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周易与创新管理》课程纲要

第***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3.50KB
约4页
文档ID:37809692
《周易与创新管理》课程纲要_第1页
1/4

《《周易与创新管理周易与创新管理》》(标准课时:(标准课时:6-8 小时)小时)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通过对复、师、豫三卦之间的变易关系,和各自卦辞爻辞的解读,深刻理解在不同背景下,推动创新与变革的原则与技巧2.通过对《周易》之书的辩证,为听众推开通向上汇聚上古帝王治术精髓的宝库大门3.通过对《周易》中蕴含的变易原理的揭示,初步掌握运用《原易》的思想,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课程对象:课程对象:1.寻求提升企业创新与变革能力的中高层管理者;2.希望深度了解变易之道的《周易》爱好者课程特点:课程特点:课程内容既切合企业现实问题,又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综合引用儒、道思想,国故历史,以及当今案例,阐释蕴藏于易理之中的治国之道,管理之术,在解决现实问题的同时,启发心智,升华思想授课方式与特色:授课方式与特色:讲授风格儒雅而不失幽默,课件制作详实而不失生动,课程内容深刻而不少案例一,原易的智慧一,原易的智慧1.《易》乃帝王治世之书的辩与证2.八卦是古人用以构建空间模型,模拟时间轮转的基本工具3.解析隐藏于六十卦中的变易之道a)十二消息卦准确刻画阴阳消息,构成六十四卦的基本框架b)三个太极完整演绎世间一切变易。

4.用《原易》的思想,看六十四卦之间的关系a)六十四卦如何成为一个逻辑紧密的整体b)《易》非宿命论,客观必然性之外,更有主观能动性5.如何运用《原易》思想解读《周易》的吉与凶a)引入动态趋势观,静态大局观,突破传统静态细节思维局限;b)爻与位的基本关系介绍c)解析何谓“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d)《周易》中的基本吉凶变易模式注:此一部分,为《原易》的核心理论部分,标准课时 2 小时左右,为可选部分,由于为后续解读所必须,故首次听《原易》课程者必选,此后可酌情减省二,一阳复起日,创新初现时二,一阳复起日,创新初现时通过对复卦的整体解读,剖析创新与变革的产生机理,与应对技巧1.通过复卦的动态趋势与静态大局观,揭示创新与变革初期的基本态势2.以朋来方能无咎——复卦卦辞揭示的,主导创新与变革所应有的正确的态度和方式3.从“七日来复”看创新与变革的必然性,与渐进性4.推行创新与变革,为什么以及如何能够实现“亨”——亨通的良好结果?即推行创新与变革的执行技巧5.有效的节制与控制,在创新与变革之初的重要性通过对复卦六爻的解读,揭示在创新与变革之时,不同的人,在不同的阶段中,所应采取的行为方始。

6.初生的创新与变革,其主导者往往起于义,激于情,燥于行,不能远,尚需变易调和,故应当不远其“复” 7.底层管理者,应以喜悦的态度,应对创新与变革的出现,勿做创新与变革的最大杀手8.初级的中层领导,应当克制内在的逆反心理,勿做创新与变革的迟滞者9.中层高管,应当利用手中的资源,成为创新与变革的开路先锋10. 敦厚随顺,既是决策者合理应对创新与变革的底线,又是自身向无为而治升华的起点11. 面对创新与变革,冥顽“迷复”者,终将自至凶祸12. 诱发创新与变革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背景三,承平求变,重在有道三,承平求变,重在有道通过对师卦的整体解读,剖析在承平之时(因缺乏压力,而导致惰性滋生,激情耗散,进而陷入反应迟缓,创新乏力的状态),推动创新与变革的原则与技巧1.通过文字学与风水学,对师字本身进行再认识,奠定正确解读师卦的基础2.在承平之时,考察创新与变革是否得当的两个基本标准3.从复卦到师卦的变易过程,看承平之时推动创新与变革的尺度分寸4.“容民蓄众”背后的创新与变革机制建设与风险控制通过对师卦六爻的解读,揭示如何在承平之时,对创新与变革进行正确的管理与控制5.对规则与制度的维护,在创新与变革中的重要意义。

三种不同形式的创新与变革,及应对之策6.如何在验证的过程中,扶植有价值的创新与变革7.仅仅有思想的闪光,并不足以促成创新与变革的成功8.正确的态度,不闪光的思想,更有助于创新与变革的实现9.作为决策者,判断并推行创新与变革的两个基本条件10. 决策者对创新与变革的推行,具有正其名顺其言的职责四,以变易求生存,当行霹雳手段四,以变易求生存,当行霹雳手段通过对豫卦的整体解读,剖析在昏暗之世(因制度、营思、手段等多方面综合陈旧,导致组织进入了衰败程序的状态),推动创新与变革的原则与技巧1.豫——愉悦,是一种可资利用的,推动创新与变革的力量2.从复卦到豫卦的变易过程,看在昏暗之世,如何顺势而变3.在昏暗之世,领导者推行创新与变革,最可倚重的力量是什么?4.企业在对创新与变革的苦恼中,走向衰败的根源,即在于没有充分地理解与利用“豫”的力量5.在昏暗之世推行创新与变革,首重对机遇的把握,与迅速统一思想,建立导向通过对豫卦六爻的解读,揭示如何在昏暗之世,把握机遇乘势而起以及在此过程中,应当注重的环节6.在推动创新与变革的过程中,必须维护组织内部价值观念的高尚性7.孔子为什么要说“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8.持中守正,顺时而动,是组织中普通成员面对创新与变革时,应当持有的正确态度9.作为既得利益者的中层干部的迟疑观望,是在昏暗之世推行创新与变革的最大阻力10. 从顺民之豫而求变,必“大有得,勿疑” ,体会老子的“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 11. 对于绝大多数,没有绝对差异化技术的企业,如何实现常保活力, “恒不死”?12. 绝对保守者的命运总结:总结:面对创新与变革,首重判断所处为承平之时,抑或昏暗之世其后策略手段,大有不同讲师介绍:讲师介绍:朱东朱东 老师南开大学客座教授,实战经营管理专家,原易思想的创建者, 《原易》一书的著作者联系人: 尹迪 联系:18221497218 : 2249985788 邮箱: yindi0114@。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