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机场容量评估关键参数表、数据需求及确认表、评估报告基本内容

木**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503.55KB
约9页
文档ID:242034545
机场容量评估关键参数表、数据需求及确认表、评估报告基本内容_第1页
1/9

14 表 A-1 容量评估参数标准 关键参数名称关键参数名称 定义定义 参考参考标准标准或获取方法或获取方法 管制员平均工作负荷 熟练管制员完成单位小时内空中交通管制指挥活动所需要的听说、思考、操作的时间长度 累加管制员通信时间、 非通信时间和总思考时间之和,不超过单位时间80% (如 1 小时不超过 48分钟) ,依据 ICAO Doc9426-PartII 附录 C 我国暂定管制员平均工作负荷不超过单位时间70% (如 1 小时不超过 42分钟) 高峰时段管制员工作负荷 熟练管制员完成高峰时段内空中交通管制指挥活动所需要的听说、思考、操作的时间长度 累加管制员通信时间、 非通信时间和思考时间之和, 超过单位时间片 90%(如 5 分钟超过 270 秒)的工作时长不超过采样总时间的 2.5% (如 12 小时不超过 18 分钟) , 依据Doc9426-PartII 附录 C 雷达间隔标准 所有被雷达识别的航空器之间应配备的间隔 依据 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规则 第六章 (国务院中央军委, 2007) 或当地使用的调配间隔参数 尾流间隔标准 为避免尾流影响而规定的航空器之间应配备的间隔。

依据 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规则(R5) 第六章 管制间隔的方法和标准 15 关键参数名称关键参数名称 定义定义 参考参考标准标准或获取方法或获取方法 第五节 航空器尾流间隔标准, 2017) 或当地使用的调配间隔参数 进场跑道占用时间 进场航空器飞越跑道入口直至机尾完全脱离跑道的平均时间 The time interval between the aircraft crossing the threshold and its tail vacating the runway.(EUROCONTROL (2003) Enhancing Airside Capacity, the Complete Guide, Ed. 2.0) 空管单位提供统计数据,如没有统计数据, 则由评估单位现场采集 离港跑道占用时间 离港航空器由跑道外等待点穿越停止线开始至主起落架离地的平均时间 The time interval between the aircraft crossing the stop bar at the holding point and the main gear lift-off from the runway. (EUROCONTROL (2003) Enhancing Airside Capacity, the Complete Guide, Ed. 2.0) 空管单位提供统计数据,如没有统计数据, 则由评估单位现场采集。

轻型/中型/重型机 按照航空器最大允许起飞全重和尾流影响确定的分类标准 依据 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规则(R5) 第六章 16 关键参数名称关键参数名称 定义定义 参考参考标准标准或获取方法或获取方法 管制间隔的方法和标准 第五节 航空器尾流间隔标准,2017) 连续进近间隔 连续进近的两架航空器在前机飞越跑道入口时后机距离跑道的最短距离 空管单位根据管制工作实际执行标准提供如:塔台与进近协议, 或塔台运行手册 离场航空器放行间隔 连续起飞的两架航空器前、后机发出起飞许可的最短间隔时间 空管单位根据管制工作实际执行标准提供 移交间隔 管制扇区之间,同一移交点,使用指定高度移交航空器管制责任时,后机与前机之间须满足的最短水平距离 以管制移交协议为准 起降控制间隔 对已经进入跑道并完成对正的离港航空器发布起飞许可时,五边降落航空器距离跑道入口的最短距离 空管单位根据管制工作实际执行标准提供 停机位分配规则 机场机位分配规则,包括公司分配规则、国内国际停放规则等 根据机场停机位实际使用情况确定, 由机场单位提供 机型比例 机场重、中、轻三种机型的平均比例 根据采集的历史飞行计划表中机型数据统计。

跑道使用方案 跑道的主用方向和跑道运行模式等 空管单位根据实际运行情况提供 跑道端最大等待架次 允许在跑道端排队等待起飞的航空器最大数量 空管单位根据管制工作实际执行标准提供 离场航班最大等待时间 当离场航班等待时间超过最大等待时间后,将获得离场优先权 根据机场运行实际确定,若无法提高,一般设为15 分钟 管制员通信工作时典型繁忙日,单位时间内,管制员和飞行优先通过管制录音统计,17 关键参数名称关键参数名称 定义定义 参考参考标准标准或获取方法或获取方法 间 员语音通话时长 模拟机统计为备份方法 管制员非通信工作时间 典型繁忙日,单位时间内,管制员填写飞行进程单、雷达屏幕操作、管制协调所需时长 通过管制现场统计采集 管制员思考工作时间 典型繁忙日,扇区内各航段单架航空器平均指令数、不同繁忙等级时航段单条指令平均思考时间 通过问卷调查统计方式,结合经验累积确定 历史放行正常率 机场的各月放行正常率,至少提供一年的历史统计数据 机场根据历史数据统计提供 表 A-2 航站楼理论容量评估参数(时间标准) 安检 国内 国际 I 类机场经济舱 95%旅客12 分钟 95%旅客10 分钟 II 类机场经济舱 95%旅客10 分钟 95%旅客8 分钟 III 类机场经济舱 95%旅客8 分钟 95%旅客6 分钟 IV 类机场经济舱 95%旅客6 分钟 95%旅客5 分钟 国内航班旅客办票等候时间 头等舱和公务舱 95%旅客5 分钟 95%旅客4 分钟 I 类机场经济舱 95%旅客14 分钟 95%旅客12 分钟 II 类机场经济舱 95%旅客12 分钟 95%旅客10 分钟 III 类机场经济舱 95%旅客10 分钟 95%旅客8 分钟 IV 类机场经济舱 95%旅客8 分钟 95%旅客8 分钟 联检 海关 95%旅客10 分钟 边防 95%旅客15 分钟 检验检疫 95%旅客5 分钟 注:表 A-2 参考中国民用运输机场服务质量标准(2013 版) 18 表 B-1 空管部门提供及确认数据 序号序号 数据名称数据名称 说明说明 确认签字确认签字 1 航行资料汇编 空管保障设施、空域划分、飞行程序 2 历史飞行计划表 冬春、夏秋季已执行的飞行计划。

内容包括:航班号、注册号、机型,计划起降时间、实际起降时间、实际撤、挡轮挡时间 3 与相邻管制部门的移交协议 进近与塔台、进近与区管、塔台与地面运控中心等 4 扇区移交协议 如果分扇运行,机场内扇区移交协议 5 关键点飞行速度和高度 6 跑道运行模式及不同跑道业务量分担比例 多跑道机场常用的跑道运行模式,及不同运行场景下的跑道业务量分担比例 7 各机型的跑道占用时间 包括各型航空器在跑道道面运行的平均占用时间,分起飞和落地 8 飞行管制一号规定 航班与进出口点和航线对应的列表 9 飞越航班对本场运行影响 含飞越航班占机场各进出口点的流量比例 10 实时流量管理运行情况通报表 机场受外围流控时间段,流控策略,流控天数等 11 历史(机场)放行正常率 上报民航局的机场历史放行正常率 12 通用航空主要活动规律 包括各通用航空活动的频率,影响的航线、高度等 13 周边军民航机场的与本场的距离及方位 19 序号序号 数据名称数据名称 说明说明 确认签字确认签字 分布 14 其他空域用户主要活动规律 包括各其他空域用户活动的频率,年活动天数,每天活动小时数及分布,分航季(冬春、夏秋)说明 15 其他空域用户活动对民航指挥(本场管制)的影响 其他空域用户活动对本场航线、高度的影响以及产生冲突的航段及规避冲突的方法 16 现行管制调配间隔 本场规定的进近管制间隔,包括五边间隔规定、前离后进航空器间隔规定、交叉和对头穿越间隔规定等。

17 气象条件 常态出现的低云、低能见度等不利于飞行的气象条件 18 设备性能 通信、导航、监视设备性能 19 滑行路径 不同场景下的航空器在场面滑行的滑行路径注:机坪管理移交机场的由机场提供) 20 地面滑行速度和间隔 (注:机坪管理移交机场的由机场提供) 21 停机坪运行限制 包括航空器在机坪运行时的推出、滑行以及等待等相关要求 (注:机坪管理移交机场的由机场提供) 22 放行限制 机场是否具备相关放行限制(例如同航线航空器放飞时间间隔等) 23 管制录音 最近 1 个月管制员通话录音,每个需评估席位按每天 24 小时分别给出录音数据, 以及该时段内扇区架次 24 其他特殊情况 20 表 B-2 机场部门提供及确认数据 序号序号 数据名称数据名称 说明说明 确认签字确认签字 1 班期时刻表 冬春、夏秋季的班期时刻表 2 历史飞行计划表 冬春、夏秋季已执行的飞行计划内容包括:航班号、注册号、机型,计划起降时间、实际起降时间、实际撤、挡轮挡时间、登机门、行李转盘号、航班旅客数、可用座位数 3 历史小时放行正常率 与历史飞行计划表提供时段对应的小时放行正常率 4 机场总平面图 机场总平面的电子版 CAD 图,要求有详细的滑行道、停机位和跑道描述。

5 停机位可停放机型 每个停机位可停放的机型限制 6 停机位的分配规则 航空公司使用停机位的区域要求 7 备降机位数量 备降航班使用的停机位数量 8 航空器平均过站时间 各型航班的平均过站时间 9 驻场航空公司机队情况 驻场航空公司机队数量、机型、过夜起飞数量 10 其他特殊情况 包括除冰位、过夜机位、临时机位等使用条件 11 航站楼 CAD 平面图(电子版) 包括出发和到达层、国内与国际客运 12 国内出港旅客量 日国内出港旅客量 13 国内抵港旅客量 日国内抵港旅客量 14 国际出港旅客量 日国际出港旅客量 15 国际抵港旅客吞吐量 日国际抵港旅客量 16 值机柜台数量 人工值机柜台数量、自助值机数量 21 序号序号 数据名称数据名称 说明说明 确认签字确认签字 17 值机柜台分配 各航空公司或代理商值机柜台分配原则 18 柜台开放时间 各航班或航空公司对应的值机柜台开放的数量及时间 19 平均单位办票时间 国内、国际旅客平均人工值机时间 20 值机比例 人工、自助值机柜台以及网上值机旅客比例 21 国内安检通道属性及数量 国内安检通道数量、属性、普通通道数量 22 安检通行能力 国内、国际平均安检时间 23 边检通道属性及数量 国际边检通道数量普通旅客通道数量、VIP通道、团队通道 24 国际边检通行能力 旅客平均边检时间、边检排队等候区面积 25 行李转盘 转盘数量和指派原则; 26 旅客申领行李比例 航班到达后,该航班上提取行李的旅客数量 27 旅客申领行李时间 国内、国际航班旅客申领行李平均用时;旅客到达行李转盘平均用时;航班落地开舱到第一件行李到达转盘平均时间(分国际、国内) 22 前言 一、评估对象与模型 (一)评估背景 (描述启动容量评估的背景、评估目标和项目执行过程等)。

(二)评估依据 (说明容量评估依据的有关规章、规范、标准、相关协议、用户提供的技术资料及文件等) (三)评估环境 (说明评估范围、运行环境等) (四)评估技术路线 二、基于历史统计数据的评估 三、基于数学计算模型的评估 四、基于计算机仿真模型的评估 五、基于管制员工作负荷的评估 六、容量评估综合结论 (列出各容量评估方法的结果,给出机场容量的评估结论) 七、建议 (提出机场运行的改进建议) 附录 (与评估相关的技术资料,包括关键评估参数、航行资料等。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