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Na2O2与SO2反应产物的实验探究

ni****g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2.21KB
约5页
文档ID:435579478
Na2O2与SO2反应产物的实验探究_第1页
1/5

Na2O2 与 SO2 反应产物的实验探究针对学生提出的 SO2 能否与 Na2O2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问题, 从分析可能发生的反应情况入手,指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自主 选择所需仪器、药品,并进行实验探究,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实验结论 在学习Na2O2与CO2的反应时,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SO2与 CO2同属酸性氧化物,且SO2具有还原性,SO2能否与Na2O2发生 氧化还原反应呢?若能反应,反应产物又是什么呢?针对这些问题, 笔者因势利导,先组织学生讨论,然后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自 主选择所需仪器、药品,最后指导学生开展了一次实验探究活动,收 到了良好的效果,并成功地获得了 Na2O2与SO2反应产物的探究结 果1 学生讨论 在进行实验探究之前,先组织学生对上述问题进行讨论、分析、预测 实验结果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运用已学过的相关知识讨论、 分析,得出以下几种可能的结果① SO2的化学性质与CO2有很多相似之处,SO2与Na2O2的反应和 CO2 与 Na2O2 的反应相似,即: 2SO2+2Na2O2=2Na2SO3+O2② SO2与Na2O2若按①发生反应,因为有O2生成,Na2SO3与O2 接着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Na2SO3+O2=2Na2SO4,反应产物中既有 Na2SO3 和 02,还会有 Na2SO4。

③ SO2具有还原性,Na2O2具有强氧化性,二者直接发生氧化还原 反应:SO2+Na2O2=Na2SO4,反应产物只有 Na2SO42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筛选学生依据自己的猜测,课下自由结组,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每种方案 在实验前先派一名学生代表到讲台上用实物投影展示其实验装置图 及操作方法,师生共同分析、讨论、评价每种方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 性,提出合理化建议,最后选择其中三种方案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3 组织探究综合学生的实验方案设计及讨论结果,把全班学生分成四组,其中三 组分别按保留的三种方案进行探究实验,一组作对比实验要求学生 亲自动手操作,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第一组:(1)实验装置图1 如下:图1(2)操作方法:① 按上图所示,安装好实验装置,检查、调整好装置的气密性② 向各仪器中添加相应药品后,再连接好装置并关闭止水夹③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蒸馏烧瓶内缓缓注入70%H2SO4,通过观察 盛有98%浓H2SO4的广口瓶中产生气泡的快慢,控制70%浓H2SO4 的加入量和加入速度④ 待U形管内的淡黄色Na2O2粉末全部变白色后,关闭分液漏斗活 塞,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到试管内(饱和NaOH溶液的液面上),观察 木条是否复燃或火星更明亮。

⑤ 打开止水夹,用洗耳球向装置内慢慢鼓入空气,将装置内多余的SO2气体慢慢鼓入到饱和NaOH溶液中⑥ 取下U形管,向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待反应后的固体全部溶解后,将溶液倒入小烧杯内⑦ 用试管取酸性KMnO4溶液2mL,用胶头滴管向其中逐滴滴加上述 小烧杯中溶液,边滴边振荡,观察酸性 KMnO4 溶液是否褪色 第二组:(1)实验装置图如(2)操作方法:①按图2所示,检查、调整好装置的气密性② 向各仪器中添加相应药品后再连接好装置③ 打开止水夹,用胶头滴管向小药瓶内加入适量70%H2SO4后,关 闭止水夹④ 待广口瓶内的淡黄色Na2O2粉末全部变白色后,打开止水夹,用 洗耳球向装置内慢慢鼓入空气,将装置内多余的SO2气体慢慢鼓出, 用碱石灰吸收⑤ 取反应后的固体与足量稀盐酸反应,将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到品红 溶液中,看品红溶液是否褪色⑥ 向试管中倒入⑤反应后的溶液适量,然后逐滴滴入BaCl2溶液,看 能否产生白色沉淀第三组: (1)实验装置图 3 如下:(2)操作方法:①按图3所示,检查、调整装置的气密性② 向各仪器中添加相应药品后再连接好装置③ 打开止水夹,用胶头滴管向硬质试管内加入适量70%H2SO4后, 关闭止水夹。

④ 待硬质试管内的淡黄色Na2O2粉末全部变白色后,打开止水夹, 用洗耳球向装置内慢慢鼓入空气,将装置内多余的SO2气体慢慢鼓 入到饱和 NaOH 溶液中⑤ 取反应后的固体适量放入试管内,加蒸馏水溶解,然后向其中滴加 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再向试管中逐滴滴入 BaCl2 溶液,看能否产生 白色沉淀第四组:作对比实验①取无水Na2SO3固体溶于适量蒸馏水,向其中 逐滴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边滴边振荡,观察溶液是否褪色②向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倒入2m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向其中逐滴滴 加双氧水,边滴边振荡,观察溶液是否褪色4 现象和结论记录第一组:① 带火星的卫生香插入试管内(液面上方),火星更明亮,但持续时间 短,说明有氧气生成但量少② 反应后固体的水溶液中滴入酸性KMnO4溶液,溶液褪色,说明有 Na2SO3 生成第二组:① 品红溶液褪色,说明有Na2SO3生成② 产生白色沉淀,说明产物中有Na2SO4生成第三组:产生白色沉淀,说明产物中有Na2SO4生成第四组:① Na2SO3水溶液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② 双氧水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5 实验结论综合分析各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SO2与Na2O2在常温时就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放热,生成Na2SO4、Na2SO3和02。

6 实验延伸以上实施的几种方案均未考虑空气中CO2和对反应的干扰,请同学们课下思考:实验过程中如何排除空气 中 CO2 对反应的干扰?7 体会整个过程实现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加强了 过程教学,增加了趣味性、实效性,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 力同学们从各个方面亲身体验了科学研究的过程与艰辛,有利于学 生逐步养成好观察、好提问、好探究的心理倾向,进而形成善于质疑、 勤于思考、在自主探究中获取新知识的心理品质,同时培养了他们的 团队协作精神。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