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叶片 DNA 微量提取1 CTAB 法提取参照 Paillard (1996),Agwanda (1997),郭景伦 (1997),朱旗(1994)等的方法进行多次实验后改进,形成 CTAB 法改进 III,具体步骤如下:1)取半成熟新鲜叶片 2~3 cm2(0.15~0.3 g) ,剪碎后在液态氮中研磨成细粉2)立即依次加入 0.1 g PVP 粉混匀,1 ml 氯仿混匀,2 ml Extraction buffer(350 mM 山梨醇, 100 mM Tris-HCl pH8,100 mM EDTA pH 8.0,0.5% 重硫酸钠) ,添加 40ul β–巯基乙醇(终浓度 2%)混匀3)融化后的糊状物分装于 2 ~ 3 支 1.5 ml 的离心管,离心 10 min(at 4℃,5000 rpm) 4)吸弃上层液相和下层氯仿5)每管沉淀物加入 600 ul lysis buffer [0.2 M Tris-HCl(pH8.0), 0.05 M EDTA, 2 M NaCl, CTAB2%],添加 12 ul β–巯基乙醇(终浓度 2%),轻轻混匀后 65℃下温育 0.5 h。
6)添加等体积的氯仿 :异戊醇(24:1, v/v) ,小管倒转约 10 次(充分混匀),形成乳状液后离心 15 min(at 4℃, 12000 rpm ) 7)上层水相转移到一个新的 1.5ml 小管,加入 1/10 体积的 3 M 乙酸钠、等体积(600 ul)冷的乙醇,离心 10 min(at 4℃, 6500 rpm) 8)弃液相,用 70%的乙醇中洗涤沉淀物 2 次,然后悬浮在 100 ul 的 TE中(如难溶解则在 65℃水浴中处理 10 min) 2 DNA 纯化1)将粗提取 DNA 用 TE 稀释至 600 ul,加入 1.5 ul 10mg/ml 的 RNase 母液(相当 15ug RNase) ,在 37℃水浴下处理 30 min2)添加等体积的氯仿:异戊醇 (24:1),倒转混匀后离心 15min(at 4℃,12000 rpm) 3)吸取 500ul 上清液,重复“2) ”4)吸取 400ul 上清液,加入 1/10 体积 3M NaAc,等体积的冷的无水乙醇,轻轻混匀后离心 10min(at 4℃,6500 rpm) 5)加入 200 ul 70%的乙醇洗涤 2 次,弃乙醇,将管倒扣于滤纸上,使乙醇流尽。
6)风干(或自然凉干) 7)DNA 悬浮在 100ul 的 TE,4℃保存(常用) ,-20℃长期保存3 DNA 质量检测1)取 2~5ul DNA 用 TE 缓冲液稀释至 50ul,于 Beckman 公司生产的紫外分光光度计(DU530 DNA/Protein Analyer)中检测 OD 值2)取 10ul 样品 DNA 与 2 ul(6×)Loading buffer [0.25% 溴酚蓝,40%( m/V)蔗糖] 混匀,于 1%琼脂糖凝胶上进行电泳,同时点上 50ng Marker,检测 DNA 分子的大小3)用无菌重蒸水将检测合格的 DNA 样品稀释到 50 ng·ul-1,常用的放在4℃冰箱,长期保存的放在-20℃或-70℃冰箱,保存备用4 咖啡植物总 DNA 提取技术研究实验结果图 1 咖啡叶片微量提取 DNA 电泳图谱(1%琼脂糖)图 1:I 不同改进的 CTAB 法提取 DNA;1、2:CTAB 法改进 I 提取的DNA;3、4:CTAB 法改进 III 提取的 DNA;5、6:CTAB 法改进 II 提取的 DNA图 1:II SDS 法和 CTAB 法改进 III 提取 DNA; 1~4:SDS 法提取的 DNA;5~8: CTAB 法改进 III 所提取的 DNA。
图 1:III 不同成熟度叶片 CTAB 法改进 III 提取 DNA;1:0.1g 半成熟叶片提取的DNA,2:0.1g 嫩叶片提取的 DNA,3~5:0.1 g 成熟叶片提取的 DNA1 2 3 4 5 6 M 1 2 3 4 5 6 7 8 1 2 3 4 5 MI II I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