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内除法(一)解决问题学习题目情况反馈教师反思1.请您用画图的方法来表示题目的意思15只蚕宝宝,平均放到3个纸盒里,每个纸盒放几只?15只蚕宝宝,每个纸盒里放5只,要用几个纸盒?2. 一共有24个风车,( ),每个小朋友分几个?3. 一共有24个风车,( ),能够分给几个小朋友?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用所学的除法知识解决相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2.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平均分的两种分法,感受除法,在生活中的作用3.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会用乘法检查的好习惯教学重点:能用除法知识解决与“平均分”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明确除法两种含义的联系与区别教学准备: 情景图课件、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我来分一分1)把12块糖,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块? 学生动手操作(用小圆片代替糖) 怎样列式?(12÷3=4) 为什么要用除法计算?(这是把12平均分成了3份,求一份是多少?所以用除法计算 (2)把12块糖,每份分4块,能够分几份? 学生动手操作用小圆片代替糖) 怎样列算式?(12÷4=3) 为什么要用除法计算?(这是求12里有几个4?所以用除法计算。
2.看图说话列式引导学生表述图意:8个,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有几个?算式:□○□=□ 引导学生表述图意:8个,每2个一份,可分成几份? 算式:□○□=□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手分一分、说一说,使学生建立起动作表征,在图形表征、动作表征、语言表征中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两种意义同时,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图与题之间的联系,对学生分析问题水平的提升有很大的协助 3.揭题:我们已经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几”和“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都是用除法计算,这节课我们利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板书:解决问题) 二、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1. 教学例3两个图今天我们要一起研究这两道题,先来看第一题 (1)读题,找出数学信息(师:你知道了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所求问题是什么?(生:每个纸盒放几只?)板书:每个纸盒放几只?分析数量关系 师:你怎样来解决?请你来画一画图 (2)画图理解题意 学生画图理解题意(教师对画图有困难学生实行指导) 小组交流所画的图,理解题意 请学生代表汇报: 从图中可知:将15只蚕宝宝平均放在3个纸盒里,求每个纸盒放几只,就是将15平均分成3分,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3)在课件中出示示意图,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线段图。
请学生结合图再说一说 (4)列式解题 你能列式解答吗?15÷3=5(只) 为什么要用除法计算? 请你说一说15、3、5分别指什么?(多请几个学生回答)15÷3=5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多请几个学生回答) (5)验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我们的解答准确吗?请学生实行验证实行集体交流验证(课件显示验证过程)2.教学例3右图 (1)读题,找出数学信息,(师:你知道了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师:所求问题是什么?(要用几个纸盒?)板书:要用几个纸盒?(2)画图理解题意 师:你怎样来解决?请你来画一画图学生画图理解题意小组交流所画的图,理解题意请学生代表汇报:从图中可知:求要用几个纸盒,就是求15里面有几个5,用除法计算 (3)课件出示示意图,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线段图 请学生结合图再说一说4)列式解题 15÷5=3(个)为什么要用除法计算?请你说一说15、5、3分别指什么?(多请几个学生回答) 15÷5=3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多请几个学生回答)(5)验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请学生画一画,实行集体交流验证(课件显示验证过程) “3个纸盒,每个纸盒里放5只,一共15只,同问题中蚕宝宝的总只数相等,计算准确”。
【设计意图:由学生来寻找信息,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通过画图、交流、实行思路分析,学生在动作、图形、语言表征之间建立起联系,从而进一步理解除法的两种不同的意义学生之间通过质疑、补充、订正实行学习互动,培养了学生反思和矫正的水平 3.比较两题的异同(体会内在联系,理解数量关系) 请同学们观察这两道题有什么异同? 小组讨论,汇报:(1)不同点: 左图已知总只数与盒数,求每盒的只数 右图已知总只数与每盒的只数,求盒数 (2)相同点:①是求平均分,都用除法计算②计算商时都用到乘法口诀“三五十五”师生归纳总结解决平均分的问题的方法: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1.练习五第1题2.练习五第2题设计意图:第1、2题是将平均分的两种情况的实际问题进行对比编排,第1题,给学生提供了示意图,让学生借助图形进行思考,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两种情况的联系与区别第2题,完全是文字题,要求学生读题,从语言文字上进行分析,能说明选择算法的依据,提高解决除法问题的能力3. 练习五第8题1)学生独立完成,请学生列式解答2)请学生说出这3道题的联系与区别四、总结评价,谈谈收获板书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