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精准扶贫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审计学专业

王***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707.97KB
约17页
文档ID:187042092
精准扶贫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审计学专业_第1页
1/17

目 录精准扶贫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摘 要随着近年来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政府开始加大了对于精准扶贫的重视程度,针对当前国内的精准扶贫政策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探讨了相关的解决方案,为国内的精准扶贫政策落到实处,做好一定保障,并从制度建设、介入时机、人才建设、后续监管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关改进建议关键词:制度建设;介入时机;人才建设;后续监管;精准扶贫ResearchonTheProblemsAndCountermeasuresofTracking Audit of Implementation of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Policies.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economy in recent years,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has begun to increase its emphasis on precision poverty alleviation. It has conducted detailed studies on the current domestic precision poverty alleviation policies and existing problems, and explored relevant solutions for domestic The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policie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have been implemented to ensure certain guarantees, and relevant improvement suggestions have been put forward from four aspects: system construction, timing of intervention, talent construction, and follow-up supervision.Keywords:systemconstruction;Timing of intervention; Construction of talent; Subsequent supervision;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目 录引言 11 精准扶贫政策落实跟踪审计概述 11.1精准扶贫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理论基础 11.2精准扶贫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的目标 21.3精准扶贫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的内容 22 精准扶贫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现状 32.1精准扶贫政策制定与执行机制情况 32.2扶贫对象识别与扶贫资源分配情况 42.3精准扶贫项目安排与项目实施情况 42.4精准扶贫政策脱贫减贫绩效情况 62.5政策执行结果反馈与问责整改情况 73 精准扶贫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83.1制度尚不完善 83.2跟踪审计介入的时点难以把握 83.3审计人员自身知识储备不足 93.4审计后续工作缺乏有效跟踪监管 94 完善精准扶贫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工作的措施 104.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104.2选择好审计介入的时机 104.3加强审计队伍建设 114.4加强审计后续工作督促整改 115 结论 12参考文献 13致谢 14引言精准扶贫政策是在新常态市场经济条件下推动我国扶贫发展的一个战略方向,是新常态经济下对推动我国扶贫资源配置和提升经济发展水平的一种重要政策回应,是我国实现 "共同富裕和共赢 "目标,建设现代繁荣社会的重要关键手段。

这一优惠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规范和完善,对于改善人民生活条件、调节社会财富分配、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福利、促进和保障改革成果的信息资源共享,不仅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同时也为国内的资金提供了有效的价值财富将精准扶贫政策落到实处,并做出相关的政策保障,国内各个区域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和法律或地方政府授权,由审计机关和内部审计单位共同采用了专业化的的审计手段和方法,并以其信息的真实性作为研究工作的前提,以定向扶贫经费的拨付和执行使用的有效性和合法性审计工作为基础来开展相应工作,分析了现行定向扶贫政策的落实执行情况和信息的准确性,对扶贫政策目标的贯彻执行情况做出了严格的监督、评估和验证,检查并监督了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在推进定向扶贫综合治理工作中的职能和责任承担情况,分析了政策的缺点和体系中的制度漏洞及其成因,提出了政策的修复、制度完善和风险防范化解等手段来进一步将精准扶贫的政策落实到各个区域内部,以保证其完整性和真实性1 精准扶贫政策落实跟踪审计概述1.1 精准扶贫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理论基础1.1.1 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国家内部跟踪审计受到政府的相关重视和制约发展,在人民要求政府改善生活和消除贫困时,政府需要负起公共受托责任,有针对性的监测政府扶贫政策是否实施,评价和估算政府扶贫政策的实施效果,这都是审计扶贫政策时的审计重点。

随之产生的精准扶贫政策落实跟踪审计是国家审计的一种新形式,在扶贫政策的研究、制定、执行到最终实施的全过程中,都发挥着事前防范、事中纠正、事后评价和问责的扶贫监督和管理作用[2]精准扶贫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可以显著的减少委托人和受托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它是监测和评估政府在承担扶贫政策的公共受托责任是否强力有效的一种工具在精准扶贫政策责任制当中,政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实行跟踪审计的主要管理人员也是跟踪审计相关政策保障的主要实行者1.1.2 国家治理理论我国对国家治理十分重视,要求严格根据国家治理理论,国家治理是国家审计产生的基础和动力国民经济的发展需求和社会治理的需要直接对国家审计的出现和完善产生了直接且深远的影响并且为实现国家治理的目标和完备治理方法,我国完备了国家审计的内容和形式国家审计监督是由专业机构和审计人员按照法律法规对政府有关工作进行专业的监督和管理,是国家管理监督体系中基本的政治制度配置随着扶贫政策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国家审计的主要作用自然变成了监督扶贫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评价扶贫政策的实施效果此外,国家审计大环境中信息不对称、既得利益偏好和合理性界限的影响,在精准扶贫的实施过程当中,还面临着相关的缺陷,并且出现了一定的风险,比如存在地域差异从而造成扶贫政策的实施不够完善,地方政府对扶贫经费的使用不规范,还有地区偏僻导致发展缓慢,扶贫项目进展较慢等。

这些情况为保证精准扶贫按照计划的政策目标实施政策措施,有必要对定向扶贫政策的实施状况进行跟踪审计,积极发挥它的监管作用[3]精准扶贫政策落实跟踪审计是保证各级人民政府明显改善精准扶贫资源配置、提高精准脱贫质量的基石,因此,实行国家治理对我国脱贫政策的监督具有极大的必需性,这也是实施精准扶贫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的另一个原因1.1.3 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提出放宽行政限制,采用以结果为基础、以任务为导向的绩效衡量方法,并提出建立严谨的绩效目标评估体系所以时刻关注政府绩效成果和政府问责是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中心思想新公共管理理论不仅为绩效审计提供了优越的外部环境,也促进了政府绩效审计的成长精准扶贫从政策制定、实施再到政策效应的发挥往往需要长期的时间而政策制定、执行和落实情况又直接影响到精准扶贫的资源使用效率和使用效果,因此为了实现全程了解监督精准扶贫的落实情况,确保扶贫政策能够朝着政策制定者的预期目标运行的目标,有必要在审计实践中对扶贫政策的确切执行状况进行监督审计可以说,精准扶贫政策的良好落实,离不开公共管理理论的基础保障,政府要通过提倡相关管理理论来保证整个政策任务能够得到完善和发展1.2 精准扶贫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的目标各个区域的精准扶贫政策都需要跟踪审计的辅助参与,国家相关政府部门和其他权力机构要建立一定的监管部门来对整个精准扶贫的审计流程进行实施的监督,查看其执行情况是否达到目的,即通过监测精准扶贫相关政策措施执行情况,披露在政策贯彻执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在当前的审计现状上提出进一步的优化措施,从而使得国内的政策能够更加完善,并且要结合当前的国内精准扶贫状况和相关的数据信息,来保证这个项目能够在标准的范围内有序进行,从而进一步促进并跟踪审计落实到精准扶贫政策整个过程的顺利发展。

从扶贫项目建设的角度,要重点考虑各个区域扶贫工作的差异性,将工程的经济性和使用年限作为基础的考虑标准来落入到考察过程当中除此之外,监督部门要详细的监管整个扶贫流程当中资金的流向,并且要对相关资金数据进行详细的监管,保证整个实施过程的的精准性重点以及对扶贫经费违规使用的情况做出相应的资金流向准确性的审计;从扶贫政策执行的管理看,针对扶贫工作者的条件,对象以及所涉及的区域和这些情况等几个方面进行实施的监管最后根据扶贫的情况和绩效考核程度来将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落到实处,审查了精准扶贫的效果1.3 精准扶贫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的内容跟踪审计落实到精准扶贫政策过程当中,离不开国家内部政府的相关调控相关法律部门要提供法律法规,使得跟踪审计能够在精准扶贫过程当中有所保障,利用标准化的法律管理手段来使得审计机关能够根据正常的审计程序顺利开展主要对精准扶贫政策的制订与实施情况、扶贫对象的确定和扶贫资源的分配、精准扶贫工程设计和项目落实状况、精准扶贫政策脱贫减贫绩效结果、政策落实与问责整改工作情况等方面进行的所做的综合评价认证活动是审计机构对扶贫优惠政策、扶贫资金、扶贫项目、扶贫成果的信息真实性、合法性和合规性等问题进行监督,也是监督精准扶贫这一全国性政策是否全面贯彻落实,确保公共资源安全和效益的一种方式。

精准扶贫政策跟踪审计评价、考核、监督了各级政府和部门在扶贫政策落实活动中的责任履行状况,找到政策落实缓慢的原因,加强对各级地方政府的监管[5]政策跟踪审计分析政策缺陷和制度漏洞,找出问题的原因,并从政策修复、制度完善与创新、风险防范的化解等方面提出审计整改建议2 精准扶贫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现状2.1 精准扶贫政策制定与执行机制情况图1 审计公告中精准扶贫问题占比图精准扶贫制度体系的研究和制定是我国实施和执行精准扶贫政策的重要基础,若是国内的精准扶贫没有达到相关的标准和要求,则会在某种程度上进一步制约政府部门发行有关精准扶贫的相关制度并且无法根据现实理论的依据来有所借鉴制度性缺陷和大幅度波动会影响到国内长期的精准扶贫发展为了解决这一现象,要求相关政府部门要根据监管体系密切的监督精准扶贫的开展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查缺补漏如图一所示是我国精准扶贫政策的区域性占比,根据存在的问题,要将扶贫计划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调整既促进的地方的发展,也使得国家内部的精准扶贫工作能够落到实处因此,精准扶贫政策的跟踪审计很有必要以扶贫政策的实施机制为目标,对其进行测试认证,并着重关注政策执行的完整性、适应性、功能和政策措施的落实程度[6]。

2.2 扶贫对象识别与扶贫资源分配情况充足的资金和资源方面的支持是任何一个政策体系贯彻实施的重要基础所以政府在有效实施具体扶贫政策的同时,必须对资金和资源进行适当的科学分配分析和评价资金的使用和分配是否合理,资源是否充足,是否符合具体精准扶贫政策的目的和期望,是精准扶贫政策跟踪审计的主要审计内容在过去的三年里,我国从多个方面实施了扶贫政策,在民生方面,要从医疗,教育,金融,生态以及住房等全方位,多角度的考虑到国家公民的居住情况,力争将扶贫工作深入到多个行业当中,实现精准扶贫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所以扶贫政策的。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