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悲伤悲伤没有正确的方式或时间 ——伊丽莎白·库布勒·罗斯、大卫·凯思乐《ON GRIEF AND GRIEVING》一、什么是悲伤(一)何谓悲伤悲伤在英文中有bereavement、grief和 mourning三个词,词义略有不同bereavement 是陷入失落时的一种状态有暗示因为失落而带来不快乐之意grief 是指一个人遭遇失落或被夺去心爱的人或物时所产生的一种悲哀、愤怒和罪恶感的感觉mourning 是指悲伤的公开表现,其表现方式与社会、文化和习俗有很大的关系2024/9/192悲伤是丧失后的自然反应,哭泣则是对悲伤的治疗一、什么是悲伤(一)何谓悲伤悲伤中悲伤主要指grief因此,悲伤是指一个人遭遇失落或被夺去心爱的人或物时所产生的悲哀与伤痛2024/9/193悲伤是丧失后的自然反应,哭泣则是对悲伤的治疗关于悲伤的经典理论1、英国精神科医师帕克(Parkes,1972)提出的悲伤过程四阶段(约一年时间)麻木(numbness)麻木和震惊是丧失亲友的第一反应,特别是意料之外的丧失渴望(pining)希望见到死去的人能够回来失亲者会反复思考死者去世前发生的事,希望发现什么地方出了错,以便纠正。
颓丧(depression)悲痛的程度会随时间减轻,但是丧亲者会感到人生空虚,没有意义复元(recovery)悲痛被削减到可以接受的程度,丧亲者开始积极探索所面对的世界2024/9/194悲伤是丧失后的自然反应,哭泣则是对悲伤的治疗关于悲伤的经典理论2、卡文诺夫(Robert Kavanaugh,1974)的悲伤发展七阶段论震惊(shock)解组(disorganization)反复无常的情绪(volatile emotion)罪恶感(guilt)失落与寂寞(loss and loneliness)解脱(relif)重组(reorganization)2024/9/195悲伤是丧失后的自然反应,哭泣则是对悲伤的治疗关于悲伤的经典理论3、史班格勒(Spangler)的悲伤反应理论•震惊阶段(数小时至一周)–认知方面可能出现的反应:思考缓慢或解组思考闭塞愿望与死者联结在一起自杀意念似乎表面不受影响–情感方面可能出现的反应:心灵麻木感觉能力迟钝情绪爆发安乐感歇斯底里症状不受影响–身体方面可能出现的反应:身体麻木非现实感感觉自己能存在于现实之外过度活动过少活动说话过多–社会关系方面可能出现的反应:被动的人际关系缺乏对他人的觉察–心理防卫机制:否认理智化自我感丧失2024/9/196悲伤是丧失后的自然反应,哭泣则是对悲伤的治疗。
关于悲伤的经典理论3、史班格勒(Spangler)的悲伤反应理论•追思阶段(一周至三个月)–认知反应思念死者寻找死者沉思默想梦及死者认知错误,误以为死者重现–情感反应忧伤恐惧解脱急躁罪恶感思念–身体反应生理不适胸部疼痛失眠疲劳呕吐食欲改变体重改变–社会关系依赖性增强寻求帮助–防卫机制退缩到早期模式投射内射2024/9/197悲伤是丧失后的自然反应,哭泣则是对悲伤的治疗关于悲伤的经典理论3、史班格勒(Spangler)的悲伤反应理论•解组阶段(三个月至半年)–认知反应混乱漫无目的思维缓慢失去兴趣自尊降低集中回忆易有发生意外的倾向–情感反应忧伤孤独无意义感冷漠非现实感强烈愤怒–身体反应自我中存在死者的感觉采纳死者的行为特征坐立不安机体抵抗力降低–社会关系退缩逃避接触人群缺乏进取缺乏兴趣–防卫机制与上一阶段相同2024/9/198悲伤是丧失后的自然反应,哭泣则是对悲伤的治疗关于悲伤的经典理论3、史班格勒(Spangler)的悲伤反应理论•重组阶段(半年至2年)–认知反应发展对死者的回忆在回忆中体验快乐恢复以往的社会功能发现生命的新意义–情感反应能同时体验忧伤与快乐–身体反应恢复以前的功能水平–社会关系更新或建立新的社会关系更新或建立新的兴趣–防卫机制前面的防卫机制继续发挥作用,同时又发展新的适应模式。
2024/9/199悲伤是丧失后的自然反应,哭泣则是对悲伤的治疗关于悲伤的经典理论悲伤可分为正常悲伤和病态悲伤正常悲伤又称“自然悲伤”(naturalgrief)或“非复杂的悲伤”(uncomplicatedgrief)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精神科教授沃登(WilliamWorden,1982)从情感、生理、认知和行为四个方面,论述了正常悲伤的表现2024/9/1910悲伤是丧失后的自然反应,哭泣则是对悲伤的治疗关于悲伤的经典理论沃登的理论——正常的悲伤1、情感方面(feeling):包括忧愁、愤怒、罪恶感(自我谴责)、焦虑、孤独、疲乏、无助感、怀念、解放、解脱及麻木等12种表现2、生理根据(physical sensation)包括胃部不适、胸部不适、喉部不适、对声音过分敏感、呼吸短促、自身解体感(sense of depersonalization)、肌肉衰弱、浑身乏力及口干等9项3、认知方面(cognition)包括无法接受死亡事实、混乱、全神贯注思念死者、强烈感觉死者的存在及幻觉等5项4、行为方面(behavior)包括失眠、食欲缺乏、心不在焉的行为、避免提及死者、寻找、叹息、坐立不安、过度活动、哭泣、停留在死者常去的地方、保留死者遗物,以及佩戴一些物品以怀念死者等。
2024/9/1911悲伤是丧失后的自然反应,哭泣则是对悲伤的治疗病态悲伤指在悲伤过程中,由于某些因素使正常悲伤过程过度延长或无法完成,则可能导致病态悲伤病态悲伤大体可分为四类:长期的悲伤(chronic grief):时间持续过长,仍不能基本缓解延迟的悲伤(delayed grief):悲伤没能充分表达出来,而受到压抑,哀伤的情感显露较晚过度的悲伤(exaggerated grief):居丧者能认知其对死者去世的反应,但其反应相当激烈,甚至达到非理性的程度,甚至可表现为对死亡的极大恐惧掩饰的悲伤(mask grief):悲伤者的体验是其困扰的行为与症状,但不能意识这些行为和症状与丧失有关,因而采取自我防卫方式,未能在外显行为表达其悲痛之情,造成适应不良行为、生理疾患和精神症状2024/9/1912悲伤是丧失后的自然反应,哭泣则是对悲伤的治疗病态悲伤的危害病态悲伤会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危害会导致很多生理和心理疾患的发生严重者可致死亡瑞斯和路德金(Ress & Lukins,1967)的研究表明,丧失至亲者在第一年居丧期内的死亡率比年龄和性别相同的其他居民组高7倍他们认为,情感压力不仅能降低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而且可以影响一个人的生存意愿。
2024/9/1913悲伤是丧失后的自然反应,哭泣则是对悲伤的治疗一、什么是悲伤(二)何谓悲伤悲伤是协助人们在合理时间内,引发正常的悲伤,并健康地完成悲伤任务,以增进重新开始正常生活的能力其终极目标是协助生者处理与逝者之间因为失落而引发的各种情绪困扰并完成未竟事务2024/9/1914悲伤是丧失后的自然反应,哭泣则是对悲伤的治疗一、什么是悲伤悲伤的目标Worden, J. W., 提出四个特定目标:(1)增加失落的现实感(2)协助当事人处理已表达的或潜在的情感(3)协助当事人克服失落后再适应过程中的障碍(4)鼓励当事人向逝者告别,以健康的方式,并坦然地重新将感情投注在新的关系里2024/9/1915悲伤是丧失后的自然反应,哭泣则是对悲伤的治疗二、为什么要进行悲伤 1.精神科门诊处的统计数据:10-15%的精神科门诊病人认为自己有未解决的悲伤2.大多数丧亲者在头一年内都有忧郁症状,许多人其头痛、心悸、颤抖及各种胃肠疾病的症状会加重3.有的丧偶者会复制疾病4.男性丧偶者死亡率显著比婚姻中男性高 2024/9/1916悲伤是丧失后的自然反应,哭泣则是对悲伤的治疗。
基本原理基本原理1 1、依附理、依附理论英国精神医生英国精神医生 约翰翰鲍比的依附理比的依附理论认为::人在早期生命人在早期生命发展中需要安全与保障,于是便展中需要安全与保障,于是便对少少数特定的个人数特定的个人发展出依附关系,并延展出依附关系,并延续一生由于依附行由于依附行为是是为了了维持情感持情感联结,因此任何危及,因此任何危及这种种联结的情境都会的情境都会产生特定的反生特定的反应失落的潜在失落的潜在危机愈大,反危机愈大,反应就就俞强烈,烈,变化也就愈多化也就愈多2024/9/1917悲伤是丧失后的自然反应,哭泣则是对悲伤的治疗基本原理基本原理2 2、悲、悲伤是一种疾病是一种疾病吗??精神医生恩格精神医生恩格认为:人因失去所:人因失去所爱形成的心理形成的心理创伤,其,其严重程度相当于一个受重程度相当于一个受伤或或烧伤的人的人在生理上所承受的在生理上所承受的创痛他他认为悲悲伤代表脱离健康与幸福的状代表脱离健康与幸福的状态,如同,如同身体需要复原,哀悼者也需要一段身体需要复原,哀悼者也需要一段时间恢复平恢复平衡状衡状态2024/9/1918悲伤是丧失后的自然反应,哭泣则是对悲伤的治疗。
基本原理基本原理3 3、哀悼是必、哀悼是必须的的吗??所以,恩格所以,恩格强调:哀悼是必:哀悼是必须的为了重建平衡,并完成哀悼了重建平衡,并完成哀悼过程,必程,必须要完成要完成某些特定的哀悼任某些特定的哀悼任务哀悼是一个哀悼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状程而不是一种状态,需要付出心,需要付出心血与努力弗洛依德血与努力弗洛依德说:一个人在努力:一个人在努力处理他理他的悲的悲伤,是在做一种悲,是在做一种悲伤工作2024/9/1919悲伤是丧失后的自然反应,哭泣则是对悲伤的治疗三、如何进行悲伤沃登(Worden, 1982)认为要协助悲伤者渡过悲伤期,需要做以下工作:一、悲伤者必须接纳失落的事实,就是死亡已经事实上发生 若否认死亡或死亡的意义,常会导致延长、不健康的哀恸以及偶而有病理学的哀恸出现2024/9/1920悲伤是丧失后的自然反应,哭泣则是对悲伤的治疗三、如何进行悲伤二、悲伤者必须接纳哀恸是痛苦的 喝酒、服用药物包括镇定剂;想办法避开愤怒、悔恨和悲哀的感觉;不需要的过度工作和性等,都是哀恸者用以逃避哀恸痛苦的不健康策略2024/9/1921悲伤是丧失后的自然反应,哭泣则是对悲伤的治疗。
三、如何进行悲伤三、悲伤者需要适应那已无死者存在的环境 哀恸者应该面对现实,接纳新的角色改变,并承担以前死者所负的任务2024/9/1922悲伤是丧失后的自然反应,哭泣则是对悲伤的治疗三、如何进行悲伤四、悲伤者需要把过去投入在死者的情感转移到新的其他关系 这并非对死者怀念的背叛,而是面对人生更有意义的追悼2024/9/1923悲伤是丧失后的自然反应,哭泣则是对悲伤的治疗四、悲伤的原则一、强化死亡的真实感生者必须接纳‘死不复生’的事实,才能面对因死亡而引起的复杂情绪与反应尤其是突然死亡,亲友在毫无心理准备下接到恶耗,心中必有强烈的不真实感强化死亡的真实感的最好方法之一,是鼓励生者面对死亡和谈论失落例如:灾难发生时你在哪里?当时的情况怎样?如何发生的?是谁告知你的?葬礼怎么举行的?亲友们是如何谈这件事?谈论而不是逃避,可以让丧亲者更快走出悲伤2024/9/1924悲伤是丧失后的自然反应,哭泣则是对悲伤的治疗四、悲伤的原则二、鼓励悲伤者适度地表达悲伤情绪必须认识到,并不是所有悲伤都是坏事丧亲者的悲伤表达具有重要的治疗意义员应认识这些悲伤情绪和行为是一种‘正常的’表现,并鼓励丧亲者去适度地表达以缓解不安。
但是过程中,者引导悲伤者表达悲伤情绪时,谈到与逝者的往事最好从鼓励正向的回忆开始如果会谈时悲伤者先从负向的回忆谈起,即使正向的情绪很少,者也应想办法鼓励他谈谈逝者的一些好处,或过去曾享有的美好回忆这样才能够让悲伤者透过再经验对逝者的矛盾情绪2024/9/1925悲伤是丧失后的自然反应,哭泣则是对悲伤的治疗四、悲伤的原则三、帮助悲伤者适度地处理依附情结员应该帮助生者适度地处理这种依附情结(attachment complex),让他确认与逝者之间过去所扮演的依附关系已经结束他必须在失去逝者的情境中,在其往后的人生舞台重新拉起另一幕戏,扮演新的角色、建立新的关系,演出不同的人生戏码但是有个原则者必须要注意的,就是不要鼓励还处在剧痛期的悲伤者做任何重大改变生活的决定,如变卖财产、改行、换工作、领养孩子、或很快跳入一个新的亲密关系中因为在极为悲伤的时刻,情绪尚未稳定,很难有好的判断力,并且容易产生不良适应而影响到未来新情境的适应或新关系的建立2024/9/1926悲伤是丧失后的自然反应,哭泣则是对悲伤的治疗四、悲伤的原则四、从短期危机处理到长期悲伤疗程 悲伤是一种割断依附关系的渐进过程危机处理是在协助生者在短期内减除危机障碍和促进生活适应能力。
事实上,危机只是一种暂时的现象,所有的危机必须有结束的一天但是对某些人来说,悲伤却是长期的疼痛,需要时间来疗伤,更需要持续的支持2024/9/1927悲伤是丧失后的自然反应,哭泣则是对悲伤的治疗四、悲伤的原则五、者应有能力辨认‘正常的’与‘病态的’的悲伤行为在过程中,者会面对没有重大失落经验的人,误认其正常悲伤行为表现为病态行为,而造成更为严重的不良适应反之,者亦有可能将正常悲伤行为当做病态行为,导致延误治疗,甚至加剧悲伤的病态行为表现因此,者必须具备辨认‘正常的’与‘病态的’的悲伤行为的能力,才能提供高品质的服务2024/9/1928悲伤是丧失后的自然反应,哭泣则是对悲伤的治疗四、悲伤的原则六、者不要采用陈腔烂调来抚慰悲伤者典型的陈词滥调:做个勇敢的男孩!’‘生活是为了活下去’‘一切很快就会结束’‘你会站起来的’‘一切将在一年内过去’‘你会变好的’‘坚忍到底’....2024/9/1929悲伤是丧失后的自然反应,哭泣则是对悲伤的治疗四、悲伤的原则不不不不应说应说的的的的陈词滥调陈词滥调::::•时间能治愈一切•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想开点,你深爱的人可以安息了•上帝不会再给我们难以承受的打击了。
•别再哭了•我了解你的感受•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如果要我做什么,请告诉我应该说的有实际价值的话:应该说的有实际价值的话:应该说的有实际价值的话:应该说的有实际价值的话:•你一定会感到这痛苦永远没法忘却•这真是难以承受的痛苦,你深爱的人不再痛苦,但我知道你在遭受痛苦•这对你来说一定很难面对•哭吧,你尽情地哭吧!•我无法想像你此时此刻的感受我只想让你知道我是多么的在乎•请允许我做任何对你有帮助的事情•我明天会打看看我能帮上什么忙2024/9/1930悲伤是丧失后的自然反应,哭泣则是对悲伤的治疗五、居丧照护的内容和方法居丧照护是临终关怀的一个重要内容通常是从晚期病人进入濒死期,即开始协助晚期病人家属做好后事准备,在晚期病人去世后,则协助办理丧葬事宜,并重点做好家属的居丧工作居丧工作一般需持续1年的时间居丧照护的内容和方法可以分为五个方面2024/9/1931悲伤是丧失后的自然反应,哭泣则是对悲伤的治疗五、居丧照护的内容和方法(一)陪伴与聆听失亲的悲伤者最需要的是一位能够理解而且有同情心的“听众”因此居丧照护者非常重要的一个工作内容就是,如何适时地引导他们说出内心的悲伤与痛苦做一名好的听众比做一名好的劝导者更加重要。
2024/9/1932悲伤是丧失后的自然反应,哭泣则是对悲伤的治疗五、居丧照护的内容和方法(二)协助办理丧事协助办理丧事的目的是:1、帮助悲伤者接受“死者已逝”的事实2、给与悲伤者表达内心悲痛的机会3、将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向悲伤者表达关怀与爱,提供支持与帮助4、肯定死者在社会中的地位与影响,悲伤者通常可以在办理丧事的过程中,其内心的悲痛得到宣泄2024/9/1933悲伤是丧失后的自然反应,哭泣则是对悲伤的治疗五、居丧照护的内容和方法(三)协助表达内心的悲痛情绪1、协助哭出来哭泣对悲伤具有治疗作用2、协助表达愤怒情绪3、协助表达罪恶感既要给与悲伤者表达罪恶感的机会,同时又要适当地澄清悲伤者非理性和不切实际的想法2024/9/1934悲伤是丧失后的自然反应,哭泣则是对悲伤的治疗五、居丧照护的内容和方法(四)协助处理实际问题亲人去世后居丧者家中会有许多实际问题需要处理应深入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积极提供切实的支持与帮助但应注意:不要催促或者代替居丧者做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大决定2024/9/1935悲伤是丧失后的自然反应,哭泣则是对悲伤的治疗五、居丧照护的内容和方法(五)促进适应新生活1、协助独立生活。
2、协助建立新的人际关系3、鼓励积极参与社交活动2024/9/1936悲伤是丧失后的自然反应,哭泣则是对悲伤的治疗谢谢!!2024/9/1937悲伤是丧失后的自然反应,哭泣则是对悲伤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