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地貌形成必背知识原理

公****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15.50KB
约5页
文档ID:527161562
地貌形成必背知识原理_第1页
1/5

地貌形成必背知识原理1. 一、板块地貌在板块的生长边界(板块发生背离运动),地壳张裂,形成裂谷、海岭或海洋例如:(1)大西洋:位于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的生长边界,地壳张裂,形成海洋大西洋海底地形主要特征为其有一个海底山脉,即大西洋中脊2)东非大裂谷: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地壳张裂形成裂谷在非洲的三大湖泊--坦噶尼喀湖、马拉维湖和维多利亚湖中,前两者是东非大裂谷断裂时形成的,属于断层湖,而维多利亚湖在成因上属于构造湖,是因地壳运动使地面渐渐下沉而形成的浅的集水盆地,也是三大湖中水最浅的一个坦噶尼喀湖位于东非大裂谷区的西部裂谷部分坦噶尼喀湖南北狭长,其形成原因是地壳断裂下陷断裂作用还形成了湖岸四周的高崖峭壁维多利亚湖介于东非大裂谷及其西支之间,居裂谷间浅宽盆地的北部,湖盆是由于地面凹陷而形成的贝加尔湖湖底谷地两岸地形不对称,西岸为陡坡,东岸坡势较缓贝加尔湖是一个断谷的凹部美国五大湖是冰川侵蚀作用的结果3)红海: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地壳张裂形成裂谷,海水涌入形成红海4)海岭:在板块的生长边界(或板块内部的张裂地带),海底的板块交界处的地壳深处的物质会特定情况下喷出,冷却凝结形成海岭。

2. 在板块的消亡边界(板块发生相向运动),地壳相互碰撞挤压,地壳隆起上升形成高大的褶皱山脉、海岸山脉、岛弧和海沟1)褶皱山脉,例如喜马拉雅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地壳弯曲隆起上升形成喜马拉雅山脉2)海岸山脉,例如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安第斯山脉位于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南极洲板块向下俯冲,美洲板块受挤上拱,隆起而形成3)海沟,例如马里亚那海沟马里亚纳海沟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挤压碰撞,太平洋板块向下俯冲而形成4)岛弧,例如日本群岛日本群岛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太平洋板块向下俯冲,亚欧板块东部受到挤压隆起上升而形成台湾岛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太平洋板块向下俯冲,亚欧板块东部受到挤压隆起上升而形成台湾岛属于大陆板块的一部分,由于受到挤压而隆起上升,而台湾岛与大陆的连接部分由于地壳的垂直运动下沉或海平面上升,被海水淹没形成台湾海峡1. 二、构造地貌背斜成山,向斜成谷背斜成谷,向斜成山断层地质构造地形举例(1)地堑一一谷地或低地一一渭河平原、汾河谷地(2)地垒——山地或高地——华山、庐山、泰山(3)断裂交界面一一裂谷或陡崖。

岩石破碎,易发育成沟谷、河流一一东非大裂谷、华山大断崖三、外力地貌1■流水堆积地貌(注意过程的描述)(1)冲积扇(洪积扇)在山区1地势陡峻",洪水期水流速度快用携带大量砾石和泥沙iV;水流流出出山口时,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在山麓地带堆积下来,形成扇状堆积地貌,称为冲积扇或洪积扇iiiiiiiv地点;地形地势特点;外力的特点,例如,水流速度快慢,风速快慢等外力作用,例如侵蚀、搬运、堆积等上述的四点为因果关系,即因为在山区,故地势陡峻,因为地势陡峻,故水流速度快,因为水流速度快,故河流流水携带了大量砾石和泥沙2)河漫滩与河漫滩平原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区,地势平缓,下切侵蚀减弱,侧蚀增强,凸岸堆积,堆积体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洪水季节,河漫滩被洪水淹没,继续堆积,多个废弃的河漫滩连在一起,形成河漫滩平原3)河口三角洲在河流入海口处,水下坡度变缓,河水流速慢,河流所携带的泥沙便会堆积在河口的前方,形成三角洲河口三角洲的形成需具备三个条件条件一:河流携带大量的泥沙;条件二:河流入海口处地势平缓(水下坡度变缓),水流速度慢,搬运作用弱,堆积作用强;条件三:海水的顶托作用强或入海口潮差小。

2■流水侵蚀地貌(1)V型谷对同一河段而言,河流发育初期,(或对某一条河流而言,在河流的上游地区)河流落差大,流速快,能量集中,河流侵蚀作用以溯源侵蚀和下切侵蚀为主,河谷不断加深和延长,谷壁陡峭,横剖面呈“V”型2)宽而浅的U型谷对同一河段而言,河流发育后期,(或对某一条河流而言,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区)河流落差变小,下切侵蚀的作用减弱,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侧蚀)加强,河道更弯曲,河谷拓宽,形成宽而浅的U型谷3. 海水堆积地貌沙滩在沙质海滩,波浪在向海滩(岸)运动的过程中,由于速度逐渐减慢,携带的大量沙子堆积在海岸地带,形成沙滩4. 风力堆积地貌一一沙丘在风向较为固定的沙漠地区,沙粒在风力作用下被搬运,当风速减弱,搬运能力下降,大量沙粒在风力的堆积作用下形成沙丘5. 风力的侵蚀地貌一一风蚀沟谷、风蚀洼地、风蚀蘑菇等在降水较少的干旱半干旱地区,风速强筋,风的侵蚀作用强烈,风侵蚀岩石,形成风蚀沟谷或风蚀洼地6. 海水侵蚀在岩石海岸,波浪不断击打、侵蚀岩壁,使其后退,形成海蚀柱或海蚀崖四、特殊地区地形地貌的形成原因(1)台湾山脉的成因内力作用: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抬升而成(2)横断山区的河谷的成因①内力: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上升②外力:该地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流水侵蚀和河流切割作用强(3)雅鲁藏布江谷地的形成原因①内力: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结合处,由两大板块碰撞而成断裂带②外力:雅鲁藏布江侵蚀而成(4)伊犁河谷的形成原因①内力:地壳断裂下陷形成②伊犁河携带泥沙堆积而成(5)汾河谷地,渭河平原形成原因①内力:地壳断裂下陷②外力:汾河,渭河的侵蚀和携带泥沙堆积而成(6)西北山麓、太行山山麓冲积扇的成因外力:河流携带泥沙流出山地,在山前由于流速减慢,大量沙石堆积而成(7)华北平原的成因①内力:地壳下沉②外力:海河、黄河、淮河携带泥沙堆积而成五、描述某区域地形特征的基本思路:1、海拔(高/低/大致的海拔范围);地势状况;3、地面起伏(大/小);4、地形类型及其结构(例该区域地形类型复杂多样,以平原为主);5、主要地形的分布特点(描述某种或者几种主要的地形分布特点);6特殊典型的地貌形态等。

例1读下图描述图示区域中PQ线的东南部的地形特征例2读图,描述海南岛的地形特征经典练习题一一通过认真思考下列问题,相信一定能让你透彻地理解关于地貌的知识和原理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因外力作用在成因上具有一定的联系图中各字母表示不同的主导外力作用类型,读图回答(1)〜(2)题菱古咼原bb黄土高原华北平原—?―裸岩荒漠风力沉积.沙.丘斑力沉祝卜s+asd/河口二角洲冲积扇硫水侵蚀■黃土沟眷(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a表示风力侵蚀作用②b表示风力搬运作用③c表示流水溶蚀作用④d表示流水搬运作用A•①③B•②④C•①④D•①②(2) 在c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有①沙尘暴②水土流失③泥石流④土地荒漠化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