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防水工程6.1刚性防水工程一、水泥砂浆刚性防水层(一)一般规定:1、基层表面应平整、坚实、粗糙、清洁、刚性多层(五皮式)水泥浆防水层要求表面充分湿润,无积水2、刚性多层作法防水层,在迎水面宜用五层交叉抹面作法,在背水面宜用四层交叉抹面作法3、掺外加剂的水泥砂浆防水层不论迎水面或背水面均须分两层铺抹,表面压光,总厚度不应小于20mm4、水泥砂浆的稠度宜控制在70〜80mm,水泥砂浆应随拌随用5、结构阴阳角处,均应做成园角,园弧半径一般阴角为50mm,阳角为10mm6、防水层的施工缝需留斜坡阶段形槎,并应依照层次操作顺序连续施工,层层搭接紧密留槎的位置一般宜留在地面上,亦可在墙面上,但须离开阴阳角200mm处二)五皮式水泥砂浆防水层施工(刚性多层做法)1、基层处理(1)混凝土基层处理1)、新建混凝土工程,宜做成粗糙面,拆模后立即用钢丝刷将光滑的混凝土表面刷毛,并在抹面前浇水冲刷干净2)、旧混凝土工程补做防水层时,需用钻子、凿、钢丝刷将表面凿毛,清理干净后再冲水,刷洗干净3)、表面凹凸不平、蜂窝孔洞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进行处理4)、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缝按构造施工,要沿缝剔成“V”形斜坡槽;用水冲洗后,再用素灰打底、水泥砂浆压实抹干。
槽深一般在10mm左右,见下图图:混凝土结构施工缝的处理(2)砖砌体基层处理:对于新砌体,应将其表面残留的砂浆等污物清除干净,并浇水冲洗对于旧砌体,要将其表面酥松表皮及砂浆等污物清理干净2、操作工艺(1)混凝土顶板与墙面五层防水层操作第一层:水泥浆层,厚2mm先抹一遍1mm厚水泥浆,用铁抹子(灰匙)往返用力压抹,填实基层表面的孔隙,随即在其表面再抹一道厚1mm的水泥浆找平层,并用湿毛刷在水泥浆层表面按顺序轻轻涂刷一遍第二层:水泥砂浆层,厚4〜5mm在水泥浆层初凝时抹水泥砂浆层,抹压力度以使砂浆层薄薄压入水泥浆层为宜抹完后,在砂浆初凝时用横扫按顺序向一个方向扫出横向条纹第三层:水泥浆层,厚2mm在第二层水泥砂浆层凝固并具有一定强度(一般隔12h),适当浇水湿润,分次用铁抹子压实,一般抹压3~4次为宜,其方法同第一层第四层:水泥砂浆,厚4~5mm在第三层凝结前,按照第二层的施工方法进行,抹压后不扫条纹,而是在砂浆初凝前,分次抹压3〜4遍,最后再压光第五层:水泥浆层,厚1mm在第四层水泥砂浆抹压两遍后,用毛刷均匀地将水泥浆涂刷在第四层表面,随第四层抹实压光五层抹面法主要用于防水工程的迎水面,而背面则用四层抹面法即可。
2)砖墙面防水层的操作第一层是刷水泥浆一遍,厚度约为1mm,用毛刷往返涂刷均涂刷后,再抹第二、三、四层等,其操作方法与混凝土基层防水相同3)地面防水层的操作地面防水层操作与墙面、顶板操作不同的地方是,水泥浆层不采用刮抹的方法,而是把拌合好的水泥浆倒在地面上,用刷往返用力涂刷均匀,第二、四层是水泥浆层初凝前后把拌合好的水泥砂浆层按厚度要求均匀铺上,按墙面、顶板操作要求抹压,各层厚度均与墙面、顶板防水层相同4)养护1)环境阴凉、潮湿的地下室、地下沟道等,可以不必浇水养护2)—般情况,防水层终凝后,每隔4h浇水一次,保持防水层表面经常湿润防水的养护期一般为14d在通风良好及有阳光照射的地方,应在防水层上覆盖湿草席、麻袋等二、细石砼刚性防水层细石混凝土刚性防水层是依靠细石混凝土层本身的憎水性和密实性来达到目的,这种防水层主要用于屋面工程,可以节省防水材料,降低造价适用于南方多雨、温湿地区、屋面温差不大、地基好、结构刚度较大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使用1、隔离层施工为减少结构变形对防水层不利影响,在防水层下宜设低强度砂浆、卷材、塑料薄膜隔离层铺抹厚度一般为10〜20mm当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做防水层时可做隔离层。
1)粘土砂浆隔离层按石灰膏:砂:粘土=1:2.4:3.6配比,砂浆以干稠为宜要求表面平整、压实、抹光2)水泥砂浆找平层面铺卷材的隔离层:直接在找平层上角上一层塑料薄膜也可以在找平上铺3〜8mm干细砂滑动层,在其上铺一层卷材,搭缝用热沥青玛蹄脂3)石灰砂浆隔离层:施工方法同(1),配合比为石灰膏:砂=1:42、细石砼防水层及分格缝设置(1)细石砼屋面防水层厚度不小于40mm内配置直径为4mm、间距为100-200mm的双向钢筋网片,或配置双向预应力筋,以抵抗温度应力,防止混凝土防水层开裂2)防水层应设置分格缝分隔缝应设在承重墙、梁及屋面板支承端、屋面转折处、防水层与突出屋面结构的交接处,并与板缝对齐分隔缝的纵横间距不宜大于6m3、现浇细石混凝土防水层施工(1) 按设计配合比拌和好细石混凝土,先远后近,先高后低的原则逐格进行施工2) 按分格板高度,摊开刮平,用平板震荡器十字交叉来回震实,直至混凝土表面泛浆后再用木抹子将表面抹平压实,待混凝土初凝以前,再进行第二次压浆抹光也可在压浆抹光时再均匀涂刷一层防水水泥浆以增强抗渗性3)屋面泛水应严格按设计节点大样要求施工,如设计无要求时,泛水高度不应低于120mm,并与防水层一次浇捣完成,泛水转角处要做成圆弧或钝岁角。
4) 铺设、振动、震压混凝土时必须严格保证钢筋间距及位置准确5) 混凝土初凝后,及时取出分格缝隔板,用铁抹子二次抹光;并及时修补分格缝缺损部分,做到平直整齐,待混凝土终凝前进行第三次压光6) 混凝土终凝后,必须立即进行养护,可用蓄水养护法或稻、麦草、锯末、草袋等覆盖后浇水养护不少于14天也可涂刷混凝土养护剂防水层细部有关构造详见《房屋建筑学》或《建筑分项施工工艺标准手册》P593-594(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江正荣主编)4、施工注意事项(1) 细石混凝土刚性防水层开裂预防措施1) 刚性防水屋面不得用于有高温或有振动的建筑和基础有较大不均匀下沉的建筑2) 为减少结构变形对防水层的不利影响,在防水层下宜设置低强度砂浆或卷材隔离层3) 防水层必须分格,分格缝应设在装配式结构的板端或现浇整体结构的支座处混凝土防水层厚度不宜小于40mm,内配①4间距为100〜200mm的双向钢筋网片,位置宜在防水层中间或偏上,并在分格缝处断开防水层的混凝土强度不低于C20,水泥用量不少于330/kgm3,水灰比不宜大于0.55,并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大于防水层厚度的1/3,宜用中粗砂4) 混凝土浇灌时应振捣密实、压实、抹平,收水后应随即二次压光,厚度均匀一致。
7)最好在有条件的地方,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8)养护时间控制在10~14天2)屋面渗漏的预防措施1)南方夏季雨水多、雨量大,墙体迎水面泛水高度应不小于24cm,非迎水面不小于18cm,通气管的泛水不少于15cm2)做泛水前,应先将女儿墙浇水湿透,阴角处泛水做成圆弧3)尽量使泛水和板面上的防水层一次浇成,不留施工缝如已形成施工缝,则在泛水施工前,应先将结合面凿毛、刷1:0.4水泥浆一遍,然后再浇泛水处新混凝土4)防水层施工前应先安装雨水口弯头,结构基层先铺卷材一层,与弯头搭接不少于5cm,再浇混凝土,并注意填实弯头下空隙,弯头连接要顺畅,抹压密实不出现施工缝,并尽量选用铸铁雨水斗,雨水斗与防水层间的接缝宜用嵌缝材料填塞3)防水层起壳、起砂预防措施1)切实做好清基、摊铺、震压、收光、抹平和养护工作2)避免在严寒、酷热气温下或雨天施工3)刚性屋面宜增加防水涂料保护层或加气混凝土砌块保护小结:本次课主要讲解了水泥砂浆和细石砼刚性防水层的施工工艺及其注意事项课程班级03造价日期—课题教具用品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设计与时间分配等(作业、课后小结列最后):6.2防水混凝土结构工程一、施工准备1、完成钢筋、管道预埋件的隐蔽工程验收工作。
固定模板的螺栓必须穿过混凝土墙时,应采取止水措施精品文档止水的方法:穿墙螺栓(外加PVC套管)上,加焊止水环,止水环必须满焊第图1预埋套管1—围护结构;2—模板;3—小龙骨;4—大龙骨;5—螺栓;6—止水环;7—套管(拆模后将螺栓拔出,套管内用膨胀水泥砂浆封堵)图2螺栓加焊止水环1—围护结构;2—模板;3—小龙骨;4-—大龙骨5—螺栓;6—止水环2、防水混凝土结构施工时,木模板应提前浇水湿润,并将落在模板内的杂物清除干净,结构内部设置的钢筋及铁丝不得接触模板3、选定配合比时,防水混凝土应通过试验确定,其设计等级应提高0.2Mpa其他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施工规范规定1)水泥用量不得少于300kg/m3,掺有活性粉细料时,水泥用量不得少于280kg/m32)含砂率为35%〜40%;灰砂比宜为1:2〜1:2.5;3)水灰比不宜大于0.6;4)塌落度不大于50mm,若掺用外加剂或采用泵送混凝土时,不受此限5)掺用引气型外加剂的防水混凝土,其含气量应控制在3%〜5%二、操作工艺1、混凝土搅拌:必须严格按试验室的配合比通知单投料,按石子、水泥、砂顺序装入上料斗内,先干拌0.5〜1min再加水,加水后搅拌时间不应小于2min,塌落度控制在30〜50mm之间,一般为30mm左右。
散装半水泥、砂、石务必每车过称雨季施工期间对砂、石每天测定含水率,以便调整用水量2、混凝土运输:混凝土从搅拌机卸料后,应及时运至浇灌地点当有离析泌水产生时,应在入模前进行二次搅拌在高气温环境下,要特别掌握运输造成塌落度损失为此,可在搅拌时预增加估计损失量,也可以采用缓凝型减少剂调节3、混凝土浇灌:(1) 混凝土入模时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应超过2m,超高时应用串筒、溜槽下落等办法降低自由倾落高度,或在柱模中部开“生口”板,以降低自由倾落高度2) 防水混凝土施工,应采用机械振捣,以达到表面泛浆无气泡排出为度,插点间距应不大于50cm,严防漏振,欠振或过振钢筋过密结构断面较小的部位,或大体积混凝土,严格按分层浇灌、分层振捣(分层厚度不宜大于300mm)的原则连续进行,在下面一层混凝土初凝前,就应接着浇灌上一层3) 在浇灌地点按有关规定制作抗压、抗渗混凝土试块4、施工缝的位置及接缝形式(1) 防水混凝土应连续施工,底板、顶板宜少留施工缝墙体水平施工缝,不应留在剪刀或弯矩最大处或底板与墙交接处,其位置应留在高出底板不小200mm处的墙体上如墙体留垂直施工缝,应留在结构变形缝、后浇缝处,并应在接缝部位埋设橡胶或钢板止水片。
2) 墙体水平施工缝接缝形式见图4—3墙厚在300mm以上时,可选用各种形式水平缝,当墙厚小于300mm时,可采用高低缝或平直缝加止水平迎水面在低缝处,即外墙面做成低台阶止水片设计无要求时在平缝中间埋厚3〜4mm、宽400mm的钢板,钢板搭接处用电弧焊连接封闭b/3凹缝金属止水片或塑料止水带平直线单位:mm施工缝新旧混凝土接搓处,继续浇灌前将其表面凿毛,清除浮浆和杂物,使之露出石子,用水冲洗干净后保持湿润,铺一层20~25mm厚防水(1:1)水泥砂浆,与墙体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水泥砂浆或高砂率混凝土,然后才能浇灌防水混凝土5、养护:常温下混凝土浇灌完后4~6h(小时)内必须覆盖并浇水养护,3d(天)内每天浇水4~6次,3d(天)后每天浇水2~3次,养护时间不少于14d(天)墙体浇灌3d后将侧模松开,宜在侧模与混凝土表面缝隙中浇水,以保持湿润6、冬期施工:广州地区的冬天施工,大都在零上温度,只有极短时间会接近零度,帮养护和保温工作可结合进行,一般可在混凝土表面覆盖湿划袋,上铺塑料薄膜保持湿度,再辅以干草袋保温养护中须随时掌握湿度的变化情况拆模时结构表面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