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概论国家精品课程,第3章 电子商务经济学基础,目 录,3.1 电子商务的传统经济学视角 3.2 电子商务的信息经济学视角 3.3 电子商务的网络经济学视角,3.1 电子商务的传统经济学视角,3.1.1 电子商务蕴涵先进的生产力要素 在信息经济社会,经济信息化 、信息数字化、数字网络化是经济活动的基础,而电子商务正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的研究对象从物质、能源到信息) 信息是最重要的生产力软要素乌家培,1991) 网络经济的发展,对生产力要素理论产生了全面的影响 (信息网络成为劳动工具,信息还成为新的劳动对象 信息不仅是管理的基础,而且与知识一起成为管理的对象,信息管理、知识管理日益成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增长点3.1.2 对边际效益递减理论作用范围的影响,电子商务属于微观层面的网络经济网络经济阶段,在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中出现了边际效益递增的规律性现象,这种现象还会因网络效应的作用而强化在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中,投入产出呈现边际效益递减规律 边际效益递减与负反馈相联系,而边际效益递增与正反馈相联系 网络经济所改变的仅仅是缩小了边际效益递减规律的作用范围,使它在经济活动中不再成为起主导作用的规律。
举例,网络经济最典型的经济行为“开发软件”而言,软件产品的成本几乎是一次性的,而软件开发完成后的复制生产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成本近乎为零其他的信息产品也具有类似的特点,即:一旦为开发软件、设计芯片、铺设光缆等信息产品投下了高额固定成本,多一个消费者还是少一个消费者,几乎不会产生成本上的变化,也不会对价格产生影响也就是说,在网络经济中,生产第一份信息产品的成本非常高,但此后产品的边际成本甚至可以接近于零!,信息产品的特点,信息产品可以说是一种准“公共物品”,它具有“公共物品”的许多特点,如果政府不采取措施防止人们免费使用信息产品,人们“搭便车”的行为无法消除,那么就不可避免的要出现“盗版”、“盗用”现象,因为“盗版”对于“盗版者”来说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而盗版”的横行泛滥毫无疑问会影响人们创新的积极性,对社会发展造成明显危害 信息产品的定价原则不能采用边际成本定价法,这使得信息产品的定价成为一个困难的问题由于市场的供求均衡点在哪里很难确定,一个产品生产出来,该如何科学地定价就成为其走向市场面临的重要问题在网络经济中,规模经济的重要性不如传统经济那样重要,范围经济型和连接经济性在网络经济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而且更多的是需求方规模经济 在网络经济中,大规模定制成为现实,经济增长更多地依赖于生产的范围而生产范围的扩大主要得益于信息的资产通用性3.1.3 对规模经济理论相对重要性的影响,传统经济理论(菲利普斯曲线)认为 ,通货 膨胀率 (物价上涨率 )与失业率此消彼长 到了90年代,信息产业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使美国出现了在经济高增长中低失业率与低通胀 率并存的新经济现象,又一次证明了不存在什么 菲利普斯曲线3.1.4 对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此消彼长“理论”的影响,经济周期: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 高技术及其产业的迅猛发展,导致经济周期进一 步变化 随着网络经济尤其是电子商务的兴起,会更 有利于延缓衰退期的到来,而使经济继续趋向高 涨,但经济周期波动不会消失3.1.5 对经济周期波动理论的影响,3.1.6 网络经济与垄断的新特点,从垄断产生的原因方面 从垄断导致的结果方面 从判断垄断程度的标准方面 从垄断和竞争的关系方面 从垄断势力的影响范围方面,垄断产生的原因需求方因素,网络效应的存在,消费同类商品的人多,导致消费者从中获得的直接或间接收益更大。
网络经济时代,由于学习曲线的累进效应,用户一旦掌握了某项技术后,转换学习别的技术的转换成本很高,这样对需求方产生了“锁定效应”,造成赢者通吃垄断导致的结果,网络经济具有明显的规模效应,打破垄断实际上是伤害消费者 垄断是R&D(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的必要条件,也是创新的动力,打破垄断会损坏创新者利益 网络经济时代的主导产业本身的特点,经济系统内存在自动抑制垄断负面效应的力量垄断会随着新产品的产生而自动瓦解 电子商务的低交易成本,降低了市场进入壁垒,减缓了垄断程度,促进了竞争国际上通常采用R&D活动的规模和强度指标反映一国的科技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一国的RD水平体现着一国的政治经济实力,一个企业的RD水平,体现着一个企业的竞争力国际上的著名企业都把RD视为企业的生命,无不投巨资于RD.据资料显示,1996年,通用汽车(GM)的RD经费为64.13亿美元,占销售额的5.6%;朗讯(Lucent)的RD经费为41.19亿美元,占销售额的11.6%.在日本,不少企业对RD的投资已经超过了对固定资产的投资再如青岛海尔就是靠RD形成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我国的RD现状不容乐观,一是投入强度过低,二是结构不太合理。
企业在RD活动中的投入比重不够高:1990年我国全国RD投入为125亿元,RD投入占GDP比例为0.68;1998年,我国RD经费支出总额为551亿元人民币,占GDP的比重为0.69%;同期美国RD经费达2279.3亿美元,占GDP的2.79%;德国1997年RD经费达875.4亿德国马克,占GDP的比重为2.33%;日本的RD经费占GDP的2.92%,韩国为2.89%.折合美元进行比较,我国的RD经费支出额不及美国的1/30、德国的1/7、日本的1/18、韩国的1/2.近年来,我国RD经费虽有所增长,2000年,我国国内RD总支出为896亿元,占当年GDP的1.0%;企业RD的比重也由1998年的44.8%(1997年美国为74%,日本为72.7%),达到2000年的60.3%.但差距显然甚很大鉴于RD在一国经济中的地位、可观的收益率以及我国的现状,会计界应把目光在这里驻足,在理论研究方面急起直追RD的定量研究表明,投资RD的收益率相当可观经济学家们将投资RD的收益率分为私人收益率和社会收益率:前者指直接从事某个研究项目的组织所获得的投资收益率,后者是指全社会从某个研究项目中得到的收益率。
而且,RD的社会收益要比私人收益高,这是因为企业创新成功之后,模仿者们不必再去投资原始性的研究工作研究表明,无论是私人收益率还是社会收益率,都相当可观,大体在20%-40%之间判断垄断程度的标准,网络经济时代,判断垄断程度的主要依据是市场行为,而不是市场结构 网络市场本身就是寡占型的,只有第一,没有第二 垄断企业所占的很大市场份额是短暂的,今天是第一,不能保证永远第一 对垄断的判断主要看其有无“反竞争”的市场行为例如滥用市场行为排挤竞争对手,设置进入障碍等微软的垄断案捆绑销售),垄断和竞争的关系,网络经济时代,垄断是竞争过程中出现的市场现象,贯穿这个竞争过程,它和竞争交替出现,两者统一于创新 工业经济时代,产品的开发周期和生命周期较长,市场份额稳定,网络经济时代市场份额不稳定,多元化细分市场中产品的生命周期和开发周期都很短,产品的差异性是垄断的原因之一 网络经济时代企业分工模式出现新变化,分工从公司内向公司外发展,公司模式变成“有头有尾无中间”例如耐克和TCL垄断势力的影响范围,网络经济时代,竞争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变成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垄断势力的影响范围是全球性; 为了树立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政府在反垄断的同时,鼓励企业兼并,以抢占新兴产业的制高点。
3.2 电子商务的信息经济学视角,3.2.1 信息经济学的兴起与发展 3.2.2 电子商务对信息对称性及完整性的影响 (1)电子商务使市场交易主体的信息不对称状态得以改善,从而降低了交易费用 (2)电子商务使市场交易主体的信息不完整状态得以改善 (3)信息的搜寻得以更为便利地解决,从而使代理成本降低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完全信息:市场参加者对于某种经济环境状态的全部知识完全信息状态下,会产生均衡价格,且价格将灵敏地反应市场的供求变化 不完全信息比完全信息更具有经济现实性不完全信息状态下,市场价格不可能灵敏地反应市场的供求状况,市场供求状况也不可能灵敏地随着价格的知道而发生变化,市场机制因此可能失灵对称信息和不对称信息,对称信息是指在某种相互对应的经济人关系中对应双方都掌握有对方所具备的信息度量,及对应双方都了解对方所具备的知识和所处的经济环境缺乏信息的对称性市场中,需要信息专家充当中间人角色,如保险,股票,期货经纪人) 现实经济中,市场参加者的信息不仅是不完全的,且是不对称的常说“买的不如卖的精” 信息不对称原因:市场内部本身存在不完善因素;买卖者之间的信息能力差异;社会分工和专业化不利选择和道德风险,不利选择和道德风险这两个术语都起源于保险业。
不利选择是指在建立委托代理关系之前,代理人已经掌握了某些委托人不了解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可能对委托人不利 道德风险是指经济代理人在签订契约之后,由于契约无法对所以细节一一约定,代理人对于某些行为的选择具有隐蔽性,委托人无法观测到这些信息,而使委托人的利益收到损害3.3.1 网络的外部性、正反馈及规模经济 网络的外部性:网络形成的是自我增强的虚拟循环增加了成员就增加了价值,反过来又吸引更多的成员,形成螺旋形优势每个用户从使用某产品中得到的效用,与用户的总数量有关用户人数越多,每个用户得到的效用就越高当用户的数量以算数数列增加时,其价值以几何数列增加是信息经济中正反馈的主要原因,是梅特卡夫发展的本质 正反馈: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引起极端的结果网络正反馈效应解释了边际效益递增规律性的原因3.3 电子商务的网络经济学视角,规模经济 注意: 传统产业的规模经济被称为供应方规模经济,网络经济是需求方规模经济 (1)需求方与供给方规模经济的不同在于:需求方规模经济在市场足够大时不会分散,当已经有很多人使用某种网络产品时,下一个顾客更倾向于购买同样的产品 (2)在网络经济中,供应方规模经济和需求方规模经济结合起来,使得正反馈作用更加强烈。
(3)网络信息产品的需求方规模经济是普遍规律3.3 电子商务的网络经济学视角,网络经济的规模效应,第一,网络增值的规律是规模越大,用户越多,产品越具有标准性,所带来的商业机会就越多,收益呈加速增长趋势某一领域的产品在网络经济中是需要标准化、规模化的 网络经济条件下的新的需求规律是:使用者越多,出价就越高,或者说是“边际收益递增”网络经济的规模效应,第二,当网络产品形成一定规模后,后来的企业想进入同样的市场难度就越大因为,网络经营部门存在着极高的一次性固定成本,而这些固定成本中的绝大部分是沉没成本(Sunk Cost),这样,后进市场的企业就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弄不好不仅无法挽回以前的投入,而且很难生存下去网络经济的规模效应,规模优势导致竞争优势,市场竞争的博弈结果是强者越强,弱者没有生存空间 一个提供信息产品的企业,一旦面临新进入的竞争对手,它的博弈策略可以将产品价格降到接近于零!因为一个无穷接近于零但大于零的单价与无穷大的信息产量相乘,收益仍然是无穷大,所以在位企业(如中国电信)不担心降价,甚至可以采取免费定价(如微软浏览器的免费捆绑)策略博弈的最终的结果就是在位企业将欲进入市场者赶出市场。
这样无疑会使成功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直到最后形成类似“垄断”的大企业网络经济的规模效应,第三,网络经济奉行“机遇优先”的发展规则赢者通吃”的关键就在于“先入为主”在网络经济中,企业开拓市场的关键在于发现市场机遇,把握机遇,这是获得市场的关键因素,也是网络经济中创新劳动的主要体现唯有第一,没有第二 ”网络经济的规模效应,因为网络经济,在市场竞争初期的初始用户吸收成本相对低廉,而且网络用户具有独特的消费粘性(其实就是锁定效应),即网络公司很容易培养、保持用户对网站及其产品的的忠诚度随着竞争的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