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实验五 DNS法分析蛋白质N-末端

艾力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50.50KB
约13页
文档ID:37112434
实验五 DNS法分析蛋白质N-末端_第1页
1/13

DNS法分析蛋白质N-末端氨基酸• 标准氨基酸和所分析蛋白质的DNS化 • DNS蛋白质的酸水解(水解管封管、温度等 ) • 聚酰胺薄膜层析(展层剂的选择和配制、毛 细管点样、展层装置) • 紫外灯下的观察蛋白质结构分析有关方法• 蛋白质要求很纯 • 一级结构分析(氨基酸序列分析):N、C- 末端的测定判断肽链数;拆分肽链;各肽 链氨基酸序列分析;二硫键位置的确定 • 立体结构分析:各种光谱分析;X-光衍射 分析;质谱及核磁共振等分析有关资料序列测定(sequencing)已有50多年的历史,但开始时进展 十分缓慢最初,人们致力于建立蛋白质和多肽的分离技 术,并确定其氨基酸种类及含量1945以前,没有任何蛋白 质序列定量测定的方法以后十年中,由于色谱技术和标记 方法的快速进展,第一个多肽激素(胰岛素)的全序列测定 于1955年完成(Ryle等,1955)五年后,第一个酶(核 糖核酸酶)序列测定完成(Hirs等,1960年)1965年,约 有20个含100多个残基的蛋白质序列被确定截止1980年, 这一数字已达1500个而今天,已测定的蛋白质序列已达30万个,这在50年前是难以想象的 最初,蛋白质序列测定主要采用手工的埃德曼降解和环甲基 化(Edman deglation - dansylation)方法(Edman,1950 年)。

蛋白质序列测定的快速进展,应该归功于自动测序仪 的研制成功与埃德曼和贝格于1967年发明的测序法相比, 1980年开始使用的自动测序仪的灵敏度提高了近1万倍质谱技术的发展为蛋白质序列测定开辟了新的途径第一次 用这种方法测定完整的蛋白质分子是在1997年质谱法测序 的突出优点是可以识别翻译后修饰而得到的特殊氨基酸用 其它方法进行蛋白质序列测定时,这种修饰信息无法获得 正是利用了质谱技术,人们得出了r-氨基丁酸处于凝血素N- 末端的重要结论DNS法分析蛋白质N-末端氨基酸的原理蛋白质的α-氨基与丹磺酰氯(DNS-Cl是一种荧光物质)在碱性条件下反应,生成DNS-蛋 白质,经酸水解可生成DNS-氨基酸通过聚酰 胺薄膜层析分析DNS-氨基酸,可确定蛋白质的N -末端氨基酸此法灵敏度高,也可用于蛋白质 的氨基酸组成的测定1、α-氨基与丹磺酰氯的反应反应条件:pH9.0-9.5,室温2-4小时或40℃中反应2小时2、 DNS-蛋白质的酸水解1、DNS—氨基酸衍生物在6mol/L盐酸中105℃水解22小时,除 DNS—色氨酸全部被破坏,DNS-脯氨酸(77%),丝氨酸(35%) ,甘氨酸(18%),丙氨酸(7%)部分被破坏外,其余DNS—氨基酸很少破坏。

2、DNS—C1与蛋白质的侧链基团巯基、咪唑基、ε-氨基和酚羟基反应,前两者在酸碱条件下均不稳定,酸水解时完全破坏; DNS-ε-赖氨酸和DNS-O酪氨酸较稳定,同时还有DNS-双-赖氨 酸和DNS-双-酪氨酸生成,层析后在层析图谱的位点上,都与 DNS-α-氨基酸有区别3、DNS-C1在pH过高时,水解产生副产物DNS-OH,在DNS-C1 过量时,会产生DNS—NH2,DNS-氨基酸在紫外光照射下呈现 黄色荧光,而DNS-OH和DNS-NH2产生蓝色荧光,可彼此区分开 3、乙酸乙酯抽提 DNS-氨基酸在酸性条件下(pH2~3)一般都可被乙酸乙酯 抽提,然后取乙酸乙酯层点样层析,这样大量DNS-C1的 反应副产物DNS-OH可留于水相,干扰因素减少,所得层 析图谱清晰但若是DNS-精氨酸,DNS-天冬氨酸,DNS -谷氨酸,DNS-苏氨酸,DNS-丝氨酸则它们大部分或部分 留于水相,往往会被遗漏,而导致错误结论这时可将样 品浓缩干,用甲醇直接溶解后点样,由于上述DNS-氨基 酸的层析位置都位于DNS-OH的下侧,影响不大,这一点 在测定多肽或蛋白质的N末端时要特别注意1、DNS-氨基酸可用聚酰胺薄膜层析法进行分离和鉴定,在薄 膜上检测灵敏度为0.01μg(相当于10—10mol)。

聚酰胺薄 膜层析是1966年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层析技术由于它具 有灵敏度高,分辨力强,快速,操作方便等优点,已被广泛 应用于各种化合物的分析 2、聚酰胺是—类化学纤维原料,即锦纶(又称尼龙),对极性物 质的吸附作用是由于它能和被分离物之间形成氢键这种氢 键的强弱就决定了被分离物与聚酰胺薄膜之间吸附能力的大 小层析时,展层剂与被分离物在聚酰胺膜表面竞争形成氢 键因此选择适当的展层剂使分离在聚酰胺膜表面发生吸附 、解吸附、再吸附、再解吸附的连续过程,就能达到分离物 分离的目的 3、聚酰胺薄膜是在涤纶片基上涂上一层锦纶薄膜制成的4、聚酰胺薄膜层析实验方法聚酰胺薄膜层析 点样 层析注意事项1、点样斑点不宜太大,用毛细管可分2-3次点,点 一次吹干一次 2、层析时层析液不能没过斑点,要在斑点以下 3、观察时,用铅笔圈好黄色亮点思 考• 网上查询蛋白质结构分析最新动态. • 薄膜层析与其它层析法比较有那些优点? • 选用展层剂的依据是什么?。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