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风雨操场-操场体育活动设施5 1.风雨操场风雨操场应附设体育器材室,也可与操场共用一个体育器材室,并宜应附设体育器材室,也可与操场共用一个体育器材室,并宜附设更衣室、卫生间、浴室教职工与学生的更衣室、卫生间、淋浴室应分设附设更衣室、卫生间、浴室教职工与学生的更衣室、卫生间、淋浴室应分设 2.当风雨操场无围护墙时,应避免眩光影响有围护墙的风雨操场外窗无避免当风雨操场无围护墙时,应避免眩光影响有围护墙的风雨操场外窗无避免眩光的设施时,窗台距室内地面高度不宜低于眩光的设施时,窗台距室内地面高度不宜低于2..10m窗台高度以下的墙面宜窗台高度以下的墙面宜为深色 4.根据运动占用空间的要求,应在风雨操场内预留各项目之间设置安全分隔的根据运动占用空间的要求,应在风雨操场内预留各项目之间设置安全分隔的设施 5.风雨操场内,运动场地的灯具等应设护罩悬吊物应有可靠的固定措施有风雨操场内,运动场地的灯具等应设护罩悬吊物应有可靠的固定措施有围护墙时,在窗的室内一侧应设护网围护墙时,在窗的室内一侧应设护网 6.风雨操场的楼、地面构造应根据主要运动项目的要求确定,不宜采用刚性地风雨操场的楼、地面构造应根据主要运动项目的要求确定,不宜采用刚性地面。
固定运动器械的预埋件应暗设固定运动器械的预埋件应暗设 7.当风雨操场兼作集会场所时,宜进行声学处理当风雨操场兼作集会场所时,宜进行声学处理 8.风雨操场通风设计应符合本规范第风雨操场通风设计应符合本规范第9..1..3条的规定,应采用自然通风;当条的规定,应采用自然通风;当自然通风不满足要求时,宜设机械通风或空调自然通风不满足要求时,宜设机械通风或空调 9.体育器材室的门窗及通道应满足搬运体育器材的需要体育器材室的门窗及通道应满足搬运体育器材的需要 10.体育器材室的室内应采取防虫、防潮措施体育器材室的室内应采取防虫、防潮措施第条 学校运动场地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一、运动场地应能容纳全校学生同时作课间操之用小学每学生不宜小于,中学每学生不宜小于二、学校田径运动场应符合表的规定: 学校田径运动场尺寸 学校类型 小学 中学 师范学校 幼儿师范学校跑道类型环形跑道(m) 200 250-400 400 300直跑道长(n ) 二组60 二组10 二组100 二组100 ①中学学生人数在900人以下时,宜采用250m环形跑道:学生人数在1200-1500人时,宜采用300m环形跑道。
②直跑道每组按6条计算③位于市中心区的中小学校,因用地确有困难,跑道的设置可适当减少,但小学不应少于一组60m直跑道;中学不应少于一组100m直跑道三、每六个班应有一个篮球场或排球场四、运动场地的长轴宜南北向布置,场地应为弹性地面五、有条件的学校宜设游泳池体育活动设施(一)内突沿半径为36米的田径场 一分道计算半径为米,一分道一个弯道计算线长米,两个弯道计算线长为米一个直段长为米,两个直段长为米,一分道一圈计算线长度为400米 (二)内突沿设计半径为米的田径场 一分道计算半径为米,一分道一个弯道计算线长为120米,两个弯道计算线长240米一个直段为80米,两个直段长为160米,一分道一圈计算线长度为400米三)内突沿设计半径为米的田径场 一分道计算半径为米,一分道一个弯道计算线长为米,两个弯道计算线长米一个直段为米,两个直段长为米,一分道一圈计算线长度为400米 四)径赛跑道的宽度 径赛跑道宽米至米(八条分道)或米至米(六条分道),每条分道宽~米(包括右侧分道线),分道线宽5厘米,所有分道宽应相同除草地跑道外,跑道内侧应用合适材料制成的突沿加以分界,突沿高约5厘米,最小宽度5厘米;如能排水,突沿最高可达厘米,但不得超过;如无突沿,则需画5厘米宽的标志线。
六)跑道的倾斜度 跑道的右左倾斜度最大不得超过百分之一(1:100),向跑进方向总的倾斜度不得超过千分之一(1:1000),新建跑道的侧向倾斜应向里倾斜(里低外高) 体育活动设施篮球场篮球场1、球场应是一个长方形,用宽40毫米的线画出羽毛球场地标准尺寸为长米,单打场地宽米、双打场地宽米 2、场地线的颜色最好是白色、黄色或其他容易辨别的颜色 3、测试正常球速区域的4个40毫米×40毫米的标记,应画在双方单打右发球区边线内沿,距端线530毫米和990毫米处 4、这些标记的宽度均包括在所画的尺寸内,即距端线外沿530毫米至570毫米和950毫米至990毫米 5、所有场地线都是它所确定区域的组成部分 6、如面积不够画出双打球场,可画一单打球场,端线亦为后发球线,网柱或代表网柱的条状物应放置在边线上排球排球 场场网球网球 场场一)关于田径场的位置 不论建学校田径场还是公共体育场都有与其他建筑物配合的问题,从整个布局考虑建田径场应注意以下几点: 1、p地址要便于排水和供水 2、p地点要适中,交通方便,便于人们使用和观看比赛 3、p整体美观,地势开阔,空气新鲜,阳光充足,周围有足够的余地。
4、p主、副场安排合理,即准备活动场地离比赛地点近 5、p能合理安排各类竞赛项目用地,避免使用时发生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