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特性教材解读主要内容是乐音的品质和噪声的防治教材从物理学的角度和情感、环境的角度对乐音和噪声作简单说明乐音的品质主要包括响度、音调和音色(也叫音品),本着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以及从生活到物理的理念,教材在每一个乐音品质要素中都是从生活中的一些事例引人,并安排一些简单易行的小实验关于噪声,是通过图片让学生了解其来源,建立对噪声的印象,并用图片介绍了主要的防噪声措施,重在使学生初步建立环境保护的意识,产生致力于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噪声的愿望教材中的噪声事例主要是从物理角度认识的,教学中可适当补充从情感、环境角度对噪声的认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知道响度、音调、音色是声音的二个特性2 .了解响度与振幅(以及距离声源远近)有关,音调与振动频率有美,音色与发声体的发声情况不同有美3 .从实例中认识噪声和了解防治噪声的途径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验引导学生探究物理知识的规律,初步体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的思路2 .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步骤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培养学生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的态度感受科学探究方法的伟大,并能激发起为科学进步而努力的决心和信心。
重难点处理重点:了解决定声音特性的三个因素和噪声防治难点:区分描述声音的特性一一音调和响度及影响因素教学建议人们对声音最直观的感受是声音的大小和音调的高低,但是生活中,人们对这些问题的描述是不准确的,它会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干扰因此,在建立声音特性三个要素的教学中,一5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能较准确地描述响度和音调至于音色,由于它的理论知识复杂,定义也比较抽象,所以,只需要学生知道不同乐器或不同人发出的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就可以了本节教学主要应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分析,使学生初步了解声音的响度、音调和音色,并知道乐音与噪声的区别在教学中,希望学生能自己表述声音的特性,并在实际中能分辨出声音的不向特性应用是本节课教学中要强调的师生都应积极寻找本节内容在实际中的事例,特别要指导学生在社区内做一些关于声污染的社会调查,以使学生将所学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使学生觉得物理有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实验处理教材中明确安排的实验不多,但因为本节的教学要求就是从经验和观察引入,所以教师自己设甘一些实验,如携带锣鼓或二胡、小提琴等乐器到课堂上通过观察放在锣鼓上泡沫塑料小球跳动的剧烈程度感受响度;通过小提琴、二胡的声音感受音色等。
教材P42中图3—16的发音齿轮实验验证的是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此实验装置是在同一根轴上装上一组齿数不同的齿轮当轴转动时,各个齿轮的转速是相同的,用塑胶片放到一个齿轮边,让齿轮刮擦塑胶片,塑胶片因振动而发声由于各齿轮齿数不同,因此受不同齿轮刮擦的塑料片振动的频率不向,听到的声音首倜也小向噪声的防治”是本节教学的重点之一,也是物理教学联系社会生活的典型内容这里应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以及学校与家庭的环境,让学生讨论学校与家庭周围噪声污染的情况,并让学生自己提出防治的措施如果有条件,教师可带领学生用声级监测仪对周围环境中的噪声进行一次测试调查在分析噪声危害时可补充介绍一些现代城市常见的噪声源:汽车喇叭可达90dB,飞机发动机可达120〜130dB等,这些噪声都会损伤人们的听觉关于噪声的控制措施,一般可从产生、传播、接收三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讨论:(1)控制噪声的声源,以尽可能减小发出的噪声2)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尽可能将其吸收,如在马路旁植树,房屋的墙壁采用吸音材料等3)在强噪声污染的工作场所,应戴防噪声耳罩,以免伤害人耳学点1认识乐音和噪声通过用耳朵倾听两组乐音和噪声的活动来感受乐音和噪声根据倾听活动的感受,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你认为乐音和噪声各具有什么特点?你能否描述一下什么是乐音,什么是噪声吗?[答案]人们将有规律的、好听悦耳、使人愉快的声音叫做乐音;无规律的、难听刺耳、让人心烦的声音叫做噪声问题2:请根据自己的体会列举几个生活中反映乐音和噪声的实际例子[答案]乐音:音乐会、钢琴声等噪声:电锯声、鸣笛声等学点2乐音的特征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一也叫乐音的三要素问题1: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力由小到大),思考你听到的声音是如何变化的?鼓声由小到大—问题2:响度: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探究: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1)如图3—2—1甲所示,用力轻敲鼓面和重敲鼓面,在用耳倾听声音的响度变化的同时,仔细观察两次鼓面上塑料泡沫小球的跳动幅度是如何变化的?[答案]轻敲时鼓面上的塑料泡沫小球跳动幅度小,重敲时鼓面上的塑料泡沫小球跳动幅度大2)如图乙所示,你用力分别轻敲和重敲音叉,在用耳感觉响度变化的同时,并观察悬挂的塑料小球被弹开的角度是如何变化的?[答案]轻敲音叉时塑料小球被弹开的角度小,重敲音叉时塑料小球被弹开的角度大图3—2—1(3)当你远离音量不变的录音机时,你对声音的感觉有什么不同?[答案]感觉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
结论:响度跟—n忸—有关,—振幅—越大,则响度越大响度还跟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离发声体—越近__,则响度越大,反之响度越小问题3:声音强弱的单位常用—分贝—表示,符号为__dB__,安静的环境为__20〜30_dB__,正常说话时为__40〜50_dB__二、音调问题1:依次按电子琴的按键(声音由低音到高音),请思考你听到声音是如何变化的?声音的音调由低到高问题2:音调: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1)如图3—2—2甲所示,用硬纸片刮木梳,快速刮一次,缓慢刮一次,比较两次的音调有何不同?[答案]快速刮时听到的声音的音调高,缓慢刮时听到的声音音调低2)如图乙所示,将钢锯片的一端伸出桌面,用手按住一段,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钢锯条,使锯条上下振动,观察振动快慢情况,并听声音,再改变伸出桌面的长度,发出的声音和原来相比有何变化?[答案]钢锯条伸出桌面较短时,振动较快,发出的声音音调较高;钢锯条伸出较长时,振动较慢,发出的声音音调较低3)如图丙所示,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粗、细不同的尼龙丝,观察尼龙丝振动的快慢情况,听两次声音是如何变化的?图 3 —2— 2[答案]拨动粗尼龙丝时振动较慢,听到声音音调较低;拨动细尼龙丝时振动较快,听到声音音调较高。
结论:音调的高低与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__&__,音调就越高问题3:①频率:每秒振动的次数称为频率,单位是赫兹一简称赫,用符号Hz表示②音调的高低与频率有关,物体的振动频率越高,音调就越高三、音色听录音,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问题1:倾听赵本山、小沈阳、毕福剑演的小品《不差钱》录音,你为什么能够辨别出哪句是赵本山说的,哪句是小沈阳说的?你的依据是什么?[答案]不同的人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问题2:当倾听用二胡和笛子同时演奏相同的曲谱时,你很容易能区分二胡声和笛子声这是为什么呢?[答案]不同的乐器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问题3:(1)音色:—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叫做音色2)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本质结构、发声方式等决定的学点3噪声的防治阅读教材后,再认真观察下列几幅图片,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摩托车的 公路两旁的 城市赠路旁消声器 透叫板地 的隔声板体育培飞一J工「用的防噪声耳罩图3-2-3问题1: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及对噪声的理解,你认为在我们周围哪些地方容易产生噪声,主要来源于哪里呢?你对噪声的危害有何感受?[答案]噪声主要来自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机床等工业机械噪声对人们的心理和生理都会有伤害,轻则分散注意力,影响情绪;重则伤害身体,甚至危及生命。
问题2:分析以上图片中所展示的是采取什么措施来防治噪声危害的?[答案]摩托车的消声器是从噪声的产生来防治的;公路两旁的透明板墙、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体育馆等是从噪声的传播过程来防治的;工人用的耳罩、飞机场工作人员用的耳罩是从噪声的接收来防治噪声的问题3:根据噪声的来源和危害,总结一下防治噪声途径有哪些?[答案]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途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