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体育场馆消防设计规范

bin****86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4.34KB
约37页
文档ID:56700419
体育场馆消防设计规范_第1页
1/37

体育场馆消防设计规范体育场馆消防设计规范篇一:某体育馆消防设计说明_secret第八章 消防设计说明一、 设计依据 二、 建筑概况 三、场地消防设计 四、建筑消防设计 五、消防给水系统和气体灭火 六、 电气消防设计 七、消防和防排烟设计 第八章 消防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规范》 (GB50019-XX)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年版 《体育建筑设计规范》 (JGJ31-XX) (J265-XX)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年版 《北京工业大学体育馆设计方案审查专题讨论会会议纪要》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XX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J140-90(1997 年版) 《洁净气体灭火系统设计、施工及验收设计规范》 DBJ-01-75-XX(北京市地方标准) 备案号 J10293-XX 特殊说明 体育馆的建筑高度不超过 24 米,按《北京工业大学体育馆奥运工程设计大纲》和“北京工业大学体育馆设计方案审查专题 讨论会会议纪要”的要求,消防设计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参照《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设计。

二、建筑概况 ·建筑层数:单层建筑;室内设局部地下夹层 1 层和地上夹层 4 层(为说明简单,仍称 首层,二层,三层,四层) ·建筑功能:一层大厅包括赛事管理、新闻媒体、运动员、贵宾、观众及场地管理和安保用房;二层夹层为观众休息厅和 贵宾活动区;三层夹层设有部分馆内控制机房和赞助商活动区;赛时全场共有 7508 个座位地下夹层为要人临时避险处; ·建筑层高:室内大厅净高 15 米;首层夹层层高为,二层夹层层高为,三层夹层层高为,四层夹层层高 为 ·建筑高度:比赛馆 米(最高点) (檐口) 热身馆 米(最高点) (檐口) ·结构选型:主馆屋顶结构采用空间钢拱架,热身馆屋顶采用钢网壳结构 ·按照相关规定,耐火等级设为一级 三、场地消防设计 根据校园总体规划,体育馆用地呈不规则型,北面是运动场地,西面和东北面均为科研楼,南面是城市主干道,东面是城 市快速路——东四环路,邻近四环路是作为扩大研究范围的 100 米城市绿化带东南面是四方桥(立交桥) ,京沈高速在这里接 入城市道路,建筑周边地区形成环形消防通道 主体建筑与西面规划的科研楼间距为 74 米,与东北面科研楼间距 38 米己满足消防要求。

四、建筑消防设计 防火分区 本设计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设置防火分区如下: 地下层:设置一个防火分区,(F 区面积平方米) 首层:根据不同使用要求共分为六个防火分区 分别是: A 区:平方米,在首层有三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B 区:平方米,在首层有两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C 区:平方米,在首层有两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D 区区 J 区平方米,在首层有四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观众厅和接待大厅:G 区平方米,有十四个安全出口直通二层的疏散平台 米标高层:D 区:平方米,有两个安全出口通向首层,一个安全出口通向二层平台 米标高层: D 区:平方米,有两个安全出口通向首层 H 区:平方米,有一个安全出口通向首层,一个安全出口通向二层疏散平台 I 区:平方米,有一个安全出口通向首层,一个安全出口通向二层疏散平台 米标高层: H 区:平方米,有一个安全出口通向首层,一个安全出口通向二层疏散平台 I 区:平方米,有一个安全出口通向首层,一个安全出口通向二层疏散平台 疏散设计 观众厅疏散设计: 疏散方式: 采用中部疏散方式,楼座及下部看台均通过米标高的平台后再通过大台阶向广场疏散,这样可以缩短疏散距离,节省 疏散时间。

观众厅与疏散有关的指标 楼座看台最大排数:18 排; 下部看台最大排数:17 排; 两个纵向过道之间最大座位数:25 个; 袋型布置的座席:不超过 13 个; 纵向过道 米;横向过道米 所有疏散门均为推闩式门; 符合《体育建筑设计规范》 (JGJ31-XX) (J265-XX)的要求 疏散分区和基本数据 观众厅总人数 7508 人 其中分为以下几个独立的疏散区 ·贵宾区 465 席疏散出口数 2 有效疏散宽度 米 ·主宾区 186 席 疏散出口数 2 有效疏散宽度 米 ·记者区 370 席 疏散出口数 1 有效疏散宽度 米 ·运动员区 473 席疏散出口数 1 有效疏散宽度 米 ·普通观众席 5998 席疏散出口数 17 有效疏散宽度米;·技术官员席 163 席 通过场地疏散 疏散宽度验算 普通观众区:疏散出观众厅疏散宽度米 疏散出室外疏散宽度 米 记者区:疏散出观众厅疏散宽度 米 疏散出室外疏散宽度米 贵宾区 疏散出观众厅疏散宽度 米 疏散出室外疏散宽度米 主宾区疏散出观众厅疏散宽度 米 疏散出室外疏散宽度米 运动员区 疏散出观众厅疏散宽度 米 疏散出室外疏散宽度米 ·最不利点时间验算 贵宾区 分钟主宾区 分钟 运动员区 分钟 记者区 分钟 普通观众区分钟 注:计算依据: 平地人行速度:45 米/分钟: 楼梯行速度:30 米/分钟 ·观众厅各区的疏散时间计算 赞助商区 分钟 贵宾区 分钟 运动员区 分钟 记者区 分钟 普通观众区分钟 注:计算依据: 按每股人流每分钟通过 37 人计算。

·各区观众从观众厅出口疏散到建筑室外的时间 赞助商区 分钟 贵宾区 分钟 运动员区 分钟 记者区 分钟 普通观众区 分钟 注:计算依据: 平地人行速度:45 米/分钟: 楼梯行速度:30 米/分钟 建筑疏散时间计算 根据上述计算,最大建筑疏散时间为分钟,小于 6 分钟,符合《奥运工程设计大纲的要求》 封闭楼梯 楼梯的疏散宽度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的要求设置,设置为封闭楼梯间 直通地下室的楼梯在首层设置防火墙和甲级防火门将首层和地下室分隔,并设置指向首层疏散出口的指示标志疏散走道 袋型走道长度不超过 25 米(设置自动喷淋的情况下) 防火材料和构造 所有防火分区的防火墙均采用 3 小时耐火极限的材料,其它各部位墙、柱、梁、板、楼梯等构件耐火极限均按一级耐火等 级考虑防火墙上的门选用甲级防火门,防火墙上的防火卷帘其耐火极限不低于 3 小时 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门均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甲级防火门 电梯井、管道井每隔 2-3 层在楼板处采用不低于小时的不燃烧体作防火分隔,井道壁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1小时的不 比赛厅、热身馆的安全出口设置乙级防火门 固定座位采用烟密度指数 50 以下的难燃烧材料制作,地面采用难燃烧材料制作 比赛大厅、热身馆的承重钢结构采用防火涂料作为防火措施,耐火极限为。

所有防火卷帘均为特级复合防火卷帘 五、消防给水系统和气体灭火 消防用水量: 本建筑(比赛馆)最高点高度:,建筑檐口最高点高度:,赛时全场共有 7508 个座位 室内外消火栓用水量的取值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XX 年版)中“表”中建筑物体积大于 50000 m3 和“表”中体育馆座位数 5001~10000 个的规定执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用水量的取值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084-XX 的中危险级 I 级的设计,消防用水量取值为: 室外消火栓用水量:30L/s,火灾延续时间 2 小时 室内消火栓用水量:20L/s,火灾延续时间 2 小时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用水量:/s,火灾延续时间 1 小时一次灭火室外消防用水量:216m3,室内消防用水量:219 m3 消防水源 体育馆的室外消防水源来自校园内的市政自来水,室外消防管网与生活给水管网合用,供水压力要求不低于,可 满足室外消防的用水要求 体育馆的室内消防水源来自校园内设置在校园南区综合楼的消防水泵房 根据“北京工业大学校园总体规划说明” ,校园内南区综合楼内设有 530 立方米的消防水池,可满足校内任意一座建筑物的 室内消防用水量。

综合楼内现有消火栓水泵流量为40L/s,扬程 90 米;自动喷洒水泵流量为 30L/s,扬程 100米30L/s,扬程 100 米综合楼屋顶设有有效容积大于 18 立方米的消防水箱,消防水箱出水管与消防加压系统管道连通,供应校区消防初期火 灾使用鉴于本工程的重要性,本设计要求该消防加压装置采用全自动气压给水设备 室外消火栓给水系统 室外消防管网采用低压制,由市政供水管供水室外管道布置成环状,由体育馆室外供水工程统一设计,在体育馆周边主 要道路边设置室外地下式消火栓(体育馆周围至少 10个) 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 室内消火栓用水量为 20L/s,水源来自位于综合楼,由安装于综合楼泵房内的室内消火栓系统专用加压设备加压供水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源来自位于综合楼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专用加压给水设备 本工程设置中央空调系统,除大空间比赛场地、设备机房和卫生间等不宜用水扑救的部位外,设有中央空调系统的办公室、 会议室、器材间、内部走道、运动员休息间、储物间等部位均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闭式)喷头布置:办公室按火灾危险等级 轻危险级执行,其它部位按中危险级 I 级执行 本建筑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用水量为/s,延续时间1 小时,一次灭火用水量 75m3。

灭火器配置 本建筑物属中危险级,变配电房为带电类,其余部分为 A 类按《建筑灭器配置设计规范》配置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或 推车式干粉灭火器 四层排烟机房设置推车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每具灭火剂充装量 35kg.六、电气消防设计 本系统按火灾报警系统一级保护对象设计,采用控制中心报警系统 体育馆内的消防控制设于一层现场消防控制与场馆设备监控室内,内置火灾自动报警控制、消防联动控制装置、彩色图形显 示装置、消防专用总机、火灾应急广播控制盘,负责整个体育馆内的火灾报警信号、消防设备的集中监控和消防指挥及与 校园其它消防系统的联系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具有与集成管理系统(IBMS)的通信接口,预留与城市消防系统联网的网络接口,并提供通信协议 按防火分区及使用功能划分报警区,并按环境特点设置相应类型的 探测器火灾报警控制器的报警/控制回路采用总线制连接方式,并在回路中合理设置隔离模块,回路断路、短路时系统仍能正 常工作 高度超过 12 米的空间采用红外线对射感烟探测器进行保护,馆内场地在横轴两侧每隔约 12 米装设 1 对红外线对射感烟探测 器,共 8 对进行保护,热身馆共设 3 对进行保护;一般用房、走廊、一般机房(除发电机房)采用感烟探测器保护;车库、变 压器室等采用感温探测器保护。

.主要通道及出入口处设手动报警按钮及紧急插孔在同一防火分区的任何位置到最邻近的一个按钮的距离不大于 30m; 在消火栓箱内设消火栓报警按钮;水流指示器及其信号阀、湿式报警阀等器件通过监视模块接入报警回路喷淋系统平时由压 力开关自动控制增压泵维持管网压力,水流指示器及信号阀不作为自启动的条件,报警阀压力开关作为自启动的条件,火灾发 生后,由消防控制室手动或自动启动喷淋水泵,并可通过硬线控制喷淋水泵,接收其反馈信号消火栓系统平时由压力开关自 动控制增压泵维持管网压力,管网压力过低时,直接起动主泵,消火栓按钮不直接启动消火栓水泵,火灾发生后,由消防控制 室手动或自动启动消火栓水泵,并可通过硬线控制消火栓水泵,接收其反馈信号 消防控制室应能显示所有火灾报警、故障报警部位、显示保护对象的重点部位、疏散通道及消防设备所在位置的平面图或模 拟图联动控制系统能够自动和手动的启动和停止各种消防设备,接受返回信号,监视其运行状态火灾报警后,消防控制室 停止有关部位的空调送风;联动控制防排烟系统;关闭防火分区的防火卷帘,并接受各种反馈信号火灾确认后,消防中心发 出警报信号和消防广播,指挥疏散;联动控制各种灭火设施系统;将电梯迫降至首层并开门,限制非消防电梯的使用;指挥切 除非消防用电电源,并接受各种反馈信号。

消防控制室通过消防与变电所、水泵房、主要空调机房等重要部位联。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