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例强迫症患者的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报告

杨***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8.26KB
约6页
文档ID:305273722
1例强迫症患者的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报告_第1页
1/6

          1例强迫症患者的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报告                    【Summary】本文报告了一例通过心理咨询,运用系统脱敏法和认知行为疗法,使求助者克服了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成功的摆脱了强迫症的案例Keys】心理咨询强迫症系统脱敏改变认知R395.1B1672-5085(2014)16-0202-01一求助者的一般资料李文艳,(化名),女,20岁,内蒙古包头市人,汉族,身高160左右,本科文化程度求助者主诉,经常做一些无意义的动作,伴沮丧,失眠3个月其母陈述,过完年后,也就是近两个月,总走不了路,向前走几步,再向后退几步,最近发展到不敢开关门,把手伸到门把手边上,马上又离开,一会儿又慢慢靠近门把手,但还是一会儿又把手拿开,半天开不了门,半天走不出一步去并且反复洗手二个人陈述我是父母抱养来的,上有两个哥哥,虽然不是亲生,但他(她)们待我胜于亲生他(她)们从小就特别宠爱我,尤其两个哥哥什么都让着我,什么好吃的都给我我从小好强,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经过自己努力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我考上了一所大学,虽然不是我理想中的大学,但在当地也是很有名气的父母和哥哥们特别高兴,两个哥哥为了让我上学,都缀学打工了。

因此我心里特别内疚,特别有压力于是决定上学期间一定要考研否则对不起他(她)们结果第一年考研失败父母和哥哥们让我再考,可我现在一提考研就紧张害怕,现在无法正常学习,课堂走神,思维不能集中,老师讲什么我都不知道脑子里一团糟反复的想考研这件事,和父母哥哥们为我的全部付出心情沮丧极了,近三个月经常失眠,做恶梦最近开始出现反复洗手走路困难感觉自己什么都不行三咨询师了解和观察到的情况求助者由母亲陪同,来到心理咨询室,走到门口进来时又退出去了,当我用鼓励的目光看她时,她又向前走了两步,走进门后,我用暗示法暗示她,她一直走到我面前并且坐了下来她说话时一直皱着眉头声音很小,语速慢,但语言严谨有序,思维清晰,有自控能力,人格完整对答如流要求咨询师把自己的病解释清楚存在强迫性思维和强迫性行为伴有焦虑和抑郁情绪,经检查未见其它重大疾病四评估诊断和鉴别诊断1.求助者存在强迫性思维和强迫性行为,根椐区分正常与异常心理的“三原则”以及“神经症与正常的分界线”划分,可以诊断为强迫性神经症(早期病例)属于心理咨询范围2.有压抑与苦闷的负性情绪,思维缓慢,但有主动求助的愿望,自知力完整,并且低沉的情绪是由于强迫症状而引起,属继发现象。

可以排除抑郁症的诊断3.与焦虑症的鉴别:求助者虽然自诉有心悸,出汗等症状,但不占主要临床相,属强迫症的伴发症状五咨询目标根椐以上的评估与诊断,同求助者进行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1)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逐渐改善求助者的焦虑情绪逐步让其减少洗手次数并使其适应想象中的焦虑场景改变求助者的错误认知,使其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好转或消失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2)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通过咨询帮助求助者发现自己在认知,个性等方面的不足学会关注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学会心理调适的基本技能,追求心理健康的全面健康六咨询方案(一):咨询方法系统脱敏法,辅以合理情绪疗法二):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三):咨询次数与时间安排:每周一次,每次50分钟,6次以上七咨询过程(一):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本阶段通过摄入性谈话、观察等一系列步骤的实施,与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理清求助者的真实心理状态,确定咨询目标和制定实施方案二):咨询帮助阶段:第一次:进行正式的心理治疗时,首先让求助者学会放松,通过对肌肉进行:“收缩-放松”的循环对照训练,使求助者觉察到紧张状态,从而体会放松的感觉叮嘱其反复的练习,直到求助者能够凭其对放松感觉的把握。

反射性的使自己放松学习放松训练不仅可以缓解由于强迫与反强迫引发的焦虑、抑郁情绪,更重要的是为了配合随后的脱敏治疗第二次:一周后,求助者如约而至,说自己对放松练习法能比较熟练的运用并称焦虑情绪己有所减轻,但强迫现象依然存在咨询师向她讲述了焦虑情绪的产生、发展及消退规律,鼓励其树立信心考虑到其紧张情绪及强迫行为是由于考研失败和内心负疚感而引起通过与求助者商讨建立焦虑等级表心理治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求助者要有足够耐心第三次:重复练习上周的咨询内容求助者称近一周强迫行为出现的频率减少了,同时因强迫引发的焦虑不安现象也明显好转了似乎控制自己的强迫行为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困难了咨询师及时给予必要的肯定,并结合其童年,幼年经历,剖析其性格中的不足以及与产生强迫症的关系结合身边实例让其相信父母哥哥是最爱最爱她的人,只期望她好,不期望她的什么回报因此你不必有负疚感我一定会好的求助者哭着说第四次:一周后,求助者说上次的咨询对她触动很大,结合自己的经历也分析了自己一些错误的想法,(总认为自己不是父母亲生的)并且能认识到自己存在一些认知的偏差咨询师首先肯定了她的进步,并进一步指出她以往的经历对其认知模式的形成起到了催化作用,不良的认知和不成熟的防御机制使其产生了强迫症。

正视强迫症状是治愈疾患的前提,而改变不良认知更是特别重要,之后,求助者又经过两次咨询,强迫行为及强迫思维逐渐缓解一)结束巩固阶段:为巩固咨询成果,告知求助者要坚定信心,能够正确认识问题自我感觉强迫行为消失,强迫观念明显减轻社会适应情况己能正常学习和交往上课能集中注意力,学习效率明显提高,能够以良好的心态面对考研这件事同学及家人评价:能主动与同学、父母沟通,相处自然,关系融洽咨询师追踪评估:发现求助者己改变了不合理的信念,强迫行为消失,强迫观念减轻,社会功能恢复,同时求助者己学会成熟运用心理防御机制模式,正在以成熟的心理全力以赴备战考研Reference[1]郭念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北京人民出版社[2]郝伟,精神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3]张伯源,变态心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4]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师(二级)[M]北京人民出版社[5]郭念锋,心理咨询师(技能知识)[M].北京民族出版社  -全文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