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残次品管理制度(暂行版)为了减少生产现场、储存、团餐直营售卖中,出现的影响出品规范标准的发生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伙伴对产品的责任感与操作的标准度,养成“节约、高效”的团队观念明确品质统一限定范围,制定以细则指导工作:一、定义残次品:指物料或产品在采购、研发、生产、仓储、配送、店堂售卖、团餐销售过程中造成的产品本身新鲜度降低、以及包装破损、产品剩余等情形,从而无法使用的、加工配比改变的、不能按正常标准销售的商品二、过程控制范围1、采购1.1 采购商品过程中应严格把关,在采购合同中加大对供应商的约束,特别是商品质量相应问题,应由供应商负责调换并在合同中进行明确标注,明确商品调换期限并确保此期限具有可操作性1.2 发生采购原物料出现质量问题且在约定时间内的,可与厂家调换或退货的原物料,应在半个月内完成调换或清退,有特别时间约定的应按时间约定进行处理1.3 采购原因导致原物料的报残损失由当事采购员与采购部主管承担1.4 采购在网络寻找的货源,首先要经过使用部门对网上信息的确认、价格对比,再进行采购行为(注:需要通过第三方软件进行支付)2、生产加工2.1 在生产加工出库时,严格按照配比要求的原物料品牌(品种)、包装规格、成分等其他感官、技术指标来领用;不达标的坚决不领用、不使用。
2.2 在生产过程中由于个人操作不当或失误、个人情绪波动或蓄意的行为,导致原物料或半成品、成品的不能正常出品的原料,须填写“残次品申报单”2.3 在包装、搬运或工作间储存时,半成品或成品不能继续配送使用的,须填写“残次品申报单”3、团餐售卖3.1 公司直营团餐售卖点在销售时过程中,发生破损的须结束交接时填写“残次品申报单”2 / 53.2 营运时间结束时,存在的剩余产品不能二次售卖的或重复性使用的,应填写“残次品申报单”4、仓储4.1 到货时库管人员按《原物料验收标准》验货,不让残品进入正常库区,避免产生残品造成公司损失;4.2 库管主管将长期滞用的、有缺陷的、残旧无用的已完成处理流程的原物料,在每月 5 日前将数据提交相关业务部门进行处理,不能进行调换的物料每季度由仓储部负责、由行政部与质检部监督进行销毁或合理安排,以便节约库房空间4.3 由仓储部负责设定独立的残次品区域,对残次品进行独立编码、建账,并录入系统进行统一管理5、研发5.1 在研发产品采购新品种物料时,要秉持“小量采买勤采购”的原则,尽最大限度的控制采买量,避免产生物料剩余5.2 研发调试产品结束是产生的物料剩余情形时,将不能适用于新产品推广所剩物料盘点填写“残次品申报单”,转内部食堂使用,财务部按照员工餐采购金处理。
5.3 更换菜单所需的原物料采购,必须制定相关物料的验收标准,未明确验收标准导致原物料采购不准确发生的情形,研发部承担相应物料金额的 50%责任6、门店6.1 对配送、调入店面的商品严格验货,不让未经过审批检测的残品进入门店产品验收结束后发生的残次品由门店负责,不能做退换货处理6.2 店面由于储存量大、保管不当致使产品新鲜度降低、破损、包装丢失、样品磨损陈旧的,不予做退换处理;并须填写“残次品申报单”6.3 门店由于备货量大,不能为顾客提供新鲜产品时,造成的残次品,须正常填写“残次品申报单”;损失金额由当班当事人和厨房主管、门店主管负责6.4 其他未涵盖形成的残次品,须经当事制作人、部门主管、单店主管签字确认,财务部计入该店正常运营耗损月报相关部门或主管,作为管理参考7、 配送3 / 57.1 配送物料装车时,配送员或司机要检查原物料包装的完好程度与数量(须签字确认),配送过程中发生的破损,在检查验收时发现,该破损品项数量的成本金额由生产部负责,计入正常耗损(须有验收人、配送人、司机至少两人的签字确认);7.2 在配送过程中发生的丢失、缺少,该品项数量金额由配送员、司机各负责50%三、责任1、发生采购原物料出现质量问题且在约定时间内无法退换的情况,公司有权根据情节轻重,由当事人按比例承担相应损失及违约责任,并可按照严重失职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予以解除劳动关系。
2、成品与原物料报残不含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损坏,人为原因造成的必须由当事人按照零售价进行赔偿,由相应责任人在毁损的两个工作日内将现金交财务部收取,凭财务部开据的收据将相应毁损商品发放当事人报残时间为每月度必须报残一次,暂时规定在每月 25 日,盘点后商品库存不允许有任何残次品3、由于库房保管不当(包括但不限于进水、失火、虫鼠侵害,污渍污染等影响正常使用、销售的各种行为情况)、野蛮装卸、未做好防范措施等而造成商品残损,由库房人员按该商品的进价全额承担主管承担 30%,直接责任人承担 70%)并视所丢失商品的贵重程度及对销售的影响程度,处该商品售价一倍的罚款直至开除;4、人员在工作当中拿放或搬运商品时造成商品的损失,由人员按该商品成本价80%承担(主管承担 30%,直接责任人承担 70%),公司承担 20%,但此残品的所有权仍归公司所有;5、门店各部门对商品保管不当、储存量大造成产品品残损的,由门店伙伴按该商品的零售价全额承担门店主管承担 10%,直接主管承担 30%,直接责任人承担60%;驻店指导管理人再负责总金额的 30%;损失金额从单店当事人、当时段厨房主管或组别主管、门店主管的工资中扣除,与单店部门所有人绩效挂钩。
无驻店管理人员单店不另计)6、库房由于到货商品未按标准草率验收、保管不当致使商品磕碰损坏、发霉变质、食品临期未报,而产生的残次品,不予做退货处理的情形,由仓储部责任员工自行 100%赔付原物料采购做调换货处理,不能调换的做其他用途,不可作为生产产品原料使用7、团餐售卖点发生产品剩余时,不能重复使用的产品按照成品的成本价进行结算,个人负责 60%,公司承担 40%,与当日个人销售额提成合并计算4 / 58、门店由于备货量大(暂定指导数字不能超过当日单品销售总量的 20%),超过指导数字部分造成的残次品,损失金额数量的成本价由当事人负责 40%,直接主管负责 60%;驻店指导管理人再负责总金额的 40%(无驻店管理人员单店不另计)9、不符合采购标准或验收标准的原物料入库,经查出该批次货量能调换的;以货量金额分别处罚采购 10%、质检 15%、仓储 15%、使用部门人员 15%;直接进入车间无使用的,处以生产主管 20%、领用人 15%的罚金;不能调换的,货量金额分别由采购负责 30%、质检 40%、仓储部 30%、生产或使用部门 40%;进入车间生产使用的生产主管负责 50%、领用人 40%、使用人 30%,在当月工资中扣除,金额较大的分月扣除(以上比例超出部分为罚金)。
10、采购的原物料须与厂商签订供货协议文本;明确采购标准厂家配送至厂区入库验收发现的,以当日配送金额的 50%处以厂商警告罚款;弄虚作假、以次充好的没收当日配送货物,并处以 150%的罚款;有两次或以上警告不改的,没收当日货物,处以 300%的罚款,并解除供货合同四、处理方式1、二次销售残品:由于在销售过程中产生的正常残品,经过生产部、营运部和仓储部确认,店里降价进行二次销售,可以返厂调整的除外2、退厂残品调整:由于在销售过程中产生的正常残品,经过直属部门主管确认上报,采购部、营运部和仓储部联合确认,采购部经过和供应商确认可以更换或退厂调整;属于内部生产的做退场处理,退厂所有残品库房必须登记台帐,并明确退厂处理负责人当事部门人员追踪,由配送部协助落实,相关部门进行确认签字并回复解决时间3、报废残品:由于在销售过程中产生的正常残品,经过生产部、营运部和研发部确认,在行政部监督下销毁,需强调的是报废任何商品、无论破损到任何程度,必须有东西在,行政部做好监督;残品处理不含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损坏,人为原因造成的必须按照零售价赔偿5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