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欧美和亚洲的革命家,,1.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1)克伦威尔;(2)华盛顿;(3)拿破仑 2.“亚洲觉醒”的先驱:(1)孙中山;(2)甘地;(3)凯末尔 3.无产阶级革命家:(1)马克思、恩格斯;(2)列宁;(3)毛泽东、邓小平1.对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仑的评价 2.孙中山、甘地、凯末尔的贡献及地位 3.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的主要贡献一)克伦威尔 1.主要功绩 (1)军事上:领导议会军迅速击溃了王党军队,取得了内战胜利远征爱尔兰和苏格兰,满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2)政治上:处死国王查理一世,结束了英国的封建王权统治,建立了共和国;就任护国主,建立军事独裁统治,从根本上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3)外交上:颁布《航海条例》,排斥荷兰的中转贸易,同瑞典、丹麦、葡萄牙等强国签订商约,巩固了英国的海上权威与商业利益 (4)思想文化上:扶持文化教育,提倡宗教信仰自由 (5)经济上:积极发展工商业,使英国工业生产超过革命前的水平2.历史评价 (1)历史功绩:在反封建和发展资本主义方面贡献巨大,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文化、法律,巩固革命成果。
①军事上:在内战中率军击溃王军主力,为共和国与民主制度在英国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②政治上:处死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国,从而建立资产阶级政治制度 ③外交上:颁布《航海条例》,扩大了英国外贸和航海的利益范围 ④经济上:积极运用军事、外交手段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并积极发展工商业2)历史局限 ①远征爱尔兰,给当地人民带来灾难 ②军事独裁统治和频繁的军事活动引起人们不满,社会动荡 (3)总体评价:功大于过 ①英国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 ②其缺点与局限,本质上是由当时资产阶级发展不成熟决定的二)华盛顿 1.领导美国独立战争 (1)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导火线),华盛顿参加反英斗争1774年,参加第一届大陆会议 (2)1775年,来克星顿打响第一枪华盛顿在第二届大陆会议上被推为大陆军总司令整顿大陆军,训练正规军,对保证战争的最后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3)1776年,围攻波士顿,取得首次胜利7月4日,通过《独立宣言》,宣告美利坚合众国成立 (4)1777年,取得萨拉托加大捷,成为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5)1781年,指挥约克镇战役,英军投降,1783年,英国承认美利坚合众国独立2.制定美国宪法 拒绝接受王位,主持制定《1787年宪法》,实行三权分立,美国确立联邦制、共和制、总统制。
3.担任美国总统 (1)第一届任期内 ①政治上:以周全的考虑网罗人才,组成内阁;创立总统否决权制度 ②财政上:建立国家银行,巩固国家信用,稳定货币,活跃国民经济 ③外交上:改善同英国关系,与周边印第安人签订友好条约,保证国家和平2)第二届任期内 ①对外:在英法战争中“严守中立”,使美国避免介入欧洲战事中 ②对内:推进西进运动 ③引退:不当终身总统,为美国总统连任不得超两届的制度创立了范例 4.评价华盛顿 (1)具有高尚品格:将国家、民族利益置于个人幸福之上,不恋官位,不慕权势,坚持民主,警惕专制2)功绩:领导北美独立战争——为美国建立资本主义国家作出杰出贡献;拒绝王位,主持制宪,建立联邦制政治,不当终身总统,维护国家民主政治 (3)局限:宪法歧视黑人、妇女等 (4)总评:为美国的建立和国家的民主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无愧于美国国父的称号;是美国建国时期也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杰出的资产阶级军事家、政治家三)拿破仑 1.主要政治活动 (1)对外战争:与英国是为争夺世界市场和殖民霸权;与俄国是争夺欧陆霸权 (2)评价 ①前期具有革命性,捍卫法国大革命成果,扫荡封建势力,传播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和精神。
②后期具有侵略、争霸性质,奴役侵略他国,引起反抗,导致帝国解体 2.改造法国 (1)担任第一执政——终身执政官——皇帝;重用人才,奖励有功之人;精简编制,将政府改成高效的军事体制2)整顿国家财政,建立法兰西银行,扶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颁布“大陆封锁令” (3)推行征兵制,广泛动员和征集农民当兵;编纂民法典 (4)帝国垮台 ①法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国力不足 ②长期战争使法国经济困难,人民灾难深重,厌倦战争 ③对外战争的失败,被侵略地区人民的反抗斗争不断,欧洲民族意识的觉醒 ④根本原因:欧洲封建势力远大于资本主义势力3.评价拿破仑 (1)拿破仑多次平定王党叛乱和打败反法联盟的入侵,捍卫和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扫荡了欧洲封建势力,将大革命的思想散播到欧洲各地 (2)他编纂的法国《民法典》,则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以来的第一部民法典,对欧美各国民法典的制定产生了重要影响,是他对资产阶级的一大贡献3)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拿破仑对法国及欧洲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洪流,成为世界历史上的传奇式人物和一个时代的象征 (4)局限:君主制违背了民主共和的历史趋势。
过度迷信武力,发动侵略战争奴役欧洲人民,激起全欧洲人民反对一)孙中山 1.早年生活 上书李鸿章,主张改革,遭到拒绝,思想主张由“改良”转向“革命” 2.创立政党 (1)兴中会:1894年,孙中山创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 (2)中国同盟会: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了第一个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同盟会的成立推动了中国的民主革命运动进入一个新阶段 (3)三民主义:孙中山把同盟会十六字纲领归结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三民主义是比较完备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亚洲觉醒”的先驱,3.建立共和国 (1)武昌起义: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清政府土崩瓦解 (2)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孙中山当选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成文法4.捍卫共和 先后发动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第一次护法运动、第二次护法运动,维护民主共和政体 5.国共合作 (1)新三民主义:孙中山接受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政治主张,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奠定了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2)国共合作:1924年,召开国民党一大,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标志着大革命兴起6.历史作用 (1)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并且毕生致力于中国民主革命事业 (2)他高举三民主义大旗,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有力地促进了民族的觉醒和民主精神的高涨,开启了中国进步的闸门,求新求变的历史潮流推动着中国社会向前发展 (3)他开创了新三民主义时代,继续推进中国革命,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振兴,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他是站在时代潮流前面,领导中国人民结束旧时代、开拓新时代的伟大革命家二)甘地 1.非暴力思想内容 (1)认为任何政治斗争都要以“仁爱”精神为主旨 (2)强调爱与真理的统一,即:在坚持真理的同时,宁愿牺牲自己也不向敌人施加暴力2.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①原因:主要原因——英国的高压统治;直接原因——阿姆利则惨案 ②目的:运用和平与合法手段,争取印度的自治 ③主要内容:官员拒绝在英国殖民机构任职;抵制英货,提倡手纺车运动 ④结果:由于群众运动突破非暴力范围,国大党停止了非暴力运动2)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①背景:1929年经济危机,英国加强了对印度的掠夺。
国大党通过实现印度完全独立的决议 ②高潮:“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1930年“食盐进军”中达到高潮甘地自制食盐,沿海各地响应 ③结果:最终殖民当局改变策略,撤销取缔国大党的禁令,允许沿海人民煮盐,甘地停止不合作运动 (3)“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新发展 二战期间甘地提出“英国退出印度”的主张,再次发出不合作的号召,这是甘地第一次真正提出独立的要求甘地晚年为消除种姓制度、消除宗教纷争而斗争,1948年被印度教极端分子杀害3.历史作用 (1)甘地在其一生的政治生涯中,为唤醒民众的抗争意识、反对英国殖民统治和争取印度独立做了大量工作他所创立的非暴力斗争理论,是印度人民伟大的精神财富 (2)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当局,促进了印度人民的团结,为印度在二战后独立奠定了基础 (3)甘地反对暴力革命,把民族运动局限于非暴力的框架内,影响了民族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也导致了印度民族民主运动的不彻底性三)凯末尔1.领导革命 (1)政治上:1920年,凯末尔在安卡拉召开大国民会议,当选为主席兼国民军总司令 (2)军事上:1922年,凯末尔领导土耳其人民击败协约国支持的希腊的武装入侵,在军事上粉碎了帝国主义对土耳其的瓜分。
(3)外交上:利用协约国的矛盾,签订了《洛桑和约》,土耳其的国家独立和基本主权得到承认2.推行改革 (1)政治:废除素丹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废除哈里发制度,国家政权世俗化 (2)经济:以苏俄为师,推行国家主义,集中工业化建设 (3)文化教育 ①教育改革:关闭教会学校,推行世俗教育和义务教育 ②文字改革:阿拉伯字母→拉丁字母拼写土耳其语 (4)社会生活:禁止一夫多妻制,女子除去面纱,提倡男女同校,给妇女以选举权建立男女平等的结婚与离婚制度3.历史评价 (1)积极影响 ①领导土耳其独立战争,反抗外国侵略,使土耳其摆脱民族危机,赢得独立 ②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推行一系列现代化改革,使土耳其走上民族国家复兴和现代化的道路 ③是同时代亚非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唯一取得成功的一次改革,它鼓舞了其他地区的民族独立运动和反帝斗争 (2)局限性:在改革中长期忽视农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明显资产阶级局限性一)马克思和恩格斯 1.制定科学世界观 (1)1844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神圣家族》,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 (2)1845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德意志意识形态》,发展了黑格尔的辩证法,使之成为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普遍规律的科学,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唯物主义历史观。
无产阶级革命家,2.《共产党宣言》发表 (1)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参加德国工人秘密组织“正义者同盟”,提议将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2)1847年底,马克思、恩格斯受委托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拟定纲领,并于1848年2月发表《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2.《共产党宣言》发表 (1)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参加德国工人秘密组织“正义者同盟”,提议将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2)1847年底,马克思、恩格斯受委托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拟定纲领,并于1848年2月发表《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3.发表《资本论》 (1)1861年,马克思开始写《资本论》,1867年出版第一卷,第二、三卷由恩格斯整理出版 (2)《资本论》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揭示出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的秘密,从而把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学说置于牢固的科学基础之上4.恩格斯的贡献 (1)恩格斯出版《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第一次系统探讨了人类社会的史前史 (2)对于19世纪末期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中的一些新现象,如垄断组织的出现、帝国主义两大军事同盟的形成等问题,恩格斯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
二)列宁 1.创建国家 (1)建立政党: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召开,布尔什维克党建立,列宁主义诞生 (2)十月革命 ①《四月提纲》——提出革命两个阶段: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革命必须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过渡,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②指导武装起义:《国家与革命》系统论述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③实践上的指导:敦促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委员会组织发动武装起义列宁回国领导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