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道路景观设计规范

bin****86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6.99KB
约20页
文档ID:56818953
道路景观设计规范_第1页
1/20

道路景观设计规范道路景观设计规范篇一:道路绿化设计规范道路绿化设计规范 1.1 道路绿地率指标 1.1.1 在规划道路红线宽度时,应同时确定道路绿地率 1.1.2 道路绿地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1.1.2.1 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小于 40%; 1.1.2.2 红线宽度大于 20m 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 30%; 1.1.2.3 红线宽度在 40-20m 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 22%; 1.1.2.4 红线宽度小于 40m 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 20% 1.2 道路绿地布局与景观规划 1.2.1 道路绿地布局应符合下列规定: 1.2.1.1 种植乔木的分车绿带宽度不得小于 1.2m 主干路上的分车绿带宽度不宜小于 2.2m;行道树绿带宽度不得小于 1.2m; 1.2.1.2 主、次干路中间分车绿带和交通岛绿地不得布置成开放式绿地; 1.2.1.3 路侧绿带宜与相邻的道路红线外侧其他绿地相结合; 1.2.1.4 人行道毗邻商业建筑的路段,路侧绿带可与行道树绿带合并; 1.2.1.5 道路两侧环境条件差异较大时,宜将路侧绿带集中布置在条件较好的一侧 1.2.2 道路绿化景观规划应符合下列规定: 1.2.2.1 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应确定园林景观路与主干路的绿化景观特色。

园林景观路应配置观赏价值高、有地方特色的 植物,并与街景结合;主干路应体现城市道路绿化景观风貌; 1.2.2.2 同一道路的绿化宜有统一的景观风格,不同路段的绿化形式可有所变化; 1.2.2.3 同一路段上的各类绿带,在植物配置上应相互配合,并应协调空间层次、树形组合、色彩搭配和季相变化的关系; 1.2.2.4 毗邻山、河、湖、海的道路,其绿化应结合自然环境,突出自然景观特色 1.3 树种和地被植物选择 1.3.1 道路绿化应选择适应道路环境条件、生长稳定、观赏价值高和环境效益好的植物种类 1.3.2 寒冷积雪地区的城市,分车绿带、行道树绿带种植的乔木,应选择落叶树种 1.3.3 行道树应选择深根性、分枝点高、冠大荫浓、生长健壮、适应城市道路环境条件,且落果对 行人不会造成危害的树种1.3.4 花灌木应选择花繁叶茂、花期长、生长健壮和便于管理的树种 1.3.2 绿篱植物和观叶灌木应选用萌芽力强、枝繁叶密、耐修剪的树种 1.3.6 地被植物应选择茎叶茂密、生长势强、病虫害少和易管理的木本或草本观叶、观花植物其中草坪地被植物尚应选择萌蘖力强、覆盖率高、耐修剪和绿色期长的种类 交通岛、广场和停车场绿地设计 2.1 交通岛绿地设计 2.1.1 交通岛周边的植物配置宜增强导向作用,在行车视距范围内应采用通透式配置。

2.1.2 中心岛绿地应保持各路口之间的行车视线通透,布置成装饰绿地 2.1.3 立体交叉绿岛应种植草坪等地被植物草坪上可点缀树丛、孤植树和花灌木,以形成疏朗开阔的绿化效果桥下宜种植耐荫地被植物墙面宜进行垂直绿化 2.1.4 导向岛绿地应配置地被植物 2.2 广场绿化设计 2.2.1 广场绿化应根据各类广场的功能、规模和周边环境进行设计广场绿化应利于人流、车流集散 2.2.2 公共活动广场周边宜种植高大乔木集中成片绿地不应小于广场总面积的 22%,并宜设计成开放式绿地,植物配置宜疏朗通透 2.2.3 车站、码头、机场的集散广场绿化应选择具有地方特色的树种集中成片绿地不应小于广场总面积的10% 2.2.4 纪念性广场应用绿化衬托主体纪念物,创造与纪念主题相应的环境气氛 2.3 停车场绿化设计 2.3.1 停车场周边应种植高大庇荫乔木,并宜种植隔离防护绿带;在停车场内宜结合停车间隔带种植高大庇荫乔木 2.3.2 停车场种植的庇荫乔木可选择行道树种其树木枝下高度应符合停车位净高度的规定:小型汽车为;中型汽车为;载货汽车为 单位厂区园林绿化植物的选择 3 . 1 园林绿化植物选择的基本原则工厂的类型很多,有重工业、轻工业、纺织工业、石油工业、化学工业、精密仪表工业、等。

即使同一类型的工厂,其规模大小 、产品品种、排放物环境的影响,以及某些工业对环境质量的要求等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如何结合具体情况选择绿化植物,是企业绿化的成败关键之一 3 . 1 . 1 适地适树 植物因原产地、生长习性不同,对气候条件、土壤、光照、温度等都有一定范围的适应性,在工业环境下,特别是一些污染性大的企业,选择最佳适应范围的植物,生长健壮,就能发挥植物对不利条件的抵御能力,其抗性及耐性就强,反之就弱在同一工厂内,也会有土壤、水质、空气、光照的差异,在选择树种时也要分别处理,因此要在识地识树的前提下,适地适树地选择树木花草,这样能成活率高,生长强壮,达到良好的绿化效果 3 . 1 .2 选择防污植物 这是工业企业绿化中特别要注意的生产过程中排出的有害气体、废水、废渣,使空气污染,土壤毒化,直接影响植物生长,而植物的受害程度又随污染物的种类、浓度等而有差异有的植物能抗多种有害气体(如构树、大叶黄杨对 SO2 、:HF、 Cl2 有强的抗性);有的只抗某种气体,而对另一种气体敏感,易受害(如唐菖蒲抗 SO2 能力强,而对 HF 抗性弱,很敏感);有的植物抗御能力强,吸收能力低,(如大叶黄杨对氟的抗性很强,然而叶内氟的积累增加不明显);有的植物抗性强,且有很强的吸收能力,在体内积累(如构树,臭椿能积累 XX-10000 的氯气而不受害)。

通常使植物长时间生长在有害气体环境中,基本上不受害的称抗性强,当植株受害率不超过 22%,有害气体消失后不能恢复正常的称抗性较强,叶片及植株受害率在 40%左右称抗性中等,受害率 60%左右称抗性弱为了达到良好的绿化美化效果,在调查的基础上,选择好防污植物 3 . 1. 3 生产工艺过程的要求 要根据不同工厂、不同车间生产工艺过程选择植物有污染的工厂、车间要选择相应的防污绿化植物有些生产工艺过程对环境条件有特殊的要求,如精密仪器厂、电子仪表厂、电视机厂等,要求车间周围空气洁净,尘埃少,以保证产品质量,就要选择滞尘能力强的树种,如榆、刺楸等,而不能栽植杨、柳、悬 铃木等有飞絮飞毛的树种对要求防火的如仓库、堆场等,可选择含树脂少,枝叶含水分多,萌蘖再生力强,着火时不会产生火焰的防火树种,如珊瑚树、蚊母、银杏等3 . 1 .4 要容易繁殖,便于管理 工厂绿化管理人员有限,宜选择容易繁殖、栽培和管理的植物,以省工节资,又能更好地发挥保护环境的作用为了丰富色彩、美化工厂,种植花卉,一般说来比较费工,也可以选择一些自播繁衍能力强的花卉,如波斯菊、紫茉莉、牵牛、银边翠等一、二年生花卉,以及美人蕉、马藺、玉簪、葱兰、石蒜等宿根球根花卉。

生长健壮、管理省工、繁殖容易,种苗易得,一次栽种多年开花,效果是很好的 居住区公园的绿化要注意什么 居住区公园,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有大片的种植绿地,还要有游憩活动的设施,是群众性文化教育、娱乐、休息的场所对城市面貌、环境保护、人民的文化生活都起着重要作用在具体的规划设计中,要注意遵循以下几点原则和要求 4 .1 要积极贯彻执行园林绿化建设方面的方针政策作为一名园林设计者,要充分认识到环境建设的重要性,要认识到公园建设是面向群众、服务群众的 4 .2 继承和发扬我国造园艺术的传统,吸取国外先进经验,创造我国社会主义的新园林我国的古典园林艺术博大精深,造园手法灵巧含蓄,深值我们继承和发扬设计时,要在公园中体现我国古典园林追求自然、讲究含蓄、蕴藏意境的特点,充分运用“小中见大” 、 “园中有园”等造园手法,创造出独特的古典园林空间同时,还要积极吸取国外园林建设中的一些先进经验,在设计进程中力求做到借古建今、中西结合 4 .3 要表现地方特点和风格,要有自己的特色,避免景观的重复我国有名的公园很多,各有特色在设计中,我们要有选择地汲取一些名园在设计上的经验,但不可全套照搬。

在景点处理、树种选择等方面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突出地方特点和风格公园内各景区的设计要有特点,不能整个公园一个样 4 .4 要依据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要求,尽可能满足游览活动的需要公园,是城市绿地的组成部分,公园规划设计要依据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要求进行注意与周围环境配合,与邻近的建筑群、道路网、绿地等取得密切联系,使公园自然地融合在城市之中在设景分区时,要充分考虑公园的功能要求,设置人们喜爱的各种内容一个完整的居住区公园,应全面设置下列内容:观赏游览、安静活动、儿童活动、文娱活动、体育活动、政治文化和科普教育,服务设施、园务管理等 4 .5 充分利用现状及自然地形,有机地组织公园各个部分在公园地形地貌的艺术处理中,要注意: 因地制宜,利用为主,改造为辅,就地掘池,因势掇山,力求达到园内填挖土方量平衡;地形设计要充分考虑园林使用功能、园林景观、园林工程、园林植物生长等诸方面的要求,合理开掘布局在公园各景点的组织上,可采用以两三处主景为构园重心,利用园路、溪水、山丘等造园要素连接各景区,使其前呼后应,过渡自然,构成协调的园林空间序列4 .6 规划设计要切合实际,便于分期建设及经常的经营管理。

设计要立足于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充分考虑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接受能力,特别注意设计区域的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设计出经济条件允许的、人们喜爱的、符合本地自然条件和地形特点的公园设计中还要考虑各景区景点建设的先后次序及景点的日常管理,做到建设中不杂乱,建设后有管理 篇二:道路景观原则及设计1、实用性原则 道路景观首先要满足人行道通行的功能要求,然后考虑如何体现它的商业价值 2、因地制宜原则 设计应该强调结合利用现状地形,在尽可能减少工程量的前提下达到理想的视觉效果和环境效果 3、可持续发展原则 道路景观的设计就是要运用规划设计的手段,结合自然环境,对场地内生态资源、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进行保护和利用,既有利于当代,又造福于后人坚持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的发展相统 4、可识别性原则 道路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城市的标签,在设计中,不同等级的道路或不同功能的道路需要有所区别,在设计的时候,既要体现城市的地方特色,也要形成有特色的街道空问 5、整体性原则 要求将公路本身与沿途地形、地貌、生态特色等方丽进行全面设计,从道路本身出发,将一条道路作为一个整体考虑,统一考虑道路两侧的建筑物、绿化、街道设施、色彩、历史文化等,避免其成为片段的堆砌和拼凑。

6、美学原则 道路景观设计不仅要使城市满足居住、出行的功能,而且要使城市美观,美是人的高层次的需求 各类城市道路景观的设计思路 不同的道路在城市生活、生产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各有不同笼统地研究城市道路景观问题是不太切合实际的因此,我们需要将城市道路进行分类,以便研究得更深入城市中的道路按活动主体可分为车行道路、人车混杂型道路及步行道路等类型不同类型道路因使用方式与使用对象之间的差异,在景观设计上的侧重与手法的运用上也各不相同 车行道路的景观设计 市区车行道路(快速路)受城市用地的限制,城市中的快速路常常表现为高架与立交的型式,其道路景观设计与一般道路极为不同 道路形式的设计 由于快速路是在市区内,其高度、宽度、尺度设计应对城市传统景观加以充分考虑,以降低快速路对于传统景观及周边环境的割裂,尤其是要控制快速路的高度以避免对传统建筑立面所讲求的比例关系造成破坏,必要时可采用地面式或拉开与建筑高度的差距 建筑形式的设计 建筑物的尺度应与快速路和谐,可采用双重尺度,建筑的上部恰恰是在快速路上运动的汽车中人的视觉范围内,因而只需设计色彩效果,而建筑的下部是慢速运动的行人视觉可及范围,可采用人的尺度进行设计。

快速路形式单一,交叉口少,很容易形成单调而乏味的街景,因此地标建筑的设计就显得格外重要,它的视觉标志性可以成为道路景观的高 潮,使枯燥的道路景观有节奏和兴奋点 道路设施的设计 快速路上的道路设施包括快速路照明设施、标志广告牌、信息显示牌、护栏、隔音板等这些设施的设计不应仅仅是道路功能的。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