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道:意见充分表达是成熟社会的标志 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梁文道 2009年11月05日 20年前,我第一次去美国,除了每天在人家的校园和书店打滚,间时也会逛逛不同的商店当时, 我最爱去的不是什么名牌精品,而是平凡不过的大型超市,因为它更能展现常人日用所需,更能让人认识 这个国家的民间文化结果我很惊讶地在许多超市的货架上看到一种示威用的标语牌,它大小固定,形态 一致,下面有根小棍让人手持,上头是块白板让人自己填字后来我果然见识过不少美式的示威和罢工, 那些家伙安安静静,排成一支环形队伍,人人举着那种超市买来的道具,循回不息地走动走累了,就坐 下来休息一会儿;休息够了,便起来再走;他们不激动,旁人也见怪不怪,该干什么照干 那个时候的香港有一条被人叫做“恶法”的《公安条例》 ,是殖民地政府为了压制风起云涌的民间运 动而特设的法例,按规定市民集会必须先向政府申请许可,否则就是非法集会尤其荒谬的是它竟然还规 定了但凡三名以上的市民在公共场合聚集,就已经可以当做是“集会” ,警方有权介入过问从上世纪的 60年代一直到现在,在几代香港市民的冲击之下,虽然这条法例仍然存在,但内容总算被修改得稍稍合 理。
更妙的是,包括警方在内的政府部门也渐渐学懂了酌情的技巧,就算遇上了未经申请“不反对通知书” 的集会,也不一定全部依法起诉久而久之,似乎双方都找到了某种平衡应对的方法 公元两千年,美国的《华盛顿邮报》有篇文章把香港称作“示威之都” ,因为那一两年香港竟然出现 过上千场的示威集会,平均一天一次有多,议题五花八门无所不包照这个数字看来,香港的监狱应该早 就爆满,警察也应该疲于奔命苦不堪言,而整个香港社会更该变得火头处处、动荡不安才是可是实际情 况却不是如此,那两年你走在街上,你会发现市面依然繁忙,地铁里的人龙依然有序排队,真真正正是 “马照跑,舞照跳” 偶尔遇上游行抗议的队伍,你会发现人数远远不及示威群众的警察一边替他们开路, 一边用扬声器播放警告:“你们已经违反了《公安条例》 ,我们有权检控有关人士 ”尽管如此,但奇怪的 是,那些警察和示威人士都不太紧张,互不理会,各行其是旁边围观的人也不多,大部分路人都保持着 香港精神,忙忙碌碌地高速通过这情景让我想起了20年前在美国的经历 照理说,香港和美国是很不一样的,双方的民族构成不同,文化习惯不同,政治制度更是不能相提并 论,为什么香港竟然出现了这种看起来十分“美国”的示威文化?如此轻松且如此日常?在那20年里头, 香港这个中国城市究竟经历过什么样的变化,使得过去那种警察如临大敌,群众情绪激动,双方剑拔弩张 的局面一去不返? 从头想起,我发现并不是回归前后的香港反而变得更西化,学到了更多美式示威的神髓,而是和市民都变得更成熟,更能摸到一种现代社会的政治生活之道。
简单地讲,那就是不要把群众集会看得 太严重 香港官员回应集会的必有官腔是:“我听到了部分市民的声音,一个正常的社会有不同的意见是很正 常的,他们只不过是在表达自己的意见罢了 ”这种官腔有时的确会叫人恨得牙痕,因为除了这句陈词滥 调,他们基本上什么都没说过可是你不能不承认,比诸从前,这种应对确实高明了许多,他们只用一句 “正常社会里的正常现象” ,就把一条街上的群众打发过去接下来他们也许会和群众代表协商谈判,认 真听听他们的诉求甚或搞点“统战”伎俩,委任几个人加入“××委员会” ,用桌上的言语往来取代镜 头前的表态冲突当然,也许他们什么都不做但最起码,他们没有用刚硬的言语和行动去激怒群众,没 有把群众当成真真正正的敌人 另一方面,香港市民的态度也相应地变了40年前去游行的人多多少少都可能有点壮怀激烈的慷慨, 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即将面对的是警棍和囚室所以临行之前都会有点紧张,例如上世纪70年代甘浩望神 父带领水上艇户争取陆地居留权时,他对群众喊出那句香港社运名言:“不用怕港英的爪牙,敌人只不过 是头纸老虎!”你当我是敌人,我就当你是日寇;不难想象,接下来的场面简直就像战争一样了现在呢, 游行人士也真把自己的行动看成是“表达诉求” ,上街就和上网差不多,只不过前者花的成本要更大,表 达的态度也更坚决。
游行的目的自然是要向政府施压,希望它接受自己的意见,而它最终的结果通常是把 政府压回谈判桌前,绝不是你死我活的闹革命说到底,反对兴建一座焚化炉,或者反对输入外劳,又哪有这么严重呢? 我们通常会不自觉地假设一场集会会激起更多人效法,更多的集会就会导致天下大乱烽烟四起然而, 香港一年一千场游行也没有吓怕外资,更没有破坏社会和谐呀!理由很简单,那就是大家的心态都很平和, 谁都不怕谁,政府不怕人民,人民也不怕政府,大不了街头推撞一下,回头还得坐下来好好将对方当成伙 伴般交谈不管你是左派还是右派,不管你抱持何种政治立场,你我大概都会同意现代的政治生活应该更 文明一些,政府不靠恐惧来统治人民,人民也不靠恐惧来威胁政府 说了这么大堆话,是因为我知道广州市最近要在番禺区兴建垃圾焚烧发电厂,引起很多市民签名反对, 甚至发动“晒车” 结果一些人找了其中几位业主夜谈,叫他们“支持和谐社会建设,做好亚运东道主” 事情真有那么可怕,可怕到会威胁亚运主办城市形象的地步吗?如果群众聚会就要闹垮一座城市的形象, 那么我的香港早早就该沦落到万劫不复的地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