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代诗歌阅读 (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塞上赠王太尉 释宇昭①嫖姚②立大勋,万里绝妖氛马放降来地,雕闲战后云月侵孤垒没,烧彻远芜分不惯为边客,宵笳懒欲闻注:①释宇昭:北宋时僧人 ②嫖姚:霍去病曾任嫖姚校尉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诗人用“嫖姚”指称王太尉,是借霍去病出击匈奴、屡建奇功来赞美王太尉B.战马在游荡,大雕在盘旋,战后悠闲景象反衬战况激烈,说明胜利来之不易C.月光笼罩营垒,火烧后远草历历分明,月朗草明与马放雕闲有动静互衬之妙D.全诗写景与议论、抒情相结合,从抒情角度看,巧妙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15 •诗的尾联有何含意?请简要概括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 (本题共1小题,6分)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描写“四时之景”中春夏之景的两句是“(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两句描写琵琶女的弹奏戛然而 止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把秦朝聚敛之细与浪费之大进行对比的两句是14. ( 3分)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和表达技巧(D)答案:D (错在“托物言志”,首尾两联是情语,中间两联是景语,从抒情角度看表现手法是情景交融。
15.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0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D)答案:①我不经常在边塞生活,懒得听边塞夜晚的胡笳声; ②身为僧人的我更喜欢安闲宁静的生活;③我希望边塞永远和平安详、没有战争 (6分,答对一点得2分,意思对即可)16.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A) 答案:(1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2)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3)奈何取之尽辎铢用之如 泥沙(6分,每空1分,错字、漏字一空无分)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1 —13题共12分)念奴娇・毁舍后作[,]姜夔昔游未远,记湘皋闻瑟,澧浦捐裸因觅孤山林处土 日,来踏梅根残雪糠女供花,伦儿行酒,卧看青门辙一丘【3】吾老,可怜情事空切曾见海作桑田,仙人云表,笑汝真痴绝说与依依王谢燕,应有凉风时节越只青山,吴惟芳草,万古皆沈灭 绕枝三匝,白头歌尽明月注释:[1]姜夔杭州的住宅因遭火灾被毁 【2】林处土 :北宋诗人林逋,隐居西湖孤山,种梅养鹤,终生不仕3】一丘:指隐居11.下列对本词上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曾客游湘中,在湘水边听瑟,澧水边捐裸,这样的记忆仿佛还并不遥远B.寓居杭州时,作者曾到西湖孤山寻访林逋隐居的胜迹,足踏残雪,赏梅寄情。
C.面对丑女供花,粗仆斟酒的简单贫寒生活,作者只能无奈地卧看青门外车辙D.作者本想在其住所隐居终老,不料此时却意外遭火毁舍,使美好的愿望落空12 . 对本词下阕典故的运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前三句,借仙人口吻,以沧海桑田的自然规律劝慰自己不必对毁舍一事过分执着B.四五句,以在王谢堂前留恋的燕子期待秋风不忍离去,劝慰自己看淡眼前的苦恼C.六至八句,以春秋吴越争霸之地只剩青山芳草,劝慰自己要珍惜当下的平静生活D.最后两句,以曹操《短歌行》中乌鹊绕树、择枝而栖,劝慰自己要继续寻找明主13 .词学宗师夏承煮先生对姜夔词的艺术特色有这样的评论: “白石在婉约和豪放两派之外,另树‘清刚‘一帜请谈谈你对上述评论的理解,并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阐释 (6分)14 .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共8分)① 三国英雄人物常常是诗人借以抒发情怀的对象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表达了江山依旧,英雄早已不在的怅惘,杜甫《蜀相》”,”,抒发了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苏轼《赤壁赋》“配酒临江,横槊赋诗,, ”,借曹操这样的英雄也只是一时显赫,感叹人 生短促无常② 高考结束,你在班级毕业留言册上写下古诗“,",劝慰同窗无 惧路远水长,豁达面对离别。
11、C12、A13、(6分)答案要点:“清刚”指姜夔词清雅(清新、典雅、清空、清冷、清静)、刚健(冈恸) 的特点比如“梅妻鹤子” “一丘一壑” “沧海桑田” “乌鹊绕枝”等多处用典,且多选择以自然物象言志抒怀的典故,清净淡泊,典雅含蓄再如孤山、梅根、残雪、僚女、伦儿、青门、 白头等意象多用冷色调的词,营造出清冷之感,素淡,高雅比如屋舍被焚毁,隐居一隅的计划落空,词人却能以世事变迁自然之理劝慰自己任情放达,表现出精神意志的刚健再如炼字方面, “卧”之姿态尽显贫寒中的泰然处之, “痴绝”看似仙人的嘲笑,实则自我宽慰, “尽”则表现出诗人以尽情吟诵明月之诗解脱愁情的放达,由辛酸趋向超旷评分参考】共3点,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词句在所列答案中任选,各举一例即可14 (8 分)千古江山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固一世之雄也 而今安在哉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或:青山一道同云雨 明月何曾是两乡)【评分参考】每空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题所填写的句子,若不在规定的默写范围内,只要符合情境要求,且无错别字,亦可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各题小寒食舟中作①杜甫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鹃冠②。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注】①此诗是杜甫(712年〜770年)于770年春羁留长沙时所作②鹃冠:传说为楚隐者鹃冠子所戴之冠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寒食节那天诗人在异乡水上行船,他强打精神饮酒,吃着冷食,靠着几案休息B.远眺舱外江水浩浩荡荡,岸边百花盛开,诗人因为年老眼花故有雾中看花之感C.近看舱前蝴蝶翩翩起舞,穿空而过,远看鸥鸟轻快飞翔,时而落在湍急江流上D.全诗写景先由远到近,后由下到上、由近到远,转换非常自然,境界小巧别致15 .诗人因何而“愁”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案】14. D 15.①异乡漂泊之愁;②年老体衰、穷困潦倒之愁;③时局动荡、前途不明之愁;④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之慨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回顾汉代历史,认为亲近贤臣,疏远小人,“ " ;而亲 近小人,疏远贤臣,“”2)荀子在《劝学》中指出,蟹虽然有“六跪”和“二螯",但是“ ”,这是因为它 “"3)苏轼在《赤壁赋》中先以“”来慨叹人生的短暂,接着又以“”对奔―― (1).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2).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3),非蛇靖之穴无可寄答案】流不息的长江表达了羡慕之情。
托者(4) .用心躁也(5).哀吾生之须臾(6).羡长江之无穷(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南征杜甫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注】此诗是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春岸”两句用罗列几个名词或名词短语成句的手法描写了南行途中所见到的春江美景:春水方生,桃花夹岸;云帆一片,极目四望,枫树成林B.杜甫的《登高》和《南征》都写了景,但作用不同,前者借凄清萧索之景抒诗人悲凉愁苦之情,后者以乐景衬哀 情5抒情极为沉痛C. “君恩北望心” 一句,道出了诗人虽身处逆境,但报效朝廷的热忱未减的情怀D. “老病南征日”和“百年多病独登台”的情感一致,因病而不能上战场,都表达了一种无力报国的悲哀15 .本诗尾联说“百年歌自苦”,诗人在诗中写出了哪些“苦” ?请联系全诗概括并分析答案】14. D 15. ①羁旅漂泊之苦:“偷生”两句表达了诗人躲避战乱,远离家乡,长年颠沛流离,偷生落泪之悲苦②年老体病之苦老病” 一句表现了诗人年老多病、漂泊衡湘之苦③无人赏识 之苦。
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一生苦吟,不被理解赏识之苦三)名篇名句默写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 )《蜀道难》中,“,"两句从视觉和听觉角度生动描绘了 “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壮观景象2)《师说》中和“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语意一致的两句是 ,(3)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两句运用典故,表 达了作者怀念故友的情感,暗示了自己因世事变迁而惆怅的心情答案】 (1).飞湍瀑流争喧厩 (2).眯崖转石万壑雷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4) . 师不必贤于弟子(5) .怀旧空吟闻笛赋(6) .到乡翻似烂柯人(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4〜15题夜起黄遵宪①(清)千声檐铁百淋铃,雨横风狂暂一停正望鸡鸣天下白,又惊鹅击海东青 ②沉阴噎噎何多日,残月晖晖尚几星斗室苍茫吾独立,万家酣睡几人醒?[注]①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梅州人 晚清著名诗人,杰出的爱国主义者曾积极参与维新变法,被解职后归家闲居,此诗写于闲居期间②鹅击 海东青:暗指俄国侵占我国东北部分地区14. 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首句写檐铁和风铃在风雨中撞击、晃动,发出了 千“百“声。
诗人运用以声衬静的手法,表现了夜晚的宁静B. 颔联写出了诗人长夜无眠,盼望天亮的心情,又惊”句揭示了诗人无眠夜起的原因C 颈联感慨天色阴沉的日子太多,月光虽然明亮,却是残月,天空虽有星星,却只寥 寥数颗D.尾联吾独立“照应诗题夜起:与下文的万家酣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诗人鲜有同道的孤独处境15. 这首诗情感表达含蓄蕴藉,请你结合相笑的诗句分析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小题,6分)16. 补写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本题共1小题,6分)(1)范仲淹《岳阳楼记》中 ,”两句写月光与水波一起荡漾,闪烁着金光,月亮的倒影沉浸在水底,宛如一块美玉2)《离骚》中,写作者骑马在长满香草香树的地方时走时奔,为下文写追寻原来志向做铺垫的两句是,3) 杜牧《阿房宫赋》中用, 两个对偶句描写了秦人对从六国剽掠而来的珍宝不知珍惜,生活极度奢侈14 ・ A A项,“以声衬静,表现夜晚的宁静”错檐铁和风铃发出的“千” “百”声写出了雨之大风之狂, 照应下句“雨横风狂”15 - (1)首联写以檐铁干声写出了夜晚风雨大作的情景,象征清朝风雨飘推的局面,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 虑之情2 )颔联上句写诗人盼望天明,实则一语双关,渴盼时局 好转。
下句运用谐音双关的手法,表达了对俄 国侵占我国领土的震惊与愤慨之情 (3)颈联感慨阴沉的天气太多,夜空只有残月和疏星,以此象征清政府的统治腐败黑暗,民族前途微茫,表达了忧国忧民的 情怀4)尾联“我”独立于斗室,联想(想象)到此时民众都在酣 睡,以此隐喻国民的愚昧麻木,表达了对 民族命运的优虑之情从比喻或景情角度作答亦可得分)(作答时应从表达技巧与所抒情感两方面考虑 )名篇名句默写16 . ( 1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2)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3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宋代陈与义①忆昔午桥②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