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耳机定义和分类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111.11KB
约3页
文档ID:47243054
耳机定义和分类_第1页
1/3

耳机定义和分类耳机可以根据其的外形、驱动器(换能器)的类型、声学结构、用途或数据传输方式来分类以下主要介绍外形、驱动器(换能器)的类型两种分类方式1.2.1 根据外形分类:我们常常用耳塞和耳机用来区别大小耳机,而在严格的产品分类上来说,都被统称为耳机,它们所对应的英文单词都是 headphones 或者 earphones1 耳塞: 这个词充分体现了汉语的精妙, 英文中的对应的词组是“ ear canaltype headphone”,即耳道式耳机在一些英文媒体上,还会把耳塞称为“Earbuds”,这个单词被解释为“In-ear headphones”,即入耳式耳机它的意思和“ear canal type headphone”是一样的什么是耳塞,就是驱动器单元口径小,能根据本身尺寸优势,借助耳机本身的悬挂系统(例如某些耳挂式耳塞)或者不借助外在的悬挂系统利用耳朵的形状和软骨用耳机封住外耳门(也叫耳道口)的小尺寸耳机在英文中对耳塞最基本的描述是“In-ear”,即入耳入耳式耳机的优缺点:耳塞由于尺寸的限制,其本身会受到很多设计上的限制,让声音源更接近鼓膜会让人觉得声音更清晰,于是诞生了入耳式。

它的确带来了不一样的音质,优秀的入耳式耳塞,其音质表现甚至不会比贵上好几倍的耳机差劲,但是由于离鼓膜太近,它对人的伤害也是最严重的为了追求干净的听音环境, 入耳式耳塞往往会设计成完全封闭耳道口, 用户很难听到耳塞外的声音,在室外, 这样的隔绝绝不是好事, 太容易造成事故 由于近乎理想的听音小环境,缺乏参考的环境声,耳塞的声音往往会不自觉的被调得更大更大,而耳塞越塞越紧,时间一长,这对听力的伤害是很大的,甚至是永久性的,另外,入耳式耳塞均不可避免的带来了听诊器效应, 线在衣物上的摩擦声被放大并通过线材传递到耳中,这确实很烦人2 耳机:在汉字区的用户,提起耳机都联想到大尺寸耳机,而非耳塞而这些产品,从任何角度去归类,他们都隶属耳机类,不管是严格的产品归类还是大家习惯性的分类,他们都符合大家的耳机概念在耳机类中,还可以细分为 2种,即中尺寸和全尺寸耳机确定是否全尺寸的标准是看耳罩大小1)中尺寸耳机:英文使用“Ear-pad”描述,或者用“Mid-Size”(中等尺寸),对应耳塞的描述“In-ear”,中尺寸耳机描述为“On_Ear”他们的定义不是根据扬声器口径,而是根据耳罩大小如果耳机的耳罩不能完全包围耳廓,那它就属于中尺寸耳机。

2)全尺寸耳机:耳罩能完全包围耳廓,就算是全尺寸耳机对应耳塞的描述“In-ear”,全尺寸耳机描述为“Over_Ear”1.2.2 根据驱动器(换能器)的类型分类:1 动圈式动圈式耳机是最普通、最常见的耳机,它的驱动单元基本上就是一只小型的动圈扬声器,由处于永磁场中的音圈驱动与之相连的振膜振动动圈式耳机效率比较高,大多可为音响上的耳机输出驱动,且可靠耐用通常而言驱动单元的直径越大,耳机的性能越出色,目前在消费级耳机中驱动单元最大直径为 50mm,一般为旗舰级耳罩式耳机2 等磁式等磁式耳机的驱动器类似于缩小的平面扬声器, 它将平面的音圈嵌入轻薄的振膜里,像印刷电路板一样,可以使驱动力平均分布磁体集中在振膜的一侧或两侧(推挽式),振膜在其形成的磁场中振动等磁体耳机振膜没有静电耳机振膜那样轻, 但有同样大的振动面积和相近的音质, 它不如动圈式耳机效率高, 不易驱动3 静电式静电耳机有轻而薄的振膜,由高直流电压极化,极化所需的电能由交流电转化,也有电池供电的振膜悬挂在由两块固定的金属板(定子)形成的静电场中,当音频信号加载到定子上时,静电场发生变化,驱动振膜振动单定子也是可以驱动振膜的,但双定子的推挽形式失真更小。

静电耳机必须使用特殊的放大器将音频信号转化为数百伏的电压信号, 用变压器连接到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也可以驱动静电耳机静电耳机价格昂贵,不易于驱动,所能到达的声压级也没有动圈式耳机大,但它的反应速度快,能够重放各种微小的细节,失真极低4 驻极体驻极体耳机也叫固定式静电耳机, 它的振膜本身就是极化的或者由振膜外极化物质发射的静电场极化,不需要专门设备提供极化电压驻极体耳机具有静电耳机大部分的特点,但是驻极体会逐渐去极化,需要更换,其寿命约 5-10 年此外还有动铁式耳机和骨传导耳机, 后者的声音传播与正常的气传导不同,而是通过(牙齿、牙床、上下颌骨等)骨头的传导,传入我们的内耳,注: 以上收集自网络,20150329。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