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亚麻类混纺纱线在棉纺设备上生产的技术探讨

hh****pk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8KB
约4页
文档ID:342319294

亚麻类混纺纱线在棉纺设备上的生产技术探讨赵红梅张静(泊头市经纶纺织有限公司)0前言亚麻纤维作为优良的天然纤维,具有吸湿透气、防霉抑菌、防紫外线等优点,其服装面料始终受到消 费者的青睐随着麻纤维精细化加工技术的发展,在棉纺设备纺纱也越来越多,混纺组分、含麻比例、纱 支等均向多样化发展我公司也顺应发展需要,向市场提供多种规格和混纺比例的麻类品种麻类品种的 生产和质量稳定性较差,生产过程中有部分节点不顺畅,故此我们对麻纺品种进行技术研究1亚麻原料的选配亚麻原料的选配应根据不同的纺纱纱支数和混合比例选择不同规格的亚麻品类;重点是深入了解下游 客户的用途,根据不同服用要求来选择适合的亚麻原料直接在棉纺设备生产亚麻混纺品种时,亚麻原料可以直接选择梳麻厂梳理加工好的普梳亚麻和精梳亚 麻不同厂家、不同规格的亚麻原料品质差异较大,无论是内在指标还是感官、手感上都有所不同,对成 纱质量和布面风格也有不同的影响表1是以紧密纺莫代尔/亚麻32S(70/30)为例对几种不同规格的亚麻原料 成纱指标进行对比表1紧密纺莫代尔/亚麻32S(70/30)使用不同规格亚麻原料的成纱指标对比序号亚麻原料主要内在指标成纱测试指标纤度平均长 度短麻率条干细节-50%粗节+50%棉结+200%H值平均强 力16. 5625.4729. 20%17. 541382822124. 28248.824. 1223.6430. 74%17. 431279518984. 14252.233. 3929. 2432.0315.9511.5393. 511073. 74264. 743. 1833.6222.4515.2052888853.84267. 3表1紧密纺莫代尔/亚麻32S(70/30)使用不同规格亚麻原料的成纱指标对比不同规格的亚麻除成纱指标差异大外,织物感官也有很大差异,例如表1中序号1的织物布面粗犷, 布料手感硬挺,麻感强;而3和4的织物布面平整、细致,布料手感柔软。

2亚麻纤维的养生处理亚麻纤维初始模量大,刚性较强、脆性较大,纤维粗硬没有卷曲,抱合力较差,长度整齐度差,粗麻、 麻屑、麻结较多,直接用于纺纱时生产困难,生产加工难度大,因此需要对麻原料进行养生处理,改善其 可纺性能亚麻养生处理一般配用0.3-1.0%抗静电剂加适量水对麻纤维进行养生48小时后使用即可遇有亚麻 原料手感发涩厉害时,可以适当再加配少量软麻剂改善纤维的润滑性能我们选用的亚麻原料虽然梳麻厂已经有过养生处理,但在棉纺设备上加工仍有困难,因此上机前还要 再进行适当的养生,目的是软化麻纤维并抗静电处理,减小清花梳棉工序纤维损伤,增加纤维可纺性,同 时改善成纱质量常用处理剂有软麻剂和抗静电剂表2是以紧密纺莫代尔/亚麻30S(70/30)为例分别使用 软麻剂和两种抗静电剂养生预处理后生产的成纱指标表2紧密纺莫代尔/亚麻30S(70/30)亚麻原料使用不同助剂养生处理的成纱指标对比序号使用助剂条干细节粗节棉结强力1不加助剂仅加湿17. 45157832061285.22软麻剂17. 11107191813285.63抗静电剂116. 8986991771291.64抗静电剂216. 4666051583290.9通过生产应用试验发现,不加任何助剂只加水进行加湿处理时,清花梳棉能够生产,但梳棉落网次数 较多,并条工序静电、皮辐飞花严重;加软麻剂处理时,清花梳棉、并条能够顺利生产,粗纱纱条抱合力 差,需要大幅度增加粗纱捻度才能正常生产,而细纱容易出“硬头”,工艺参数也要做大的调整;两种抗 静电剂处理时,各工序生产均能顺利生产,而抗静电剂2效果更好一些,而且成纱指标也较好。

3原料混合3.1由于麻纤维在棉纺设备上单独成条难度仍较大,为了降低生产难度,多采用麻纤维与其它纤维进行原料 混合后共同生产成条,常用夹道混合和全原料混合两种方式3.1.1夹道混合是把亚麻纤维与其它纤维的部分比例,首先通过圆盘进行混合后生产出生条,混合生条再与 剩余比例纤维的生条在并条按比例进行混合3.1.2全原料混合是把亚麻纤维与其它纤维按目标混纺比例全部在圆盘进行原料混合3.1.3夹道混合和全原料混合各有优缺点表3是紧密纺莫代尔/亚麻32S(70/30)品种的生产试验成纱对比表3紧密纺莫代尔/亚麻32S(70/30)夹道混合和全原料涅合的成纱指标对比混合方式条干细节粗节棉结强力全原料混17. 23127901878252. 2盘混1:1+条混19.964812192800254. 7从以上品种质量数据对比可以看出,麻纤维与其它纤维全盘混指标明显优于盘混+条混的混合方式因 此,尽管全盘混的混合方式用工多和劳动强度较大,但为了为保证产品质量,一般优先采用全盘混的混合 方式,对于含麻量低于20%的品种再考虑采用夹道混合的方式3.2对于原料的预混合我们常用的混合方案有两种:一是圆盘装箱混合;二是人工风机混合。

圆盘装箱混合是将养生处理好的麻原料同其他纤维按重量比例配棉上盘,利用抓棉机的抓棉混合作用 及棉箱机械的混合作用进行原料混合,混合后的原料打包后再排包上盘进行生产人工风机混合是将养生处理好的麻原料同其他纤维按重量比例分小组称量后,人工利用风机进行2〜3 遍混合,混合后的原料上盘进行生产4清花梳棉的纺纱流程和并条并合道数亚麻混纺品种在棉纺设备上生产采用清梳联流程,自动化程度高,利于大批量生产;吸尘点多,自清 洁作用好,车间粉尘少;自调匀整使生条重量稳定,使得并条可以减少并合道数和并合根数,有利于成纱 质量4.1结合公司的设备资源配置,对不同清梳流程进行生产实践对比4.1.1麻与化学纤维混纺在郑纺机清梳联化纤流程经工艺优化和设备调试,生产顺利,经自调匀整后生条重量稳定,并条采用 两道并合即可表4是紧密纺莫代尔/亚麻32S(70/30)品种清梳联流程与成卷+梳棉流程成纱指标对比表4紧密纺 莫代尔/亚麻32S(70/30)不同清梳流程成纱指标对比清梳流程并合道数条干AFCVb细节-50%粗节+50%棉结+200%平均强力清梳联2道并合17. 111. 128. 17151660266成卷+梳棉2道并合17. 202. 1810.47301710263成卷+梳棉3道并合18. 061. 3820. 28911921258采用清梳联化纤流程纺麻与化纤混纺品种,清整洁环境良好,只要控制调试得当,能够顺利生产,成 品质量稳定,大批量生产时优选选用。

而成卷+梳棉生产调度较灵活,可以在小批量生产时选用4.1.2棉与亚麻混纺一般采用把棉生条或精梳条打碎后与养生好的亚麻混合后加工生产的方式棉的生条或精梳条已经经 过了开松、除杂、梳理作用,与亚麻混合后采用化纤清、梳工艺流程即可经过工艺改进和设备调试,成 功在化纤清梳联流程顺利生产,生条质量稳定,并条采用两道并合即可,成纱指标良好4.2并条工序的并合道数在亚麻混纺品种的生产过程中发现,随着并合道数的增加,感官棉网的清晰度反而变差了,麻纤维出 现积聚现象,短麻含量高时更加明显对比不同并合道数的成纱质量如表4, 3道并合比2道并合除AFCVb 代表的重量差异减小外,其它指标明显恶化并合道数多也是前面夹道混合成纱指标较差的因素之一5细纱工序技术要点细纱断头多、生活难做是细纱工序的主要问题造成细纱断头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亚麻纤维长度偏差很大,虽经过牵伸有牵断情况但仍有长麻存在,长麻影响到细纱的正常牵伸, 造成牵伸力急剧波动,牵伸不良导致细纱断头多;(2) 经过前工序的牵伸,短麻纤维在须条截面中有集聚情况,影响细纱牵伸的稳定性,造成细节断头 或粗节疵点断头多;(3) 粗麻的存在导致纺纱张力不稳造成细纱断头多。

我们主要从稳定牵伸和稳定纺纱张力两个方面来 减少细纱断头采取的主要措施如下:(1) 采用较大的钳口隔距,较大的后区牵伸倍数,增大摇架压力,可减少长麻造成的牵伸不良、吐硬 头造成的断头;(2) 中、高支亚麻混纺品种应用加长上销,有利于控制短麻纤维,改善条干、减少细节,可以降低断 头率;(3) 细纱捻度偏大掌握有利于减少细纱断头;(4) 钢丝圈选用重心低,弓形大,通道宽敞的钢丝圈,并且钢丝圈重量偏轻掌握有利于降低断头率;(5) 普通环锭纺、赛络纺、紧密纺三种纺纱形式中,紧密纺成纱质量好,断头率少,因此优先选用紧 密纺纺纱形式;(6) 保持车间较高的相对湿度有利于降低细纱断头率6络筒工序技术要点(1) 因麻纺纱线存在较多的粗节、麻结,条干水平较差,清纱参数主要清除影响布面质量的大纱疵, 放过一般小纱疵2) 络筒上蜡上蜡的目的是增加纱线的柔软度,适合后道工序生产,并可减小毛羽的剧增3) 捻接控制捻接时考虑麻纤维粗硬无卷曲的特点,根据麻纤维含量及混纺纤维性质,快解捻,缓 加捻,并延长加捻时间,使捻结处强力能达到原纱强力的80%以上4) 络筒速度偏低掌握,络筒张力偏小掌握,注意防重叠7结束语通过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探索我们初步掌握了亚麻原料的选配原则,适应不同客户质量和织物风格要求; 选择合适的助剂,做好亚麻的养生处理,是实现顺利生产的关键;亚麻混纺品种在清梳联上的生产加工, 实现了亚麻混纺品种的大批量稳定生产。

我公司把精细亚麻与其他天然纤维和新型功能性纤维素纤维等科 学搭配组合,开发的低支、中高支亚麻混纺纱,广泛应用于T恤、牛仔、休闲、内衣、衬衣、床品等领域 迎合现代人对时尚性、天然性、舒适性、保健性的需求,得到广大客户的认可。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