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鹅掌楸介绍

kms****20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5KB
约4页
文档ID:41453436
鹅掌楸介绍_第1页
1/4

鹅掌楸介绍鹅掌楸介绍别名:马褂木、双飘树 来源:木兰科鹅掌楸属植物鹅掌楸 Liriodendron chinense (Hemsl.) Sarg.,以根、树皮入药夏秋采树皮;秋采根,晒干中药化学成分:叶含土里比诺内酯及表土里比诺内酯树皮含大牻儿内酯、广木香内酯、鹅掌楸内酯、 α-里玄阿敦内酯木部含鹅掌楸碱、海罂粟碱、O 一甲基阿塞洛林、白兰花碱等树皮含丁香脂素和丁香醛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止咳用于风湿关节痛,风寒咳嗽 用法用量:根或树皮 0.5~1 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编辑本段常见品种北美鹅掌楸 杂交鹅掌楸 鹅掌楸又称马褂木、鸭脚木、枫荷树等,木兰科鹅掌楸属落叶乔木,高达 60 米,被列为国家二级珍稀濒危保护树种其叶形犹如中国古装“马褂”一般,故俗称马褂木全世界鹅掌楸原种有两种:即分布于中国中、北亚热带地区的鹅掌楸和美国东部的北美鹅掌楸已故著名遗传育种学家叶培忠教授于 1963 年首次选用鹅掌楸和北美鹅掌楸为亲本进行正、反交组合人工杂交,在中国育成种间杂种—杂交鹅掌楸鹅掌楸干直,树形美观,叶片宽大微凹,春天枝条顶端开淡黄色大型花朵,郁金香花状,观赏价值高,果实圆锥形;北美鹅掌楸树姿挺秀,花、叶俱美,老枝平展,或微下垂。

鹅掌楸对二氧化硫和氯气抗性较强,广泛用于园林绿化但二种均存在天然结实率低(仅 1%左右) ,有性繁殖能力差的缺陷 杂交鹅掌楸生长更迅速,如植于浙江富阳亚林所 12 年生的高达 14 米,胸径 37 厘米;北京市园林局作行道树试种,表现了耐寒性强、生长迅速的特点,在抗寒、抗病虫害等方面优于鹅掌楸,是难得的赏花乔木杂交鹅掌楸适应性强,喜光,适凉爽、湿润气候,耐寒,在休眠期能耐-20℃低温;宜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酸性土壤,不耐贫瘠、干燥采用播种、扦插繁殖,种子繁殖需人工授粉,秋季采种后在湿沙中层积过冬,于次年春季播种育苗南京林业大学成功培养了杂交鹅掌楸体细胞胚胎,实现了大规模生产,是目前国内采用先进生物技术大量繁殖优质苗木的突破 鹅掌楸 北美鹅掌楸 又名马褂木,落叶大乔木,株高 60 米,胸径 3 米,小枝褐色叶鹅掌形,或称马褂状,两侧各有 1—3 浅裂,先羰近截形花浅黄绿色,郁金香状 繁殖:常用播种、扦插、压条繁殖 栽培要点:栽培土质以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和微酸性 土壤为宜,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耐寒、耐半阴,不耐干旱和水湿,生长适温 15—25 摄氏度,冬季能耐—17 摄氏度低温。

观赏价值:北美鹅掌楸树形羰正雄伟,叶形奇特石雅,花大而美丽,为世界珍贵树 种之一,17 世纪从北美引中到英国,其黄色花朵形似杯状的郁金香,故欧洲人称之为“郁金香树” ,是城市中极佳的行道树、庭荫树种,无论丛植、列植或片植于草坪、公园入口处,均有独特的景观效果,对有害气体的抗性较强,也是工矿区绿化的优良树种之一早在 20 世纪 30 年代就有北美鹅掌楸引种栽植在中国的南京、昆明、青岛、庐山、杭州、上海等地,但数量极少1991 年鹅掌楸作为世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阔叶树课题的主要树种,中国首次有规模引种多个北美鹅掌楸南部种源,并开展了全分布区的地理种源试验根据李健民等报道,北美鹅掌楸种源在福建邵武试验点试验结果,北美鹅掌楸根系不发达,人工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都不高,造林后植株死亡率都高于我国鹅掌楸,大面积造林总是难以成功他们认为引种北美鹅掌楸的目的在于丰富种间杂交育种资源,而不在于丰富本地区的造林树种,在引种 5 个北美鹅掌楸参试种源中,来自较内陆的密苏里种源表现最好,可用作种间杂交育种的亲本种群 编辑本段杂交育种鹅掌楸 1963 年,中国已故著名育种学家叶培忠教授利用 20 世纪 30 年代从北美引种在南京明孝陵的一株北美鹅掌楸与中国马褂木杂交获得成功,此后的 30 多年,经几代人的努力证实,北美鹅掌楸与中国马褂木杂交亲和性,杂种鹅掌楸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除保留了亲本叶形奇特、花期长、凋落物无污染等优点外,还具有比亲和叶更大、花色更艳丽、速生、抗逆性强、适应范围更广,几乎无病虫害等优良性状,是极佳的园林绿化树种。

同时也是制浆造纸、胶合板和其他工业用材的优良用材树种杂种鹅掌楸已在福建、浙江、江苏、湖南、湖北、河南、山东、陕西、北京等地试种,表现较强适应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的绿化美化,特别北京市申奥成功,预计近几年需求量将会剧增,现供需矛盾已很突出,供不应求,缺口较大 但由于杂种鹅掌楸杂交制种亲本材料的局限,加上人工杂交结实率较低(仅 30%左右) ,扦插等无性繁育技术尚不成熟,组培技术仍处于试验阶段等,杂种鹅掌楸的产业化进程受到遏制解决以上总是刻不容缓,加快发展杂种鹅掌楸是园林绿化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是市场的需要,也是保护濒危中国鹅掌楸遗传资源的需要,是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事业 编辑本段区分杂交鹅掌楸 目前,鹅掌楸和杂交鹅掌楸因其叶形奇特,秋叶金黄,树干端直,树形优美,深得人们的喜爱,在园林上被广泛应用而人们在购买苗木时常常无法区分开鹅掌楸、北美鹅掌楸和杂交鹅掌楸,更有人将三者混为一谈,统称“马褂木”!这是极其错误的鹅掌楸为木兰科鹅掌楸属落叶大乔木该属植物经过第四纪冰川气候后,目前仅存两种:鹅掌楸和北美鹅掌楸它们被称作活化石植物,是世界上最珍贵的树种之一鹅掌楸目前仅于我国发现其野生群落,是中国特有树种。

北美鹅掌楸产于美国东南部,和鹅掌楸不仅在形态上极其相似,而且在地理上呈东亚--北美东部的洲际间断分布格局,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三者的区分方法 鹅掌楸的形态特征:叶片为倒马褂形,两侧各具 1 个裂片,先端缺裂花冠为杯形,花被片长 3 至 3.5 厘米,绿色有黄色条纹雄蕊长 1 .5 至 2 厘米果实为聚合果,翅状小坚果长 6 毫米,狭条形,先端钝尖因其叶片极似中国古代人穿的马褂,所以被称为“马褂木” 北美鹅掌楸的形态特征为:叶片两侧小裂片为两对花被片长4 至 6 厘米,绿黄色雄蕊长 2 至 2.5 厘米,小坚果先端尖 杂交鹅掌楸是以鹅掌楸为母本,北美鹅掌楸为父本杂交而成的其形态介于二者之间,最为明显易辨的特征是在同一株树上,叶片两侧的裂片有一对的,也有两对的 综上所述,这三种植物拥有明显不同的特征,而将其统称为“马褂木”更是极其不正确的试想一下,若将北美鹅掌楸也称作“马褂木” ,那岂不是说“马褂”也有两对“肩膀”吗? 编辑本段药疗作用更多有关鹅掌楸(黄杨)的情况可以咨询:。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