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二十四诗品的读书报告优质

1824****985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4.75KB
约24页
文档ID:278346364
二十四诗品的读书报告优质_第1页
1/24

二十四诗品的读书报告 《二十四诗品》读书笔记 《二十四诗品》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一座高峰,是上继《文心雕龙》下启《人间词话》的一部文学理论经典它用四言韵诗的形式来论24种风格的审美特色,以不落言筌的韵律宣告了中国意境学的真正奠基《二十四诗品》体现了“思与境偕”和“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特点,体现了中国美学史和哲学史的儒释道合流的趋势 一、《二十四诗品》真伪之我见 然而,近几年来《二十四诗品》的作者问题却成为疑问,其理由是目前为止尚未找到晚唐至元代期间确切署名作者和书名的《二十四诗品》,其间只有宋代苏轼曾引用司空图“二十四韵”,但这不足以证明《二十四诗品》的作者就是司空图,近年来学术界对司空图《诗品》的真伪问题,也产生了许多争论《二十四诗品》的真伪及作者问题到现在仿佛也尚未定论,但是从目前有关研究发展的情况看,尚无确切证据证实它不是司空图所作,然而从司空图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及其生平思想和诗论著作的深入分析来看,反倒可见《诗品》的作者是司空图可能性很大 司空图,字表圣,河中虞乡(今山西虞乡县)人,生于公元837年(唐文宗开成二年),卒于公元908年(梁太祖开平二年)。

在司空图二十二岁前,即唐会昌、大中年间,政局还算是稳定的,少年、青年时期的司空图,日子过得很安稳可是,此后的人生中,因宦官专权、朝臣倾轧、军阀争夺等,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日趋激化,再加上灾荒和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唐王朝一天天走向灭亡当时的知识分子大都丢掉了盛唐时期的雄浑豪迈,也放下了中唐时期的沉郁忧国,转于心灵内部营造着自己的清空疏远的静寂的个人空间身为官僚地主的司空图,日子也越来越难过少有俊才,其“平生之志”,不在“文墨之伎”,而“欲揣机穷变,角功利于古豪”,意欲济世安民,为李唐王朝尽犬马之劳生平两度经历战乱,看到“朝廷微弱,纪纲大坏”,李唐王朝颓势已成,不可挽回,于是只好隐居避祸,以诗酒自娱司空图虽长期隐居,但是,他不能忘情于李唐王朝,隐居是迫不得已的他的心情是凄苦的,只好到佛老思想中去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二十四诗品》以“雄浑”开篇,然而“冲淡”之韵居多这正是作者既期望于社稷复兴,又伤于历史的冷漠的心态在作品中的折射另一方面,从纵向而言,与《诗品》相贯通的思想精神也体现在司空图的其他作品中:“名应不朽轻仙骨,理到忘机近佛心《山中》)“从此当歌唯痛饮,不须经世为闲人《有感》)他是由感伤、悲观、绝望而转向任其自然、置身物外、冲淡恬静的道 家精神的,又幻想着从佛教的空寂中寻求人生的解脱。

尤其到了晚年,日与名僧高士咏游,于“泉石林亭”中与野老同席,“曾无傲色”并且他“预为寿藏终制,故人来者,引之圹中,赋诗对酌人或有难色,图规之曰,达人大观,幽显一致,非止暂游此中,公何不广哉”!佛道思想也从他的诗歌创作与评论活动中表现出来这足可见《二十四诗品》为司空图所作的可能是很大的 最近钟情于茶道,了解茶文化在中国的历史渊源忽然觉得茶也是可以作为《二十四诗品》确生于晚唐的一个证据之一茶文化产生之初在魏晋之时,其时天下大乱,文人无以匡世,渐兴清谈之风,终日高谈阔论,作为饮宴之物的酒使得大多文人都成为酒徒而茶则可以常饮而保持清醒,于是清谈之士渐渐转向好茶到了佛教昌盛的唐朝,以僧人,道士,文人为主的茶文化形成虽然陆羽《茶经》成在唐代初年,但真正在社会上形成饮茶风尚的是在宋朝,此时茶成为士大夫的普遍饮品人们对于品茗的追求已由过去单纯的解暑止渴上升为陶冶情性的饮艺活动,宋代朝廷也特别崇尚品饮,在地方建立了贡茶制度,地方为挑选贡品形成了评定茶叶品位高下的特殊方式,“斗茶”之风由此产生因为茶性淡而味深,体现了道家观念和自得的中国传统人文美学修养需求,其浮散之态可喻世事之情,所以中国知识分子文人认识茶,品味茶,以生命融于茶开始于儒释道合流而更追求人格完善的北宋。

晚唐和北宋在人文多有近似,所以《二十四诗品》体现了“思与境偕”和“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的特点,但是恰恰是这种茶的滋味,在作品中却始终没有出现茶的字眼文中有酒,鹤,菊,琴,竹,樵等意象,惟独无茶《二十四诗品》广引庄子意象,追慕陶渊明的风神,一切以道家为宗旨,如果历史时间允许,是不可能没有茶的出现的这足可为证 二、《二十四诗品》的文学旨趣 《二十四诗品》是一部文学批评的著作,同时也是批评的文学作品——一组美丽的写景四言诗,用种种形象来比拟、烘托不同的诗格风格,并能得其神貌,并在诗歌批评中建立了一种特殊的体裁 如果说庄周是一位诗的哲人,那么司空图就是一位思的诗人在《二十四诗品》中,他借助于道家的理论范畴把自己的审美体验贯通起来司空图崇尚老庄,而老庄哲学认为宇宙的本体和生命是道,所以,司空图认为诗歌的意境必须体现这个道他在《二十四诗品》中反复强调这一点如“真体内充”、“返虚入浑”(《雄浑》),“乘月返真”(《洗炼》),“饮真茹强”(《劲健》),“俱道适往”(《绮丽》),“是有真宰,与之沉浮”(《含蓄》),“由道返气”(《豪放》),“道不自器,与之方圆”(《委曲》),“俱似大道,妙契同生”(《形容》)。

这里的道、真、真宰等都是指宇宙的本体和生命,没有对它的把握,一切无从谈起老庄哲学认为要体会道,必须“心斋独忘”、“涤除玄览”,必须保持虚静的状态《诗品》中“素处以默,妙契机微”(《冲淡》),“虚伫神素,脱然畦封”(《高古》),“体素储洁,乘月返真”(《洗炼》),都是强调诗人必须超越世俗的欲念、成见的干扰和束缚,使心灵处于虚静的状态,进而提升精神境界《诗品》以《雄浑》居首,以《流动》终篇,其有窥于尺地之道也清人孙联奎在《诗品臆说》的判断,把握住了《诗品》旨意的关键 三、《二十四诗品》的审美特点和影响 司空图的诗歌理论,主要强调“思与境偕”,“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以及“韵外之致”、“味外之旨”《二十四诗品》的每一首都精美深邃,富于形象性、思辩性和哲理性它蕴含着有无相生,虚实相形,主客相通,诗思谐和的审美意蕴它所蕴含的可能性,具有极为丰富的“象外之象”和“韵外之致”、“味外之旨”《二十四诗品》以精美的简约的文字,构筑了恢宏的诗歌宇宙,展示了广褒的艺术时空它是关于诗歌的理论,更是诗,是一部体大虑周的艺术哲学著作 《二十四诗品》产生以后,对中国文学史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后世文学史上,标榜“神韵”、“性灵”等的重要流派,都可以在其中找到理论依据篇二:2022读书小结及部分评论 2022年读书小结 (癸巳年春节前为止) 趁着群里有活动,稍微回忆了一下2022年的读书记录,以前都没有做过这件事情,最多整理一下笔记;不过开列书单还是对于未来的读书计划有所帮助的,同时也给群里的朋友提供一些书目;书单中有些是以前看过的,今年重新看一遍,有些是新买的,也有电子书和图书馆淘出来的;了解、浏览、通读、细读、精读各有不同,我坚信没有严谨细节支持的思想是空想,甚至比没有思想危害更大,所以对于某些(通读以下)书籍我不轻易发表意见书单肯定有所遗漏,毕竟很多笔记放在家里,一时回忆不起来详细情况(包括上述信息和简略读书笔记等等)本来想要在寒假期间整理出来,后来发现每天花1个半小时,如此30天,还是远远不够??果然书籍整理是一件繁杂浩瀚的事情,正好手边有一本《古诗文要籍叙录》,再翻开看看,不由得让我对目录学的前辈又多一分敬佩所以这里先简单给出部分书籍的评论和推荐度吧如果有朋友对于某本书籍的情况有兴趣,可以联系我具体了解 林中路海德格尔/孙周兴译 路标海德格尔/孙周兴译 面向思的事情海德格尔/陈小文译 通向语言的途中海德格尔/孙周兴译 弗雷格哲学论著选辑弗雷格/王路译 算术基础弗雷格/王路译 谈谈方法笛卡尔/王太庆译 数理哲学导论罗素/晏成书译 语法哲学奥托·叶斯柏森/何勇译 第一哲学胡塞尔/倪梁康译 知识考古学福柯/谢强、马月译 康德著作全集第4卷(纯粹理性批判第1版、未来形而上学导论、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 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初始依据)康德/李秋零译 康德著作全集第6卷(纯然理性界限内的宗教道德形而上学)康德/李秋零译哲学研究 乔治·摩尔/杨选译 基督教的本质费尔巴哈/荣震华译 唯一者及其所有物施蒂纳/金海民译 die heilige familie oder kritik der kritischen kritik marx,engels die deutsche ideologie marx,engels 现代西方哲学夏基松 道德运气伯纳德·威廉斯/徐向东 形而上学亚里士多德/吴寿彭 论自由约翰·密尔/许宝骙 知识社会学问题舍勒/艾彦 穿行书林断简葛兆光 非此即彼克尔凯郭尔 文心雕龙刘勰 诗品钟嵘 二十四诗品司空图 岑参集校注岑参/杜确注,陈铁民,侯忠义参校 杜詩詳注杜甫/(清)仇兆鳌注 杜甫秋兴八首集说(迦陵著作集)叶嘉莹 迦陵杂文集(迦陵著作集)叶嘉莹 中国辞赋研究龚克昌 周邦彦清真集笺周邦彦/罗忼烈注 西方的没落斯宾格勒/江月译 宋詩選注钱锺书 蒙田随笔集蒙田/马振骋译 悉达多黑塞/杨玉功译 诗人玉屑魏庆之 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 修辞论美学王一川 湖上閑思錄錢穆 审美教育书简席勒/张玉能译 selected poems of william shakespeare william shakespeare 秦漢史錢穆 中國史綱張蔭麟 现代西方史学张广智,张广勇 中国史学史论集白寿彝 南史李延壽等 唐書劉昫等 中国历史地图集 世界历史地图集 参与和民主理论佩特曼/陈尧译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菲利普斯·夏夫利/郭继光译 政治学的邀请萨瓦尔特/魏然译 现代政治分析罗伯特·a·达尔/王沪宁译 社会主义思想史 g·d·h·科尔/何瑞丰、俞大畏 法理学初阶付子堂 法律基础教程肖毅敏,安毓秀 中国法学史何勤华 国际法邵津 经济学原理(第五版)曼昆 经济学(第十九版)萨缪尔森 政治经济学理论斯坦利·杰文斯/郭大力译 论货币和贸易约翰·罗/朱泱译 利息理论刘占国 经济分析史熊彼特/朱泱译 中国语言学史王力 漢語音韻學董同蘇 訓詁學郭在貽 洛陽伽藍記杨衒之 傷寒雜病論張仲景 外台秘要王焘 太平圣惠方官修 经学抉原蒙文通 文字学概要裘锡圭 汉藏语论集黄树光 超越时空加来道雄/刘玉玺、曹志良译 上帝粒子莱德曼/米绪军译 地质旅行夏树芳 何为科学真理罗杰·g.牛顿/武际可译 无之书约翰·d·巴罗/何妙福,傅承启译 深奥的简洁约翰·葛瑞本/张宪润译 中国国家地理 20。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