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动物与细菌的功能关系 在废水生物处理系统中将污染物质降解的主要是细菌原生动物与细菌的关系主 要为:①掠食关系,原生动物在食物链中处于捕食细菌的作用一方面,原生动 物通过对细菌的捕食,能促进细菌的生长,使细菌的生长能维持在对数生长期, 防止种群的衰老,提高细菌的活力,而且原生动物活动产生溶解性有机物质 (DOM)可被细菌再利用,促进了细菌的生长;另一方面,原生动物中存在的某些 类型(如纤毛类)具有吞食游离细菌的巨大能力,而游离的细菌个体小、密度小, 较难沉淀,易被出水带出而影响水质有人证明奇观独缩虫在自然水体中1 h 能吃3万个细菌Curds等人在曝气池中接种纤毛类原生动物,出水大为改善 ②絮凝作用,细菌生长到一定程度后就凝集成絮状物这种絮状物为原生动物提 供了着生的环境,反过来絮状物上的原生动物能加速絮凝过程Curds等证明纤 毛虫能分泌两种物质,一种称为P物质,是一种多糖类碳水化合物;另一种是 属于单糖结构的葡萄糖及阿拉伯糖,表面电荷为负的悬浮颗粒会吸收这种P物 质,通过悬浮颗粒表面电荷的改变,就使悬浮颗粒集结起来,形成絮状物另外, 纤毛虫还能分泌一种粘液,能把絮状物再联结起来原生动物分泌的粘液对悬浮 颗粒和细菌均有吸附能力。
这就促进了菌胶团的形成和处理能力的提高研究活性污泥中原生动物的目的要了解污水处理过程的变化或处理水的好坏,最好直接研究分析细菌的生长情 况但是对于细菌的观察、分类鉴定的时间很长,不能及时起指导生产的指示和 预报作用原生动物与细菌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的功能关系;原生动物个体大,便 于观察;对于环境变化比细菌敏感,更早更容易反映环境的变化直接观察原生 动物的种类组成、数量、生长和变化状况,也能反映出细菌的生长和变化情况, 即间接地评价污水处理过程和处理效果的好坏,起指导生产的作用原生动物的指示作用指示活性污泥性质(1) 污泥恶化活性污泥絮凝体较小,往往在0.1〜0.2 mm以下主要出现以下 优势原生动物:豆形虫属、肾形虫属、草履虫属、瞬目虫属、波豆虫属、尾滴虫 属、滴虫属等这些都属于快速游泳型的种属污泥严重恶化时,微型动物几乎 不出现,细菌大量分散,活性污泥的凝聚、沉降能力下降,处理能力差2) 污泥解体絮凝体细小,有些似针状分散主要的优势原生动物有:变形虫 属、简便虫属等肉足类3) 污泥膨胀活性污泥沉降性能差,SVI值高由于丝状菌的大量生长,出现能 摄食丝状菌的裸口目旋毛科、全毛类原生动物及拟轮毛虫等。
4) 污泥从恶化恢复到正常通过反应参数和环境的改变,活性污泥从恶化状态 恢复到正常的过渡期常常有下列原生动物出现:漫游虫属、斜叶虫属、管叶虫属 等,这些都属于慢速游泳或匍匐行进的生物⑸污泥良好易成絮体,活性高,沉降性能好出现的优势原生动物为:钟虫 属、累枝虫属、盖虫属、有肋盾纤虫属、独缩虫属、各种吸管虫类、轮虫类、寡 毛类等这些均属于固着性种属或者匍匐性种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