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教 案案章节标题章节标题:第五章 特征的基本操作教学目的教学目的:掌握特征的复制方法(复制、镜像、阵列)掌握特征的隐含和重排序教学难点教学难点:特征的阵列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特征的复制、镜像、阵列特征的重排序授课方法授课方法:多媒体教案类别:教案类别:□□新授课新授课 复习题问复习题问复问内容复问内容学生姓名学生姓名成绩成绩二维草绘中旋转和镜像的操作步骤?工程特征与基础特征的异同?作业及预习要求作业及预习要求作业:习题 1预习:实验十四组织教学组织教学复习提问:复习提问:二维草绘中实现旋转和镜像的方法?什么是基础特征?什么是工程特征?讲授新课讲授新课第五章第五章 特征的基本操作特征的基本操作 当实体特征创建完成后,必需对特征进行编辑、修改、添加等各种操作,具体的编辑 方法有:复制、镜像、阵列等 5.15.1 复制复制 5.1.15.1.1 复制和粘贴复制和粘贴 5.1.25.1.2 粘贴用户界面粘贴用户界面选择“编辑”→“粘贴”命令,显示“粘贴特征”对话栏 5.1.35.1.3 操作实例操作实例 5.1.45.1.4 复制特征复制特征“特征”菜单中的“复制”命令,可以复制相同或不同模型的现有特征,并将其放置在零件的一个新位置上,一次可以复制任意个特征。
1. 复制特征的简单过程选择“编辑”→“特征操作”命令 → “复制” → “完成” 2. 使用复制特征菜单1)复制特征指定放置方法(1)新参照 (2)相同参照 (3)镜像 (4)移动 2)指定复制特征选择方法(1)选取 (2)所有特征 (3)不同模型 (4)不同版本 3)指定从属或独立关系 (1)独立 (2)从属 5.1.55.1.5 复制特征实例操作复制特征实例操作 5.25.2 镜像镜像(1)特征镜像(Feature Mirror)——允许采用两种方法镜像特征:① 所有特征镜像法 ② 选定的特征镜像法 (2)几何图形镜像(Geometry Mirror)——允许镜像诸如基准、面组 和 曲面等几 何图形项目也可通过在“模型树”中选取相应选项来镜像整个零件 5.2.15.2.1 镜像用户界面镜像用户界面““镜像镜像””用户界面由下列内容组成:用户界面由下列内容组成:(1)特征图标2)对话栏,如图 (3)上滑板 5.2.25.2.2 镜像特征实例操作镜像特征实例操作镜像特征有两种方法: 1.镜像选定特征 2.镜像所有图形 5.45.4 阵列阵列(1)阵列的优点如下:① 创建阵列是重新生成特征的一种快捷设计方式。
② 阵列是受参数控制的因此通过改变阵列参数,如实例数、实例之间的间 距、原始 特征尺寸,可修改阵列③ 修改阵列比分别修改每个特征要来得快和有效在阵列中改变原始特征尺寸时,系 统自动更新整个阵列④ 对包含在一个阵列中的多个特征同时执行操作,比操作单独特征,更为方便和高效2)阵列类型:1. 尺寸 2. 方向 3. 轴 4. 表 5. 参照 5.45.4 阵列阵列 (3)进入阵列特征选择“编辑”→“阵列”命令,也可在编辑特征工具栏中单击“阵列”按钮,或在模型树 中右击特征名称,从快捷菜单中单击“阵列” (4)阵列图例5.4.15.4.1 阵列用户界面阵列用户界面“阵列”用户界面由下列项目组成:(1)特征图标 (2)对话栏 (3)上滑板 5.4.25.4.2 尺寸阵列尺寸阵列 创建“尺寸”阵列时,可选取特征尺寸,并指定这些尺寸的增量值以及阵列中的特征的个 数 5.4.35.4.3 方向阵列方向阵列 使用方向阵列在一个或两个选定方向上添加阵列图形在方向阵列中,可拖动每个方向的 放置句柄,来调整阵列图形之间的距离或反向阵列方向 5.4.35.4.3 方向阵列方向阵列 1. 创建方向阵列的示例2. 创建方向阵列实例操作 5.4.45.4.4 轴阵列轴阵列通过围绕一选定轴旋转特征,使用轴阵列来创建阵列。
轴阵列允许您在两个方向放置阵列 图形:(1)角度 (2)径向 创建或重定义轴阵列时,可更改以下项目: (1)角度方向的间距 (2)径向方向的间距 (3)各个方向中的阵列图形数 (4)阵列图形的角度范围 (5)特征尺寸 (6)阵列图形的方向 5.4.45.4.4 轴阵列轴阵列 1. 创建轴阵列示例2. 创建轴阵列实例操作 5.4.55.4.5 填充阵列填充阵列 创建填充阵列时,可用以栅格定位的特征实例来填充整个区域 5.4.65.4.6 表充阵列表充阵列可用阵列表来创建阵列特征,通过一个可编辑表,为阵列的每个实例指定惟一的尺寸,可 使用阵列表建造特征或组的复杂或不规则阵列,一个阵列可建立多个表,这样通过变换阵 列的驱动表,可改变阵列 5.4.75.4.7 参照阵列参照阵列5.4.85.4.8 创建孔的旋转阵列创建孔的旋转阵列 5.4.95.4.9 创建螺旋形阵列创建螺旋形阵列 要创建螺旋形阵列,先使用轴阵列,再更改每个阵列图形的径向放置尺寸(阵列图形 和中心轴线之间增量距离) 5.55.5 重定义特征重定义特征 Pro/ENGINEER Wildfire 允许用户重新定义已有的特征,以改变该特征的创建过程。
选择 不同的特征,其重定义的内容也不同例如,对使用一个截面经过拉伸或旋转而成的特征, 用户可重新定义该截面或重新定义该特征的参照等Pro/ENGINEER Wildfire 针对不同特 征提供两种情形的重定义操作: 在模型对话框中选择相应项目来重新定义特征 在模型树或模型中选择要重新定义的特征,然后执行右键快捷菜单中的【编辑定义】命令 来重新定义特征 重定义特征的操作步骤如下:重定义特征的操作步骤如下: 选择特征并单击鼠标右键 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单击【编辑定义】选项,打开模型对话框或特征操控板或者出现〖重 定义〗菜单 若打开特征操控板,则选择适当的选项,以重定义特征;若打开模型对话框,则双击要进 行重定义的项目或单击该项目,然后单击【定义】按钮;若出现〖重定义〗菜单,则应选 择相应的选项,然后单击【完成】选项 按系统提示进行操作,完成特征重定义 5.65.6 特征排序 在特征排序时,应注意特征之间的父子关系,父特征不能移到子特征之后,同样子特征也 不能移到父特征之前 特征排序的操作步骤如下: 单击菜单【编辑】→【特征操作】选项,打开〖特征〗菜单 在〖特征〗菜单下,选择【重新排序】选项,系统提示:“选取要重排序的特征。
多个特 征必须是连续顺序 ”在绘图窗口或模型树中选择要调整的特征 提示提示:在模型树中进行特征排序的操作更快捷具体方法:将光标移至某个要移动的特征, 按下鼠标左键,直接将其拖至欲插入特征之前或之后即可 5.75.7 特征的隐含、恢复和删除特征的隐含、恢复和删除 Pro/ENGINEER Wildfire 允许用户对产生的特征进行隐含或删除隐含的特征可通过恢复 命令进行恢复,而删除的特征将不可恢复 一般在如下场合对特征进行隐含: 通过隐含、隐藏其他特征,使当前工作区只显示目前的操作状态 在“零件”模式下,零件中的某些复杂特征,如高级圆角、数组复制(阵列)等,这些特 征的产生与显示通常会占据较多系统资源,将其隐含可以节省模型再生或刷新的时间 使用组件模块进行装配时,使用【隐含】命令,隐含装配件中复杂的特征可减少模型再生 时间 隐含某个特征,在该特征之前添加新特征 如果隐含或删除的特征具有子特征,则隐含或删除特征后,其相应的子特征也随之隐含或 删除若不想隐含或删除子特征,则可通过使用【编辑】→【参照】命令,重新设定特征 的参照,解除特征间的父子关系 隐含或删除特征的操作步骤如下: 在模型树或图形窗口中选择要删除或隐含的特征。
单击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单击【隐含】或【删除】选项,在模型树中被选择的特征 及其子特征高亮显示,同时弹出一对话框,以确认要删除或隐含的特征 单击〖隐含〗或〖删除〗对话框中的【确定】按钮,完成选定特征及其子特征的隐含或删 除;若想保留子特征则单击〖隐含〗或〖删除〗对话框中的【选项>>】按钮,打开〖子项 处理〗窗口 在〖子项处理〗窗口中,选定该子特征的相应处理方式 单击【确定】按钮,完成特征的隐含或删除 要恢复被隐含的特征,应单击菜单【编辑】→【恢复】选项,系统弹出级联菜单,选择其 中的一项即可 恢复:恢复选定的特征 恢复上一个集:恢复上次隐含的特征 恢复全部:恢复所有隐含的特征 提示:提示:选择特征后,单击菜单【编辑】→【隐含】或【编辑】→【删除】选项,也可完成 对选定特征的隐含或删除小结:小结:本次课主要讲述了特征基本操作包括特征的复制、镜像、阵列以及特征的重定义、特征的排序、特征的隐含、恢复与删除教学后记教学后记1、、 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记录: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记录:2、对本课教学的体会及改进方法:、对本课教学的体会及改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