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毕业班阅读复习之我见小学语文毕业班阅读复习之我见一、立足课标一、立足课标 明确要求明确要求《课标》高年段阅读要求 词语理解 ①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②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表达效果 主要内容表达方法 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文章体裁 ①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的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②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③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感情等标点符号 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引号等不同用法 积累诵读 注意通过诗文的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此外 还需要学生有阅读兴趣;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阅读有一定的量等 二、紧扣课本二、紧扣课本 把握复习内容把握复习内容(一)课内阅读(一)课内阅读——注重积累及方法的习得注重积累及方法的习得 重点篇目:《詹天佑》《穷人》《只有一个地球》《少年闰土》《老人与海鸥》《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伯牙绝弦》《学弈》《两小儿辨日》《月光曲》《匆匆》《十六年前的回忆》《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跨越百年的美丽》《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等(二)课外阅读(二)课外阅读——重在方法的运用重在方法的运用三、归纳考点三、归纳考点 掌握答题方法掌握答题方法1、基础知识题——注重考查积累 汉语拼音、词语、句子、修辞、标点符号等(一)考点归纳:(一)考点归纳:2、内容理解题——注重考查理解能力 理解文题、理解词句、理解主题、概括主要 内容、概括中心思想等1 1、、词语理解(1)近义换词法。
(2)近义词反义词结合法 (3)拆拼法 (4)关键字突破法5)联系句子或上下文,理解词义公式:关键词的含义=字面义+语境义+扣主题(二)常见题型解答方法(二)常见题型解答方法2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含义深刻的句子一般有这几类: (1)深沉有哲理的 (2)言简意丰的句子读后让人回味无穷 (3)表现中心的句子,画龙点睛,揭示本质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一般方法: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一般方法: (1)分析句子的字面意思 (2)分析重点词语,从句子的内容出发,理解词语 在特定环境中的特殊意思和感情色彩 (3)分析句子的层次,领会语言内部的逻辑关系 (4)分析句子表达的意思, 一要联系篇章或段落的整体, 二要从结构内容实际出发 (5)内外联系,通过联想来理解句子 (6)通过修辞理解句子含义句子品析答题方法:句子品析答题方法:(1)从修辞的角度分析:先写明使用的修辞方法,再 写该修辞的作用2)从哲理性分析:如果有哲理,可以从它带给你的启示去体会3)从句式结构分析: 疑问句能吸引读者的好奇心,能制造悬念; 反问句能加强语气; 感叹句能抒发强烈的感情; 排比句层层深 ,显得气势磅礴。
3 3、、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一般要求概括得完整简要 (1)段意合并法 (2)要素串连法 (3)问题概括法 (自读质疑法) (4)取主舍次法 (5)摘句法 (6)缩句法 (7)题目扩充法 4 4、、写作手法及句子语段在文章中的作用写作手法及句子语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1)对于文章中各类写作手法及作用也应做一个梳理如:象征、对比、前后照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 前后照应:使文章情节完事、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对比:通过比较,突出事物或描写对象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描写某景物抒发作者某种情 感;借歌颂某个事物来寄托某种志向(2)句子或语段的作用①、内容上: 首段和尾段:点明主旨、升华主题、画龙点睛、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等作用②、结构上: 开头: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总领全文;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设置悬念,引起读者兴趣 中间: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后文作铺垫、埋下伏 笔等作用 结尾:画龙点睛,篇末点题;总结全文、升华中 心;照应开头、首尾呼应四、养成好习惯,答题按步骤四、养成好习惯,答题按步骤v 一读 :速读原文材料v 二看 :看清题目要求v 三找 : 细找文中原话——v 巧借关键词句,进行答案定位v 四答: 认真回答问题v 五查: 做完之后认真检查 五、科学练习五、科学练习 事半功倍事半功倍 1、选题要有针对性、侧重点 2、精选典型例题进行专题讲解 3、“讲、练、测”三结合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