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复述训练的再认识 董飞娜摘 要:在实际的复述教学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明确复述的类型及运用,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及要求选择合适的形式、時机进行复述训练,利用多种趣味复述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关键词:复述 类型 形式一、认知误区新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大家纷纷忙于求新求变,甚至有部分老师视传统教学方法为糟粕孰不知,从积累、口语交际等角度出发,一些传统的教学方式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如复述,我们不仅要继承,还要好好地研究一下但是在平时的复述教学工作中,往往不能达到预设的教学效果究其原因,大多数语文教师包括本人在内,对复述的教学是极为简单和粗线条的1)面面俱到,无具体要求教师在上课前往往没有明确提出复述的具体要求,而是讲求面面俱到,不分主次都要求学生复述,也不管课文篇幅的长短和需要记忆内容的多少2)千篇一律,无针对方法教师不能根据复述课文的特点来制定复述的方法,千篇一律,使学生失去了说话的兴趣3)急于求成,无时间思考部分教师在复述过程中急于求成,没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或是在学生出现一些问题时,中途打断他甚至加以指责,或者还换别的学生打消学生说话的积极性,挫伤他们的自尊心。
4).草率了事,无效果达成一些教师在学生进行复述训练后没有注意小结,也没有组织学生点评,更不要说在需要强调的地方再作补充或者需要纠正的地方告诉学生去纠正了这样做肯定不会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二、找准定位“复述”就是学生把自己读过的课文,听过的故事,看过的电影电视的内容,课文中的插图等,按照一定的要求具体地讲述出来在语文教学中“复述”既是读的训练,又是说的训练,有助于引导学生认真研读文本、进行说话及语感训练,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积累词汇,锤炼语言,发展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有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三、实际应用(1)优化复述形式,激发学生情趣在初中阶段我们涉及到的复述的形式,主要有详细复述、简要复述、创造性复述1.详细复述适用于篇幅较短的课文,或者是课文中的某个片段这种复述可对原文语句作适当变动,如把长句变为短句,把书面语转化为口头语但不能改变课文的原意,一定要表达出原文内容的重点和语言风格2.简要复述适用于具有完整结构的课文,可让学生借助于编写提纲、概括段意、列小标题等方法来理清文章的线索,还可引用原文中关键语句进行复述,以反映课文的基本内容和骨架如:教学《木兰诗》一文时,我先让学生编写简明复述提纲,把重点词语“闻、问、点兵、替爷征、旦、暮、赴、归、赏、还、惊”组织起来,使之构成一篇概要文章,然后让学生按提纲复述。
既锻炼了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又巧妙的落实了文言词语的积累,有助于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更好地体会文章的情感3.创造性复述是增添内容的叙述,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复述方法它要求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中心的基础上,开展思维活动,展开合理想象,用不同的方式改组原文,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第一,变换人称这种复述就是把原材料的叙述由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或由第三人称改为第一人称特别要注意的是变换人称后,要把线索交待清楚,人称要前后一致,不要出现视角混乱第二,变换体裁如《邹忌讽齐王纳谏》可将文言文改为白话文进行复述,将《石壕吏》这样短小的故事诗改编为散文形式复述第三,变换结构改变课文原本的叙述顺序,把顺序改为倒序,或把倒序改为顺序,以提高学生谋篇布局的能力或者是改变句式的表达方法,如变概括性描写为细节描写,变静态描写为动态描写等第四,除了“变换”之外,还可以通过对课文的留白进行合理想象式的扩充复述这样对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大有好处2)罗列复述方法,实践能力训练要利用多种趣味复述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取得良好的效果,就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复述时,必须注意复述的方法1.先读后述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反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为复述打下好的基础。
其次就是要帮助学生遍拟提纲,并抓住关键词语,以便应用到复述中去,最后按要求和提纲进行复述2.先听后述听读课文时,教师要预先提出有点问题,让学生边听边想,听后要让学生迅速组织材料,分清主次,突出重点,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复述3.先看后述这种方法先要指导学生“看”如看电影、电视、景点,或观察课文插图、图片等看时教师要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看后要适当提示重点3)掌握规律,固化训练能力复述教学同其他教学活动一样,我们应该把握其教学规律,根据这些规律进行教学实践体会,笔者认为要注意一下几点:1.复述的对象要确定那么哪些课文应作复述的材料?一是凡是课后练习中指出要求复述的课文,都是复述的基本材料,而且一定要落实;二是语言生动形象、故事情节或结构较完整、思路清晰的课文可作复述的材料;三诗歌、抒情散文不宜作为复述材料,因为它们的内容基本比较短而且其中蕴含的道理和情感不容易理解2.复述的要领要把握复述的基本要领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要熟读课文,切实理解课文的内容;二是要依据课文内容,编写复述提纲编提纲既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分析、概括能力,发展思维能力,提高书面表达能力等总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复述训练应该针对不同类型的课文,选择合适的形式、时机进行,达到既发展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又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学生的复述能力在学生语言发展及至整体发展上都有较大的意义,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更加应该下大工夫地去培养学生的复述能力,重视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和发展,这样有利于学生形成活泼开朗、善于交际、健康的人格,这样就能更好的走入社会,融入社会,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参考文献[1]《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王艳梅《语文教学中的复述训练》 《现代中小学教育》2001[3]张淑君《走出复述教学误区的几种策略研究》《中小学教学研究》2004[4]宋伟《用复述方式生动语文课的教学》《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