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曾国藩利不可独,

ldj****22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910.47KB
约13页
文档ID:45897255
曾国藩利不可独,_第1页
1/13

2 8 4 1 7曾国藩:利不可独, 谋不可众利可共而不可独人心趋利避害有利益好处的地方,往 往大家都盯着如果有人独占了利益而 不与大家分享,那么一定会招致怨恨, 甚至成为众矢之的,带来后患,结果就 是通常说的“独利则败”所以一个人 面对利益要懂得权衡取舍,拿自己该得 的那份,甚至有时候为了避免后患,舍 弃部分自己应该得的利益曾国藩早期以道义号召众人与他一起抵 挡太平军,认为有道义就足够了,就能 感召别人,“振臂一呼,应者云集”, 但是他慢慢发现最初投奔他的人都去了 胡林翼那里,于是就问幕僚赵烈文: “众皆出我下,奈何尽归胡公?” 赵烈文回答:“人皆有私,不能官,不 得财,不走何待?”(人都有私心,在 你那里得不到官,也发不了财,不走还 等什么?)曾国藩又问:“当如何?”(那该怎么 办?)赵烈文回答:“集众人之私者, 可成一人之公!”(利用众人的私心来 做事,可以成就一个人的公义!) 曾国藩连连点头,从此以后对有功的部 下大力奖赏,特别是担任钦差大臣、两 江总督以后,经常利用一切机会保荐幕 僚当官于是曾国藩的幕府大盛,人才 济济同时曾国藩建立了有效的激励机制,注重针 对不同人的不同需求,采取“武人给钱,文 人给名”的措施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结果 自然是皆大欢喜,军心一统,为最终成就平 定太平军的功业奠定了基础。

有时候一些真正的好人和君子做事并不成功, 可能是因为他们无可挑剔的品德,以及眼里 揉不得沙子的德行苛求,往往会使他们低估 最基本的常识,忽略普通人参与事业的本能 动机,把道德上的瑕疵视为不可饶恕的过错, 并将别人的付出和牺牲视为职责之内的理所 当然个体可以在道德上追求无止境的完善,但 是面对群体要宽容普通人的比较庸常的动 机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做事情不是追 求理想,只是讨生活,毕竟英雄好汉也有 老婆孩子,庶民百姓只愁柴米油盐 所以做人固然要品行端正,做事却要灵活 变通人以利动”,这是基本的人性事 实道义可以号召少数人,却不一定能笼 络大部分人;品德高尚可以让人尊敬,却 不一定能让人服从韩信这样评价项羽:“项王对待长辈谦恭, 对待弱者仁慈,对待病者体恤,但这不过是 妇人的美德项王对待立功的健儿吝于赏赐, 对待勇武的壮士不予提拔因此,英雄豪杰 终究要离他而去 刘邦问陈平: “你为什么弃项王而归我?” 陈平回答:“对于有功之人,大王不吝惜恩 赐,项王则很少封赏 正因为项羽不愿意与有功之臣分享天下的利 益,也就没有多少人愿意追随他,最终就是 一个“独利则败”的结局,而刘邦则把自己 的所得利益与部下共享,得了天下。

谋可寡而不可众谋划事情,一定要跟有真知灼见的几个人一 起讨论,而不要听众人的泛泛之论正如古 人所说,“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 谋于众”,也类似于今天的“重大决策专家 咨询论证” 对个人来说,决策一些人生里的重大事情, 也无法与众人商量因为一些人生大的决策 关乎个人的世界观,有自己独特的眼光、心 胸与气度,自己看准了,去做就是了,如果 和别人商量,恐怕也很难被别人说服别人 的立场不一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一 定理解你的想法,反而七嘴八舌的,会动摇 你的意志,也会破坏你的信心和情绪对个人来说,决策一些人生里的重大事 情,也无法与众人商量因为一些人生 大的决策关乎个人的世界观,有自己独 特的眼光、心胸与气度,自己看准了, 去做就是了,如果和别人商量,恐怕也 很难被别人说服别人的立场不一样,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一定理解你的 想法,反而七嘴八舌的,会动摇你的意 志,也会破坏你的信心和情绪集思广益的前提是对有价值的看法而 言的,而有价值的看法往往不会很多 《淮南子·人间训》:“今万人调钟 不能比之律,诚得知者,一人而足 矣参与决策的人的数量并不等于 质量,低层次的智慧累加并不能产生 高远的智慧,所谓“众谋则泄。

曹操说:“以道御之,无所不可有道之 人,有真知灼见的人,是完全可以“孤舟蓑 笠翁,独钓寒江雪”,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而特立独行的 另一方面,一些谋划也不宜让很多人知道, 《三国演义》中的董承就是一个例子,董承 四处游说文武能臣,要拿下曹操刘备、种 辑、吴子兰、王子服,甚至董承的小妾,都 知道他的密谋董承自以为“滴水不漏”, 谁料他的小妾与家奴秦庆童暗通款曲秦庆 童出于旧恨,立即跑去向曹操告密结果可 想而知,一干人等都被曹操杀害在今天,就是工作生活中的一些决 策也不必四处宣扬,唯恐众人不知, 很多事情要低调地去做,不要太张 扬,因为只有低调、不张扬地去做, 阻力才小,障碍才少,等事情做起 来了,有些可能的障碍无形中就消 失了周 末 愉 快 !2 8 4 1 7。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