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粮间作种植模式玉米机械化收获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张成摘要:为解决喀什地区玉米机收问题,2010年该地开始选型引进玉米联合收获、玉米割晒机械化技术,然而玉米间作种植和各家各户小地块种植,缺乏农机与农艺、林业栽培相结合的途径,玉米收获机受林果业间作和小地块种植的影响,在地头转弯难度大、空转转移时间多,导致生产率下降、作业成本高,收获机发挥不了效能;为解决玉米机械化收获薄弱环节瓶颈问题,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技术措施解决问题,从而为顺利推广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创造条件关键词:喀什;玉米机收;现状;存在问题;对策一、玉米机械化生产现状喀什地区近几年来不断探索林果业间作、套播玉米生产配套机械化途径,从机械化播种着手,积极改装棉花铺膜播种机、引进推广玉米免耕播种机和铺膜播种机,普及了玉米机械化播种技术围绕玉米机械化生产薄弱环节,引进试验示范玉米联合收获机、玉米割晒机,为提高玉米生产机械化水平打下了基础一)玉米机械化播种情况粮食作物绝大部分种植面积是林果业间作,种植春、夏玉米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进示范推广免耕播种技术、正播玉米地膜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机械等相关玉米生产机械,提高玉米产量,粮食安全生产做出了积极贡献。
2006年,开始引进示范推广复播玉米地膜栽培机械化技术目前,玉米播种主要用铺膜播种、免耕和常规等三种方式二)玉米机械化种植技术模式及技术路线1、玉米播种、收获时间:正播玉米播种时间为4月下旬、5月上旬,成熟时间为8月中、下旬;复播玉米播种时间为6月上、中旬,成熟时间为9月下旬正播玉米白地(休闲地)进行播种,复播玉米小麦收获后倒茬地进行播种2、玉米种植技术模式:玉米采取铺膜播种、免耕播种、常规播种和套播等技术模式3、播种行距、株距:间作果树行距最小的1.5 m、最大的12 m,株距最小的0.5 m、最大的8 m玉米种植模式主要(单位CM)分为一膜2行(40+50)、3行(45+45+50)、四行(30+50+30+50)的模式,株距25—30三)玉米收获机示范推广情况喀什地区玉米收获存在薄弱环节,已跟不上玉米联合收获机械化发展需求,制约了提高玉米生产机械化装备水平,满足不了农业生产主要环节实现机械化的发展要求因此,2010年开始选型引进玉米联合收获、玉米割晒机械化技术,在点上进行正播玉米、复播玉米收割作业试验示范推广,通过实验发现玉米割晒机技术不成熟、安全可靠性不高、故障率高、收獲效果较差[1]。
三、玉米机械化收获存在问题(一)人均耕地面积少,玉米种植面积也少,耕地分成各家各户小地块,机具难以进行大田、连片收获作业玉米联合收获机不适应间作种植模式和小地块,玉米割晒机在试制阶段技术没有完善成熟二)缺乏农机与农艺、林业栽培相结合的途径正、复播玉米以林果业间作为主,绝大部分玉米种植在杏树间作、核桃间作、红枣间作、巴旦姆间作间作果树行距最小的1.5 m、最大的12 m,株距最小的0.5 m、最大的8 m正、复播玉米相互套种和其他农作物套种的模式也存在,正播玉米、复播玉米成熟期相差35—40天,正播玉米面积分散,这种情况不利于机械化收获作业三)目前,我区正播玉米采用4种不同的地膜幅宽,一幅膜3种行数,9种不同的播种行距,7种不同的株距;复播玉米采用4种不同的地膜幅宽,一幅膜3种行数,8种不同的播种行距,8种不同的株距林果业间作和玉米播种技术模式,不适应玉米联合机械化收获作业[2]四)玉米收获机满足不了秸秆回收综合利用农艺要求养殖户饲草料主要来源是小麦、玉米秸秆所以,农区家庭畜牧业的发展与农作物秸秆有密切关系,小麦、玉米秸秆全部回收综合利用,并且麦草等农作物秸秆在农贸市场以商品的形式进行交易。
秸秆粉碎还田的机具农民不接受难以推广五)玉米收获机受林果业间作和小地块种植的影响,在地头转弯难度大、空转转移时间多,导致生产率下降、作业成本高,收获机发挥不了效能六)地块分成各家各户,进行大田统一收获作业后,让农民自己协商估算谷物产量和秸秆产量分掉,因各家各户玉米产量有高低的差距农民不接受七)收获的时候复播玉米秸秆和玉米棒子含水率较高,而且部分玉米成熟程度不一致,引进推广一次完成收割、摘穗、剥皮装箱和秸秆粉碎装箱等多道作业工序的玉米联合收割机,收获损失增加四、对策建议(一)为解决玉米机械化收获薄弱环节瓶颈问题,因地制宜,采取割晒机割倒、人工摘穗、铡草机铡草粉碎的分段收获方式引进推广适应林果业间作种植模式和各家各户小地块玉米种植模式的中、小型玉米联合收获机和玉米割晒机引进样机按每家农户小地块进行示范试验,对比机械收获和人工收获经济、社会效益对满足不了技术要求的玉米收获机或玉米割晒机,生产厂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提高机具的适应性、可靠性二)实现农机与农艺、林业栽培相结合,掌握玉米收获机和玉米割晒机基本作业要求和作业条件根据作业要求和作业条件种植正播玉米、复播玉米,解决播种行距等存在的基础性技术问题。
三)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和各级地方政府累加补贴资金,向购置玉米收获机的农机大户倾斜采取国家、地方财政、农民自筹资金等多种融资渠道,帮助解决农机户购机资金困难的问题四)农机、农业部门积极开展技术指导、技术服务工作和人员培训、宣传工作组织召开玉米种植技术模式、玉米收获现场会,做好玉米生产新技术、新机具宣传工作,对农民选型引进推广适应的机具创造条件五)玉米收获机出厂时必须设计配备秸秆粉碎装箱装置,应满足玉米秸秆全部回收综合利用,为发展农区家庭畜牧业打基础据试验表明,玉米收获采取小麦收获的方式,用玉米割晒机割倒,不是小麦割晒机割晒小麦那样成熟的技术,因为玉米株高1.5—3m,所以玉米采用割晒机割倒不整齐,农民玉米秸秆装车不方便,需要进一步进行技术改进完善技术性能Reference:[1]李东翰.加大推广玉米机械化收获力度 提升机械化工作水平[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1(06):63-64.[2]刘甲田,陈华早,贾俊昌,董勤成.费县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21,27(09):47-49.喀什地区农业机械管理局 喀什地区农机技术推广站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844000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