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调查项目书流行病学调查项目书篇一:流行病学调查计划附件 20 紧急流行病学调查方案 一、目的 (一)界定疫病发生情况,分析可能扩散范围,提出防控措施建议,提高突发动物疫情处臵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 (二)探寻病因及风险因素,分析疫情发展规律,预测疫病暴发或流行趋势,评估控制措施效果,提出政策措施建议 二、范围 出现以下情况时,省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组织本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根据本方案要求启动紧急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并及时填报紧急疫情调查表: (一)疑似或确认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情; (二)疑似或确认发生疯牛病、痒病、非洲猪瘟等外来动物疫病或新发病病例的; (三)疑似或确认发生牛瘟、牛肺疫等已消灭疫病; (四)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新城疫、布鲁氏菌病、结核病、蓝舌病等主要动物疫病发病率等流行特征出现异常变化; (五)局部地区或养殖场(小区)较短时间内出现导致较大数量动物发病或不明原因死亡,且蔓延较快疫病的:(六)其他需要开展紧急流行病学调查的情形 三、工作程序 (一)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疑似紧急疫情报告后,应立即核实信息,进行初步调查并按规定报告疫情省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本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现场调查。
(二)现场调查人员进一步核实情况后,参照相应紧急流行病学调查表,采集有关信息,填写调查表 (三)现场调查人员应根据调查获取的信息,描述动物疫情现状(空间、时间和群间分布等) ,分析疫病来源,判断疫情发展趋势,提出控制措施建议,形成评估报告怀疑疫情扩散时,应在高风险地区开展追踪调查 (四)省级专家组要对现场调查人员形成的调查评估报告和结论进行审核 (五)必要时,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及相关分中心要派出专家组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并组织开展经济损失和防控措施评估工作 四、工作要求 (一)省级专家组要对现场调查评估报告和结论进行审核,审核意见作为重大动物疫情解除封锁的重要依据二)疫情解除封锁后,省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将流行病学调查表、监测评估报告和省级专家组审核意见报农业部兽医局,并抄送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 (三)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要进一步完善紧急流行病学调查软件,做好技术培训推广工作,并对紧急疫情应急处臵措施和扩散风险进行及时评估,汇总分析流行规律,定期报告农业部兽医局 (四)地方各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要明确专人负责动物流行病学调查表填报工作。
附件 21 主要禽病专项调查方案 一、目的 了解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病等常见禽病的流行现状和发展趋势,持续监视禽群疫病流行动向,分析流行规律,提出防控措施建议二、范围 江苏、上海、福建、山西、湖北、广东、贵州、青海、宁夏、吉林等省份 三、方法与内容 (一)在上述省份,每省份根据空间分布在两个不同地区,各选取 15 个活禽批发市场或农贸市场进行采样调查对没有活禽市场的省市,可选择 15 个养禽场户(存栏少于XX 只)进行采样检测和现场调查采样时间分别为 3-4 月、10-11 月 (二)在候鸟迁徙季节,在野鸟栖息地采集野鸟粪便样品进行禽病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四、承担单位 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负责样品的检测、分析和结果报告,相关省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协助开展样品采集和结果分析 附件 22 主要家畜疫病专项调查方案 一、目的了解口蹄疫、猪瘟、猪蓝耳病(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猪流行性腹泻等猪群主要疫病,口蹄疫、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等牛羊病的流行状况和发展趋势,及时提出疫病动态预警及相关政策措施建议 二、范围 天津、黑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湖南、广西、四川、云南、新疆等省份。
三、方法与内容 (一)全国猪群疫病流行动态调查在上述省份,每季度开展一次猪群疫病流行动态问卷调查(抽取一定比例场户进行现场调查) ,了解主要猪群疫病发病状况、流行强度、疫苗免疫效果等,并在部分养猪场采集组织及血清样品进行检测分析,及时研判疫情态势 (二)猪群疫病调查在上述省份进行采样检测 1.临床健康猪群采样检测,每省份选 5 个采样点(县/市/区) ,共采集 75 份组织样品(淋巴结、肺脏、脾脏等)进行检测,3-5 月、9-11 月各进行一次 2.发病猪群采样检测,每省份每半年向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畜病监测室送检一次临床发病猪组织样品,3-5 月、9-11 月各送检一次 篇二: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关于××学校聚集性上呼吸道感染高热发病情况的初步调查报告 XX 年 2 月 25 日上午 10 时 30 分,我区疾控中心接到××儿童医院医务科报告:“该院发热门诊接诊一名××学校的学生,临床诊断为肺炎据该学生反映,近期其所在学校有数十名学生有发热 ”接到报告后,我区疾控中心立即和该学校取得联系,核实相关情况,并及时将初步核实情况报告市疾控中心为进一步了解发病情况,控制疫情发展,我区疾控中心于 10 时 45 分派员赴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采样,现将调查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校概况:××学校,位于××区××路××号该校为寄宿制学校,有 48 个班级,在校学生 1380 名,教职员工 165 名 (二)发病情况:自 XX 年 2 月 17 日起,该校学生中陆续出现发热、咳嗽、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的病例,截止 2 月 25 日下午 3 时,累计发生 91 例,分布在 22 个班级经调查,首发病例周××,女,10 岁,四(6)班学生,住×××宿舍该患者于 2 月 17 日出现发热(40℃),伴有咳嗽、头痛、流涕等症状,当天前往我区人民医院就诊,诊断为“上感” ,给予抗炎、对症治疗后,目前已恢复正常返校上课 患病学生发病时间分布情况见表 2—4 患病学生班级分布情况为:四(6)班 12 人、四(2)班6 人、五(3)班 5 人,其余班级均有 1~2 人 91 名发热学生中,目前体温恢复正常并返校上课的有50 人,其余 41 名学生均离校回家正在治疗或恢复中 对 2 月 25 日发病的 8 名学生调查表明,8 名学生均有发热(38~℃)伴咳嗽、头痛、畏寒等临床表现其中有 2名学生已就诊,1 人诊断为肺炎,1 人诊断为病毒性感冒,其余 6 人已前往医院就诊,目前诊断结果不详。
(三)流行病学调查:发病学生中仅有 1 名有流感疫苗接种史所有发病学生均否认发病前 1 周内有外出、外来史教室和寝室均有空调,但本学期开学后一直未使用每间宿舍有 6~7 名学生住宿,学生来源于全市各区、县 (四)病原学检测:对 2 月 25 日 8 名新发病例中 2 名具有典型症状的学生采样后,立即使用快速诊断试剂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 2 例标本均为甲型流感阳性 (五)初步调查分析: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调查以及病原学快速检测结果,认为此次发病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高热聚集性发病 (六)采取措施:我区疾控中心已将现场调查处理情况及时向市疾控中心报告,并要求××学校落实以下工作 1.加强学校晨检各班每天由班主任负责统计学生中具有发热、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的人数,并填写“学生发热情况统计表” 每日上午 8;00 时和下午 l4:00 时前将统计数据告知学校卫生老师,整理汇总后至我区疾控中心;遇有特殊情况,及时与我区疾控中心联系 2.对出现发热、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的学生劝告其暂停上课,建议在家休息,待体温正常 1 周后再返校上课 3.加强教室、寝室空气流通,经常开窗通风。
指定专人负责每日对教室、寝室进行空气消毒(可采取食醋熏蒸消毒和无人时紫外线照射消毒方法),对所有空调进行一次统一的消毒 4.利用广播、板报等多种形式开展呼吸道疾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体育运动前后注意及时增减衣服,防止着凉 5.建议有发热学生的班级和同寝室学生服用板蓝根等中成药预防病毒感染 6.近期学校停止举行集体性活动和使用公共教室 我中心将每天及时报告该校学生发病的最新进展 ××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XX 年 2 月 25 日 南昌市甲型 H1N1 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和疫情处置现场指导 意见书的撰写要求 点击数: 126 【字体:小 大】 【收藏】 【打印文章】 一、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的撰写要求 1、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的特点 调查报告属于上行文,呈报单位是上一级行政、业务主管部门,一般是一事一文,即一份调查报告一起事件,逻辑性要强,环环相扣,事实要清楚,简明扼要,不要带主观论断,结论一定要科学注意不要把调查报告写成鉴定书,也要与作论文发表的调查报告有所区别 2、起草前的准备 写调查报告的前提是掌握详细的调查资料,报告写得好与不好关键在于调查的充分不充分 因此动笔前首先检查一下资料的收集是否完整,所下结论是否有把握,需要向上级汇报哪些情况,还要预见到本事件报告上去上级部门有什么反应。
3、格式 1) 标题 2) 引言 3) 基本情况 4) 实验室检测情况 5) 处理措施 4、标题 标题应明了、醒目一般用“关于××(单位)××(疾病、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即可,这样可通过阅读标题基本了解文章内容有时要分初始报告、进程报告、结案报告等 5、引言 调查报告常常在正文之前,写一段不加任何小标题的文字作开头较常用的两种开头方式,一是概括全文的内容这种开头直截了当,开门见山,把事件的要点突出鲜明加以概括,使人一目了然另一种开头着重交代调查的时间、地点、经过6、调查报告的主体 核心内容:把所有调查结果列出,是摆事实讲道理因此此部分要求:层次清楚,平铺直叙,有所侧重,围绕结论,详简适当主体写作一般发病情况、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和检验结果的顺序 1)基本情况 包括事件(首发病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经过,病人的主要症状,治疗经过和转归情况及其密切接触者的情况(单列) 着重描述病例的出现时间、发病的高峰时间和病人出现的共同症状及治疗的用药情况 2)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1) 确定使用的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进行病例个案调查 2) 描述病例的三间分布: ①人群分布包括性别、年龄、职业不同人群间的发病情况。
②地点分布包括各班组、家庭和不同宿舍及工作场所间的发病情况 ③时间分布包括各时间段(小时或天)的发病情况,一般绘制成流行曲线,它能清楚地反映病例的集中趋势 3)流行病学调查的目的 1、确定事件是否为爆发或流行; 2、找出流行特征,阐明发病的可能病因及来源,为查明病因、治疗病人和预防控制提供线索 3、要了解病人是否有共同的暴露因素,病人是否在一个潜伏期内出现,有没有人与人的现象等流行病学特征4、外出史 7、检验结果实验室检测情况 最好列表表示阴性结果也要写明,对诊断起关键作用的检验要注明样本采集和检验方法 8、处理情况及建议 阐明针对本事件作出的预防控制措施及建议 9、调查报告的结尾做出结论时必须慎重,要权衡实验室的结果事件的判断以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为主要依据,实验室阳性结果加强诊断,但阴性不能否定结论,疑难个案要集体充分讨论分析,一定要有一个初步的结论 二、疫情处置现场指导意见书的撰写要求 1、疫情处置现场指导意见书的特点 指导意见书是出具给被检查、督导的单位的指导意见的文书,事实要清楚,简明扼要,内容要具体 2、起草前的准备 写指导意见书的前提是一定要下现场调查、掌握详细的情况, 因此动笔前要征求机动队所有成员的意见,由机动队队长确定主要内容,指定专人完成文书的填写,如内容较多写不下可增加附页。
3、格式 1)检查情况 2)意见与建议 4、检查情况 先写明并肯定被检查单位开展和落实的工作,再写目前存在的问题,问题要具体,不能太笼统和含糊 5、意见与建议 内容要全面,提出的意见与建议要有针对性、操作性强,要符合各种技术规范的要求,切忌主观随意,撰写之前可先与被检查单位的沟通,原则性的要求一定要提出并要求落实 二、实际应用型调查报告 (一)格式及各部分的写作 实际应用型调查报告在实际的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