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小学体操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计本章内容1、新课标对小学各水平体操教学的要求 2、选择体操教学内容的原则 3、小学各水平体操教学内容的优化学习目标 1、掌握新课标对小学各水平体操教学的要求 2、系统了解小学体操的教学内容 3、基本掌握选择和优化体操教学内容的方法1.新课标对小学各水平体操教学的要求水平一(1~2年级) 【学习目标】学习一些体操类活动的基本动作如学习横队和纵队看齐 、向左(右、后)转、立正、稍息、踏步、齐步走、站立 、蹲立、仰卧、俯卧、纵叉、横叉等基本体操动作;棍、 球、绳等轻器械体操动作;多种个人和集体的舞蹈动作、 韵律动作等 该阶段体操教学内容的选择该阶段的体育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基本活动能力,在选 择体操教学内容时,注意选择体操内容体系中基础性的教 学内容队列队形:主要学习原地的队列动作和简单的行进练习,例如:立正、稍息、看 齐、报数、集合、解散、原地转法、踏步走、齐步走、正步走及转弯 技巧: 翻滚类动作(团身起、前滚翻、后滚翻),着重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团 身滚动方法; 平衡类动作(直线行走、单腿平衡、跪撑平衡); 柔韧类动作(个人、两人或多人配合的体前屈、体侧屈、体后屈;劈叉 、下桥等);特殊体位动作(俯撑、仰撑、推车、仰卧举退); 转体类动作(碎步转、跳转、蹲转);实用类体操: 移动类动作(各种姿态的钻越、攀爬、后退以及简单的舞步); 跳跃类动作(并腿跳、开腿跳、开合跳、踏步跳) 搬运类动作(搬运器材或者人体 );器械体操: 主要是轻器械体操和器械体操中一些简易练习,例如:器械上的悬垂、 支撑、攀爬、移动以及利用器械进行身体练习,比如压肩、压腿等。
仿生动作练习: 形象生动、活泼有趣,符合小学低年级儿童身心特点,例如兔跳、袋鼠 跳、大象爬、鸭子步、青蛙跳、金鸡独立、鲤鱼打挺等,教学中重在培 养学生的表现力和模仿能力,重视其锻炼身体的价值水平二(3~4年级) 【学习目标】初步掌握一些体操类活动的基本动作如初步掌握有队形 的齐步走、跑步走、齐步走变跑步走等各种队列队形变换 ,爬绳、爬竿,单杠、双杠、山羊、垫上等体操基本动作 ,健美操、校园集体舞等韵律活动和舞蹈动作该阶段体操教学内容的选择该阶段的体操教学目标要求会做一些简单的技术动作, 所以在选择体操类教学内容时,依然以基础性的教学内容 为主,可适当增加动作的技术性要求队列队形: 原地队形的变换、行进间步法及队形的变换,例如:原地一 路纵队变两路纵队、原地一列横队变两列横队、有队形的 跑步走、齐步走变跑步走、各种队列队形变换及简单的图 形行进(绕场行进、错肩行进) 技巧动作 滚翻类动作(侧滚翻、前滚翻、后滚翻、远撑前滚翻等), 教学重点应放在发展学生的滚动和滚翻能力; 平衡类动作(平衡木或长凳上行走、单腿平衡、燕式平衡、 跪撑平衡、扳腿平衡,可在地面练习也可在有一定高度的 位置练习等);柔韧类动作(主动或者被动的压腿、压肩、腰、劈叉、下桥 、原地、行进间、垫上踢腿等); 特殊体位动作(俯卧撑、仰卧起坐、推车、肩肘倒立、有人 扶持手倒立、靠墙倒立、身体倒置的支撑等); 转体类动作(原地转、单腿转、跳转、双人配合转体); 跳跃类动作(连续并腿纵跳、连续单脚纵跳、单跳双落、踏 步跳、挺身跳、分腿跳、跪跳起以及各种舞蹈的跳步等)实用类体操: 移动类动作(各种姿态的钻越、攀爬、后退(走、跑、爬等)、两人或多人配 合的舞步); 搬运类动作:(多人配合搬运同伴、实物、器械等) 障碍跳跃类动作(跨跳(障碍)、有支撑的混合跳、爬越、攀登跳下等) 器械体操: 主要是轻器械体操和器械体操中的基本动作:例如器械的单纯悬垂、混合悬垂 、单纯支撑、混合支撑、支撑摆动,体验人体在不同体位下的感觉;杠上的支 撑、移动、摆动;山羊跳上跳下、屈腿腾越、分腿腾跃、俯腾跃等; 韵律及舞蹈动作: 健美操、校园集体舞(作为提示教学内容)水平三(5~6年级) 【学习目标】 ①了解体操类运动一些动作名称及其基本的健身价值。
②初步具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如运用 已有的知识和技能改进或提高动作质量,改编简单的徒手 操或体育游戏,创编跳绳的方法等 ③基本掌握一些体操类运动项目的简单技术动作组合如初 步掌握有一定难度的队形变换和队列动作,单杠、双杠、 山羊等器械体操和技巧的简单技术动作组合;健美操、街 舞、啦啦操、校园集体舞等韵律活动或舞蹈的简单成套动 作该阶段体操教学内容的选择该阶段的体操教学目标要求学生会做简单的组合动作, 增加教学内容的技术、力量因素表现在出现了以静力性 练习为主的倒立动作,对腰腹肌肉的力量和控制能力平衡 能力提出要求,组合动作练习增加了空间和方向的变化, 动作结构复杂难度增加在教学时可增加合作学习的分量 五六年级的学习已有能力在学习中相互协作、磋商和交 流,因此教学中多强调合作学习队列队形: 行进间一列横队变二列横队、行进间一路纵队变二路纵队、图形行进( 对角线行进、蛇形行进、螺旋行进、并队、裂队、分队、合队等) 技巧: 滚翻类动作(远撑前滚翻、单肩滚翻、双人滚翻、鱼跃前滚翻等); 平衡类动作(平衡木或长凳上行走、单腿平衡、燕式平衡、跪撑平衡, 可在地面练习平也可在高处练习); 柔韧类动作(主动或者被动的压腿、压肩、腰、劈叉、下桥、扳腿等) ; 特殊体位动作(肩肘倒立、有人扶持手倒立、手倒立前滚翻、侧手翻、 头手倒立);转体类动作(平转、单腿转、跳转,可增加转体的度数); 跳跃类动作(踏步跳、挺身跳、分腿跳以及各种舞蹈的跳步) 实用类体操: 移动类动作(攀登、两人或多人配合的爬行、后退、两人或多人配合的舞步 ); 搬运类动作:注意学生之间的协助 器械体操: 主要是轻器械体操和器械体操中的简单技术动作组合。
韵律及舞蹈动作: 健美操、校园集体舞、啦啦操等的简单成套动作教学2、选择体操教学内容的原则2.1选择体操内容体系中基础性的教学内容 实用类体操、轻器械体操、技巧和器械体操中的简单练习、 人体各部位或关节的基本活动方式、各种仿生练习 比如爬行、跳跃、滚翻等2.2选择贴近生活需要的教学内容例如:滚翻是人体最基本的活动能力之一,是学习较复 杂技巧的重要基础,活动形式接近生活,有自我保护的实用 价值在教学中应着重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团身滚动方法 平衡木动作的学习,有助于提高人体在各种体态下保持身体 的平衡我们都有这种体验,走路时不慎被什么东西绊了, 一个踉跄,眼看就要跌倒了,可是在摇晃几下后,竟然身体 又保持平衡了2.3选择适合学校客观环境的教学内容根据客观实际选择教学内容,或者也可以根据内容所需 要的器材,尽量去发明、制作简易的器材来代替条件限制的 器材 例如,废旧轮胎可以用来练习搬运、钻越,也可以 用来练习山羊的分腿腾跃 “轮胎” 等 2.4选择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教学内容例如,小学阶段是学生柔韧素质、平衡能力发展的关键 时期,所以小学体操的教学中劈叉、下桥、各种姿势的平衡 是小学体操教学的重点教材。
再如,利用小学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的特 点,设计一些仿生动作运用在课堂教学中,例如兔跳、袋鼠 跳、大象爬等,既能锻炼身体,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3、如何在实践中设计和优化体操教学内容3.1简化基本的教材内容体操教学内容中,技巧及器械体操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要 求较高,学习的难度较大,但是这部分内容对发展学生身体 素质,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合作能力具有很高的价值 改造这部分内容时应根据动作的结构,从学生易于接受的角 度出发,分解简化动作技术例如,小学低年级前滚翻及后滚翻动作的教学,可采用 从高处向低处滚翻3.2围绕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设计重难点是学生掌握运动技术的关键环节,一般教学设 计可以专门针对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来进行,针对重点的 设计突出了重点,针对难点的设计则可以解决难点,重点 难点的处理艺术是教学设计的艺术所在 例如,前滚翻 ① “低头看天”的游戏(插入图片)② “不倒翁”的游戏(插入图片)教师很好的抓住了前滚翻动作的重点,用“低头看天” 引导学生掌握了 “前滚翻”低头、团身的技术要领;用 “不倒翁”游戏引导学生学会滚动 3.3巧妙设计简单有趣的辅助动作练习辅助练习是构成教学步骤的基本因素,是学生掌握技 术动作的桥梁,对学生学习技术性较强的技巧与器械体操 动作是很重要的。
设计辅助练习一般可采用的方法有: 1)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从学生已掌握的动作中,找出针 对某一技术动作的相似环节; 2)分解某一技术教学的动作结构,再逐步综合; 3)以教学内容所定的动作形态和要求为基础,结合学生基 础水平,设计与该动作某些技术环节形态相似或性质相近 的动作为辅助练习例如: 学习鱼跃前滚翻的教学步骤: ①远撑前滚翻; ②脚蹬高处的远撑前滚翻 ③在保护与帮助下做鱼跃前滚翻 ④在保护与帮助下做跃过有障碍物的鱼跃前滚翻3.4改变动作的练习形式,增强练习的趣味性单调枯燥的练习内容,容易使学生感到厌倦和乏味因 此,教师在安排教学时,可对一些教材内容再加工,增强 动作的趣味性,吸引和激发学生渴求参与体操活动的兴趣 和热情,并愿为之付出意志上的努力例如,在滚翻动作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当学生有了一定 的基础之后,继续重复性的练习,会使学生觉得缺乏刺激 力,不愿再练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看谁翻的花样多?”的 小游戏 ,情况就会大为改观,学生就会争先恐后,先做 为快,以苦为乐,乐在其中,从而进一步提高动作水平各种滚翻的花样列举如下:单腿前滚翻、前滚翻单腿起、两人前滚翻、多人前滚翻、 侧滚翻、后滚翻、后滚翻直腿起、后滚翻分腿起、单肩后 滚翻、前滚翻成坐撑、前滚翻成纵叉、前滚翻分腿起、前 滚翻直腿起、前滚翻挺身跳起、前滚翻跳转180°站立、前 滚翻交叉腿转体180°等等3.5体育教材游戏化体育教材游戏化是体育教师为了进行某个运动技术的教 学,将该运动技术进行游戏化改造或以该运动技术的内容为 材料设计游戏,它是以体育游戏为表现形式,以学习运动技 术为内核的教材化成果。
体育教材游戏化的最大特点是:它是某个运动技术教学 的有机一环,是该运动技术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练习 这些游戏的目的不在于单纯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而在于帮助 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运动技术,提高运动技术学习的效果 即,为运动技术做好前期准备的教法一般来说,一般性游戏主要是为调节课堂教学气氛而 采用的;体育游戏主要是为课中的体育锻炼和集体性活动 而采用的,而体育教材游戏化则是为了理解、掌握、学习 、提高运动技术教学效果而采用的教学方法插入链接3.6善于设计新颖有效的教学手段小学生认知水平、抽象思维能力差,可以利用挂图、小 黑板、音乐、教学卡片、投影、录音、录像、多媒体课件 等辅助教学,代替过去单纯的技术讲解和示范,给学生更 直观的视觉、听觉刺激,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而且可 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提供有力的保障 低头看天不倒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