 大树 1. 16 104 株, 分 布 面积 约 940. 37 hm2, 蓄 积 量 1. 89 104m3该省安吉、 德清、 余杭、 富阳、 奉化等 多个县( 市、 区)也有少量分布有! 中国红豆杉之乡∀称号的 福建省明溪县分布的天然野生南方红豆杉 10400hm2, 有百年古树数千株, 树龄最高达 1000 年, 最大胸径达165cm全县人工种植红豆杉 1400hm2, 长势良好目前,我国有浙江、 福建、 湖南、 四川、 云南、 黑龙江 等地拥有规模较大的人工种植红豆杉基地, 种植株数约为 500 万株, 年生产 70%含量的紫杉醇 200t 左右 预计未 来 3 年, 我 国人 工种植 的红豆 杉面 积达 到 1333hm2, 种植数量 2000 万株以上 2. 1. 2 ? 产品开发现状红豆杉在治疗人类疾病方面有非常巨大的作用。

红豆杉植物的根在中国民间被用于治疗糖尿病其提 取物紫杉醇是重要的、 畅销的植物抗癌药据国外公 布的统计资料, 2000 年世界紫杉醇原料药市场总销售额为 1. 47 亿美元, 紫杉醇制剂市场约为 13~ 14 亿美 元; 原料药总产量约为 370kg预计到 2007 年, 紫杉醇 原料药的销售量将达到 700kg 以上紫杉醇原料药市场总销售额将达 2 亿美元左右 我国市场上的紫杉醇产品有紫素、 紫杉醇注射液、 紫杉醇中间体、 紫杉醇提取物、 紫杉醇( 粗品) 、 特素( 紫 杉醇) 多烯紫杉醇、 多西紫杉醇( 多西他赛) 、 多西紫杉醇、 多西紫杉醇( 无水) 、 多西紫杉醇( 三水) 、 紫杉醇注 射液、 达克素片和达克素胶囊、 复方红豆杉胶囊、 紫杉 醇等据商业部门的统计数字显示, 2001 年国内各大、 中型医院的紫杉醇注射剂销售额就已接近 6000 万 元人民币 我国是美国的紫杉醇原料药供应国之一重庆太 极集团、 天津尖峰药业等公司均有紫杉醇原料药生产与出口国内有关部门估计, 中国紫杉醇原料药总产 量在 40kg 左右, 约占全球紫杉醇总产量的 10%从国 际市场看, 紫杉醇产品一直保持着 30%的增长率。

目前全球的紫杉醇贸易额一直保持在 50 亿美元以上, 经 济效益非常可观 2. 2? 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2. 2. 1 ? 资源供不应求现存的红豆杉植物资源数量极为有限, 全世界野 生紫杉植物资源仅存储 1000 万株左右, 中国红豆杉的 储量占全球的一半以上, 野生红豆杉约 644 万多株 而且, 紫杉醇在红 豆杉植物中 的含量 极低, 一般 为0. 0001% ~ 0. 069%, 平 均为 0. 015%, 提 取 率仅 为 0. 01%, 即要获得 1kg 紫杉醇需要 4000 棵红豆杉树剥 下 10000kg 的树皮一个疗程剂量的紫杉醇需要 6 棵高达 10m、 树龄 100 年以上的红豆杉树皮原料预计 全世界每年需要紫杉醇至少 1920~ 4800kg 左右, 紫杉 醇市场供求关系严重失衡812007 年杨勇春。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