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汉字中蕴含的传统文化解读 ——服饰与饮食篇一 服饰的演变³服饰,乃人体衣着及其装饰品在衣、食、住、行四项中,衣列于首位,足见服饰在人类日常生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³服饰首先源于避寒暑、蔽形体,其次才是考虑遮羞耻、增美饰、表仪态等功能服饰不仅是人类文明的标志,而且也代表着一定时期的文化1、原生态时期³《庄子·盗跖》形容说:“古者民不知衣服,夏多积薪,冬则炀之,故命之曰知生之民³《礼记·礼运》云:“昔者,… …未有麻丝,衣其(鸟兽)羽皮³《墨子·辞过》云:“古之民未知为衣服,衣皮带茭(干草),冬则不轻而温,夏则不轻而清³《说文·裘部》³:“裘,皮衣也³从衣,求声³ 从无衣、以草从无衣、以草为衣到以衣到以兽皮皮为衣的衣的进化化《说文·衣部》:“衰,草雨衣秦谓之萆从衣,象形2、手工时代³我国古代的纺早于织,纺起源于旧石器时代的制绳,到新石器时代已有陶纺轮织起源于织席、结网,河姆渡文化中已有原始腰机和引纬工具³古代纺织品的原料主要有两类:³一类是植物性纤维,主要是葛藤、麻³另一类是动物性纤维,主要是蚕丝³(1)植物性纤维³《史记·周本纪》记载:周人的始祖弃在儿时已“好种树麻菽”。
可见华夏先民在周代植麻已经相当普遍³(2)动物性纤维³《説文解字》:絲,蠶所吐也凡絲之屬皆从絲 ³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植桑、养蚕、缫丝的国家在古代传说中就有黄帝之妻嫘祖教民养蚕取丝的故事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良渚文化遗址中已发现丝织品残片³据统计,甲骨文中与蚕桑直接有关系的字就有135个缯与帛都是古代丝织品之总称³《説文解字》:巾,佩巾也从冂,丨象糸也《説文解字》:巾,佩巾也从冂,丨象糸也³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左《左传 • 庄公十年》庄公十年》³乃丹乃丹书帛曰:帛曰:“陈胜王——《史《史记 • 陈涉世家》涉世家》³ 《説文解字》:素,白緻繒也《説文解字》:素,白緻繒也³ 从糸,取其澤也从糸,取其澤也³ 绫、、锦、、绢 、、绘 有有颜色的帛色的帛³ 丝织业的的发达直接影响到中国服达直接影响到中国服饰的丰富的丰富4、着装((1 1)) 衣衣《説文解字》:衣,依也上曰衣,下曰裳《説文解字》:衣,依也上曰衣,下曰裳((2 2)裳、常)裳、常古代称连体裙为“裳”,称长裙为“常”³上衣:上衣:³襦襦 短上衣短上衣 短短袄³古古乐府《孤儿行》:府《孤儿行》:“冬无复襦,夏无冬无复襦,夏无单衣。
衣³“褝褝”与与“複複” 褝一般褝一般为夏衣,複一般夏衣,複一般为冬衣冬衣³《《说文文·衣部》:衣部》:“褝,衣不重褝,衣不重 单衣衣³《《说文文·衣部》:衣部》:“複,重衣貌複,重衣貌³《《释名名·释衣服》:衣服》:”有里曰複,无里有褝有里曰複,无里有褝³亵 贴身穿的上衣身穿的上衣 私服私服 内衣内衣³《《说文文·衣部》:衣部》:“亵,私服 ³衷衷 里里亵衣衣³《春秋《春秋传》:》:”皆衷其衵服皆衷其衵服裘裘 皮衣皮衣表表 、里反映了古人穿裘的面貌、里反映了古人穿裘的面貌表表《《说文文·衣部》:衣部》:”表,上衣也古者衣裘以毛表,上衣也古者衣裘以毛为表里里 裹裹 《《说文文·衣部》:衣部》:”裹,衣内也裹,衣内也褐褐 裘上加一裘上加一层罩衣罩衣 《礼《礼记》注:》注:”褐,表裘也褐,表裘也袍袍 长袄 祍 衣襟衣襟 周代开始,中原地区先民的服周代开始,中原地区先民的服饰是右衽是右衽《《论语·宪问》:》:”微管仲,吾其披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³下衣下衣³巿 《《说文文··巿部》:部》:””上古衣蔽前而已,上古衣蔽前而已,巿以象之³裳裳 《《仪礼》注礼》注:":"凡裳,前三幅后四幅也。
凡裳,前三幅后四幅也³裙裙 《《释名名··释衣服》:衣服》:““裙,群也,裙,群也,联接群幅也接群幅也³隋唐以后,裙才成隋唐以后,裙才成为妇女的女的专服服³绔 袴袴 裤 绔,就是开,就是开裆裤,,裤,就是,就是连裆裤 ³《《说文文··糸部》:糸部》:““绔,,胫衣也³裈 有有裆裤 赵王灵王胡服王灵王胡服骑射射³《《汉书··叙叙传上》:上》:““出与王、出与王、许子弟子弟为群,在于群,在于绮襦襦纨裤之之间,非其好也非其好也³《宋史《宋史··鲁宗道宗道传》:》:““馆阁育天下英才,育天下英才,岂纨绔子子弟弟得以恩得以恩泽处耶?耶?” ” (3)足衣履 单底鞋《説文解字》:履,足所依也从尸,从彳,从夊,舟象履形屐 木底有齿鞋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³靴 高筒靴³《释名·释衣服》:“靴,跨也,两足各以一跨骑也本胡服,赵武灵王服之³袜 襪³《说文·韦部》:“襪,足衣也³汉代人入室脱履,一般在室内着袜二 饮食的变迁³ ³ 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要素,先哲有言曰“民以食为天”³ 《尚书·洪范》提出治国之“八政”,即以“食”为先。
³从其中食部、米部、部、羊部、鱼部、肉部、火部、酉部、卤部… …等相关部首的字群里,我们不难发现中国饮食民俗发展变化的历史轨迹和先民传统饮食的审美心理1、从采集果实到树艺五谷³在母系氏族社会,当时男子主要从事渔猎,它是畜牧业的前奏;妇女主要从事采集,它是农业的发端³ 采《説文解字》:果,木實也从木,象果形在木之上 假如你是一个生假如你是一个生活在原始社会的人,活在原始社会的人,仅靠在野外采集、仅靠在野外采集、捕捉食物为生,生捕捉食物为生,生存会有哪些困难?存会有哪些困难?五谷:黍稷麦豆稻五谷:黍稷麦豆稻五谷:麦五谷:稻五谷:稷³孟子曰:“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³(汉代班固等)《白虎通义》:“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 ³由采集农业向种植农业过渡2、从渔猎网罗到牧羊六畜³逐逐《説文解字》:遂,追也从辵,从豚省。
番番獸足謂之番从釆;田,象其掌兽³《説文解字》:獸,守備者春蒐,夏苗,秋狝,冬狩——《左传 • 隐公五年》狩狩 猎猎³《周易 系辞下》:“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罔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 原始畜牧业的出现3、从耒耜农耕到井田水利³中国自古有着悠久的农耕文明,中国古代文化是中国自古有着悠久的农耕文明,中国古代文化是以农为本的文化体系以农为本的文化体系³汉字系统中与农耕有关的意象非常丰富汉字系统中与农耕有关的意象非常丰富³农农————繁体字作繁体字作““農農”“”“辳辳””³《说文》:农,耕也《说文》:农,耕也石耜冠石耜冠耕耕 耒耒+井井³耒耒为翻土翻土农具耜上的曲木柄具耜上的曲木柄³耒、力二字同源耒、力二字同源³从耒的字大都与耕作或从耒的字大都与耕作或农业有关,如:耕、耘、耜、耦、有关,如:耕、耘、耜、耦、耧、、耤耤 骨耜耒耒《说文》:耒,手耕曲木也。
《礼记·月令)):“天子亲载耒耜耜”,郑玄注:“耒,耕之上曲也耕田工具耜耜辰辰 除草工具除草工具耨耨(nou)西周井田制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使用,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利 收割工具仓 廪 啬 储藏用品民以食为天民以食为天《礼记《礼记·曲礼》:曲礼》:“古者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古者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后圣有作,然后修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后圣有作,然后修火之利,以炮、以燔、以烹、以炙,以为醴酪火之利,以炮、以燔、以烹、以炙,以为醴酪 食食盛具³液体液体主要以主要以酉部、瓦部、缶部酉部、瓦部、缶部为主,主,如酒、醋、如酒、醋、酱、酪、醇;瓶,瓷,瓮;、酪、醇;瓶,瓷,瓮;缸、罐等缸、罐等³固体固体主要以主要以鼎部、皿部鼎部、皿部为主,如鼎、主,如鼎、爵、豆;盆、爵、豆;盆、盘、盅等、盅等食物³五谷五谷³肉肉类以羊肉以羊肉为最佳最佳³羞羞 敬献食物敬献食物 珍珍馐 ³羡羡 垂涎垂涎 流口水流口水 制作方式³脍脍《説文解字》:膾,細切肉也《説文解字》:膾,細切肉也³炙炙³《説文解字》:炙,炮肉也。
从肉在火上《説文解字》:炙,炮肉也从肉在火上³脍炙人口脍炙人口³炮炮 燔燔饮食的动作³即即³《説文解字》:《説文解字》:³即,即食也即,即食也³若即若离若即若离 (靠近)(靠近)³既既³《説文解字》:《説文解字》:³既,小食也既,小食也³既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已经))饮食习惯饮食习惯1 1、古人一日两餐古人一日两餐第一顿饭叫朝食,又叫第一顿饭叫朝食,又叫饔饔(y(yō ōng)ng)《说文》:《说文》:““饔,孰饔,孰( (熟熟) )食也大约相当于上午九点左右大约相当于上午九点左右 第二顿饭叫第二顿饭叫餔餔(bǔ)(bǔ)食,又叫食,又叫飧飧(Sūn)(Sūn)一般是下午四点左右吃一般是下午四点左右吃《说文》:《说文》:“餔,申时食也餔,申时食也飧飧《说文《说文·新附》作馂,新附》作馂,“食之余也食之余也”《左传《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僖公二十五年》:“昔赵衰以壶飧昔赵衰以壶飧径从,馁而弗食径从,馁而弗食 《公羊传》写晋灵公派勇士刺杀赵盾,《公羊传》写晋灵公派勇士刺杀赵盾,“人人其大门,则无人门焉者;人其闺,则无人闺其大门,则无人门焉者;人其闺,则无人闺焉者;上其堂,则无人焉;俯而窥其户,方焉者;上其堂,则无人焉;俯而窥其户,方食鱼飧。
勇士曰:食鱼飧勇士曰:‘嘻嘻! !子诚仁人也子诚仁人也……子子为晋国重卿,而食鱼之飧,是子之俭也为晋国重卿,而食鱼之飧,是子之俭也… 2 2、古人没有睡午觉的习惯古人没有睡午觉的习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论语《论语··公冶长》:公冶长》:““宰予昼寝,子曰:宰予昼寝,子曰:‘‘朽木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Wū)(Wū)也,于予与何诛也,于予与何诛??””3 3、吃主食时主要用手,饭前要洗手吃主食时主要用手,饭前要洗手 孔颖达正义:孔颖达正义:““古之礼,饭不用箸,但用手,既古之礼,饭不用箸,但用手,既与人共饭,手宜絮净,不得临时始捼莎与人共饭,手宜絮净,不得临时始捼莎(nuósuō)(nuósuō)手乃食恐为人秽也恐为人秽也《管子《管子··弟子职》:弟子职》:““先生将食,弟子馔馈,摄先生将食,弟子馔馈,摄衽盥漱,跪坐而馈衽盥漱,跪坐而馈³4 4、古人席地而坐肉在、古人席地而坐肉在镬中煮熟后用中煮熟后用““匕匕””把肉取出放到俎上,然后将俎移至席把肉取出放到俎上,然后将俎移至席上,食者用刀割取上,食者用刀割取³《史《史记··项羽本羽本纪》:》:““如今人方如今人方为刀俎,刀俎,我我为鱼肉。
肉这是以刀俎是以刀俎喻宰割者5 5、、最初食器直接放在席上,后来放在托盘最初食器直接放在席上,后来放在托盘上再上席上再上席托盘古代叫案托盘古代叫案 举案齐眉举案齐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