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溶剂的选择原则和经验1、常用溶剂: DMF、氯苯、二甲苯、甲苯、乙腈、乙醇、THF、氯仿、乙酸乙酯、环己烷、丁酮、丙酮、石油醚2、比较常用溶剂:DMSO、六甲基磷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苯、环己酮、丁酮、环己酮、二氯苯、吡啶、乙酸、二氧六环、乙二醇单甲醚、1,2-二氯乙烷、乙醚、正辛烷3、一个好的溶剂在沸点附近对待结晶物质溶解度高而在低温下溶解度又很小DMF、苯、二氧六环、环己烷在低温下接近凝固点,溶解能力很差,是理想溶剂乙腈、氯苯、二甲苯、甲苯、丁酮、乙醇也是理想溶剂4、溶剂的沸点最好比被结晶物质的熔点低 50℃否则易产生溶质液化分层现象4、溶剂的沸点越高,沸腾时溶解力越强,对于高熔点物质,最好选高沸点溶剂5、含有羟基、氨基而且熔点不太高的物质尽量不选择含氧溶剂因为溶质与溶剂形成分子间氢键后很难析出6、含有氧、氮的物质尽量不选择醇做溶剂,原因同上7、溶质和溶剂极性不要相差太悬殊水>甲酸>甲醇>乙酸>乙醇>异丙醇>乙腈>DMSO>DMF>丙酮>HMPA>CH2Cl2>吡啶>氯仿>氯苯>THF>二氧六环>乙醚>苯>甲苯>CCl4>正辛烷>环己烷>石油醚重结晶技术讨论The Study of Recrystal Technique重结晶技术探讨摘要:本文阐述了重结晶的一般方法,详细说明了溶剂的选择,操作的注意事项,及液体混合物的结晶处理方法等。
关键词:重结晶;抽滤,操作The Study of Recrystal TechniqueYang Zhigao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1, ChinaAbstract The measure of recrystal is introduced. we have been particular expound the choose of solvent and the operational proceeding what we must pay attention to. At last, we also introduce the recrystal art about liquid mixture.Keyword recrystal; sieve; manipulate从有机化学反应分离出来的固体粗产物往往含有未反应的原料,副产物及杂质,必须加以分离纯化提纯固体有机物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就是重结晶,其原理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或者在同一溶剂中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不同,而使它们相互分离。
重结晶提纯法的一般过程为:溶剂的选择溶解固体 除了杂质 晶体析出 晶体的收集与洗涤 晶体的干燥1 溶剂的选择1.1 溶剂选择的原则选择适宜的溶剂是重结晶的关键之一,适宜的试剂应符合下述条件:(1) 与被提纯的有机物不起化学作用;(2) 对被提纯的有机物应易溶于热溶剂中,而在冷溶剂中几乎不溶;(3) 对杂质的溶解度应很大,或很少;(4) 能得到较好的结晶;(5) 溶剂的沸点适中若过低时,溶解度改变不大,难分离,且操作也困难;过高时,附着于晶体表面的溶剂不容易除去6) 价廉易得,毒性低,回收率高,操作安全在选择溶剂时应根据“相似相溶”的一般原理溶质往往易溶于其结构相似的溶剂中一般来说,极性的溶剂溶解极性的固体,非极性的溶剂溶解非极性的固体在实验中往往要通过很多次实验才能确定使用那种溶剂1.2 溶剂选择的一般方法我们从下面七个方面来选择溶剂:1.2.1 常用溶剂: DMF、氯苯、二甲苯、甲苯、乙腈、乙醇、THF、氯仿、乙酸乙酯、环己烷、丁酮、丙酮、石油醚1.2.2 比较常用溶剂:DMSO、六甲基磷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苯、环己酮、丁酮、环己酮、二氯苯、吡啶、乙酸、二氧六环、乙二醇单甲醚、1,2-二氯乙烷、乙醚、正辛烷。
1.2.3 一个好的溶剂在沸点附近对待结晶物质溶解度高而在低温下溶解度又很小DMF、苯、二氧六环、环己烷在低温下接近凝固点,溶解能力很差,是理想溶剂乙腈、氯苯、二甲苯、甲苯、丁酮、乙醇也是理想溶剂1.2.4 溶剂的沸点最好比被结晶物质的熔点低 50℃否则易产生溶质液化分层现象溶剂的沸点越高,沸腾时溶解力越强,对于高熔点物质,最好选高沸点溶剂1.2.5 含有羟基、氨基而且熔点不太高的物质尽量不选择含氧溶剂因为溶质与溶剂形成分子间氢键后很难析出1.2.6 含有氧、氮的物质尽量不选择醇做溶剂,原因同上1.2.7 溶质和溶剂极性不要相差太悬殊水>甲酸>甲醇>乙酸>乙醇>异丙醇>乙腈>DMSO>DMF>丙酮>HMPA>CH2Cl2>吡啶>氯仿>氯苯>THF>二氧六环>乙醚>苯>甲苯>CCl4>正辛烷>环己烷>石油醚2 重结晶操作操作部分包括除溶剂选择后的所有步骤,下面我们将全面介绍重结晶的相关操作2.1 筛选溶剂在试管中加入少量(麦粒大小)待结晶物,加入 0.5 mL 根据上述规律所选择溶剂,加热沸腾几分钟,看溶质是否溶解若溶解,用自来水冲试管外测,看是否有晶体析出初学者常把不溶杂质当成待结晶物!如果长时间加热仍有不溶物,可以静置试管片刻并用冷水冷却试管(勿摇动)。
如果有物质在上层清液中析出,表示还可以增加一些溶解若稍微浑浊,表示溶剂溶解度太小;若没有任何变化,说明不溶的固体是一种东西,已溶物质又非常易溶,不易析出2.2 常规操作在锥形瓶或圆底烧瓶中 52A0 入溶质和一定溶剂,装上球冷,加热 10分钟,若仍有不溶物,继续从冷凝管上口补加溶剂至完全溶解再补加过量 30%溶剂用折叠滤纸(折叠滤纸和三角漏斗要提前预热)趁热过滤入锥形瓶滤液自然冷却后用布氏漏斗抽滤(用滤液反过来冲洗锥形瓶!)如果物质在室温溶解度很小,滤饼可以用少量冷的溶剂淋洗(先撤掉减压,加少量溶剂润湿滤饼,再减压抽干注意:用玻璃塞把滤饼压实有助于除掉更多溶剂!)如果所用溶剂不易挥发,可以在常压下加入少量易挥发溶剂淋洗滤饼,如 DMF 可用乙醇洗,二氯苯、氯苯、二甲苯、环己酮可以用甲苯洗初学者常遇到问题:大量结晶在滤纸上析出,原因是漏斗和滤纸预热不好、溶剂过量太少、过滤时间太长如产品贵重,可将三角漏斗和滤纸置于锥形瓶上用蒸气预热,边过滤边用已经过滤的滤液蒸气保温,但上述操作比较危险,甲苯、醚类、石油醚、环己烷等易燃溶剂慎用此法注意:用热的重结晶母液淋洗滤纸和所有黏附溶质器具并冷却可减少结晶损失。
2.3 反常规操作热抽滤吸滤瓶不能预热,布氏漏斗和滤纸放在溶解溶质的锥形瓶上面利用上升蒸气润湿,放在吸滤瓶上立即趁热抽滤注意抽气压力不能太大以防止吸滤瓶中母液爆沸!初学者常犯错误:滤纸没有贴紧(可用双层的)、动作迟缓导致结晶在布氏漏斗中析出、抽气压力太大导致滤液被吸入泵中、过滤完毕没有立即卸压导致大量溶剂被抽进泵中总之,与“相似相溶“背道而驰就对了,大极性的东西,用中等极性的溶剂结晶;小极性的东西,用大极性的溶剂这样,有一半以上的情况是适合的2.4 操作过程中一些方法2.4.1 先试:石油醚(正己烷)、乙醚、乙酸乙酯、乙醇、水,再试:丙酮、甲醇、乙腈、苯、氯仿、乙酸、吡啶等如果还不行,就只好混合了乙醚可以利用其(1)挥发性;(2)延玻璃向上爬而使固体析出的特性丙酮如不与水配伍,应加以干燥2.4.2 混合溶剂法:用过量热的良溶剂溶解,过滤,加热,缓慢加入不良溶剂至有浑浊,加热至澄清静置等待...2.4.3 用分级结晶法积累的母液过柱但选用这种方法需注意下面的问题:a.过柱预纯化,粗分离后再结晶;b.石油醚热提-冷析法;c.选低沸点的溶剂如乙醚;d.晶种的取得,用玻璃棒沾一滴溶液,挥干。
e.不要轻易冷冻,用让溶剂自然挥发的方法2.5 关于用乙醚和石油醚结晶的方法关于用乙醚结晶回流乙醚时,要加一冷凝管不断从上口加乙醚,直至混浊消失,有时是因为溶解的较慢,而不是不能溶,所以要有耐心如果加入很多乙醚还有少量沉淀不溶,则将其滤去,滤液浓缩至有固体析出,再加热,加入少量乙醚使澄清自然放冷,可得晶型较好的结晶用少量乙醚洗晶体洗涤液合并入母液,在盛母液的瓶口蒙一层滤纸,或塞一团卫生纸,让乙醚自然挥发,而不能落入灰尘每天早晨看一眼,直到有满意数量的晶体出来,别太贪了,挥发干了就又要重来了:)此法成功拆分了左旋和右旋的生物碱石油醚热提-冷却法”也是我用来对付油状物的方法,加入石油醚,沸腾,倾出上清液,底部油继续加入石油醚热提取,直至石油醚层无色,则基本提取完全冷却后一般会析出晶体另外成油的一个原因是降温太快 3 结晶心得我们在做酸催化合成查尔酮及其衍生物的合成中,在分离产物时候遇到了麻烦,不同取代基的查尔酮的物理性质不尽相同,要分离得到纯的产品,关键是如何做好重结晶这一步在查阅了很多资料,不断的实验过程中,找到了很好的处理方法,把这些心得结合资料描述综述如下: 3.1 制备结晶,要注意选择合宜的溶剂和应用适量的溶剂。
合宜的溶剂,最好是在冷时对所需要的成分溶解度较小,而热时溶解度较大溶剂的沸点亦不宜太高一般常用甲醇、丙酮、氯仿、乙醇、乙酸乙醋等但有些化合物在一般溶剂中不易形成结晶,而在某些溶剂中则易于形成结晶3.2 制备结晶的溶液,需要成为过饱和的溶液一般是应用适量的溶剂在加温的情况下,将化合物溶解再放置冷处如果在室温中可以析出结晶,就不一定放置于冰箱中,以免伴随结晶析出更多的杂质新生态”的物质即新游离的物质或无定形的粉未状物质,远较晶体物质的溶解度大,易于形成过饱和溶液一般经过精制的化合物,在蒸去溶剂抽松为无定形粉未时就是如此,有时只要加入少量溶剂,往往立即可以溶解,稍稍放置即能析出结晶3.3 制备结晶溶液,除选用单一溶剂外,也常采用混合溶剂一般是先将化合物溶于易溶的溶剂中,再在室温下滴加适量的难溶的溶剂,直至溶液微呈浑浊,并将此溶液微微加温,使溶液完全澄清后放置3.4 结晶过程中,一般是溶液浓度高,降温诀,析出结晶的速度也快些但是其结晶的颗粒较小,杂质也可能多些有时自溶液中析出的速度太快,超过化合物晶核的形成劝分子定向排列的速度,往往只能得到无定形粉未有时溶液太浓,粘度大反而不易结晶化如果溶液浓度适当,温度慢慢降低,有可能析出结晶较大而纯度较高的结晶。
有的化合物其结晶的形成需要较长的时间3.5 制备结晶除应注意以上各点外,在放置过程中,最好先塞紧瓶塞,避免液面先出现结晶,而致结晶纯度较低如果放置一段时间后没有结晶析出,可以加入极微量的种晶,即同种化合物结晶的微小颗粒加种晶是诱导晶核形成常用而有效的手段一般地说,结晶化过程是有高度选择性的,当加入同种分子或离子,结晶多会立即长大而且溶液中如果是光学异构体的混合物,还可依种晶性质优先析出其同种光学异构体没有种晶时,可用玻璃棒蘸过饱和溶液一滴,在空气中任溶剂挥散,再用以磨擦容器内壁溶液边缘处,以诱导结晶的形成如仍无结晶析出,可打开瓶塞任溶液逐步挥散,慢慢析晶或另选适当溶剂处理,或再精制一次,尽可能除尽杂质后进行结晶操作3.6 在制备结晶时,最好在形成一批结晶后,立即倾出上层溶液,然后再放置以得到第二批结晶晶态物质可以用溶剂溶解再次结晶精制这种方法称为重结晶法结晶经重结晶后所得各部分母液,再经处理又可分别得到第二批、第三批结晶这种方法则称为分步结晶法或分级结晶法晶态物质在一再结晶过程中,结晶的析出总是越来越快,纯度也越来越高分步结晶法各部分所得结晶,其纯度往往有较大的差异,但常可获得一种以上的结晶成分,在未加检查前不要贸然混在一起。
3.7 化合物的结晶都有一定的结晶形状、色泽、熔点和熔距,一可以作为鉴定的初步依据这是非结晶物质所没有的物理性质化合物结晶的形状和熔点往往因所用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