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部编版小学语文】2.桂林山水

王****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1.06KB
约5页
文档ID:224364376
【部编版小学语文】2.桂林山水_第1页
1/5

2、桂林山水学习目标: 1.学生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漓江 无瑕 翡翠 峰峦 屏障 竹筏 波澜壮阔 水平如镜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4.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学习重、难点:体会文句及桂林山水的美,能吟诗写话来表达学习时间:2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导学: 1.看拼音写词语: bō ln w xi  fěi cu shān lun png zhng wēi fēng w l ( ) ( ) ( ) ( ) ( ) ( ) zh f ti shān pān dēng l jiāng ln xn q fēng lu li ( ) ( )( ) ( ) ( ) ( ) 2.大家动手查一查这些词的意思,比比谁准而快。

观赏: 无瑕: 拔地而起: 奇峰罗列: 危峰兀立: 怪石嶙峋: 二.课堂研讨 1.自由读文,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文章哪几个自然段总写山水? (2)文章哪几个自然段写山美? (3)文章哪几个自然段写水美? 2.自由读1、4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哪一句高度归纳桂林山水的特点 (2)画出第4自然段的比喻句,文中的“画卷”是怎样的? 3.自由读第2自然段。

(1)漓江的水是怎样的? (2)作者是怎样描写漓江的水的?运用了什么修辞? (3)读“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作者把 比作 4、用同样的方法自学第3自然段1) 作者用什么方法写桂林的山?(2) 桂林的山有什么特点?各要读出怎样的语气?(3) 用自己的话形容一下桂林的山,试一试用诗句来赞一赞桂林的山水第二课时课堂小测 一.我会填 1.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 ; 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 ;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 2.桂林的山真奇啊, ;桂林的山真秀啊, ;桂林的山真险啊, 。

3.“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写出了观赏桂林山水的 和 ,说明桂林山水的确 所以这句话起了 的作用二.我会选 观赏 玩赏 罗列 排列 1.小刚只顾( )舅舅从天津带回来的四个有趣的小面人,妈妈连叫三声,他都没有答应 2.暑假里,我和家人一道去桂林,( )了那里秀丽的山水风光 3.这事你错定了,没有必要( )那么多理由为自己开脱 4.玉兰花灯柱整整齐齐地( )在街道两旁三、我能填上恰当的词 )的画卷 ( )的大海 ( )的泰山( )的屏障 ( )的翡翠 ( )的西湖四、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波( )壮阔 红叶( )火 ( )地而起 奇峰( )列形( )万千 危峰( )立 怪石( )( ) 连( )不断五、仿写句子例: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大家仿照比喻句写一写江水的静、绿。

1)漓江的水真 啊, 得仿佛是 2)漓江的水真 啊, 得仿佛是 语文新课标深度解读从2017年秋季起,全国小学和初中统一使用“部编版”语文教材现行的“人教版”、“粤教版”、“苏教版”、“沪教版”等版本逐步被替代,教材版本百家争鸣的时代过去了,进入大一统时代部编版教材2012年3月启动编写,历时5年多才编写完成,是教育部直接领导的,前后从全国调集五六十位专家、学者、作家、教研员、老师和编辑,组成编写组,经过三十多轮评审,几百名特级教师的审读,以及多个省市几十所学校的试教最终面世的一套教材究竟部编版教材与之前的教材有什么不同?我们来看一下:“部编版”语文教材总体特色1、“部编本”语文的立意和眼界是比较高的重视体现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价值观的体现注意整体规划,有机渗透,化为语文的“血肉”这套教材处处都注意立德树人,却又避免做表面文章,努力做到润物无声,不那么“说教”这是第一点2、注重学习和继承以往教材编写好的经验,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使教材编写更有科学性,符合语文教育规律。

3、教材在课文选取、习题设计、教学活动安排、编写语言、插图和装帧设计等方面,都力图贴近当代中小学生的“语文生活”,体现时代性4、课文数量减少“部编本”语文教材课文数量和原来人教版作比较,总体来说是有所减少的初中原来七上和七下都是30篇课文,现在每一册减为24篇数量减少,不等于教学总量减少,而是几个板块的内容方式在调整,使教学内容更丰富,也更有效增加了课外阅读、名著导读和写作的分量大家使用新教材,要理解课文相对减少,但其他几个教学板块又有所加强的用意5、传统文化篇目增加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古诗文,整个小学6个年级12册共选优古诗文132篇,占所有选篇的30%,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达80%平均每个年级20篇左右初中古诗文选篇占所有选篇的51.7%,比原来的人教版也有提高,平均每个年级40篇左右这次新教材的更换回到“守正”的立场,大家会发现,很多经典课文这次又回来了,而尚未沉淀的“时文”则相对减少6、体裁更加多样从《诗经》到清代的诗文,从古风、民歌、律诗、绝句,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均有收录革命传统教育的篇目也占有较大的比重小学选了40篇,初中29篇。

鲁迅的作品也选有《故乡》《阿长与山海经》等9篇7、更加强调4个标准: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和时代性部编版教材重新回到“守正”的立场,强调经典性、文质兼美和适宜教学大家会发现,很多经典课文这次又回来了,尚未沉淀的“时文”相对少了前不久,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以及新课程标准,并且从秋季开始执行其中的语文课标有了最突出的一个变化去年呢,这个部编本语文教材的总主编温儒敏先生在一次北大举行的写作大赛启动仪式上说了这么一句耸人听闻的话,让全场的这个语文老师都吓了一跳,他说,语文高考最后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这三件事情啊,其实就很值得我们去解读所以今天体印君就着这个新课标这个话题,跟大家来解读一下这个里面的几个关键点:首先加强中华优秀文化的教育,是这次修订的的主要目标之一各学科都要充实这方面相关内容虽然是说各学科,大家想一想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哪里?会在英语科目吗?会在物理、化学科目吗?会在数学科目吗?其实最重要的的确还是在语文科目上第二个我们看到是这个新修订的普通高中的语文课程标准当中,他说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要贯穿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的各个部分,内容更全、分量更多、要求更高。

怎么样?你看他剂量就加了,必修选修都要加入传统文化的内容,传统文化是什么内容就是说不是外国小说,不是当代散文,是文言文和古诗词,而这些内容,有什么特点哪?非常不容易抱佛脚,非常不容易突击提高,也非常不容易孩子自学成才的所以呢,不早一点行动,不在孩子小学升初中的时候就植入这样的基因,他是很难在高中的时候对这种古诗文产生亲切感的我们再来关注一个点,就是直接在数据上的转变原来有个说法叫做诵读篇目建议,现在叫做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就是背诵这俩字直接进入了以前就是建议你诵读,现在是建议背诵而且背诵的篇目呢,直接从14篇增加到了72篇,是原来的5倍多所以不仅是剂量加大,要求也高需要学生出口成章,旁征博引,能够背诵和使用很多的古诗文,所以考试的时候一定会在这方面加大这种理解性的默写,而写作文的时候呢,多引用古诗文肯定是特别加分的还有一个点呢,就是我们会关注到他这个课内外阅读建议啊,除了原来的论语孟子庄子之外,还增加了老子和史记等等文化经典著作,还要求学生广泛的阅读各类古诗文,覆盖先秦到清末的各个时期这个什么意思?就是说它的范围扩大了,我们就觉得,那我要读的更多阅读范围跨的年代多,他就可能出一些横向比较纵向分析的题,比如说让你举例论证儒家道家的思想差异,或者让你用儒家的经典的某一句话和道家经典某一句话去比较,比如说他直接从清末各个时代,比如梁启超的名言当中拿出来说,这句名言跟今天读的这篇文章有什么关系,请你说一说,再比如说可能会直接从里面敲出一段话说,这个就是材料,就是材料写作文,这个都看不懂,那作文就没办法写了。

所以这些都是难度的提升,都在发出这样的信号,传统文化的阅读一定要从小抓起还有一点是非常让大家抓狂和害怕的,就是在课内外阅读推荐的篇目当中还涉及了毛泽东诗词,鲁迅啊,郭沫若、矛盾、巴金啊等等这一批,就是反映革命传统的作家作品,让学生去体会这种崇高的革命情怀,这个我觉得很多同学会非常的担心和焦虑因为平时大家阅读基本是凭兴趣爱好来看书的也就是说如果让孩子凭兴趣来选的话,可能不会选这一类的严肃作品但是,现在课表出来了考题中一定隐藏着考题的密码所以在培养阅读习惯的时候,我们一定不能让孩子去挑食,一定要多样化什么都能读进去,他到高中还能适应这种严肃作品的阅读所以,综上所述这一。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