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游子吟 [ 唐]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习,报得三春晖赏析】慈母做着手里的针线活, 为将要出远门的儿子缝制衣服 外出的行装, 缝得密密实实,怕的是儿子短期内回不来, 在外的没有人给他缝补 谁能说细嫩的小草能够报答得了春天的阳光给它的恩情了?孩子们同样无法报答母亲的恩惠吖! 2 十五 [ 宋] 王安石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赏析】诗又名《将母》这是一首描写母爱的古诗, 大意是母亲在月圆之夜听到杜鹃的声音,就想起离乡在外的儿子,虽然南北相隔,但是仍然深深牵挂 3 思母 [ 清] 舆恭 霜陨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赏析】去年五月梅雨时节,家中粮断,白发老娘倚门翘首,盼儿归来,望眼欲穿!自己是出家人,身无长物,只好典当袈裟,籴米回家,奉养老母当时的境况虽然清苦,但毕竟老母健在,孝心有托可现在,母亲已经去世,柴扉冷落泪湿衣衫,诗人陷入了深深的悲恸 4 忆母 [ 清] 倪瑞璿 河广难航莫我过,未知安否近如何暗中时滴思亲泪,只恐思儿泪更多!【赏析】, 已无亲人倚门霜打芦花,这是一首母亲节诗歌:忆母 ?倪瑞 璿的诗歌,里面讲了自己想念母亲了,可是有想想母亲这时应该也在担心自己吧。
情绪很饱满, 是很不错的诗 河太宽 了很难航行,所以没有过来,不知道你最近是否平安时常在私底下思念你,暗自流泪,只怕您思念我时流的泪更多! 5 除夜作 [ 唐]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赏析】我独自在旅馆里躺着,寒冷的灯光照着我,久久难以入眠是什么事情,让我这个游客的心里变得凄凉悲伤?故乡的人今夜一定在思念远在千里之外的我 我的鬓发 已经变得斑白,到了明天又是新的一年 6 别老母 [ 清] 黄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赏析】别老母是清代诗人黄景仁所做的一首七言绝句,作者在参加举人乡试时, 屡试不中,无奈之下不得不离开老母亲, 到外的谋生 这首诗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创作的, 直至现在 也是歌颂母爱作品中的不朽之作诗句的意思是:把帷帐撩起,因为要去河梁谋生故依依不舍要向年迈的母亲辞别,看到白发苍苍的老母不由泪下不仃, 眼泪也流干了在这风雪之夜不能孝敬与母亲团叙,从而开了这凄惨的分离的柴门远去,不禁令人兴叹:养子又有何用了?倒不如没有啊7 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 [ 唐] 孟浩然 十五彩衣年, 承欢慈母前。
孝廉因岁贡, 怀橘向秦川赏析】孟浩然 (689-740) ,男,汉族,唐代诗人,孟子第33 代本名不详 ( 一说名浩 ) ,字浩然,襄州襄阳 ( 今湖北襄阳 ) 人,世称“ 孟襄阳” 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 不才明主弃” 之语,玄宗谓: “ 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 ?” 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 王孟” 8 岁末到家 [ 清] 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怨风尘赏析】乾隆十一年 ( 公元 1746 年) ,蒋士铨于年终前夕赶到家中,深感母亲对自己的关怀之情,故有此诗 此诗用朴素的语言, 细腻的刻画了久别回家后母子相见时真挚而复杂的感情全诗质朴无华,没有一点矫饰,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和回味 9 新竹 [ 清] 郑燮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赏析】新长的竹子要比旧竹子高,它门的生长全凭老的枝干扶持明年又有新长出来的,会长得更高比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新生力量的成长又须老一代积极扶持。
前两句是回顾,既表达了“ 长江后浪推前浪, 一代新人胜旧人” ,又表达了后辈不忘前辈扶持教导之恩后两句是展望,用以表达新生力量将更好更强大10 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 唐代 ] 白居易 绿野堂开占物华, 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满天下, 何用堂前更种花赏析】绿野堂开着占尽了万物的精华,路人说那就是令公的家, 令公的学生遍布天下, 何须在房前再种花了?此诗运用借代的修辞, 以桃李代学生, 绿野堂指的是唐代裴度的房子名这首诗通过写裴度房子不用种花就占尽了万物的精华(房子显眼气派) 表现了对一个老师桃李满天下芳名远播的赞美 11 赠头陀师 [ 唐] 刘商 少壮从戎马上飞,雪山童子未缁衣秋山年长头陀处,说我军前射虎归赏析】刘商,字子夏,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少好学,工文善画,大历进士《赠头陀师》 是唐代著名诗人刘商题赠给一位头陀师的诗作 该诗所描写的头陀师一反清静孤寂的常规形象, 展现出了一位豪情奔放的老人, 表达了诗人对头陀师的赞美与钦佩之情 12 无题 [ 晚唐 ]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赏析】在晚唐诗坛上,李商隐是一位大家,当时与杜牧齐名这是诗人以 “ 无题”为题目的许多诗歌中最有名的一首寄情诗整首诗的内容围绕着第一句,尤其是“ 别亦难” 三字展开 东风” 句点了时节,但更是对人的相思情状的比喻因情的缠绵悱恻,人就像春末凋谢的春花那样没了生气三、四句是相互忠贞不渝、海誓山盟的写照五、六句则分别描述两人因不能相见而惆怅、怨虑,倍感清冷以至衰颜的情状唯一可以盼望的是七、八两句中的设想:但愿青鸟频频传递相思情13 寻雍尊师隐居 [ 唐] 李白 群峭碧摩天, 逍遥不记年 拨云寻古道, 倚树听流泉 花暖青牛卧, 松高白鹤眠 语来江色暮, 独自下寒烟赏析】这首首先点明雍尊师所居之处高远非凡,处林泉伴日月,遗世独居,自在逍遥次写林壑幽深,寻访不易,以加浓气氛再使用道家典故,以“ 青牛卧” 、“ 白鹤眠” 颂扬雍尊师道行高深,境界非凡最后写诗人在暮色苍茫,寒烟四合中独上归程,对雍尊师的仰慕之意,寻访不遇的惆怅之情,尽在难以言喻之中,而显韵致悠然 14 赠范晔 [ 南北朝 ] 陆凯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赏析】诗人陆凯这首诗, 以其短小、平直独具一格 诗的开篇即点明诗人与友人远离千里 ,难以聚首。
诗人传送梅花代替书信, 已不拘泥形式上的情感表达一个“ 逢” 字体现了对朋友的殷殷挂念诗的后两句则在淡淡致意中透出深深祝福 诗人用“ 一枝春” ,象征春天的来临, 也隐含着对相聚时刻的期待联想友人睹物思人, 一定能明了诗人的慧心这首诗构思精巧,清晰自然,富有情趣用字虽然简单,细细品之,春的生机及情 意如现眼前15 送孟浩然之广陵 [ 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赏析】此诗写的是: 在黄鹤楼送老朋友孟浩然东下扬州的时候, 正是杨柳如烟、 繁花似锦的暮春时节 帆船孤独远去的影子在蔚蓝的天空里渐渐消失了, 只有浩浩的江水向天边默默的奔流 此诗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 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色彩明快,风流倜傥的诗人送别画 16 贫交行 [ 唐] 杜甫 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赏析】此诗大约作于 742 年—— 756 年期间(唐玄宗天宝年间) ,杜甫在京城献赋之后由于困守京华,诗人饱谙世态炎凉、人情反复的滋味,所以愤而写下此诗此诗写的是: 有些人交友, 翻手覆手之间, 一会儿像云的趋合, 一会儿像雨的纷散,变化多端,这种贿赂之交、势利之交、酒肉之交是多么的让人轻蔑愤慨、不屑一顾!可是你看,古人管仲和鲍叔牙贫富不移的君子之交,却被今人弃之如粪土。
17 题长安壁主人 [ 唐] 张谓 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纵令然诺暂相许,终是悠悠行路心赏析】这首诗作者采用精警的语言, 揭露了中唐以后世风日下的情形中, 世俗社会“ 友谊宝塔” 完全建筑在黄金的基的上,没有黄金这块奠基石,马上就会垮台黄金成为衡量世人结交的砝码:这边黄金不多,那边交情跟着不深两者恰好构成正比例诗的开头两句就是揭露出金钱对人情世态的“ 污染”诗的后两句:“ 纵令然诺暂相许,终是悠悠行路心 形象的勾画出长安壁主人虚情假意的笑脸和冷漠无情的心别看他口头上暂 时相许(“ 然诺” ),只不过是表面上的敷衍应酬,根本谈不上什么友谊,他的心,像路 人般冷淡 悠悠” 两字,形容 “ 行路心” ,看似平淡,实很传神,刻画世情,入木三分 这首诗言浅意深,富有哲理意义,反映了唐代社会世态人情的一个侧面 18 问刘十九 [ 唐] 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赏析】 《问刘十九》是白居易晚年隐居洛阳, “ 天晚欲雪,思念旧人” 时所作也有人认 为此诗作于公元 817 年(元和十二年) 此诗描写诗人在一个风雪飘飞的傍晚邀请朋友前来喝酒, 共叙衷肠的情景。
诗以如 叙家常的语气, 朴素亲切的语言, 通过写对把酒共饮的渴望, 体现了朋友间诚恳亲密的 关系寒冬腊月,暮色苍茫,风雪大作,家酒新熟、炉火已生,只待朋友早点到来,三个意象连缀起来构成一幅有声有色、融暖意和人性的阵阵芳香有形有态、 有情有意的图画, 其间流溢出友情的融 19 相思 [ 唐]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赏析】《相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五言绝句,是一首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 是诗人为其好友李龟年而写, “ 相思” 并不限于男女情爱范围,在这首诗里诗人以红豆位咏叹对象,寄予了作者对友人的纯朴和真挚的情感20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 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赏析】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 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 值得细细品味 “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 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 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果然, “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 碧” 一“ 红” 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的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
映日” 与“ 荷花” 相衬,又使整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