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河岸生态修复设计技术

鲁**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410.18KB
约7页
文档ID:467365966
河岸生态修复设计技术_第1页
1/7

河岸生态修复设计技术我国目前的河岸治理工程多采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护岸,护岸 方法阻隔了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的有机联系河岸生态修复 应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出发,在满足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应采用多种 材料组合的护岸结构,构建适于生物栖息与繁衍的生态环境1. 亲水护岸亲水护岸的河岸设计坡度为1:6~1:3,在确保居民安全的前提下, 增加亲水护岸的可利用性,材料可采用天然石块和植物材料在河岸 形成河湾和亲水河岸休闲空间,形成缓坡,散步小路、河湾交错的亲 水护岸结构2. 生态系统保护护岸(1)植物护岸自然河岸两侧生长着芦苇、柳树等植物,植物护岸是以修复植物 群落为目的,恢复河道两侧原有的植物一般种植柳枝、芦苇、菖蒲 等,国外多白杨树、榛树等修复植物群落,水中的植物可为鱼类、 昆虫等提供产卵,避难和觅食的场所插柳驳岸:在河岸插栽柳树幼苗,恢复城市近自然河道柳树群落, 种植方法包括插栽和铺盖柳树幼苗两种构建方法如图10、11所示唯寸「裕 利MifflIF布根图10插栽柳树幼苗示意图图11铺盖柳树幼苗示意图柳树栅栏驳岸:为防止水土流失,将木桩成排打入地下,岸边利用柳条编制栅栏状,可有效防止河岸受水流侵蚀。

构建方法如图12 所示图12柳树栅栏工程示意图捆柴驳岸:将萌芽力强的嫩柳条捆成柴,利用木桩固定在河岸坡 脚,可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构建方法如图11所示图12捆柴驳岸工程示意图(2)木材护岸采用圆木等固定河岸坡脚,在柳树根系为发达前起零时保护河岸的作用,防止水土流失,构造图如图13所示图13木材驳岸工程示意图(3) 抛石护岸根据河流的水流冲刷能力,放置不同的石块,插入柳树,恢复近 自然的河岸生态系统,恢复河岸生态系统,增强河流的自净能力构 造图如图14所示图14抛石护岸工程示意图(4) 石笼护岸石笼护岸是在方形或者圆形的铁丝笼放入直径不太大的天然石 块,坡度控制在1:0.5或1:1,石笼护岸是传统的护岸方法之一,填 料粒径小,空间密集,施工后不能立刻显现其生态效益,当泥沙逐渐 淤积,水生植物生长之后,石笼护岸的生态效益逐渐体现构造图如 图15所示箱代存苑 篇式石笼图15石笼护岸工程示意图(5) 连接混凝土块护岸采用混凝土砌块确保护岸强度,混凝土砌块相互连接,增加护岸 的稳定性,同时,混凝土中间有裂纹,可供植物生长,表面覆土,或 者覆盖生态袋种植植物构造图如图16所示荏援钢嫉得士 I或EW.萨一 J始辛面田_ Ii 聘:It 土 g图16连接混凝土工程示意图(6) 不同材料组合护岸为快速修复受损的河岸生态系统,可采用不同材料组合的护岸方 法。

常见的护岸形式有:铺设石笼护岸、箱式石笼驳岸、垫石笼驳岸、 盛土石笼丁坝护岸铺设石笼护岸:利用桶式沉排沉底,铁丝石笼放在1:2的护坡底 层,松木和柳条工程放在1:2护坡箱式石笼驳岸:利用巨石沉底,护坡坡度设计为1:2~1:4,以箱 式石笼固定护坡垫石笼驳岸:利用巨石沉底,巨石下设置垫石笼结构,砌石护坡 设置坡度为1:1~1:5之间,水面以上护坡设置坡度为1:5,采用垫石 笼结构,上层铺草皮,下层设置防砂层盛土石笼丁坝护岸:在设计河床高程以上设置护脚工程,岸边设 置抛石,加固河岸,抛石以上的河岸采用防砂板和大型连接混凝土块 体,设计坡度为1:2,丁坝抛石以上设置石笼,其上恢复芦苇群落3.景观护岸景观护岸以蛇笼、干砌石、抛石和混凝土块体等方法,针对水陆 交错带的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地带,采用建筑材 料和植物材料组合的方法恢复近自然的景观格局。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