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写作指导】 “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则完全符合这种导向:中考作文应写自己的生活,身边的风景! “熟悉的地方”这个限制语把学生带回久违的、熟悉的地方和场景,也许是从小到大生活的村子,也可能是日日走过的小河,甚至有点厌恶的校园等等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关注自我心灵世界 “风景”的含义应该有两个层面,一个是自然界的风景,如田园风光,校园美景,四时之景等,一个是精神层面的风景,即一种好的风尚,一种精神、品质等等写作时可以选择其中一种,也可以兼而有之 “也有”表明陌生的地方、受到大家关注的、期待的地方如风景名胜固然有“风景”,但你的身边,平常、普通的地方也有风景,只是你可能匆忙,可能不留心,经常忽略,同时也在提醒人们关乎眼前,留意脚下: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升格指导】【失误例文】 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 ◎苏州考生 什么是风景?有人只是客观地认为是一些美丽的景色,更有甚者认为是一个陌生的地方,一个从来没有看过的地方一个从来没有看过的景色才能称之为风景,这些人太过于肤浅。
你每天经过的那条普普通通的小河难道不是风景?你每天生活的那个小镇难道不是风景? 当东方露出了鱼肚色,我背上书包,准备上学去楼下阿婆在生煤炉她用蒲扇轻轻地一扇,那烟啊,就“倏”地冒了出来,在空中慢慢地飘动着,恋恋不舍地散去了哟,囡囡,这么早啊今天要考试了吧,细心点,一定考得好的!”阿婆见到我就笑开了,“小心点,别呛着喽!”阿婆那用了几十年的蒲扇轻轻一挥,就把烟雾扇离了,我便在清新的空气中前进 没有跑多远,我就望见那扇铁门打开了那扇斑驳的铁门是个忠贞的卫士,它矢志不渝地护卫着居民的安全看门的老公公坐在树下喝茶呢,那个熟悉的紫砂壶该比我年纪都大了吧碧绿碧绿的茶叶儿转着圈,溢出沁人心脾的芳香公公今天怎么愈发早了,天还没全亮呢!”“这不是为了给囡囡开门嘛,囡囡要中考了,公公祝你旗开得胜,马到成功公公也笑开了,露出了被烟熏黄的牙齿,连口里的茶都险些笑出来了 出了大门,进了小巷早点师傅正忙着,看到我,却停了下来:“小姑娘,今天中考了是吧,我给你准备了中考必备早餐!糕粽!祝你高中头榜哦!”说着,师傅把准备好的早餐送到我面前,脸上便笑开了我正准备掏钱,师傅叫住了我:“这次算我送的,可算为你考试出一份力了!”说完便转身掀开蒸笼,热气腾腾的蒸汽冲上屋顶,我心里也感到一丝暖意。
一路走来,每个地方都有风景,慢慢地我把小镇作为我心中最美丽的风景了 家乡小镇到处都有美丽的风景我爱家乡的小镇! 【修改建议】 这篇考场作文较客观地描述了作者所见到的三幅风俗画,语句较生动流畅,条理也清楚但文章中心不够明确,含糊其辞,留给读者的印象不深刻修改升格时,建议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动一动“手术”:其一,运用多种方式,巧妙点题在描写每幅风俗画后,可运用抒情点题譬如叙写第一个画面后,可用感叹句“这熟悉的煤炉和蒲扇不也是一道清新的风景”直接抒情,借抒情之笔突出主题在描写三幅风俗画后,可用议论点题,譬如紧扣中心修改“一路走来,每个地方都有风景……”一段,并补写“这个熟悉的地方,也有温暖的风景”一句,借用议论来点题其二,在文章的关键处点明中心譬如开头一段写的是对“风景”的认识,扣题不紧,况且这段议论太长,与本文文体不协调建议重写一个开头,可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凸显文章的主旨,使读者一目了然地明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另外结尾也需要动一动手术,做到篇末自然点题 【升格佳作】 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 在一声邈远却嘹亮的鸡啼声中,熟睡的小镇打了个哈欠,揉揉惺忪的睡眼,渐渐地苏醒过来。
我最熟悉的小镇又开始了繁忙而又安适的一天! 我背上书包,蹑手蹑脚地下楼,生怕吵醒了仍在熟睡中的邻居们 楼下阿婆依旧在侍弄她的煤炉阿婆用蒲扇轻轻一扇,那烟就倏地冒了出来,在空中绕出柔曼的弧线,再绕着那棵老歪脖树盘上三圈,恋恋不舍地散去了哟,囡囡,这么早啊今天要考试了吧,细心点,一定考得好的!”阿婆见到我就笑开了,那满是皱纹的脸笑得像绽放的菊花,笑得呀,连袖口、裤管、肘弯都起了褶小心点儿,别呛着喽!”阿婆拿那把用了几十年的蒲扇轻轻一挥,就把烟雾扇离了,我便在清新的空气中前进 这熟悉的煤炉和蒲扇不也是一道清新的风景! 远远地,我就望见那扇铁门已经打开了那扇斑驳的铁门是个忠贞的卫士岁月在它身上毫不留情地刻下印迹,但它依旧矢志不渝地护卫着居民的安全看门的老公公正坐在歪脖树下喝茶呢,那把熟悉的紫砂壶该比我年纪都大了吧碧绿碧绿的茶叶儿转着圈,跳着柔美轻盈的华尔兹,溢出沁人心脾的芳香公公今天怎么愈发早了,天还没全亮呢!”“这不是为了给囡囡开门嘛,囡囡要中考了,公公给来个‘开门红’!呵呵!”公公也笑开了,露出了被烟熏黄的牙齿,连口里的茶都险些笑出来了 这熟悉的铁门和紫砂壶不也是一道温馨的风景! 早点铺的阵阵甜香充斥了整条小巷。
早点师傅忙得像个陀螺似的,看到我,却停了下来:“小姑娘,今天中考吧,我给你准备了中考必备早餐!糕粽!祝你高中头榜哦!”师傅递过来早已准备好的早餐,厚实的手掌在油腻腻的围裙上擦了擦,脸上便笑开了,连那憨厚的笑也是油光可鉴的,亮闪闪的我正准备掏钱,师傅连忙叫住:“这次算我送的,可算为你考试出一份力了!”说完便转身去掀蒸笼,热气腾腾的蒸汽冲上屋顶,一股暖流也蓦然浸润我的心田 这熟悉的早点铺和蒸汽不也是一道温暖的风景! 一路走来,一路熟悉的风景,我把这闪烁着人性光辉的风景涂抹成一树自开自谢的桃花,虽没有耀眼的光华,可也自有一种温暖人心的诗意和优雅 这个熟悉的地方,也有温暖的风景我把它裁剪成美丽的图画驻于心间,奔赴茫茫前程也不害怕 鸡啼三声,小镇在温暖的朝暾中,苏醒了 【升格启示】 通过上文的修改升格实践,我们发现要想让中考作文做到“中心明确”,必须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胸有成竹,意在笔先写作之前,一定要解决好这几个问题:我的文章要告诉别人什么?我要表现什么?我的写作意图是什么?即先确立中心,然后围绕中心选取材料行文中要有“中心”意识,时时胸有中心,围绕中心开头、结尾,用中心统帅材料。
文中的每一个段落,每一句话,都必须受中心的管束和统率,都必须为表现和深化中心服务 其次,多种方式,巧妙点题在考场作文中,善于点明中心非常重要点题的方式多种多样,概括起来主要有:一是运用表达方式,或叙述点题,或议论点题,或描写点题,或抒情点题等二是运用修辞手法,或比喻点题,或排比点题,或反复点题,或设问点题,或反问点题等三是选择点题位置,或标题点题,或开头点题,或结尾点题,或段中点题等 再次,“明确”“含蓄”,有主有次一般来说,中心明确的文章比较直露,不大耐读;中心隐晦的文章比较含蓄,比较耐读但“隐晦”也好,“含蓄”也罢,不是东拉西扯,不是漫无中心,只不过中心表现得不是那么直接中考作文也要处理好“明确”与“含蓄”的关系,一方面,内容要有指向性,要明确而集中,要让评卷老师在紧张的有限时间里能很快读懂;另一方面,在内容有指向性、能让人读懂的前提下适当讲究委婉含蓄,耐人寻味精彩例文】 1.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 去年春天,学校放月假,我回到家乡 天是阴的,心是沉的,不为别的,就是因为回家之前的第N次月考,想不到自己的成绩还是在原地徘徊,感觉到有一块巨石,重重地压在我的心里。
我不敢去见童年的伙伴,不敢去见关心我的祖父,不敢去面对村人的目光我为了摆脱心中的苦闷,释放心中的压力,我走进了屋后那片熟悉的竹林 竹林中有我不知名儿的鸟儿在鸣叫,那样的清脆,那样的悦耳,它是林中的歌手,在呼唤花草树木的苏醒我仔细地观赏着根根挺拔苍翠欲滴的竹子,鸟儿银铃般的歌声,忽然,脚下不经意绊到了一块石头,险些摔倒我低头一看,在大石头的下方有一个探出了头的竹笋尖儿,就像一把锋利的刀刺破了坚实的地面,顽强地顶起了大石块我在周围仔细寻找它们的身影,惊讶地发现有的从草丛中钻出,有的从树兜旁挤出,有的从岩缝中挣扎出来,我被这景象惊呆了:如此的顽强,如此的执著,如此的有信念突然间有一种强烈的气息扑鼻而来 是啊,当春风把竹林轻轻唤醒,春雨将竹林柔情地滋润后,整个竹林像是着了魔法似的,数不清的竹笋们,钻破沉重的大地,一个个顽强地钻出地表,是那样的生机勃勃!它们叶尖上带着水珠,饱吸甘霖,一个劲地你追我赶地往上窜如果静听,竹林中断断续续地响起竹笋或拔高或脱箨的声音,那是新生竹子的一声声呐喊:我要长大,我要长大! 站在竹林中,我似乎看到地底下还没有破土的笋子,正在集聚着最后的力量,努力冲破大地和黑暗的重压。
此时,我心中的那块沉重的石头慢慢消失了 我回到学校,不再为一时的成绩而苦恼,不再为亲人的关心而担心考砸,我把同学的目光、老师的目光、旁人的目光,不管它们是真情的关注,还是奚落,都看成是给我的一种动力,我要沿着自己认定的路走下去,不管前面是风和日丽,还是狂风暴雨,我都得挺过去因为,我心中有那一片世上最美的风景,那竹笋顽强生长的风景 那片竹林,的确是我再熟悉不过的地方,幼年的我在那儿的掏过鸟窝,少年的我在那儿打过柴草,但我去年春天发现了竹林中动人的风景,意识到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啊! 2.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 我熟悉它,但我并不那么喜欢它因为院子实在太乱了:水桶到处是,衣服也晾在那儿,还有一些不要的锅勺碗盆拖把扫帚等,都堆在院子里我一直认为这里没有什么风景可言 今天,我把桌子搬出院子,用自然光做作业时间走得累了,我也做得累了,于是我开始靠在椅子上休息,头也就自然向上倾斜30度 二楼的阳台边上有三盆植物 一棵海棠,海棠呈褐绿色,阴阴沉沉,枝叶松散,一副想摔下来的样子,我都为它抹了一把汗 一棵富贵竹,但它已经毫无富贵的样子了。
它落魄,它的枝干在拦腰处折了,就像一个严重驼背的乞丐 一盆……我也不知道叫什么了,只见它的枝叶和藤蔓已经完完全全垂下一楼了,就似乎一楼有什么宝藏,它伸着它那堕落的手…… 为什么?这三棵植物都是“有瓦遮头”的,受不着风吹雨打,为什么还长成这个模样? 于是我便哀叹这熟悉的地方确实没有风景 但是当我向右转头的时候,我看见了一棵树那是一棵黄皮树,它的叶子数不胜数,翠绿晶莹细看,没有一片枯叶然而当我追寻到它的根部时,“我的心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原来它生在那堆杂物之中,它的两个枝丫就负着那根挂满衣服的晾衣杆在重荷下,它的枝干仍然粗直有力,似乎有一种不断向上的生命力,在不断“争高直指”,毫无低头之意在绿意中,它结出了颗颗饱满的黄皮,褐色的黄皮点缀着绿叶,就像黑色的子点缀着红色的西瓜肉一般诱人这棵树,微风中摆摆,显得刚柔合一,真美 我不知道原来这儿也有风景,并且我开始沉醉于它 但我又开始思考: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我反复的转转头,观望着两边的植物 那三棵长在二楼的植物,恃着自己的起点高,不断地放纵自己长到一半就放弃了,甚至从未努力向上过,虽生枝叶,但毫无坚韧与生机。
而这棵黄皮树,虽然长在杂物中,时常经历着风吹雨打,永远背负着沉重的晾衣杆,但它坚持下来了,它坚韧不拔,克服了一切不良的先天条件,它长得比二楼的植物更高,更绿,更成熟! 原来院子里也有风景,这是我多么熟悉的地方,但我竟然到今日才发现 望毕,我又埋下头做我的作业,但。