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数的对称性新课标高中数学教材上就函数的性质着重讲解了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但在考试测验甚至高考中不乏对函数对称性、连续性、凹凸性的考查尤其是对称性,因为教材上对它有零散的介绍,例如二次函数的对称轴,反比例函数的对称性,三角函数的对称性,因而考查的频率一直比较高一、对称性的概念及常见函数的对称性1、对称性的概念:① 函数轴对称:如果一个函数的图像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侧的图像能够完全重合,则称该函数具备对称性中的轴对称,该直线称为该函数的对称轴② 中心对称:如果一个函数的图像沿一个点旋转180度,所得的图像能与原函数图像完全重合,则称该函数具备对称性中的中心对称,该点称为该函数的对称中心2、常见函数的对称性(所有函数自变量可取有意义的所有值)① 常数函数:既是轴对称又是中心对称,其中直线上的所有点均为它的对称中心,与该直线相垂直的直线均为它的对称轴② 一次函数:既是轴对称又是中心对称,其中直线上的所有点均为它的对称中心,与该直线相垂直的直线均为它的对称轴b③ 二次函数:是轴对称,不是中心对称,其对称轴方程为x=--2a④ 反比例函数:既是轴对称又是中心对称,其中原点为它的对称中心,y=x与y=-x均为它的对称轴。
⑤ 指数函数:既不是轴对称,也不是中心对称⑥ 对数函数:既不是轴对称,也不是中心对称⑦ 幂函数:显然幂函数中的奇函数是中心对称,对称中心是原点;幂函数中的偶函数是轴对称,对称轴是y轴;而其他的幂函数不具备对称性⑧ 正弦函数:既是轴对称又是中心对称,其中(kn,0)是它的对称中心,,x=k,+是它的对称轴2⑨ 正弦型函数:正弦型函数y=Asin(3x+©)既是轴对称又是中心对称,只需从3x+©二kn中解出x,就是它的对称中心的横坐标,纵坐标当然为零;只需从3x+d=kn+n/2中解出x,就是它的对称轴;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图像向上向下平移,对称轴不会改变,但对称中心的纵坐标会跟着变化⑩ 余弦函数:既是轴对称又是中心对称,其中x=kn是它的对称轴,伙兀+—,0)2是它的对称中心11)正切函数:不是轴对称,但是是中心对称,其中(,0)是它的对称中心,2容易犯错误的是可能有的同学会误以为对称中心只是(kn,0)12)对号函数:对号函数y=x+a/x(其中a>0)因为是奇函数所以是中心对称,原点是它的对称中心但容易犯错误的是同学们可能误以为最值处是它的对称轴13)三次函数:显然三次函数中的奇函数是中心对称,对称中心是原点,而其他的三次函数是否具备对称性得因题而异。
14) 绝对值函数:这里主要说的是y=f(|x|)和y=|f(x)|两类前者显然是偶函数,它会关于y轴对称;后者是把x轴下方的图像对称到x轴的上方,是否仍然具备对称性,这也没有一定的结论,例如y=|lnx丨就没有对称性,而y=|sinx|却仍然是轴对称二、函数的对称性猜测:1、具体函数特殊的对称性猜测① 一个函数一般是不会关于x轴对称,这是由函数定义决定的,因为一个x不会对应两个y的值但一个曲线是可能关于x轴对称的例1、判断曲线y2€4x的对称性② 函数关于y轴对称例2、判断函数y二cos(sinx)的对称性③ 函数关于原点对称例3、判断函数y€x3-sinx的对称性④ 函数关于y=x对称例4、判断函数y=1的对称性x⑤ 函数关于y=-x对称例5、判断函数y=,4的对称性x总结为:设(x,y)为原曲线图像上任一点,如果(x,-y)也在图像上,则该曲线关于x轴对称;如果(-x,y)也在图像上,则该曲线关于y轴对称;如果(-x,-y)也在图像上,则该曲线关于原点对称;如果(y,x)也在图像上,则该曲线关于y=x对称;如果(-y,-x)也在图像上,则该曲线关于y=-x轴对称2、抽象函数的对称性猜测① 轴对称例6、如果函数y=f(x)满足f(x+1)=f(4-x),求该函数的所有对称轴。
任意取值代入例如x=0有f(1)=f(4),正中间2.5,从而该函数关于x=2.5对称)例7、如果函数y=f(x)满足f(x)=f(-x),求该函数的所有对称轴按上例一样的方法可以猜出对称轴为x=0,可见偶函数是特殊的轴对称)例8、如果f(x)为偶函数,并且f(x+1)=f(x+3),求该函数的所有对称轴因为f(x+1)=f(-x-3),按上例可以猜出对称轴x=-1,又因为它以2为周期,所以x=k是它所有的对称轴,kez)② 中心对称例9、如果函数y二f(x)满足f(3+x)+f(4-x)=6,求该函数的对称中心因为自变量加起来为7时函数值的和始终为6,所以中点固定为(3.5,3),这就是它的对称中心)例10、如果函数y=f(x)满足f(-x)+f(x)=0,求该函数的所有对称中心按上例一样的方法可以猜出对称中心为(0,0),可见奇函数是特殊的中心对称)例11、如果f(x)为奇函数,并且f(x+1)+f(x+3)=0,求该函数的所有对称中心和对称轴由周期性定义知周期为4,又f(x+1)=-f(x+3),从而f(x+1)=f(-x-3),按上例知x=-1为对称轴,所以x=-1+2n为对称轴,(2k,0)为对称中心,其中keZ)总结为:① 当括号里面X前面的符号一正一负时就是对称性,其中的对称轴为多少可以用特殊值代入来猜测,这里并不主张记结论,因为很容易与后面的结论相混淆。
② 而当X前面的符号相同时就是周期性例如f(x+l)=f(x-5)是告诉我们它以6为周期③ 当x前面的符号相同,同时告诉奇偶性时也可以推出对称性,因为奇偶性有制造负号的能力3、两个抽象函数之间的对称性猜测例12、求y=f(x+2)与y二f(l-x)的对称轴方程当第一个函数的x取0时,值为f(2),这时第二个函数的x必须取-1才也对应那么多,他们的正中间为-1.5,因而猜测对称轴为x=-1.5)总结为:① 当括号里面x前面的符号一正一负时告诉我们的就是对称性,其中的对称为多少仍然可以用特殊值代入来猜测,仍然不主张记结论,因为很容易与前面的结论相混淆② 而当x前面的符号相同时告诉的是图像平移例如y=f(x+2)与y=f(x-1),前者是由后者向左移三个单位得到三、对称性的证明如果在解答大题时仅仅猜测出结论是不够的,我们要辅以完整的证明才行1、一个函数的对称性证明例13、证明若函数y二f(x)满足f(a+x)=f(b-x),则函数关于直线x=""对称2证明:在y二f(x)上任取点(m,n),则n二f(m),而点(m,n)关于x=a^L的2对称点为(a+b-m,n),又因为f(a+b-m)=f(a+(b-m))=f(b-(b-m))=f(m)二n,这正表明(a+b-m,n)也在原函数图像上,从而原函数关于直线x=""2对称。
总结为:核心是相关点法,即在函数上任取一点,对称点如果仍在函数图像上,就可以下结论该函数关于它对称2、两个函数之间的对称性的证明例14、证明函数y=f(a+x)与函数y=f(b-x)关于直线x=口对称注意不是2x=口,证明的方法类似于上例方法)2总结为:仍是相关点法,但是多一次,需在函数上任取一点,对称点如果在对方函数图像上,同时在对方函数上任取一点,对称点又在该函数图像上,才可以下结论该函数关于它对称取两次的原因是以免两个图像一个只是另一个对称过来图像的一部分3、特别地关于y=x对称性的证明2x€1例15、证明y=土1关于y=x对称只需求出它的反函数是自己即可)3x—2总结为:① 一个函数自身关于y=x对称不需要用上面的相关点法,只需要证明它的反函数是自己就可以了② 两个函数关于y=x对称性证明也不需要用上面那么繁琐的方法,只需证明两个函数互为反函数,即求一个的反函数为另外一个就可以了③ 反过来这句话也成立,如果需要证明两个函数互为反函数,只需要证明它们的图像关于y=x对称即可四、对称性的运用1、求值4x例16、已知f(x)二,f(-4)+f(-3)+f(-2)+f(-l)+f(0)+f(l)+f(2)+f(3)+f(4)4x€1的值。
只需要考虑当两个自变量加起来为0时函数值的和是否为定值,验证果然而这里显然隐含的是函数的对称性)总结为:“配对”,对称性主要是考查一对函数值之间的关系2、“对称性+对称性”可以推导出周期性例17、如果函数y二f(x)满足f(x+3)=f(2-x)和彳(4+x)二f(5-x),求该函数的最小正周期因为f(x+3)=f(2-x)=f(4+(-2-x))=f(5-(-2-x))=f(7+x)所以周期为4)总结为:两个对称性拼起来就可以将里面的符号化为同号,从而得出周期性3、“奇偶性+对称性”可以推导出周期性这在前面已经提到,还是因为奇偶性有制造负号的能力4、三角函数的奇偶性,例18、如果函数y=3sin(2x+0+—)(其中0<0
既然关于x=n/4对称,则f(0)=f(n/2)代入求出a和b的关系即可)总结为:对称性的本义就是关于对称中心(或对称轴)对称的两个自变量的函数值的紧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