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日本幼儿教育的内容与方法刘 翠 荣众所周知,日本从小学到初 中九年义务教育已完全普 及,后期 中等教育业 已趋向普及,国民学历水平逐年提高在此种形势下,作为打基础的阶段—幼儿教育也日益为人们所重视目前,幼儿教育在日本已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实施有着特定 目的和意图的教育然而,要达到预 期的教育目的和意图,选择恰当的教育内容和施以恰如其分的方法是很关键的为此,就日本幼儿园、保育所 中的教育内容一与方法问题,做粗略的介绍一教育目标一般说来,教育内容是根 据教育目的而定的教育目的是 由一定的社会和阶级 的要求决定 的幼儿教育也不例外据日本有关人士讲,其教育目标的制定参照了以下 几方面:一是国家经济发展状况和人材的需求;二是教育学家的教育理论乡三是家长的要求为使幼儿得到和谐的、全面的发展,将其培养成国家的栋梁之材,他们认为必须从婴儿呱呱堕地的第一天开始进行教育一般说来,人类分为幼儿期、儿童期、青年期、壮年期、中年期、老年期在各个发展阶段都有各自固有的发展课题在幼儿期必须完成幼儿期的发展课题,否则就影响到儿童期以 及其他各个阶段幼儿期是智力发 展的关键时 期,所以对幼儿的教育目标规定 的极为详细。
关于幼儿园,在《学校教育法》第七十七条规定:“幼儿园以保育幼儿、创造适宜的环境去促 进幼儿身心发展为 目的”又在第七十八条,具体规定 了幼儿园的 五个目标1.为了健康、安全而又幸福的生活,要养成必要的日常生活习惯,谋求身体各种机能的和谐发展2.通过园内的集体生活,培养幼儿积极主动的态度以及合作、自主、自律的精神3.培养幼儿正确理解周围的社会生活和事物以及养成正确的 态度4.指导幼儿正确地使用语言,培养幼儿对童话、画册等的兴趣5.通过晋乐、游戏、绘画,等培养幼儿 创作兴 趣¹幼儿 园以教育基本法为准绳,为达到该法所规定的 目的和目标,文部省在一九六四¹〔日〕《文部法令总览》一6一第3l ( ,页年三月二十三日公布的《幼儿 园教育大纲》的总 则 中,又做 了如下规 定:1.要谋求幼儿身心 的和谐发展,打好坚实的身体基础2.要使幼儿养成基本的生 活习惯和正确的社会态度要培养其高尚的情操和道德的萌芽3.启迪幼儿对大自然和社会事物的兴趣,培养幼儿的思 维能力4.要促使幼儿养成听他人讲话 的正确态度,同时培养幼儿对他人积极使用准确的语言,从而掌握语言的正确用法5.要通过幼儿自由自在的 表现活动,进一步丰富幼儿的创造能力。
6.要对幼儿进行必要的保育和照料的 同时,促进其 自主 的、自发的活动,使之养成自立的态度7.要很好地掌握幼儿身心 发展的实际情况,按照其 个 人差异进行切实的指导8.要结合幼儿 的 生活实践,有效1一也 利 用其兴 趣和欲 望,进行全面地指导9.要 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一 适 当地 指导改进幼儿园的生活环境1 0.要注 意幼儿 园教育和小学教育的差异,利用其特点进行适当的指导1 1.要密切同家庭的联系,与家庭教育配合起来,共同提高教育效果关于保育所,它是为缺乏家庭保育条件的婴幼儿设置的福利设施婴幼儿白天的大部分时间 是在这里渡过的它在弥补家庭对幼儿教育之不足的 同时,还要进行 家庭里所不能完成的幼儿期所必需的教育为此,《保育指南》中规定:“保育工 作 必须经常使婴幼儿以安定 的情绪得以充分的活动,必须努力使婴幼JL的各种能力健全地、和谐地发展”还规定:“保育所的基本特点在于保育和教育一体 化,陶冶 具备丰富人格的 儿童”关于保育所的 目标,在《保育指南》中,作为总 的保育目标指出:“孩子们楹藏着极大的潜在的智慧能力,要使他们更好地成长,培养他们的智慧和力量,为建设美好的未来奠定基础”。
具体 提出以下七个方面:1.在舒适而无拘束的气氛 中,力图使婴幼儿的情绪稳定以 及身心和谐的发展2.在十分完善的保育环境中,培养婴幼儿 的健康、安全等日常生活所必需的基本习惯和态度3.激发婴幼儿 进行游戏和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其 自主、和谐的社会态度4.培养婴幼儿对自然和社会事物的兴趣和关心与.准确地掌握和丰富日常生活中常用的 语言6.通过各种表 现活动,培养婴幼儿 的创 造能力7.通过生活的各个侧面,培养婴幼儿丰富的情操,奠定思考能 力的基础以 及启迪道德萌芽¹关于幼儿教育总的 目标和目的,在日本宪法、教育基本法、学校教育法、幼儿园教育大纲、儿童福利法、儿童福利设施最低标准、保育所保育 指南的规则 中,都有明文规定但是,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幼儿 的实际情况、幼儿年龄的差异及教育期限的不 同等,¹〔日〕见《保育指南》总则部分各幼儿园、保育所又有着 具体的特殊的规定上述教育目的表 明,幼儿园和保育所的教育,不是只限于对幼儿 的特定领域或因素来实施教育,而是全面地培养丰富的 人格,注 意整个身心 的各种能力的和谐发展因此,可以说,这种教育足以全面挖掘幼儿的各种能力并使之获得充分地发展为目的的。
教育内容的范 围是全面地发展人的各种机能二教育内容1.关于教育内容范 围对于教育内容范 围的 划分,一般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按照 人的活动(经验)和能力状况来分类的这种观点又分为两种:.一是按照 活动本身的 因素来分类;二 是按照构成活动的环境条件—社会职能和制度来分类按照 人的活动本身的因素来区分教育内容领域的首创人是斯宾塞他认 为,教育目的就是“如何生存”的问题为了生存,人类要学会一些有价值的活动,这就是教育他按照自然顺序分为五个内容:(1)直接有益于保全自己的活动;(2)通过获得生活必需品而间接有益于保全自己的活动;(3) 目的在于抚养教育子孙的活动;(4)与维持正常社会政治关系有关的活动;(5)满足爱好和情感、弥补生活闲暇部分的各种活动¹持这种观点的 人认为,各个领域对于教师来说,就是要在通观整个教育内容、幼儿活动特点和本园(所)实际的情况下,做为一种统筹安排的依据各科之间具有相互依赖的关系,各科并不是孤立 的、平行地去抓分为各个领域的各项,在幼儿生活中总 是跨越领域的界限而综合出现 的第二种观点是 不去设想幼儿 的具体活动,而是根据系统的科学领 域来分类的,例如 小学课程这就是认为,各科都有一个固有的系统的教育程序,各科是按纵向发展的。
科与科之间的活动是独立的,同其它领域不发生关系从而认为,它只限于在本领域内系统地进行活动和体验,而不去考虑各领域之间 的相互依存关系各科是在同一时期内孤立地进行教育活动这些认识上的分歧,也带来 了教学形式上的差异在日本幼儿教育中,基本是 采用第一种观点的即认为,幼儿园、保育所虽然有保育科目,但与小学有着本质的区别小学虽然也考虑到 了儿童年龄特征,但基本上是按科学知识 的系统性来安排的而幼儿园、保育所则完全是 根 据幼儿的发展 程度和年龄阶段来安排的,是寓教育于游 戏之中的即通过游戏活动,予以恰当的指导,来实现教育目的和目标的其次,教育内容的范围 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 的当社会发展带来社会文化生活 的高度发展 时,其社会的幼儿生活以及为在社会上生存所必备的各种能 力,也会随之而变因而,在日本,从 明治时代直到 如今的幼儿教育内容也是 几经变迁而 发展来的¹〔日〕秋山和夫等编著《幼儿教育论》第47页2.教育内容 前边已经讲过,日本幼儿教育的内容基本上是 根据幼儿活动和能力状况来分类的,因而充分地考虑到 了年龄和发展阶段的特点同时,也 是 几经变迁发展到如今的战前,幼儿教育中没有一个统一的科目。
一八七六年东京女子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创建时,保育科目有三个内容:(1)物品科,(2)装饰科,(3)知识科这三项包括的内容有:思物游戏、唱歌、故事、体操、游戏等以后陆续建立的幼儿园基本上都是 以这个幼儿园的内容为标准的一八九三年,该幼儿园通过进一步整顿,明确地规定为“保育科目”的有:故事、庶物、举止、手技、唱歌、游戏其他幼儿园也大体相同一八九四年,实施小学校修改令,其保育内容未做变动以一九O四年 明石女子 师范 学校附属幼儿园 为例,其保育内容分为八项:(1)集会,(2)园艺,(3)旅行,(4)游戏,(5)故事,(6)手技,(7)唱歌,(8)观察,(9)整理、日常生 活练习战后,一九四七年根据学校教育法的规定,幼儿园作为学校的一种,成为正规 学校教育的最初阶段一九四八年二月十二日,文部省颁布了《保育大纲—幼儿保育指南》,内容分为十二项:(1)参观,(2)韵律,(3)休息、,(4)自由游戏,(5)音乐,(6) 故事,(7) 绘画,(s)制作,(9)自然观察,(10)模仿游戏、演剧、木偶戏,(11 )健康教育,(12)年 中行事八保育大纲 的最大特点是,作为幼儿保育内容,强调了“愉快的幼儿经验”这一条。
这种教育是只从“幼儿的兴趣和要求出发”、是以游戏活动 为单元 (主题)而构成的这种 组织方法,在当时,是符合其社会情况 的但 是,它的缺点是 把幼JL的兴趣、经验仅仅局限在个人日常生活的小圈子里,缺乏集体生活的指导对于 培养幼儿 的智慧 能力、创造性、丰富的情 操是不利的一九 五六年,文部省宣布废除《保育大纲》,公布了《幼儿园教育大纲》这个大纲根据幼儿园教育的五个目标,把教育内容定为六个领域即:健康、社会、自然、语言、音乐 以及绘画创作这样,就把对幼儿的单纯保育转向了保教并举,以教育为重点的方面来当时,为了防止在具体实施中把六个领域与小学课程相棍淆,文部省在幼儿园教育大纲中附加 了说 明:“幼儿具 体的生活经验 往往是横跨几个领域、交错进行的因此,这个内容领域把内容大致 做 以划分,以便于 制定教学方案”一九六四年三月二十三日又公布了修改后的《幼儿 园教育大纲》,教育内容的六个领域未做变动,但是,文部省为 了弥补各领域 的漏缺,进而把教育内容落到实处,对每项都筋了详尽 的说 明下面是有关六个领域的基本 内容健康包 括保健、运动和安全三个方面1)保健就是 要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举止即:清洁、饮食、大小便等基本生活习惯以 及防病、治病、穿衣、姿势、休息等的基本习惯和举止。
2)运动就 是启 发幼儿对运动的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地进¹〔日〕文部省《幼儿 园教育九十年史》º〔日〕坂元彦太郎的“幼儿教育计划”《幼儿教育学全集》第二卷第1 31页»同上第17 4页真体来讲,要由简到繁、由只活动身体 到利用玩具做游戏运动,再由一个人活动到集体游戏和比试气 力、速度的游戏3)安全就是要幼儿掌握安全生活所必需的习惯和举止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 中对各种情况,特别是交通方面避 开危险,注意安全会社包 括个人生活、社会生活、社会方面的理解它直接关系到 人格的形成1)养成生活方面的良好习惯和态度即陶冶幼儿自主、开朗、朴实、热情的性格2)养成社介生活方面的良好习惯和举止即 使幼儿学会处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及人事关系3)对周围社会事物寄予关心和兴趣培养他们对幼儿园(保育所)、家庭、近邻等人们的亲近感、对公共设施和交通机构的关心、熟悉为自己而劳动的各行各业的 人护,关心各类事物、积极参加例行活动自然包括热爱大自然,了解一些简单的 自然常识、掌握一些日常的生活技能和数量关系1)爱护周围 动植物、热爱大自然亲自动手参加饲养、栽培,多接触室外的大自然2)对周围的 自然现象寄于关J心和兴趣,要独自观察、思考、操作。
即培养幼儿对动植物、自然现象和变化的 志趣,开动脑筋制作玩具、用具〔3)为适应日常生活,要掌握必要的、简单的技能4)启发幼儿对数量、. 图形的兴趣和爱好让幼儿比较数量的多少,收集 和整理物品,学会简单的数量的计算使用,分清长短、宽窄、快慢以及前后、左右、远近、物品形状,掌握时间观念等语言主要是言语的交际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1)能听懂他人的讲话和故事2)能传答 自己 的经验、意志、观点、看法3)能正确使用日常生活 中常用的语言4)多接触视听觉方面的广播报导欣赏画本、连环画剧等,丰富幼儿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