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5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平***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9.23KB
约14页
文档ID:18248888
15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_第1页
1/14

四摄法学习(1)- 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菩 萨 了 悟 自 心 , 本 无 生 灭 , 慈 心 垂 视 六 道 众 生 , 枉 受 沉 沦 , 无 有出 期 , 于 是 广 发 同 体 大 悲 , 尽 未 来 际 行 四 摄 法 : 布 施 摄 、 爱 语 摄 、利 行 摄 、 同 事 摄 ; 以 此 四 种 方 便 法 门 摄 受 众 生 , 使 一 切 众 生 欢 喜接 受 教 化 , 进 而 信 乐 佛 法 , 舍 妄 归 真 , 入 佛 智 海 故 知 , 菩 萨 外行 四 摄 法 , 内 以 无 尽 的 大 慈 悲 心 , 运 用 善 巧 方 便 度 化 众 生 , 方能 利 乐 有 情 , 同 成 佛 道 《 维 摩 经 》 云 : “先 以 欲 钩 牵 , 后 令 入佛 智 ”即 指 度 化 人 的 方 便 善 巧 简 而 言 之 , “摄 ”就 是 获 取 信 任 ,使 其 依 附 , 由 此 使 之 听 法 入 道 , 终 获 解 脱 一 ) 四 摄 法 的 意 义 与 内 容四 摄 法 是 权 巧 度 众 的 方 便 法 门 , 皆 以 巧 慧 为 根 本 。

但 因 众 生的 根 基 与 需 要 的 不 同 , 在 每 一 法 中 又 另 有 它 的 差 别 , 分 类 如 下 :● 布 施 摄 : 四 摄 法 的 第 一 条 为 布 施 摄 , 布 施 摄 又 作 布 施 摄 事等 即 以 无 所 施 之 心 施 受 真 理 ( 法 施 ) 与 施 舍 财 物 ( 财 施 ) 《 佛 说 梵 网 经 》 卷 上 云 : “若 佛 弟 子 , 能 以 施 心 被 一 切 众 生 , 身施 , 口 施 , 意 施 , 财 施 , 法 施 教 导 一 切 众 生 ”因 而 布 施 可 分 为以 下 几 种 :1、 财 施 :财 施 就 是 物 质 的 布 施 , 用 以 解 决 他 人 在 生 活 上 的 种 种 困 难 ,令 其 无 饥 寒 之 苦 布 施 财 物 的 真 正 意 图 : 第 一 是 破 除 内 心 的 悭贪 , 第 二 是 培 养 自 身 的 慈 悲 利 世 之 心 释 尊 在 《 优 婆 塞 戒 经 》云 : “乐 施 之 人 可 获 五 种 利 益 : 一 、 终 不 远 离 一 切 圣 人 , 二 、 一切 众 生 乐 见 乐 闻 , 三 、 入 大 众 时 不 生 畏 怖 , 四 、 得 好 名 称 , 五 、 庄严 菩 提 。

”2、 法 施 :法 施 , 是 以 佛 陀 的 真 理 劝 人 断 恶 修 善 , 离 苦 得 乐 , 得 到 功 德 利 益 即 指 为 他 人 宣 说 一 切 世 出 世 间 法 , 令 众 生 具 足 正 确 的 知 见 , 能去 除 内 心 的 烦 恼 与 痛 苦 , 开 启 智 慧 本 觉 , 依 正 确 的 法 门 来 修 身 摄心 , 得 到 世 间 的 安 乐 与 出 世 间 的 解 脱 法 施 的 功 德 , 远 远 超 过 财 施 ,因 为 财 施 的 作 用 和 范 围 是 有 限 的 , 而 法 施 的 利 益 是 无 限 的 《 无 量 寿 经 》 云 : “一 切 布 施 中 , 法 布 施 为 最 ”唯 独 法 布 施 能够 帮 助 众 生 获 得 无 量 的 智 慧 , 无 尽 的 福 德 断 烦 恼 , 了 生 死 , 出 三界 , 成 佛 道 , 这 种 布 施 才 是 最 圆 满 、 最 殊 胜 的 3、 无 畏 施 :三 界 如 火 宅 , 有 情 多 畏 怖 《 优 婆 塞 戒 经 》 云 : “若 有情 怖 于 王 贼 及 水 火 等 , 施 以 无 畏 , 能 于 种 种 极 怖 中 , 随 力 济 拔 ,此 则 为 无 畏 施 。

”在 众 生 身 心 不 安 , 恐 怖 害 怕 之 时 , 无 畏 施 能够 帮 助 他 人 消 除 内 心 的 恐 惧 与 惊 慌 如 我 们 有 能 力 , 看 到 有 人 生 病 ,治 病 有 困 难 , 我 们 应 当 伸 出 援 助 之 手 , 布 施 医 药 、 布 施 钱 财 , 帮 助他 治 病 以 脱 离 病 苦 ; 如 看 到 他 人 遇 到 了 灾 祸 , 急 需 要 帮 助 , 我 们 应当 尽 自 己 的 一 分 力 帮 助 他 渡 过 难 关 ; 看 到 人 有 忧 愁 , 软 言 相 劝 ,使 他 心 开 意 解 ; 看 到 人 有 过 错 , 好 言 相 劝 , 说 明 道 理 , 使 其 悬 崖 勒马 , 浪 子 回 头 , 等 等 ● 爱 语 摄 : 随 众 生 的 根 性 , 以 温 和 慈 爱 的 言 语 相 对 , 令 其生 欢 喜 心 , 感 到 我 和 蔼 可 亲 而 与 我 接 近 , 以 便 于 我 达 到 度 化 对方 的 目 的 爱 语 可 以 分 为 柔 软 语 和 法 语 , 对 于 一 般 世 人 , 根 据 不 同的 情 况 , 善 于 运 用 世 间 的 语 言 , 使 其 心 平 气 和 , 使 其 远 离 愤 懑 。

《 华 严 经 》 说 : “菩 萨 若 能 随 顺 众 生 , 则 能 随 顺 供 养 诸 佛 ,若 令 众 生 生 欢 喜 者 , 则 令 一 切 如 来 欢 喜 ”古 德 说 : “今 生 人见 欢 喜 者 , 前 世 见 人 欢 喜 故 ”因 而 诸 佛 子 所 说 法 应 顺 众 生 根 性 ,要 和 颜 悦 色 , 善 言 慰 喻 , 说 诚 实 话 、 质 直 语 , 调 解 语 、 柔 和 语 ,使 众 生 喜 爱 , 快 乐 , 如 此 方 法 说 一 切 种 种 真 实 语 言 , 这 样 便 可 调 和一 切 众 生 心 性 , 使 众 生 生 起 欢 喜 心 , 使 他 对 三 宝 起 恭 敬 之 心 , 方 能修 学 佛 法 、 依 教 奉 行 爱 语 可 以 包 括 三 种 :( 一 ) 慰 喻 语 , 要 是 有 人 生 病 或 受 到 灾 难 , 受 到 恐 怖 , 绝 不 可 幸灾 乐 祸 , 须 要 用 慈 爱 和 悦 的 颜 色 和 话 语 去 劝 勉 他 , 使 他 得 到 精 神 上的 慰 藉 , 虽 然 没 有 多 大 的 力 量 帮 忙 他 , 但 这 温 柔 的 言 语 , 同 情 的 态度 , 也 可 以 使 他 感 激 你 , 和 你 发 生 好 的 感 情 。

二 ) 庆 悦 语 , 每 个 人 都 有 他 的 长 处 , 就 是 坏 人 也 有 好 的 地 方 凡 有 好 地 方 , 我 们 都 应 该 赞 叹 他 、 鼓 励 他 、 激 发 他 , 使 之 欢 喜 , 即是 助 成 他 向 好 的 地 方 发 展 就 是 坏 的 人 , 也 会 因 此 走 上 好 的 途 径 三 ) 胜 益 语 , 是 使 听 了 你 的 话 , 可 以 辗 转 增 胜 增 益 如 得 少为 足 的 人 , 你 可 以 勉 励 他 , 使 他 再 进 一 步 地 求 胜 能 布 施 的 引 之 再持 戒 ; 学 小 乘 的 开 导 他 再 学 大 乘 这 些 话 , 都 属 于 胜 而 益 善 的 有时 不 但 以 柔 语 劝 勉 , 亦 可 以 硬 语 呵 责 , 使 之 感 悟 , 励 精 图 治 , 只要 态 度 诚 恳 , 都 可 以 摄 化 他 , 使 他 能 接 受 你 好 意 的 教 导 ● 利 行 摄 : 菩 萨 以 身 口 意 三 业 之 善 行 , 利 益 众 生 , 使 其 欢喜 信 受 佛 法 , 即 是 利 行 摄 。

故 凡 利 益 众 生 之 事 , 无 不 尽 力 而 为 ,以 人 饥 己 饥 、 人 溺 己 溺 、 冤 亲 平 等 的 大 慈 悲 心 , 积 极 修 利 他 之 行 ,得 到 众 生 之 尊 敬 与 信 赖 , 使 其 信 乐 佛 法 《 普 贤 行 愿 品 》 说 : “于 诸 病 苦 , 为 作 良 医 ; 于 失 道 者 , 示 其 正路 ; 于 暗 夜 中 , 为 作 光 明 ; 于 贫 穷 者 , 令 得 伏 藏 ”● 同 事 摄 : 修 菩 萨 行 者 , 要 深 入 社 会 各 阶 层 中 , 与 各 行 各 业的 人 相 接 近 , 做 其 朋 友 , 与 其 同 事 , 亲 近 众 生 同 其 苦 乐 , 并 以 法 眼见 众 生 根 性 而 随 其 所 乐 , 分 形 示 现 , 在 契 机 契 缘 之 情 况 下 , 摄受 利 益 一 切 众 生 , 令 其 安 住 佛 法 之 中 集 异 门 是 论 第 九 说 :“同 事 者 , 谓 于 断 生 命 深 厌 离 者 , 为 善 助 伴 令 离 断 生 命 : 若 于不 与 取 深 厌 离 者 , 为 善 助 伴 令 离 不 与 取 ; 若 于 欲 邪 行 深 厌 离 者 ,为 善 助 伴 令 离 欲 邪 行 : 若 于 虚 诳 语 深 厌 离 者 , 为 善 助 伴 令 离 虚 诳语 ; 若 于 欲 酒 深 厌 离 者 , 为 善 助 伴 令 离 欲 诸 酒 。

诸 如 是 等 说 名 同事 ”真 正 的 同 事 摄 应 该 是 设 身 处 地 为 被 摄 者 着 想 , 即 同 处 一 个角 度 对 众 生 实 施 教 化 , 令 其 断 恶 , 行 善 , 引 导 大 众 入 佛 法 《 观 世 音 普 门 品 》 中 , 观 世 音 菩 萨 普 门 示 现 , 随 类 化 身 , 同 止同 作 , 同 学 同 修 , 即 然 志 同 道 合 , 便 易 成 就 菩 提 以 上 四 摄 法 , 都 是 菩 萨 利 益 众 生 的 方 便 “善 知 方 便 度 众 生 , 巧把 尘 劳 作 佛 事 ”即 是 此 意 二 ) 如 何 行 持 四 摄 法通 过 对 四 摄 法 的 内 容 与 目 的 分 析 , 我 们 可 以 感 觉 到 , 菩 萨 修行 的 法 门 虽 然 广 开 八 万 四 千 之 繁 多 , 但 各 个 法 门 皆 融 六 度 于 四摄 之 中 , 那 么 应 如 何 持 好 四 摄 呢 ?● 如 何 行 布 施 摄1、 布 施 不 住 六 尘《 金 刚 经 妙 行 无 住 分 第 四 》 : “复 次 须 菩 提 , 菩 萨 于 法 应 无所 住 行 于 布 施 , 所 谓 不 住 色 布 施 , 不 住 声 香 味 触 法 布 施 , 须 菩 提 菩萨 应 如 是 布 施 。

” 《 金 刚 经 》 于 文 字 义 理 上 一 再 强 调 布 施 是 不 住相 、 不 住 心 为 主 题 因 此 在 第 四 分 佛 陀 提 出 布 施 的 观 点 :“应 不 住 色 声 香 味 触 法 ” 布 施 不 住 六 尘 , 才 能 根 除 人 我 分 别 ,打 破 有 无 界 线 , 才 是 修 行 者 真 正 的 归 依 处 因 而 修 菩 萨 行 者 布 施 应该 做 到 四 点 : 不 贪 求 胜 境 , 应 随 缘 布 施 ; 不 吝 惜 所 有 , 应 随 力布 施 : 不 分 别 怨 亲 爱 憎 , 应 随 喜 布 施 ; 不 妄 想 未 来 果 报 , 应 随 心布 施 如 果 我 们 能 做 到 不 住 六 尘 布 施 , 妄 心 即 伏 , 菩 提 即 生 2、 布 施 应 讲 “三 轮 体 空 ” 无 住 相 布 施 就 是 布 施 时 没 有 能 布 施 的 我 , 受 布 施 的 人 , 所布 施 的 物 , 当 然 布 施 后 更 不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