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欧洲移民北美

公****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4.83KB
约4页
文档ID:406555655
欧洲移民北美_第1页
1/4

摘要:17 世纪初大量欧洲移民纷纷涌向北美,英国是其中声势最浩大的一国 悠悠三百余年,仅有几百人的英国拓殖逐渐汇集成百万移民的洪流受本国的政 治、宗教、经济、社会以及文化思想和北美的优越条件等动机的强大驱使和诱惑, 他们来到北美大陆,为大陆北部带来了新文明关键字:英国 北美 成因 自然条件约翰•史密斯说:“天堂与大地赐予人类最理想的居住场所北美洲这片富饶的土 地在17 世纪初是欧洲各国争夺的地方在涌向美洲进行探险殖民活动的欧洲国 家中,英国是后起之秀,起步晚,发展快英国的大部分移民,都是为了取得更 大的经济机会才离开家乡的这种动机往往由于对宗教自由的向往和逃避政治压 迫而变得十分强烈我们集中从北美洲和英国两个方面来论述英国早期移民到北 美的原因,这对我们了解当时英国的国情和美国将来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北美洲的优越条件 人类迁移到另一片土地上生活,必定会选择一个自然条件优越,适合人类生产、 生活的地方而北美洲的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年代古老久远,堪与欧 亚比美一) 北美洲的地理位置 北美洲地处西半球北部,与太平洋彼岸的亚洲遥遥相对,同大西洋对岸的欧洲、 非洲成倚角之势北美洲北濒北冰洋,东临大西洋,南接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

北美洲的东部是山地与高原,圣劳伦斯河以北为拉布拉多高原,以南为阿巴拉契 亚山脉太平洋沿岸风景秀丽,树木繁茂,气候适宜越过阿巴拉契亚山往西是 一片宽广的大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既无冈峦阻隔,又无岩石挡道 整个北美洲的地势呈凹字型:两边高,中间低如果说中间大平原为未来的农业 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和有利条件,那末东西边界濒临两大洋的位置则给将来的对 外贸易和国际交往带来了得天独厚的裨益二) 北美洲的自然资源 北美洲的土地上江河奔腾,湖泊遍地多数大河发源于西部科迪勒拉山脉美洲 最大的水系是密西西比河,它同其他支流一起构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内河航运 系统这些河流不仅有灌溉农田之利,而且又有交通运输之便北美洲还拥有世 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苏必利尔湖、休伦湖、密歇根湖、伊利湖、安大略湖 北美洲还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大洲西部拉勒美—落基山和内华达—喀斯喀德地区 有大量金、银、铜矿;科罗拉多—犹他高原有铁矿,南部墨西哥高原有铁、铅、 银矿,阿拉斯加的南部和西部有铜、金矿等丰富的矿藏资源是工业发展必不可 少的条件就气候而言,北美洲的中部基本上属于暖温带,植物生长期在 200天以上,冬 季温和,降水量达 1000—1500 毫米;西南部地区则属地中海式气候,夏季干燥, 冬季温和。

北美洲的气候适宜于农作物的生长,为后来的玉米、小麦、大豆、甘 蔗、高粱、大麦、马铃薯、棉花、燕麦、番茄的高产以及畜牧业的发达提供了有 利条件这里还有极为丰富的旅游资源,由于地貌复杂多样,大片高原以其壮观 的景色、雄伟的气势成为自然风景区最早来到新英格兰的移民在寄回母国的信中,对这片新土地及其植物和耕作条件 赞不绝口,有人称塞勒姆一带的土地是天底下最适合玉米和青草生长的地方;还 有人提到,世界很难再找到比这里更适合英国人体质的“有益健康的地方”了;他 们相信,这里的土地、河流、森林可以供每个人利用,只要付出劳动,人人都可 以过上丰衣足食的独立生活[1]声名狼藉的冒险家托马斯•莫顿说得更为夸张: “如果这片土地还不能算富饶,那整个世界就都是荒漠[2]1630年弗朗西斯•希 金森也对新英格兰的自然条件和物产作了详细介绍他的结论是: “我们在陆地 和海洋均看到丰富的储藏,对新英格兰人的舒适生活真是一种福佑 ”[3] 就这样一片人们印象模糊的土地,在16世纪后成了一个历史的新舞台,众多的 种族和族裔人群在这里活动和竞争北美土地和资源的多样性,为印第安人提供 了生存资源,也使来自欧洲不同地方的移民能够谋生和谋利,并在这个过程中形 成了多样化的经济、社会和生活方式。

二、英国内部因素的作用 16世纪末17世纪初的英国面临着严重的失业和贫困问题,出现了大量移民,它 是经济、政治、社会和自然等诸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 英国的宗教迫害 16世纪末17世纪初以来英国宗教的变化,为北美殖民提供了另一种动力 在欧洲,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英国于 16 世纪末 17 世 纪初出现了宗教改革运动清教徒们主张清洗英国国教圣公会内部的天主教的残 余影响独立派清教徒在道德上与天主教、信义宗、犹太教或其他信奉《圣经》 教的教派没有什么根本区别,但是他们更加认真地遵守十诫和其他戒律,厌弃教 会的繁文缛节和道德败坏,希望取消主教、副主教和教区牧师一级以上的教职, 废除规定的祈祷词,把教会改组成各独立教区的一种自由联合体他们自称是上 帝的“选民”但是,清教运动在英国受到王室的压制,清教徒惨遭迫害,不少清 教徒被国王囚禁 1603 年,詹姆士一世继伊丽莎白为英格兰国王,清教徒向国 王提出《千人情愿书》,但遭到拒绝詹姆士一世声称,如果清教徒不顺从,就 把他们统统赶出国外 1608—1609 年,在国王的高压政策下,诺丁汉郡斯克鲁 比村的独立派教徒离开家乡,漂泊到荷兰的莱顿。

然而,信奉加尔文教的荷兰人 只限他们从事一些低收入的工作,一些对这种歧视不满的成员决定移居新大陆 1620 年 9 月, 102 名清教徒乘上“五月花”船只离开荷兰,向北美洲进发两个 月以后, “五月花”号驶抵麻萨诸塞湾海岸,清教徒们就在这里建立居民点—普利 茅斯为了按照他们自己的政治理想建立移民区,清教徒们在登岸前签订了《五 月花号公约》1630年,约翰•温斯罗普在北美洲建立“山巅之城”,借此表明清教徒在这里将严 格根据本教的教义生活 1634年,卡尔弗特家族在马里兰州建立了第一个城镇 圣玛丽城,它是为那些遭受英国国教迫害的天主教建立的避难所 1682年,威 廉•佩恩在特拉河两岸建立了“博爱之城”——宾夕法尼亚宗教因素对于最初移居北美洲的人来说的确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二) 英国的人口压力根据17世纪格雷戈里•金提供的数据,1688年英格兰人口为540万据后来的 学者研究,在 1540—1774年间,每10年的人口增长率一般在0.5%上下浮动 1586 年英国人口为 3805841 , 1606 年为 4253325, 1686 年为 4864762 [4] 用今天的标准看,英国1585 年前后的人口,不过和世界上某座大城市相仿佛; 但按当时的尺度, 15时节以来人口的增长,已经使英国变成一个十分拥挤的地 方。

牧师哈克卢特写道,由于长期的和平与疾病的减少,英国人口增长的速度超 过历史上任何时期,各行各业的人都太多人们无法相安无事地生活,都在想着 吃掉别人;而且,国内还出现了许多游手好闲和偷窃之徒,致使监狱人满为患; 所以,,将人口转移到北美乃是必要的措施约翰•温斯罗普在迁移前也曾提到, “所有村镇都在抱怨他们的穷人所造成的负担[5]人口集中的城市,使社会问题 显得更加突出,更坚定了英国向海外移民的决心三) 英国的经济推动 经济是英国人向北美洲进行探察和殖民的根本原因在 1550 年左右,英国的市场已饱和,因果的民族产业受到致命打击,呢绒出口 一年竟下降了 35%,金融市场也陷入混乱,英国经济进入衰退时期棉队这突 如其来的打击,英国政府采取了一些反危机措施,诸如把欧洲大陆商人排挤出英 国的势力范围,对本国商人实行优惠,强制把牧场还原为农场,限制纺织品生产, 住址新来者从事贸易活动等,试图从内部解决问题但英国商人深知,只有开拓 新的国外替代市场才识根本的解决方法为此成立了一些贸易公司,开拓与东方 的贸易,如莫斯科公司、东方公司和利凡特公司,但这些公司多关心进口东方产 品,而不是为英国过剩的羊毛和呢绒制品找寻市场。

有的商人探索开辟经由北美 洲到东方国家的商路问题,也就是吉尔伯特等人要寻找的同望东方的西北航道 但仅仅开辟与东方国家的贸易还不够,因为这解决不了国内过剩的人口问题,因 此只有建立“新的家园”才是出路加上西班牙美洲殖民地为母国提供巨大财富的 示范效应和英国人对美尔兰和北美殖民地的态度如出一辙, “从甲地获得的经验 自然而然地被用于乙地” [6]这都促使吉尔伯特和哈克吕特等人开始设想在北美 洲建立殖民地因此, 16 世纪50 年代对外探险和殖民活动再度兴起,从根本上 说是手经济的推动四) 英国政府的鼓励政策在 16—17 世纪,英国国家的动员、组织和控制能力,较以前有了显著的增强 向美洲的殖民和扩展,需要强有力的国家权利作为支持,而此时的英国,开始具 备了这方面的条件西班牙的冒险家和商人,从“新大陆”源源不断地运回大量财富,这不能不令都铎 诸王羡妒交加,决意效法北美和英国在地理位置上相距较近,又是西班牙和葡 萄牙等国势力未及的地区,对英国的殖民活动具有多种便利英国人同样指望在 那里开掘金银矿藏,以增其富人们还看到了北美潜在的市场前景一旦那里有 白人定居,同时印第安人又得到改造,就会为英国的制成品提供一个极大的消费 市场。

另外,从北美还有可能找到一条从西北通向亚洲和“南海”的通道,这条通 道可以说是一条“致富之路”由此获得的财富,定能增强因果的实力,从而在和 西班牙等国的竞争中占据优势从战略方面看,英国人在美洲建立殖民地,对于和西班牙等国相争,具有难以替 代的价值一旦战争爆发,英国可以从北美袭击西班牙在西印度群岛的殖民地, 同时,使英国的战船得到救援和补给 [7] 由于北美洲的这种巨大的吸引力,使英国政府采取政策促进人民向北美洲迁移五) 英国国民性格的影响面对各种压力,人们通常不止一种应付办法在有的人群,也许根本不会选择远 走他乡来摆脱贫困或迫害许多英国人不惜冒险到北美去寻求新的机会,肯定和 英国人的性格特点和迁徙习惯有联系就整体而言,不列颠诸岛的居民并非安土 重迁、固守本分的人,他们在 17世纪以前的漫长岁月里,就已习惯于通过前夕 来寻求机会和谋取改善英国很早就存在活跃的人口运动,而尤以16—17 世纪 为盛具有的英国学者对某些地区的研究,在一个世纪后,伊丽莎白女王时代的 家庭仅有 16%仍然留在原来居住的村落短距离的迁徙在英国是司空见惯的现 象,许多年轻人外出谋生,有举家迁徙,有的人从边远的乡村想中心城市移动, 到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到伦敦盆地。

在北美殖民运动兴起后,伦敦就成了一个主 要的移民中转站同时还有大批英格兰和苏格兰人移居爱尔兰岛内迁徙和移居 北美,对早已习惯迁徙的人来说,只有距离上的差别另外,欧洲大陆人口也时 常迁入英国,特别是当英属美洲向非英国移民敞开门户后,许多 外国人假道英 国前往美洲,其中难免有人出于种种缘故滞留未去这使英国人种带有明显的混 合性,混合的程度高于德意志人、荷兰人或法国人在这个意义上说,不列颠诸 岛的人口运动是立体多向的[8]英国国民的性格特征对移民运动产生着内部的 推动作用英国国民的这种性格为英国的移民运动又增加了一个重要的条件 美洲的发现为英国的商人、殖民者、探险家提供了广阔的活动舞台,他们雄心勃 勃地向新大陆进军,寻找他们的机会;君主们则热衷于划分势力范围,实现他们 的殖民野心在这种形势下,英国移民由于对北美洲的向往和憧憬,逃避封建暴 政和宗教迫害、经济上的破坏、政治上的混乱、国家政府奖励政策以及英国国民 自身性格等原因最终完成了向北美迁移的伟大事业他们蜂拥而至,筚路蓝缕, 开发创业,合众为一,建国兴国,对北美的经济和整个社会生活起着十分重大的 作用更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在欧洲历史上浩瀚的迁移运动,为以后全球局势的 变化奠定了深远的基础。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